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禽免疫接种及疫病防治举措

2019-02-21陈汝培

乡村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禽舍饲养场家禽

陈汝培

(常平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广东 东莞 523560)

近年来,我国家禽养殖行业快速发展,为实现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好免疫接种与疫病防治工作,是确保行业顺利发展的前提。免疫接种是家禽饲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重要途径。成功的免疫接种是确保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前提。然而,对免疫重要性的认识和接种细节的不重视,直接影响了免疫的有效性。基于此,探讨免疫接种方式方法,解决免疫接种技术问题,增强家禽养殖疾病防治效果,成为本文探讨的重点。

1 家禽免疫接种简要介绍

1.1 免疫接种方法

家禽免疫接种常见方法有6种,包括点眼滴鼻法、注射法、羽毛涂擦法、饮水法、翼下刺种法和气雾法。不同的疫苗接种方法各异,需要根据疫苗接种需求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法。例如,鸡新城疫苗使用点眼滴鼻法和翼下刺种法;马力可氏病疫苗使用皮下注射法;禽流感、禽霍乱等疫苗多用肌肉注射法;鸡逗疫苗可用羽毛涂擦法和翼下刺种法;饮水法与气雾法是相对简单且常用的方法,具有节省时间、精力的优点。

1.2 选购疫苗原则

疫苗选购是疫苗可正确有效使用的前提。选购疫苗首先看生产厂家,应选择信誉好、质量优质、生产过程符合GMP车间要求的国家定点生产厂的疫苗。购买时需要查询其疫苗经营资格是否符合动物疫病防控中心要求。疫苗的运输与保存有规定的条件,一般冻干活苗、弱毒苗低于-15℃,灭活苗(含油乳剂)为2~8℃,运输避光,避高温[1]。购买疫苗时,确保外包装和标签齐全,疫苗生产信息全面,包括名称、批准文号、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储存期、储存条件、有效期、使用方法以及生产厂家等。疫苗性状需与说明书相符,无破损。购买后,按疫苗放置温度条件规定运输,并在有效期内用完。

1.3 疫苗接种原则

疫苗并不是接种种类越多越好,但疫苗接种计划需基于该领域的实际情况,以避免疫苗接种和母体抗体之间的相互干扰。针对疫情危害较高的致病菌,必须接种免疫,如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以及马立克病等。免疫接种操作需规范,疫苗选取质量需有保证,疫苗性能需稳定且效价高。

1.4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疫苗接种前需要对家禽进行群体健康度检查,接种前一周停止饲喂抗菌药。对于发病家禽不能接种疫苗,需根据专业兽医要求,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执行疫苗接种工作。要按照既定的免疫程序接种正确的疫苗,剂量合理有效,不可随意扩大或缩小免疫剂量。冻干活苗在接种前将疫苗与稀释液充分混匀,同时液体疫苗也应充分摇动混匀。接种疫苗时,将无菌针头放在塞子上并盖上酒精棉球,以确保疫苗持续吸收而不会造成污染。当使用肌内注射时,必须确保注射部位充满肌肉,且不能注射到皮下或脂肪层中。使用翼下刺种法时应选择翅膀内侧无毛、无血管处接种。使用饮水法时需注意免疫时间,将疫苗与水混合均匀。为确保口感,可加入1%脱脂奶粉,确保2 h内引用完毕。使用点眼滴鼻法可用乳头滴管吸取液体疫苗滴于眼内或鼻孔内。疫苗使用过程必须保持避光、低温环境,当天开封的疫苗若没有用完不可随意放置,需要按规定处理,防止下次误用。使用过的疫苗空瓶、废弃疫苗和酒精棉球应按规定进行处理,以避免污染。接种疫苗前,确保加强饲料营养合理,质量优良,并尽量减少疫苗接种过程中的应激反应。

2 家禽疫病防治举措

2.1 饲养场地的选择

在选取家禽饲养场地时,要选择远离居民区、湖泊、河流、野生鸟类与禽类栖息地的地区,环保措施严格,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注意避免选取周围有其他畜禽饲养场的地区,避免不同种类畜禽在某些疾病的相互传播与交叉感染。采取全封闭饲养系统,谢绝参观饲养场。注意对饲养场水源与饲料的保护,防止被野生畜禽粪便污染。

2.2 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措施得当,是预防疾病发生的最有效手段。加强对饲养场进出人员与物料的控制,减少人员进出养殖场的次数。人员进场时,必须经过洗澡、更换场内工作服、消毒等一系列预防措施。饲料入场必须经过严格消毒,重点消毒的部位是饲料车车轮、驾驶室与司机,尽量保证司机不进入场区。可使用场内饲料中转车,减少疾病传染发生的可能性。饲养场不得饲料其他家禽或鸟类。家禽管理类需要合理分群,确保禽舍干燥、温度适宜、空气新鲜以及光照充足,保证饲料营养充足,符合不同阶段生长禽类的需求,提高家禽抗病能力。制定消毒计划,严格按照消毒计划对饲养场进行消毒,并定期更换消毒剂,避免使用一种消毒剂产生环境耐药性,并定期更换场区大门口与禽舍门口消毒池的消毒水,减少疾病从外界环境通过工作人员鞋子传播到禽舍内的可能性。对禽舍周围进行定期灭虫处理,消灭苍蝇、鼠类等传播疾病的媒介。喂养过程中观察繁殖种群,发现可疑病禽可以分开管理,避免群体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对于疑似某种疾病死亡的禽类,必须焚烧、深埋或无害化处理,避免野禽或野兽误食导致的疾病传播[2]。在引种选择上,可选择抗病性强、非疫区的禽类品种,提高群体抗病力。

3 结语

家禽饲养过程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只有加强各环节的管理,提高疾病防控意识,才可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家禽饲养效率。

猜你喜欢

禽舍饲养场家禽
捉鸡记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基于神经网络PID 的禽舍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秋季谨防家禽蠕虫病
浅析规模场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措施
家禽养殖业:机器人来了
浅谈动物饲养场标准化生产
猫和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