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学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及其实现路径

2019-02-21广州市第三十三中学

师道(教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法理规程德育工作

文/广州市第三十三中学

周 婧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实现音乐教育、德育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音乐学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本文以国家教育法理、中学音乐课堂、音乐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如何在其中进行德育渗透及实现路径做分析和探讨。

一、在中学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古今中外,人们都知晓音乐既具有美育功能,也具有德育功能。人们将音乐作为美学范畴加以研究和推广,更抓住音乐作品中普遍存在的以情动人、以德化人的特征进行教化、修身养性乃至革命斗争的教育。

1.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古已有之

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一直都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古代的周公将音乐作为礼制重要手段之一,以音乐教化人心。孔子将“乐”作为其主要教学内容,审教于乐。这些音乐教育,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2.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引导学生热爱社会主义

无论是《歌声与微笑》《让我们荡起双桨》,还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江山》,无不在引导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引导青年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中学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多次发表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讲话,要求“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这些重要论述为中学音乐教育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二、在中学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的路径

在中学音乐教育过程中,音乐教师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主体,中学生是接受德育渗透主体。音乐作品、音乐活动是德育渗透工作的载体。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载体,为中学生呈现一个真善美的音乐世界,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1.立足国家教育规程,牢抓德育渗透法理遵循

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是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法理遵循。《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提出,“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提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注意同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紧密结合”。这就为德育工作提出了法理遵循。包括音乐教育在内各学科教育都应该自觉同德育相结合,自觉进行德育渗透。

2.立足音乐课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学教材中的音乐作品,都是充满正能量的,内容包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倡导社会公道、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比如《党啊,亲爱的妈妈》(龚爱书、余致迪作词,马殿银、周右谱作曲)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我爱你,中国》(瞿琮作词,郑秋枫作曲)歌颂伟大祖国,《春天的故事》(蒋开儒、叶旭全作词,王佑贵作曲)歌颂中国改革开放,《妈妈,请原谅我》(刘鉴作词,戚建波作曲)歌颂志愿服务。在教唱这些音乐作品时,音乐教师应充分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主题思想,让学生深刻领悟,饱含对歌曲的深刻认知及理解进行学唱,以此传播正能量,审教于乐,在音乐教育中实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3.立足音乐活动,有效进行思想品德洗礼

素质教育为新时代中学音乐活动提供了很多机会,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舞台。在各类节日和特定日子比如“五四”青年节、“三五”学雷锋日,以及端午、清明等节日前,各学校都会举办各类活动,音乐活动特别是歌咏活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既能提高中学生对中国节日及特定日子的认知,也是进行思想品德洗礼的良机。每一次活动都能带来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的提升。

中学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既是中学的职责,也是中学音乐教师的职责;既是国家法理的要求,也是新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对于广大中学音乐教师而言,这是一件必须高度重视,刻不容缓的必须身体力行的工作。立足音乐课堂和音乐活动,有效提升中学生的德育水平。

猜你喜欢

法理规程德育工作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基于规程法的雷击跳闸率计算
国土空间规划的法理和机理
《四川省工伤认定工作规程(试行)》出台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刑事缺席审判的法理反思与制度优化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