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初中生体验和传播广东非遗舞蹈能力的有效策略

2019-02-21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

师道(教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广东舞蹈动作

文/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

李 里

2005年,我国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近年来,被纳入广东省非遗名录的传统舞蹈有佛山醒狮舞、汕尾钱鼓舞、梅州兴宁杯花舞、潮汕英歌舞、梅州梅江席狮舞等107项。本文中探讨实践的广东非遗舞蹈项目以道具轻便、动作相对简单、灵活多变的钱鼓舞、英歌舞、宁杯花舞为主。

一、非遗文化在初中校园传播的现状调查

笔者对本校的初一级8个班共360名学生、初二级6个班共27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这630名初一、二年级学生整体对于广东非遗文化了解甚少,对于广东非遗舞蹈的了解更少,但是他们大都有兴趣了解,并希望自己能为广东非遗舞蹈的保护、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二、培养学生体验和传播广东非遗舞蹈的行动策略

(一)具体对象:初一初二级舞蹈社团学生、初一级教学班学生

舞蹈社团的学生由舞蹈特长生以及对舞蹈有兴趣爱好、具备一定舞蹈情感体验经验和舞蹈基础能力的学生组成,人数少(30人内),普遍性格外向,喜欢新鲜事物,对舞蹈动作学习能力强,学习身体韵律、动作方面更有优势,更擅长于舞台表现广东非遗舞蹈作品。

初一级教学班学生人数多(平均45人一个班),学生性格、家庭文化氛围、肢体协调能力以及艺术、舞蹈情感理解能力的分层复杂,更适合进行广东非遗舞蹈基础性知识的了解和普及,在一定的基础上尝试进一步的表演和推广。

(二)针对初一初二级舞蹈社团学生的行动策略

1.初认识:欣赏

利用学校的第二课堂、社团活动,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方式欣赏汕尾钱鼓舞、佛山醒狮舞、梅州兴宁杯花舞等广东非遗舞蹈片段;结合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对该舞蹈有初步整体的认识,譬如了解舞蹈的起源、发展、特征、现状以及当地民众对该非遗舞蹈的民俗情感等。

2.初接触:模仿

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使用舞蹈道具(钱鼓、杯花、英歌棒等)、排练简单动作组合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非遗舞蹈,正确掌握并能表现舞蹈基本特征。

3.深入学习:民间采风、高度参与创作作品、升华情感

(1)学校聘请非遗传承人或民间艺人作为教学顾问,除了校内的示范教学,还有同样重要的校外采风实践,对学生开展非遗多样化、原真化教育。民间采风不单单是让学生看到非遗舞蹈在民间的原始形态,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了解当地人表演非遗舞蹈的情绪和状态,了解它的来源和文化。

(2)在前期理论、实践技能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利用各级舞蹈比赛、展演平台,以非遗舞蹈为素材,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确定舞蹈主题,创编作品。我校创编的非遗钱鼓舞作品《珠水鼓韵》在第三届广州市中小学“羊城美育节”舞蹈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全市第五名的优异成绩。事实证明,在编创作品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制造机会让学生从多角度高度参与创作,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也有利于在比赛中获得佳绩。

(3)比赛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观摩鉴赏其他比赛作品,自评优缺点。由于高度参与了创作,学生普遍能从动作的肢体质感、舞段设计、舞蹈情节、情感表达等方面得出自己的结论,独立思考,形成见解。

(三)针对初一级教学班学生的行动策略

1.初认识:自行搜索,整理资料、组织语言,共同欣赏

老师将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搜集相关的广东非遗舞蹈资料并进行整理总结,在音乐课上每组派代表展示、讲解本组搜索成果。这样,通过小组讲解、共同欣赏、讨论、对比的方式和环节,广东各非遗舞蹈的基本知识在本班范围内得到有效的传播。

2.初接触:手工制作道具、学习模仿简单动作

(1)教师为学生进行舞蹈展示,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后,分发舞蹈道具(例如:钱鼓、杯花、英歌棒、草席等),安排学生分组制作道具,并对该道具的历史、内涵等进行深入讲解。

(2)教师创编简单的广东非遗舞蹈,进行教学,让学生简单掌握该非遗舞蹈的风格特征,学生使用自己制作的道具,最大程度地还原教师动作,进行表演,收获自信心,激发内心的文化自豪感、归属感。

3.深化认识:零距离互动、还原化教育

学校聘请非遗传承人或民间艺人,与学生展开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互动交流,让学生更全面了解和学习广东非遗舞蹈表达的民俗情感和现状,对学生开展非遗多样化、还原化教育,鼓励学生主动接触以及传播非遗舞蹈。

猜你喜欢

广东舞蹈动作
学舞蹈的男孩子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动作描写要具体
广东舆情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广东剿匪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