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学视角下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

2019-02-21刘玉敏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攻击性个体儿童

刘玉敏

(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山东济南 250104)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急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人口涌入城市,由于种种原因子女只能放在老家由长辈代替照顾,如此便催生出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敏感时期,此时最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导,然而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少亲情关爱,家庭教育严重缺位,不可避免导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儿童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埋下潜在隐患。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抑制性控制能力、遵守规则、独立性及意志方面低于非留守儿童,存在较多攻击性行为[1-3]。留守儿童在情绪处理,解决问题或遇到冲突时更容易产生过激举动引起攻击性行为,不仅不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人格建构,还给被攻击儿童带来严重的身体创伤和心理上的阴影。如果不及时纠正干预很有可能会成为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源头。因此,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分析其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提出相应预防和应对策略,是儿童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

生态系统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尤瑞·布郎芬布伦纳(UrieBronfenbrenner)于1979年提出,认为个体的发展并非孤立的,而是嵌套于层层包围、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由里到外分别是微观系统、中介系统、外观系统和宏观系统,各系统与发展中的个体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影响着个体发展。其中对个体发展影响最深最直接的是微观系统,指个体活动直接接触和参与的环境,包括家庭,幼儿园,学校等;第二层次是中间系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比如,家庭和学校之间,家庭和社区的相互联系等。该理论认为各微系统之间如果能建立较强的积极的联系可促使个体发展实现尽可能最优化;第三层是外观系统,指儿童虽未直接参与其中,但却对其发展产生间接作用的系统,比如,社区环境,父母工作单位、父母文化程度等;最后,处在最外层的是宏观系统,是指各种较低的生态系统在整个文化或者亚文化水平上存在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一致性,以及与此相联系并成为其基础的信念系统或意识形态[4],即影响个体发展的整个社会大环境、意识形态、文化模式等。除以上四个系统之外,还有一个时间系统,是指个体发展随时间的变迁产生的变化对个体发展带来的影响。

二、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微观系统

1.个人气质

个体作为微观系统的中心活动者,就攻击性行为而言,可以从个体的气质类型进行分析。气质是个体与生俱来的特有的心理活动,是相对稳定、持久的个性特点,对个体的人格发展和心理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关于气质类型的分类,具有代表性的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的划分。其中胆汁质类型的儿童情绪易爆发、不易安静、不能控制、速度较快、行为上更具有侵犯性、攻击性、冲动型,更容易对他人造成身心的伤害[5]。托马斯和切斯将气质类型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其中气质困难型儿童情绪易激动、愤怒,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更高[6],在与人交往时出现困难和产生更多攻击性行为[7]。Windle的研究也指出气质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8]。虽然气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遗传性但并非不可改变,特别是注意困难型、胆汁质气质类型儿童,由于本身易冲动、易暴躁的气质特点,家长和老师要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不能一味贴标签。当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不良气质特点时要及时给于干预和指导,引导儿童向积极方向发展。

2.家庭生态系统

(1) 较为缺乏的亲子依恋

依恋作为儿童早期与主抚养者(特别是母亲)建立起来的最早的社会关系,标志着早期社会性发展的开始。早期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化的顺利进行,也直接影响着个体的人格发展和性格形成。亲子依恋作为微观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关系,从小建立良好的情感纽带关系至关重要。母亲这个角色,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不仅可以满足其生理的需求,还是孩子精神支柱、情感乐园以及强大的安全后盾。但是,由于父母在外打工,与父母接触的时间较少,亲子依恋建立较为困难,母子之间感情淡薄。很多留守儿童父母并没有认识到建立早期安全型依恋的重要性,殊不知缺乏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很容易产生自卑、多疑、孤僻、焦虑等心理。Roelofs等人认为亲子依恋类型能显著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亲子依恋和攻击性行为存在理论上的联系[9].不安全的亲子依恋与攻击性行为之间成负相关关系[10]。

(2)不科学的教养方式

隔代抚养现象在留守儿童群体中较为普遍,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方面,祖父母心疼孩子,认为孩子从小缺少父母关爱,便宠爱有加,百般迁就,这就容易造成孩子任性、自私、依赖和自理能力差等问题。再加上父母本身出于不能在身边陪伴的心理上的亏欠,更多的以物质形式进行替代和补偿,有求必应,溺爱过度;另一方面,老一代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再加上年老体迈,没有过多精力去管教儿童,当儿童出现问题或错误行为时不会合理沟通,要么实行“棍棒式”教育,要么纵容迁就任其发展,无法给儿童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和人格教育。久而久之,每当儿童出现错误行为时,得不到及时矫正和积极的引导,容易靠武力来说话,出现攻击性行为。长此以往,这种攻击性行为得到强化后易导致形成攻击性人格,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成长,甚至成为滋生暴力犯罪的元凶。

(3)家庭教育功能缺失

儿童自一出生起,首先接触的就是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日后的习惯养成、社会认知、人格发展、性格特征形成有深远的影响。父母的亲情关爱和引导教育是家庭教育好坏的关键。然而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时候,留守儿童却早早地与父母分开,家庭教育功能的主要行使者的位置长期空缺,生活上得不到悉心的照料,学习上更得不到良好的指导,情感和精神上也缺少及时的抚慰和时效性的交流,家庭教育功能严重缺失,儿童容易变得敏感、孤僻、缺乏自信,没有安全感。特别是遇到问题时受年龄和认知能力限制,常常不能合理判断是非对错,同伴相处中要么生性多疑,孤僻安静,被小伙伴瞧不起;要么脾气粗暴,容易激动,在处理冲突解决问题时常常会出于对自身的保护,容易发生偏激行为。情绪的不稳定,通常表现为易冲突和易攻击,当儿童长期被负面情绪包围时,首先会寻求父母的关爱来释放和宣泄,然而遗憾的是处于真空状态中的家庭教育未能行使这项功能。

3.学校生态系统——同伴关系

同伴交往也会对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一定影响。随着孩子进入学龄期,生活的重心慢慢向学校转移。此时,儿童的依恋对象不仅仅限于单一的抚养者,学校同伴、老师都有可能成为新的依恋对象。特别是同伴关系,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社会能力、自我意识、情绪情感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但受限于儿童认知水平,同伴交往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在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上主要体现在:(1)攻击效果的作用,如果攻击没有达到目的,会损失颜面失去朋友,那么攻击性行为就会受到阻止;反之如果攻击达到了效果,就会在小伙伴中树立威信,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概率。(2)根据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对同伴的攻击性行为以及对行为结果的观察模仿和学习也会刺激其相应行为的产生。如果同伴所做出的攻击性行为是有效的,且受到他人的的赞许和认可,幼儿便会积极模仿学习,间接地助长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概率。有研究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低于非留守儿童,侵犯性高于非留守儿童[11]。由于留守儿童得到的父母关爱比较少,容易对其他幼儿的幸福产生嫉妒心理[12],这些消极情绪会体现在与同伴的相处中,甚至会出现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所以,此时父母或老师的及时介入和有效干预非常重要。如果忽视了这一问题,儿童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就等于不断将问题加以放大,无形中增加和放纵了儿童的攻击行为。

(二)中间系统——父母与学校的联系

布郎芬布伦纳认为,中间系统是两个或多个微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个体所处的微系统之间的人和事也会发生联系,如果能建立较强的积极的联系可促使儿童健康发展实现尽可能最优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和家庭的结合”。家庭和学校都是儿童微观系统中的子系统,两者在儿童发展过程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都发挥着各自的功能。特别是家校合作理念倡导下很多教育工作需要家长的配合才能完成,比如,需要辅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课后阅读、作业发表、成长档案记录等。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在校的学习和生活知之甚少,甚至有些家长把孩子全部交托于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没有认识到“只养不教”的潜在性后果。留守儿童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的屡屡“碰壁”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对父母的“怨恨”情绪,当这种积怨情绪久了会转嫁到周边的人事物上来,引发心理问题和偏差行为。

(三)外观系统——网络媒体环境

互联网就就像一张网无形地网罩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儿童也不例外。根据杜班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个体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强化的结果来习得某些反应。今天的网络几乎覆盖了人们所有生活,市场上许多不良的电子刊物,影像视频,电视暴力,竞技游戏等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儿童对新鲜事物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强,自制力差,辨别是非能力不够,再加上有关部门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不够,孩子很容易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如果监护人不加以及时管理和监督,会成为儿童健康成长的“隐形杀手”。特别是对亲情关爱饥渴的留守儿童,他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寄于虚拟的世界来宣泄释放自我,寻求共鸣,作为其“精神栖息地”。研究表明,媒体暴力是影响青少年攻击性的主要因素,长期接触暴力媒介就会产生攻击性行为,两者有着必然的联系,网络暴力游戏会诱发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引起青少年不良的生理反应等[13]。青少年亦如此,更何况是都不能有效分辨是非对错的儿童。

(四)宏观系统——传统文化意识

宏观系统对个体的影响是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的,比如,传统文化、经济结构、意识形态等通过外观系统、中间系统、微观系统逐层影响到个体的发展。受传统思想文化影响,特别是流行于我国农村的一些旧有观念、落后意识等,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秉持着男孩子就应当血气方刚、有男子汉气概、别人打我,就要还回去、不能让别人觉得自己好欺负的不科学教养观,生怕孩子在外受欺负,给孩子灌输绝对不能吃亏的思想,特别是留守儿童隔代抚养的情况,由于监护人文化水平素质较低,教育理念传统落后,在孩子处理问题时带有的“武力”倾向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等于间接助长了攻击性行为的气焰,不利于儿童社会化发展和人格系统的建立。

(五)时间系统——不可逆之童年期

时间系统也作为研究个体发展变化的参照体系,布郎芬布伦纳认为环境中的时间系统会随着时光的变迁,对个体的发展产生影响和变化,强调考察儿童发展的动态过程可以将时间和环境相结合起来进行。儿童早期经验对个体以后的人格发展、情绪健康和行为习惯塑造极其重要,正所谓童年期是不可逆的,本来父母的怀抱是儿童健康成长的乐园,但是,留守儿童却早早地从这个安全乐园中被分离出来,在最需要成长陪伴的童年里父母角色的缺失,无疑会造成后期对父母感情稀疏淡薄,甚至产生埋怨、责备等情绪。心中积攒的压抑、怨恨等消极情绪就会在日常的性格和行为当中体现出来,特别是低年龄的留守学前儿童正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前运算阶段,与人交往中,很难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遇到冲突矛盾时容易出现言语攻击和身体攻击。如果这个阶段形成的错误想法和行为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纠正,势必给儿童长大后在处理问题时带来潜在性不良影响,埋下畸形的种子,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发展。

三、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干预策略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问题[14],其教育问题是家庭、学校、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三者要形成合力,共同打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从生态学系统理论的视角来看,微系统中的家庭、学校对儿童行为影响至深,特别是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等;中间系统、宏观系统、时间系统也会渗透到行为当中起间接作用。因此,个体的发展无法脱离层层包围的环境系统,所以,为了更好的预防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制定系统干预策略

1.重视家庭教育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石。为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家长须做到:(1)尽可能保证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尽量推迟外出务工时间,特别是降低母亲的“外出率”[15],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将孩子带在身边;(2)转变教育观念,学习科学教养方式。经常跟老师和长辈就孩子生活学习问题进行沟通,还可通过书信、视频形式跟孩子交流日常琐事诉说情感,多理解、少溺爱,做不到量的陪伴至少要做到质的陪伴;(3)正确理解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留守儿童心理比较敏感脆弱,安全感匮乏,情绪不稳定,很多时候攻击同伴的行为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通过问题行为引发关注,这正是爱的缺失的表现。所以,家长要给予适当的理解,避免一味的斥责和惩罚,伤害儿童的自尊,通过及时地引导和教育,帮助儿童理解攻击性行为的危害,教导儿童正确处理与同伴的冲突和摩擦。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当积极行使家庭教育的各项功能,莫使其处于真空状态。

2.助力学校教育

学校是留守儿童情感关爱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要充分发挥学校作用以弥补家庭教育功能缺失的不足。尽量做到:(1)课程设置上为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为家长可开设线上家庭教育课,可将家长所修分数纳入学生评价体系;还要配备心理辅导教师,设立心理辅导室,完善心理辅导机制;(2)教师队伍建设上积极引进青年教师,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发挥教师教育职能,激发教师责任心和爱心,善于发现和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问题并建立亲密型的师生关系,为留守儿童提供充足的情感支持;(3)班级建设上打造和谐亲密的班级氛围和建立友好互助的同伴关系,满足儿童爱和归属的需求,不排斥不歧视,让其对班级和学校产生归属感,并且适当强化模范榜样的带头作用和惩罚不和谐行为;(4)活动设置上尽量为留守儿童提供丰富的发展资源,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兴趣小组等创造更多的发展和锻炼自我的机会,让儿童在活动中体验自我价值,以积极方式表达自我,宣泄情绪,获得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

3.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通常指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给予个体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系统[16]。社会支持能使留守儿童减少受社会环境不良因素带来的伤害,缓冲应急事件和困难处境的影响[17]。打造关注留守儿童相关服务平台,融合社会力量建立留守儿童亲情关爱机制,但是,一定要避免流于形式,特别是以爱的名义大肆宣传以博人眼球的形式主义。(1)可借助公益团体或相关组织,积极发动志愿者参与到留守儿童爱心服务帮扶活动当中,帮助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困扰;(2)教育相关部门提供线上线下家长训练营,开发远程家庭教育课程,并将其学习过程纳入孩子综合测评一部分,旨在传播科学教养观,提高家长教育水平;(3)在学校、社区成立心理咨询辅导小组,可预约定期上门开展心理辅导服务;(4)相关部门规范市场监管,特别是网络环境,电视节目审批划分年龄等级。通过以上措施,让农村留守儿童领悟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增加其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减少消极情感,提升主观幸福感[18],弥补亲情缺失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有助于家长提高教育意识。

4.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可以有效减少留守儿童数量。户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生活接受教育的阻碍因素。研究表明,城市落户门槛提高了流动人口家庭留守儿童的概率,特别是高落户门槛城市的居住成本和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是两个重要的作用机制[19]。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有利于增加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减少父母与子女分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值得欣慰的是目前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已经提上日程,但是,户籍制度的改革是一个系统的、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的等待和鉴定。

(二)重视各系统的连接和综合作用

除了影响最深的微观系统,还可以考虑微系统和宏系统、中系统和外系统的结合,综合进行研究,从而更加完整和系统地对留守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展开分析。比如,可以考虑从社会经济的变化引发劳动力市场的改变,父母双方皆外出工作疏于家庭教育,子女问题行为产生等一系列从宏观到微观连锁反应来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和预防措施。再比如中间系统合力打造家庭——学校——社区机制化建设,各方面形成合力,发挥各自的职能,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等。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劳动力互动迁移背景下形成的特殊群体,并非问题儿童。留守儿童问题不能仅靠家庭、学校单方面应对,为减少留守儿童在社会转型期付出的代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协调应对。

猜你喜欢

攻击性个体儿童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留守高职生的控制欲、攻击性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研究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爱”的另类表达,婴儿的攻击性行为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