APP下载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学术性及其边界探讨

2019-02-21谢镒逊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社科类学术性学术研究

张 威,谢镒逊

(广西期刊传媒集团,广西 桂林 541004)

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有5737种[1],2017年公布的第二批认定的学术期刊有693种[2],臧莉娟等人对两批共6430种学术期刊进行分类整理,其中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有2407种[3]。检索中国知网上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Ⅰ辑和社会科学Ⅱ辑三类文献,共有4544种期刊,该三类文献2015年的载文量为741062篇,2016年的载文量为701028篇。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社科类学术期刊种类繁多,每年刊载的论文数量也非常庞大。但对比不同社科类学术期刊刊载的学术论文,可以发现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性差别巨大。

学术论文发表前需要经过编辑的审稿和加工,绝大多数的论文需要经过编辑的初审和审稿专家的外审,才能决定是否录用刊登。因此,学术期刊编辑是论文能否发表的第一责任人。胡政平提出学术期刊的初始评价制度,认为论文学术性的第一把关人是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和审稿人员,其责任是“把最好的或者达到一定标准的学术成果推荐到学术媒介平台的前沿——学术期刊”[4]。然而,问题在于,学术期刊编辑和审稿人员如何把关,能否刊用是否有明确的标准?

梳理相关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学界关于编辑审稿的研究很多,但多是关于审稿规范、审稿流程、审稿专家的研究,针对学术期刊编辑把握学术论文质量标准的研究并不多。荣开明提出审稿的标准为“真、善、美”——科学性、社会效益、完美成果(结构、逻辑、语句等问题)[5];毛殷认为审稿标准为研究领域的适合度、研究类型的适合度、创新性和主题的关注度[6];何艳提出为了帮助小型学术期刊提升学术质量以及期刊编辑对学科前沿的把握,可以建设小型学术期刊审稿专家库[7];李本红从学术期刊编辑审稿的非学术性因素出发,认为编辑应该摒弃“门第观念”,因为“如果在审稿过程中过于注重作者学历、学术背景、科研成果等论文之外的因素,而忽视其核心的学术因素,无疑削弱了审稿工作的意义,意味着编辑审稿能力的丧失和编辑主体价值的消解”[8];朱银周认为编辑应该用文献数据库加强审稿过程中的学术质量判断[9];张淑敏等人认为稿件质量初评的依据是写作水平、研究内容和参考文献[10]。学术期刊编辑对论文,尤其是人文社科类论文学术性的把握在学界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标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学术性体现在哪里?其学术性有边界吗?边界在哪里?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把握理解论文的学术性及其边界,不仅是审稿的要求,也是编辑学术素养的体现。

一、“学术”和“学术性”概念

关于“学术”和“学术性”的界定,学界并没有达成共识。但不可否认的是,“学术性”概念依托于对“学术”的理解。《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性”为“后缀。加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抽象名词或属性词,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性能”[11]1469,“学术性”即学术方面的性质、学术的特质表现和特征。因此,首先梳理与总结“学术”的概念内涵,再基于此来界定“学术性”的概念。

我国古代就有“学术”一词,意指丰富。如《史记•张仪列传》中有“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12]的记载,“学术”就是指“治国之术”;苏轼《十八大阿罗汉颂》中有“梵相奇古,学术渊博”[13],“学术”指“教化、学问或学识”;李贽《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中有云:“墨子之学术贵俭,虽天下以我为不拔一毛不恤也。商子之学术贵法,申子之学术贵术,韩非子兼贵法、术。”[14]“学术”意为“观点、主张、学说”;也有的指“学风、法术、本领”,如《水浒传》中:“你那学术,都是外道,不闻正法,快下马归顺。”[15]

近代以来,“学术”多指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如章炳麟《訄书•学变》:“汉晋间,学术则五变。”[16]梁启超在《学与术》中写道:“吾国向以学术二字相连属为一名辞。惟《汉书•霍光传》赞,称光不学无术,学与术对举始此。近世泰西学问大盛,学者始将学与术之分野,厘然画出,各勤厥职以前民用。试语其概要,则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17]严复在《原富》中写道:“盖学与术异。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已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18]可见,梁启超和严复都把“学术”分开理解,“学”强调获取知识和真理,“术”强调经世致用和效用。

“学术”一词翻译成英文可对应的词有“Academic”“Learning”“Science”,其中与“Academic”相拼的短语最为常见,如“Academic Worker”“Academic Activity”“Academic Institution”,由于“Learning”和“Science”更偏向于“学习”和“科学”,因此,本文只考察“Academic”一词。“Academic”来源于一个人名,即希腊神话中的阿卡德摩斯,柏拉图在阿卡德摩斯的果园创建了学园,即“Akademeia”,英语单词“Academy”“Academia”和“Academic”就是从“Akademeia”(学园)演变而来的。①academy的词源解释,参见http://www.youdict.com/ciyuan/s/academy。“Academia”常指进行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科学与文化群体,对应于中文的学术界或学府。由此衍生而来的“Academic”是指学府里所要研究的学问,学术常以学科和领域来划分,这是源自于中世纪欧洲的第一所大学内的学者思想模型所定下来的三学四科,自启蒙时代以来,学术领域变得越来越专业,研究的范围划分得越来越小。因此,西方的“Academic”强调科学、学科,学术与此不可分离。

显然,现在所说的“学术”与中国古代的“学术”意项相差较远。由于我国近现代的学术研究与西方差异不大,研究方法也多向西方学习,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学术”更倾向于“Academic”——用来描述学院、大学等所做的工作,尤其是涉及学习和推理而不是实用或技术技能的工作。很多学者曾撰文对“学术”下过定义或作出过解释,曹祖明认为:“学术即以探索未知为主旨,而非以直接应用为目的。”[19]张积玉认为:“学术,就是对学科问题的科学研究。”[20]刘芳认为:“学术是指一个人在某一个特殊领域(或者具体领域)通过研究所取得的学问。”[21]结合梁启超和严复对“学术”中“学”的理解、英语“Academic”的意思和学界对“学术”一词的界定,不难发现,学术是指在拥有大量知识基础上对未知的研究行为,研究行为主体一般是某研究机构或其中的个人,或占有了大量研究资料的个人;研究内容是某一学科领域里的问题;研究性质是理论性的而非指向实践应用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的;研究成果不一定是科学的,但一定是创新的。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学术”的本质特性,即“学术性”的内涵意指,至少包括以下特征:研究性、学科性、创新性、理论性、科学性。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都应该具备上述特征,二者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甚至结果的呈现方式抑或语言的表达方式可以不同,但都必须直接或间接地内含学术性特征,否则便不能称之为学术研究。

二、人文社科类论文学术性的体现

(一)思辨式研究范式为主,吸取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与自然科学类的学术研究不同,人文社科类的学术研究一般不是在实验室内完成的,即使是实验研究,如教育实验,也不同于自然科学类的实验。长期以来,人文社科类的学术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范式,即思辨式的研究范式,这得益于古今中外的研究传统。中国古代的学术研究更多地体现为辞章之学,即对儒家学说中的经典进行阐释与解说,如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就是思辨式学术研究的代表成果,他用自己的世界观重新阐释儒家学说,自成体系,自圆其说,在当时是具有开创性的。对儒家思想的解读是我国学术界的主流之一,学者们逐字逐句地考证与解释儒家经典著作,进而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西方的人文社科类学术研究在古希腊便形成了思辨研究范式,古希腊时代在政治学、哲学等领域的发展得益于林立的派别和它们之间无休止的辩论。到了文艺复兴时代,学者们以发扬和阐释人文主义思想为主,充分展现其哲学思辨能力,如弗朗西斯•培根的《论事物的本质》《论人类的知识》等著作就展现了完美的思辨才华。

西方很多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贡献多是思想论辩的结果,并逐渐形成派别和体系。因此,古今中外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多是思辨式的研究。直到19世纪30年代,在德国生理学家米勒的倡导下,生理学逐渐成为一门倾向于实验的独立科学,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研究实验室,开创实验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才开始吸取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20世纪初,梅伊曼和拉伊开实验教育学之先河;在文化人类学领域,马林诺夫斯基奠定了民族志研究方法的基础,从此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在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成为基础研究方法。19世纪以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突破了思辨式的研究范式,研究方法逐渐丰富,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逐渐开展与完善。目前,各学科已形成了自己的研究范式,虽然思辨式的研究范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实验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也已经被普遍应用。

(二)学科领域内的研究

张积玉提出学术性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所研究的问题必须进入学科,而且对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有积极意义”[20],说明学术研究必须是学科领域内的研究,如果研究对学科的发展没有积极的推动意义,即使是系统的学问探究,也不具备学术性。显然,这一要求基于两方面:一是研究的创新性,二是研究的理论性。

首先是创新性。学术研究是建立在大量知识和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突破性的研究,提出具有创见性的问题。知识基础和研究资料是离不开学科积淀和发展的,研究范围的界定和创新也必然是在某一学科领域内进行的。其次是理论性。真正学术问题的提出需要在大量相关研究资料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加工,学术研究问题要基于理论并对学科发展作出贡献,缺乏理论性的问题对学科、学术的发展是无意义的。因此,基于学术研究的创新性和理论性,学术研究必须进入学科,研究问题也应属于某一学科领域。

(三)有创新性突破

学术论文具有创新性是学术的本质要求之一。第一,学术论文撰写的基础是占有大量的研究资料,并撰写全面、系统的文献综述。这是因为学术研究不能重复前人的观点,而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性突破。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不仅会导致研究者将自己限制在狭隘的视域中,而且对学科的发展,对学术知识的积累,不会作出任何贡献。第二,学术研究是指向未知的研究,只有创新才能让人们对未知有实破性的认识。在某一学科领域内的创新也就是对未知进行不断探索,否则就只能故步自封,阻碍人类前进的步伐。既然创新对于学术如此重要,那么学术创新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杨自俭认为:“学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简化为三个程序:发现问题、解析问题、证明问题。”[22]发现前人的错误认识、概念的重新界定、新方法的应用、抑或是有新的解析,都属于学术创新,学术创新即各类学术领域(学科)推翻、改造、修正旧的或者创建新的理论观念与研究方法。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创新性也主要体现在上述几个方面,“在前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供新知识——或提出新问题,开拓了新领域;或得出了新观点,构建了新理论;或发掘了新材料,作出了新论证;或转换了新角度,运用了新方法”[20]。事实上,学术研究要保证人类知识的增加而不是重复,而学术的创新性就是保证人类知识增加的根基。

(四)旨在理论探讨

《现代汉语词典》对“理论”的解释为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11]799理论是系统的、成熟的,而学术性研究是探索的、动态的。一方面,理论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只有在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上才能找到真正的问题并有所创新;另一方面,学术研究又是指向理论探讨的,因为学术研究的成果最终是要归为理论,“学术性探索是始终指向未知领域的,一旦由未知变为已知,由不确定变为相对确定的定见,便归为理论的范围”[19]。学术性研究促进某一领域或学科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学术研究成果不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也不是为了能在实践中应用,而是追求在理论层面推动学科发展,学术研究转化为理论成果后能否带动实践应用并解决具体问题,不是学术研究应该关心的事情,而应该是应用学术研究成果的实践者的工作,这些实践者可能是学术研究者,也可能不是。人文社科类学术研究尤其要注意这一方面,如很多教育类论文的内容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文中往往还会提出一些建议策略,这一类便属于问题解决式的经验总结,或许会对教师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是对教育学的理论推进和学科建设意义不大。人文社科类的学术论文,如教育类论文可以来自实践,但必须超越实践,从学科理论建设的意义上提炼问题,进行创新性实验或逻辑思考,推动教育学的理论发展。

(五)语言的学术性

语言是体现观点、表达思想的载体,论文的学术性当然离不开语言的学术性,无法客观、系统、准确地阐明观点的文章不能称之为合格的论文。语言的学术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客观。论文语言的客观性是指作者阐述事实、描述现象、论述观点时,不能带有个人偏见或强烈情感,在具体论述时最好不要使用一些具有主观性和个人经验性的感性词语。其次是严谨。论文的本质是用文字把进行的某项研究以及在研究中的思考进行总结的成果。研究本身就具有严肃性和逻辑性,当然需要严谨的表达来呈现。严谨意味着论述有事实依据,研究的数据和得出的结论是真实、准确的。最后是去口语化。论文是典型的严肃的书面语文章,表达忌用口语。口语具有短促、多样化和随意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口语不能准确地表达较长篇且客观理性的思想观点。但书面语也分很多种,诗歌语言也是一种书面语,论文语言是具有客观、严谨要素的书面语,而不是文学意义上的书面语。

三、人文社科类论文学术性的边界

学术边界是学术独立性的体现,是学术不被泛化、模糊化的要求,弹性的学术边界可以为学术发展拓展空间。学术边界问题并非像何中华所言,“强调学术边界的人总是倾向于把学术‘立法’授权于少数学术精英,而主张淡化学术边界的人则更倾向于所有参与学术讨论的人,不管其资质如何,也不论其出身成分怎样,都是平权的,他们都有权利和资格就学术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实,所谓外行人的意见往往更具有启发性”[23],本文所讨论的学术边界问题,并不是要划定学术人员的资质与出身,也并非为学术划定明确的范围与界线,而是为了保障学术的独立精神,保证学术的真正自由、自律和道德底线,不让学术研究过于泛化,充斥着一些无病呻吟式的非学术或者老生常谈的伪学术。

学术边界并非是刚性的、明确的,而是弹性的、可伸缩的。学术边界让学术研究有了宽容、开放的范围,在保障学术自由的同时也使学术肩负起应有的责任与担当,“自由不仅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的机会并承受选择的重负,而且还意味着承担其行动的后果,接受对其行动的赞扬或谴责……任何自由总是有一定的法律和道德的边界的。”[24]同样,学术自由也需要边界,尤其是道德的边界,这意味着学术之所以为学术的精神,也意味着学术自律与学术责任。学术不仅要讨论边界问题,人文社科类的学术研究更亟需重视学术边界问题。自然科学的学术研究条件比较严苛,可以过滤掉大部分不合格的学术成果。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不需要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和精密的实验仪器,其自由与开放反而容易使研究不断泛化,以至于心得体会或者经验总结也算是学术论文。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边界问题。

(一)研究者的界定

对研究者的界定并不意味着定义研究者,而是提出研究者应该具备的知识与素养,也就是研究者需要具备的“软件”条件。这个“软件”条件并非是指研究者的毕业院校、学历层次、发表论文数量等,而是其对某一研究领域的认识程度、知识储备、文献阅读,以及是否具备学术研究的创新性、研究目的的道德性、观点表达的伦理性等。何中华认为“他们都有权利和资格就学术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实,所谓外行人的意见往往更具有启发性”[23],这样的观点无可厚非,但是“他们”毕竟只是发表意见与看法,或许具有启发性,但意见与看法本身并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如果“他们”不具备上述“软件”条件,就不能将其界定为学术研究者。如“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研究主题,所有的教师都是研究者吗?并非如此,只能说所有教师和对此问题感兴趣的人都是潜在的研究者,真正的研究者是占有大量该领域的知识,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对该问题有创新性观点,具有纯粹研究目的的人。

(二)研究问题的提炼

人文社科类的研究者提炼研究问题的目的一方面是使问题具体化,另一方面是体现研究的创新性。具体化是因为人文社科类的研究问题过于复杂,一个问题往往牵涉或者隐含着其他的问题,具体化后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可以让研究者明确所要说明的问题,而不是陷入无休止的辩白与争论之中。但具体化研究问题并不是细化研究问题,而是使研究问题更明确、更有针对性。提炼后的研究问题为研究者提供明确的研究方向,帮助研究者占有有效的研究资料,能够就这一研究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一定范围内有所创新。

研究领域、研究主题、研究问题是上位与下位的概念,研究主题来自某一研究领域,研究问题的提炼源自某一研究主题。研究者需要基于自己的认知、见识以及研究的需要,将研究主题进行分化,然后对比、筛选,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会用到分析、细化、融合等认知策略,最后得出真正的研究问题,这就是提炼研究问题的过程。就论文写作而言,研究问题的提炼意味着对论文题目的锤炼,论文题目是研究问题的精确表达,好的论文题目本身就隐含着内容的创新性。在实际的研究中,研究主题、研究问题与论文题目并没有先后顺序,研究者可能先想出某一论文题目,然后就此明确研究问题,定位研究的主题。其实,这一过程也内含着研究问题的提炼,论文的题目只是一个点,它点燃了研究者的思维,指引着研究者寻找到研究的问题,使研究明朗化。

(三)研究的伦理边界

自然科学研究探讨的学术伦理问题较多,涉及学术不端行为和科学研究结果的不当应用等。学术不端行为有抄袭、篡改、剽窃、造假、泄露私人信息等;科学研究结果的不当应用是指研究者为谋取私利将研究结果应用在危害人类社会的活动中。在人文社科类学术研究中,学术伦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学术不端上,因其研究结果多是思想上的,虽然虚假、陈腐的研究会给人们的思想带来毒害,但是它不能直接应用到生产领域,危害社会。

学术不端行为是研究者缺乏研究诚信和社会责任的表现,似乎这二者是很难界定的,只能靠研究者的自觉遵守。但是,我们可以用学术的伦理边界约束或惩罚学术不端行为。基于上述讨论,人文社科类学术研究的伦理边界如下:研究具有原创性,不抄袭他人的观点和表达;不会有选择地遗漏或更改结果和数据;不会不当运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不会捏造事实,得出自己想要的结果;提供真实有效的引文和参考文献;尊重研究对象的权利,不会泄露其私人信息;不会非法或不当应用研究结果。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伦理边界是保证学术发展的底线,也体现了研究者应该具有的研究素养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四)写作表达的规范

学术论文是对某个学科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学术论文不同于文学写作,为了客观、全面、科学地展现学术研究的过程与成果,需要遵循一定的写作规范。首先是论文的结构规范,一篇完整的论文主要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构成。其中每一项都有一定的写作规范,如论文摘要应阐述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过程和结论,尽可能概括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的作用一是让读者不阅读论文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二是为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因此,摘要写作规范的制订是有必要和有意义的,论文其他部分的规范也是如此;其次是语言和逻辑的规范。从学术论文的定义可知,论文是用语言系统、客观地呈现研究结果的文章,因此学术论文的语言规范就是要去口语化、客观、严谨、准确、有逻辑。学术论文写作表达的规范可以说是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学术边界体现之一,这一边界并非是刚性的要求,更多是约定俗成的自觉要求,是出于对学术表达完整性和独立性的要求,是可学习的弹性要求。遵守写作表达规范的论文未必就是具有学术性的或有价值的论文,但是有价值的学术论文一定是遵循写作表达规范的。

学术人人可为,人文社科类学术研究更是亲民的和自由的,为了保证其研究的学术性,保证其研究不被泛化和模糊化,有必要明晰人文社科类学术研究的学术性体现和学术性边界。

猜你喜欢

社科类学术性学术研究
月度荐书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一束光
一束光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一束光
学术研究
思辨性与学术性:史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然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