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第三阶段测试结束达到预期结果

2019-02-21程琳琳

通信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功能测试爱立信核心网

本刊记者|程琳琳

第三阶段SA测试完成情况良好,进展顺利。华为、中兴完成了独立组网测试;爱立信、中国信科完成了核心网功能和性能、安全及基站功能测试;诺基亚贝尔的核心网功能和外场组网测试过半,基本完成了基站功能测试。

近日,IMT-2020(5G)推进组(以下简称推进组)公布了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测试结果。推进组专家表示,按照进度,2018年第四季度已完成5G SA(独立组网)架构室内、外场测试,即将开启5G典型应用测试,2019年将开启终端测试和互操作测试。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主要测试内容包括非独立组网(NSA)、独立组网、室分系统、2.6GHz等方面。

第三阶段测试总体情况符合预期

据了解,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规范体系已经完成大部分,未来将对剩下的部分开展深入研究。在网络建设方面,5G技术研发试验构建了室内外一体化网络。推进组在MTNeT实验室和怀柔外场建设了全球最完整的5G室内外一体化试验网络,共建设超过70个5G基站。该网络构建了5G射频传导OTA测试系统,全面支持Sub-6GHz频段。

推进组专家总结了第三阶段NSA测试结果,华为、中兴、爱立信、中国信科、诺基亚贝尔等5家设备厂商系统完成了支持NSA架构的EPC系统测试,各厂商面向eMBB宏覆盖场景,研发了3.5GHz/4.9GHz预商用/商用5G基站。各厂商的系统实现了物理层基本功能,采用多天线、双连接等关键技术,支持NSA option33X架构。在NSA测试过程中,五家设备厂商利用64通道192阵子大规模天线、MU-MIMO、高阶调制等技术实现了频谱效率的提升。在NSA组网性能测试方面,在100MHz带宽条件下,推进组测得单小区下行峰值速率超过4Gbit/s,最高达10Gbit/s。另外,在终端配置为2T4R时,推进组测得单用户峰值吞叶量为1.5Gbit/s。

关于测试结果,推进组专家总结道,第三阶段SA测试完成情况良好,进展顺利。华为、中兴完成了独立组网测试;爱立信、中国信科完成了核心网功能和性能、安全及基站功能测试;诺基亚贝尔的核心网功能和外场组网测试过半,基本完成了基站功能测试。

第三阶段SA室内测试结果汇总

推进组公布了第三阶段SA室内核心网性能测试结果。

在5GC核心网功能测试方面,华为、中兴、爱立信、中国信科等4家设备厂商完成了核心网功能测试,总体测试结果良好,每家厂商的系统设备均支持5G核心网的基本功能和新特性。其中,基本功能包括移动性管理、IPv4和IPv6会话、切换和系统间互操作及接口协议符合版本要求等;新特性包括服务化架构、边缘计算、网络切片及CU分离等。

在5GC控制面性能测试方面,华为、中兴、爱立信、中国信科等4家设备厂商的系统完成了5GC控制面主要业务流程的性能测试。其中,基于虚拟化部署的控制面业务扩展性好,资源利用率高,在部署灵活度方面有优势。另外,管理虚拟主机资源普遍余量较多,可进一步考虑业务性能和资源用量的平衡优化。

在5GC用户面性能测试方面,华为、中兴、爱立信、中国信科等4家设备厂商的系统完成5GC用户面性能测试,主要采用DPDK+SR-IOV加速方案,单台服务器双40G网卡吞吐量可达66.4Gbit/s。通用服务器转发性能受制于网卡规格、单位CPU转发能力以及CPU核数等因素。

在基站功能测试方面,华为、中兴、爱立信、中国信科、诺基亚贝尔等5家系统设备厂商均开发了基于3.5GHz频段的5G NR基站,支持MBB宏覆盖场景,采用了64通道、192阵子、200W功率的天线。5家系统设备厂商的基站均支持物理层基本功能、多天线、RRC协议等关键技术,支持SA option22架构,采用了自研测试终端或第三方终端模拟器,总体测试结果良好。

不过,测试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如基站设备的切换等功能仍需进一步完善,设备重量可满足工程要求,但体积较大,在重量、体积和功耗等方面需要改进。

室内是吸收话务量的重要场所,5G频段较高,室内覆盖成为5G覆盖重点。推进组还公布了第三阶段数字室分系统的测试情况。5家系统设备厂商(华为、中兴、爱立信、中国信科、诺基亚贝尔)面向室内覆盖场景,研发了3.5GHz数字化室分系统,支持100MHz带宽和4T4R传输。其中,华为完成了数字室分测试,中国信科基本完成了数字室分测试,诺基亚贝尔、爱立信完成了发射机射频指标测试、部分功能和组网性能测试。

新增2.6GHz频段与3.5GHz测试情况一致

2.6GHz频段的测试结果是5G第三阶段测试的亮点。推进组于2018年获批2.6GHz(2515~2615MHz)试验频率,随后基于3.5GHz基站设备要求,面向2.6GHz的技术特点,推进组统一5ms周期帧结构,制定试验规范。在试验环境方面,推进组积极推进怀柔频率调整,构建了良好的外场测试环境。华为、中兴、爱立信、中国信科、诺基亚贝尔等5家设备厂商系统研发了2.6GHz频段5G NR基站,支持100MHz带宽,采用了64通道、128/192阵子、200W功率的天线。

推进组专家公布了第三阶段测试中2.6GHz频段的测试进展。华为、中兴完成了2.6GHz基站功能、射频和外场组网性能测试;中国信科基本完成了基站功能测试和部分组网外场性能测试;诺基亚贝尔、爱立信启动了2.6GHz基站功能测试。从测试结果来看,2.6GHz的测试结果与3.5GHz测试结果一致。

当前系统设备已达预商用水平

总而言之,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工作进展顺利,主要成果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统一采用3GPP国际标准,制定非独立组网和独立组网试验规范,协调物理层主要参数,形成较为明确的5G产品路标,及时指导5G商用产品研发;二是完整构建5G室内外一体化试验网络,领先研发5G射频测试系统、基站性能测试系统、核心网性能测试系统,引领5G测试技术研究有效支撑5G商用产品验证;三是扎实推进3.5GHz、4.9GHz、2.6GHz频段的5G系统、芯片、仪表的协同研发,推动形成面向独立组网的多场景、多样化5G网络解决方案,率先打造全球独立组网产业链;四是全面完成非独立组网和独立组网模式的5G设备和组网测试验证,加快推进5G设备优化和成熟,当前系统设备已经达到预商用水平,支持服务化架构、边缘计算等,为中国5G商用奠定基础。

推进组公布2019年测试规划

在总结5G第三阶段测试结果的同时,推进组还公布了2019年测试规划。

在5G芯片终端及互操作测试方面,在完成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的基础上,推进组将进一步推动5G商用芯片终端研发和测试,尽快实现“2×2”要求,即每个设备厂商的系统应与两个芯片企业的芯片实现互操作,每家芯片应完成完整的终端功能、性能和外场测试,并与至少另一个设备厂商的系统完成互操作测试。在实现“2x2”的基础上,还要继续推进实现端到端的5G语音方案——VoNR。

在5G增强技术研发试验计划方面,推进组将在2019年启动5G增强技术研发试验,分阶段推进5G毫米波技术研发和试验,2019年首先开展毫米波关键技术的研究和试验,按照5G发展需要,开展5G新技术、新业务的试验测试。

推进组还将研究毫米波的技术特点,开展关键技术测试,探讨应用场景,室内重点测试毫米波关键技术的性能,如大规模天线、波束管理与移动性、载波聚合等技术;外场重点测试毫米波在多种场景条件下的覆盖、容量、时延等指标,评估和验证毫米波的覆盖能力。

猜你喜欢

功能测试爱立信核心网
5G核心网关键技术布局及应用
某内花键等速传动轴八功能测试夹具设计
GSM-R核心网升级改造方案
华为发布核心网自动驾驶网络白皮书
核心网云化技术的分析
爱立信收购Mediaroom将发展下一代IPTV平台
爱立信招千人扩军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