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精准扶贫”新路径

2019-02-20樊新丽

中文信息 2019年1期
关键词:文化扶贫精准扶贫

樊新丽

摘 要:精准扶贫已进入攻坚拔寨阶段,文化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项目提出背景、发展困境、发展优势、解决途径四个方面,探讨完善基层图书馆建设,提升文化服务,促进全民教育,来解决当下精准扶贫文化扶贫建设困境。

关键词:基层公共图书馆 文化扶贫 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1-00-01

一、提出背景

2014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委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四个方面对大力推进精准扶贫进行部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贫困地区建制村接通符合国家标准的互联网,努力消除“数字鸿沟”带来的差距。中央一系列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安排部署,传递出国家扶贫思路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向基层聚焦聚力。农村是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域,农村贫困人口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对象。农村的贫困问题不但受交通、地理、经济等因素影响,还受文化、信息闭塞的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文化服务于学校教育、全民教育。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完善乡镇公共图书馆功能设置,以多种手段传播文化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二、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

目前,农村人口逐步进入小康生活,乡镇公共图书馆(室)事业虽勃发出新生机,但仍面临诸多困难:

1.硬件设施建设薄弱

设施、设备是图书馆(室)正常运行的基础。但资金投入不足,设施设备不及时更新,制约基层图书室服务水平提高。如乌拉特前旗共有17个乡镇图书室,馆舍面积在100 ㎡以上的9个,8个乡镇图书室面积只有50㎡,极大限制了基层图书馆(室)效能发挥。

2.财政经费投入不足

乡镇公共图书馆(室)需要社会、政府在运行资金上予以保证。但目前,乡镇公共图书馆(室)建设仍很薄弱,如发展经费不足,藏书质量、结构比例失衡。乌拉特前旗藏书万册以上的乡镇图书室为零,藏书最少的不足千册,年新增藏书逐年递减。图书馆建设投入,主要依靠上级部门拨付。

3.服务意识水平低

以乌拉特前旗乡镇图书室为例,常年开放的5%,偶尔开放的15%,全年未开放的80%。多数基层公共图书室办馆模式传统,缺乏主动服务意识、系统管理制度,读者流失严重。此外,网络普及,读者需求载体发生变化,基层图书室馆藏图书流通率降低,文本质量得不到保证,失去大量读者。

4.缺乏专业化管理队伍

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管理员队伍政治和业务素质高。一些乡镇图书馆经费少,定位不明,作用体现不直接。图书室的管理员多由文化站长“一肩挑”。管理员普遍缺乏相应的业务管理知识,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普遍较低。

三、基层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的优势

1.政策优势

公共图书馆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阵地,免费开放、免费为公众提供服务。公共图书馆是全民的图书馆,其服务具有普遍性、公益性。其公益性单位性质、无偿性开放政策,使其参与精准扶贫具有先天优势。

2.平台优势

以乌拉特前旗为例,依托农家书屋建设,在全旗17个乡镇建成93个草原书屋;依托“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在11 个乡镇安装一级数字加油站15个,图书馆服务全覆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不断提高。

3.资源优势

公共图书馆资源按实体与虚拟形态,可分为图书馆实体资源和网上数字资源。以乌拉特前旗为例,截止到2018年,馆藏纸质书籍13万册,数字资源总量10TB,电子文献数38.6万册,2018年征订期刊、报刊326余种,蒙文杂志101册,年服务读者13余万人次,人均阅读量0.54册。

4.服务优势

社会教育是公共图书馆职能之一。以乌拉特前旗为例,图书馆馆舍面积4436平方米,阅览坐席400个,提供书刊借阅、公益性讲座、基层业务辅导等11个免费服务项目。自2015年起,增加各类期刊、电子图书、纸质图书5000册;新建1个分馆,7所基层服务点;邀请当地乃至全国的专家学者举办公益性讲座及定期举办阅读分享、推广活动44次。

四、解决途径

1.做好文化宣传教育工作

协同宣传部门开展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扶志又扶智,尊重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员的现实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净化基层文化环境,催生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从“要我脱贫”思想主动转变为“我要脱贫”。

2.精准配书、精准送书

乡镇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以内容通俗易懂,贴近生产生活为主。选取农牧业相关实用技术类、休闲娱乐类、养生保健等方面图书。乡镇公共图书馆(室)利用自身馆藏资源,加强平台间协作,根据群众需求,定期配书、送书。

3.协同就业部门开展劳动技能培训

精准定位文化扶贫对象。如:依据贫困地区发展农牧业产业、特色农牧产品的需求,邀请农牧专家对该地致富带头人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根据贫困地区转移劳动力的需求,开展家政服务、安全保卫、计算机技能、消防知识等技能培训。

4.利用地方文献服务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

利用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发掘贫困地区风土人情,将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例如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秦长城遗址。利用文獻服务与地方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相结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5.开展“互联网+精准扶贫”活动

利用公共图书馆网络平台优势,在服务平台开辟精准扶贫专栏,定期推荐农牧业类图书、更新农牧产品供应信息。让电子图书借阅设备落户贫困地区,提高文化扶贫精准性、有效性,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

结论

基层公共图书馆在推进文化扶贫,服务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服务方式,更要兼顾扶贫对象的需求与市场导向,建立适合服务项目,为精准脱贫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李玉芬.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镇社区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2015(5):57-58.

[2]郑佳佳.基层公共图书馆助力文化精准扶贫的思考[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2).

[3]詹景海.精准扶贫视角下图书馆文化扶贫路径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7(1).

猜你喜欢

文化扶贫精准扶贫
浅析成都文艺志愿者服务的特点
“互联网+”助力文化扶贫
贵州民族乡村“文化扶贫”探析
精准扶贫勿忘“文化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