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医的产生与使命担当

2019-02-21周宝银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淮安医学文化

周宝银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公共基础部 江苏·淮安 223005)

古淮安府、淮扬道的这片地域,是下草湾新人和青莲岗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特殊的地域人文造就了淮安地区名医辈出,延绵不断。远在汉唐时期,就有“天医星,落淮阴”之说。自古及今,淮医不断发展,不断更新,已被社会各界不断接受、认可,已形成响亮的医学品牌,引起了医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一、淮医的区域优势

淮安府,本汉射阳地。《禹贡》《职方》记载淮安属扬州,春秋属吴,后属楚。秦属九江郡,西汉属临淮郡及广陵国,东汉属广陵郡及下邳国。三国属魏,为临淮、广陵二郡。隋开皇初,废山阳为楚州,大业初,有并入江都郡,属扬州。唐为东楚州,天宝初改淮阴郡,乾元初复为楚州。元升淮安路,改为总管府。明清时期,境内置淮安府,府暑设山阳。清末淮安府辖山阳、清河、安东、盐城、桃源、宿迁、沭阳、睢宁、赣榆、邳州、海州,计9 县2 州。民国元年(1912),淮安府撤销,置淮扬道,道署设清江浦,辖江都、仪征、东台、兴化、盐城、阜宁、扬州、淮安、淮阴、泰州、泰县、高邮、宝应13 县。淮安府、淮扬道辖区约当今江苏省徐州市睢宁、邳州、新沂,连云港市、宿迁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泰州市全境,约42 个县(市、区)。

淮安逐步融合南北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河兴”而兴的历史名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为加强对南方的统治,尤其是使江浙、湖广的大米、绸缎、工艺品源源不断运往北京,大规模整治并将元代改造取直后的京杭大运河,专门设置漕运总督,负责“管领天下之传输,而东南土物之作贡者,楚蜀之木、滇之铜、豫章之窑、吴越之织贝、闽越之橘柚,皆由此经行。”[1]清代河道总督衙门由济宁迁至江苏清江浦(淮安市)。漕运期间,运输漕粮的商贾、兵丁、脚夫成为极具消费能力的群体,繁荣了运河沿岸的经济。

便捷的漕运交通和繁荣的盐业,不仅使淮安商贸繁荣、文人云集、巨商积聚,而且还推动了医学先行者和力行者的前行步伐,促进了淮医的兴起与发展。明清时期,医学先行者们利用漕运之便前往北京,他们大都一面攻读医书,一面虚心向各派中医名家求教,通过认真钻研思考,了解各流派辨证、用药的特点与方法后,有的还成为了御医、太医;有的回乡治病救人,带徒行医,使行医的队伍更为壮大。淮安地域医生足迹出现在清江、涟水、灌南、宝应,有的远及蚌埠、南京、上海等地。时人称在河下学医,回宝应行医的医家为“淮城派”。

在这片“襟淮带海”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个医学品牌—淮医; 淮医根植于这一区域文化的沃土,医缘和地缘一脉相承,积淀形成了一个带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地域文化和医学文化——淮医文化。

二、淮医的历史脉络

南北因气候不同,对疾病的疗法也有所不同,而淮安居于南北交界处,是南北气候过渡带,随着运河水的流动,往来于运河上的人们四方杂处,民俗风情各异,融合南北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淮安南北兼具的特性,衍生出了开放融合的淮安医学文化,成为淮安及周边地区世代传承的文化现象。疾病的起因与疗法因地而异,《黄帝内经·素问》曰:“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岐伯曰:地势使然也。”[2]这说明了古代医学思想中有关方域与疾病、疗法之间的关系。《世医得效方》指出:“南北风土之殊,人物厚薄之异,北方土后水深,水性沉下,人体多实而少虚……南方属火,火性轻炎,人体多需而少实。”[3]“淮医”就其历史而言,是指发源并恢弘古淮河与大运河的交汇处——淮安(阴),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优秀医学品牌,是这一区域的古代各大中医流派、名家学说及其传人,与当代西医携手并进、交相辉映的总称。

淮医自诞生起,就悬壶济世。成立于1925年的五港红十字会办了一个诊所,“主动深入四乡为小儿种牛痘,预防天花”[4],红十字会宿迁分会“备有各种药品,分赠给贫民”[5]。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淮海医院进入淮阴城,并接收两淮市医院”[6],淮医进入新时代。

三、淮医的建设成就

从2009年至2013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健康报三大媒体23 次报道淮医文化节及惠民大行动的盛况,组委会先后收到中华医学会,国家卫生部监督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贺电100 余份。淮医名声鹊起,淮医的内涵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实。“淮医”也不再是狭义的“中医,而是包括现在淮安市的全部医学。本着强医惠民的淮医品牌宗旨,在“三转一响”的“双仆”意识的引领下,淮医品牌建设,成为三万淮医自信、自觉的共同行动,成为党的群众路线的的生动注脚。为了强医惠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政府主导,群策群力,多级投入,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卫生服务体系,建成一批国家级社区医生培训基地和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惠民医院41 所,城乡一体化“15 分钟健康服务圈”运行良好,荣获2012年“世界健康城市创新发展奖”。全国人大检查组、卫生部专题调研组、全国农村卫生协会先后来淮专题调研,并在全国推介淮安经验。首发了全国第一张具有标准金融功能的居民健康卡。建成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主体工程,三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国家卫生部(现国家卫生计生委)来信表扬。《健康报》头版专题报道。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推介下,去年以来,上海、广西、河南、安徽等省市及省内的镇江、南通、常州、盐城、宿迁等市先后来淮参观学习卫生信息化的 “淮安模式”“淮安速度”。

吉文桥先生的报告指出,淮医品牌建设前,淮安卫生系统没有一所三甲医院;SCI 论文五年内仅有3 篇; 没有国家级和国内外高水平医学合作项目;医学博士仅有10 名;当地非法行医恶性案件多发。总体卫生现状在全省位列倒数。然而通过7年的淮医品牌建设,淮安医疗卫生发生了大家都难以想象的变化:“三甲”医院不但实现零的突破,而且总数达到5 所; 医学博士不仅在数量上从总数10人猛增到“双百”,而且还形成了“海归博士群”和“百人博士群” 量大医学研究高地;SCI 论文从原来五年的3 篇,达到一个年度的130 余篇;省级重点专科数量翻了8 倍; 建成一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区域医疗秩序井然,无一起严重负面卫生事件[7]。“十五分钟健康圈”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嘉奖! 淮安成为全国医疗信息化建设三大试点城市之一。

淮安的经验、淮安的动向、淮安的方案受到全国信息化同行的密切关注! 上海瑞金医院党委副书记、全国神经内科副主任委员、市级重点专科评审专家主任委员陈生第说:“淮安的医疗卫生主要指标不逊于苏南。”中国淮医惠民大行动暨文化节荣列“中国文化类十大节庆”“全省放心消费创建百件实事”“淮安十大节庆”榜。省卫生厅厅长王咏红在视察淮安卫生工作时指出:“淮医惠民大行动暨文化节打造了淮安的品牌,集聚了各方人才,汇集了千万百姓。”2012年9月,国务院医改办副主任张汉东认为:“医改淮安模式已经形成。”同年10月,北京大学李玲教授在淮安调研时评价说:“淮医为中国医改杀出了一条新路。”2013年7月3日,时任江苏省副省长毛伟明来淮专题调研,给予高度评价:“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和亮点。”

四、淮医的使命担当

“淮医”历经多年,通过“中国·淮医”文化节的洗礼,不断实践。淮医人深深的感受到开放精神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淮医的成功,不仅让“天医星,落淮阴”的传说,随着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得到继承与发扬,更为新医改、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提供了鲜活的区域的医学实践样本。

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继承创新,不断展现传统医学的文化魅力,医学界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责任有多大,事业就能走多远;担当有多大,人生的格局就有多大。淮医必须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为继续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担当更大责任。为此,全力以赴推进淮医品牌文化建设,迅速提升卫生医疗发展整体水平,为实现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勇当“先锋官”。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到山东曲阜考察时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淮医品牌的打造,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登峰”和“落地”找到了路径。品牌来源于诚信,诚信的基础就是质量以及对客户的承诺。高质量发展是品牌建设的必由之路。淮医以开放发展观为统领,寻找差距,确立定位,实现了美誉度和影响力的快速提升。做到了以下三点。一是超越的发展定位。把区域医学的发展放在全国、世界的背景下,动态地、历史地来审视、来选择、来决断;二是超前的发展眼光。通过双向、全方位地让淮医融入上海等国内的医学高地,并在此基础上,“请进来,走出去”,向世界最先进的医学高端靠近,让“淮医”逐步走向世界。三是扎实的立足点。淮医坚持依靠开放寻找差距,依靠开放寻找定位,“接轨上海,放眼世界”,依靠开放引进优质资源,引进人才,打破发展瓶颈,坚持发挥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主体地位,把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统一起来,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落实以人为本,将“淮医”品牌唱响中国,唱响世界。

淮上自古就有“良相与良医同采,名将与名医同功”之说。多年来,淮医伴随着运河的流淌,提倡“天人合一”的医学思维,渗透着儒家的文化,留下了淮医先贤们高尚的医学人文精神,他们精研岐黄,解救病痛,普及万民,留下了浩瀚的医学典籍和独到的医学技术,体现了淮医的人文关怀与人道主义精神。“淮医”是淮安文化的瑰宝,弘扬光大“淮医”的“仁医仁术”,把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极大的扩大和升华,是当代医者的使命。

猜你喜欢

淮安医学文化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医学的进步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