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陶渊明的人生论其田园诗之韵

2019-02-20杨宇璇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田园诗艺术风格陶渊明

杨宇璇

内容摘要: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他所创作的田园诗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诗词开辟了新的境界。他的田园诗不仅独具自然之美,同时也饱含“真”、“善”、“纯”,映射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理想与现实。

关键词:陶渊明 人生 田园诗 艺术风格

一.社会时代与家庭背景造就的田园诗人

陶渊明的“田园情怀”一方面是受到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东晋时代的“门阀乱世”也使他厌倦官场生活,选择归隐田园。

(一)家庭背景的影响

唐代大诗人李白以奔放的歌喉歌咏庐山说“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1600多年前,在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生长了一位杰出的诗人——陶渊明。陶渊明,又名潛,字符亮,号五柳先生,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士族地主家庭。自幼年时期开始,祖辈们的思想观念就对陶渊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陶渊明理想与现实的双重人格。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江东一流人物。陶侃曾说:“民生在勤。大禹圣人,犹惜寸阴,至于凡俗,当惜分阴,岂可游逸?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由此可见他是一个精情务实,有远大志向的人。从陶侃身上,陶渊明得到的多是仁民爱物与事功的哺育。相比于曾祖父陶侃仁爱之政与事功的哺育,外祖父则更多给了他追逐自然、淡泊名利的影响,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陶渊明父亲早亡,家境衰落,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出生于仕宦之家,与陶渊明曾祖父陶侃相反,孟嘉遇事从容淡定,气度不凡,颇有名士风度。陶渊明在他的传文中说:“好酣饮,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融然远寄,旁若无人。”足可见其闲适自得的心态。这种对外祖父闲适心态的颂扬,可看出陶潜受外祖父“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思想影响颇深。

(二)门阀制度达到顶峰的乱世

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时代,士族门阀制度达到了顶峰,“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体现了其制度的腐朽性:贵族阶级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寒门的有志之士却只能被贵族压在社会的最底层,使得阶级矛盾变得极为尖锐。在高级统治阶层中,王权、大士族之权、地方军阀之权呈鼎足之势,三者之间矛盾重重。司马道子、元显的专权,王国宝的乱政,王恭、殷仲堪的起兵,桓玄的夺位,以及后来终于夺取了晋政权的刘裕势力的兴起,社会可谓动荡不安。官场的腐朽,仕途的黑暗,文人士大夫浮华奔竞,廉耻扫地。处于这个时代的陶渊明对现实感到绝望,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于是便弃官归隐,躬耕于庐山脚下,以感悟自然、领略田园风光、追求人生新境界。

二.“隐逸诗人之宗”的田园生活诗

陶渊明选择了隐逸,躬耕于庐山脚下,遗落世务,旷放闲适。隐逸后的陶潜,接触的多是田野村夫,议论的多是稻麦桑麻,过着粗衣淡食的贫士生活。长期的农村生活,为他田园诗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陶渊明将其田园生活的自然闲适与亲身躬耕的生活体验写成田园生活诗,这些田园生活诗,都是他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从自己的躬耕实践出发,用平淡质朴、不假雕琢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躬耕隐逸的生活图景。这些诗作大都有一种自然之美,这种自然之美,主要表现在诗歌语言与诗歌诗意两个方面。

(一)陶诗语言的自然之美

陶渊明归隐早期,其田园诗大都是以他自身的田园生活为基本素材。归隐第二年,陶渊明创作了著名的《归园田居》。第一首中有这样的诗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这首诗描写自己的居住环境:宅院、草屋、榆柳、桃李。远处村庄隐约可见,近处墟落炊烟袅袅;狗叫鸡鸣,又处处蕴藏勃勃生机。日常平凡的生活诗化了,普通常见的景物变美了。这就是陶潜笔下田园景物的自然之美。第三首所述的是陶潜躬耕生活的体验。一位归隐之人,亲自下地耕种除草,是自然之景中的自然之趣。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用语朴素,没有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醇美的意境中,将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自然”正是《归园田居》的落脚点:田园是自然的环境(景之自然),与之相对的是尔虞我诈的官场;朴拙是自然的人性(性之自然),与之相对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陶渊明把对自然的热爱融入笔底,不事雕琢,省净质朴,达到了豪华落尽、凝练隽永的意境。

(二)陶诗诗意的自然之美

如果说《归园田居》所体现的是自然之景、语言的自然之美,那么《饮酒》则体现的是诗意的自然之美。这种诗意的自然,在《饮酒》(其五)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全诗用朴素平淡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统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将情、景、事、理浑融为一。“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用平淡的语言寄托诗人的情感。自然景物天然自然,没有一点做作;诗人的心境也是天然自然,没有丝毫世俗的矫揉;语言表现也天然自然,平淡质朴,不假雕琢。最重要的是,诗人将景物、性情、语言融合在一起,体现了诗意的天然自然。

三.“寓言以寄怀”的田园抒怀诗

如果说陶潜的田园生活诗无不体现着“自然之美”,那么他的田园抒怀诗则“寓言以寄怀”,在饱含着“至真”、“至善”、“至纯”的情感的同时,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理想与现实。

(一)陶诗的“至真”、“至善”与“至纯”

在陶潜所创作的田园诗中,不仅有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还有对田园生活的抒怀。陶渊明的田园抒怀诗,主要是他复杂的思想感情的表达,或歌颂守志不阿的高节情操,或表现对污浊现实的鄙视抨击,或书写岁月蹉跎的人生感慨……田园抒怀诗与田园生活诗拥有着相同的自然美,所不同之处是:田园抒怀诗饱含情感,字里行间体现着“至真”、“至善”与“至纯”。

《饮酒·其五》便是兼具田园生活诗自然之美与田园抒怀诗真挚情感的一首诗。在优美的暮色中,诗人发出“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感慨。一个“真”字,将这黄昏山林美景的意蕴带入到了“真”的生活里。或许是社会风气的腐败,亦或是仕途的不顺,陶潜反对欺诈和虚伪,向往一个淳朴、和谐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诚挚朴实,人与人交往充满欢乐的情趣。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向往,陶潜的多数田园诗都有一种和平宁静的气氛,给人一种淳朴真实的感受。《桃花源诗》则勾勒出了一个和睦、淳朴的社会环境:桃花源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其融洽。诗中所描画的画面,无不体现着真实、淳朴的情感。

(二)陶诗所映射出的理想与现实

陶潜田园诗的内涵是丰富的。他的田园生活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他的田园抒怀诗饱含着“真”、“善”、“纯”的情感,同时还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理想与现实。

社会现实的黑暗,官场的腐败,让陶渊明深感绝望。他努力找寻一个新的世界,那里没有黑暗的政治,没有糜烂的风气。行为上,他选择归隐田园;思想上,他努力追寻他的田园之境。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的,要在田园里找回来,如果田园的现实也不能如愿以偿,那就用意想来弥补。《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写道:“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此诗是陶潜四十六岁写的,那个时候的陶潜,已有了多年的躬耕经验,并对农业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这两句诗既表达出陶潜对劳动的充分认识,又把劳动与隐士守志不阿的节操联系在一起,在辛苦的劳动之中,有一种欣然之情与自豪之感。又如《丙辰岁八月中于田舍获》中写道“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在这首诗中,陶渊明谈出这样的心境:不怕付出耕作的辛苦,只怕没有收成。这战战兢兢的心理中,饱含着多年躬耕的甘苦体验和寒士的辛酸,浅语之下,寓有深怀。

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寻找理想寄托,但他不仅执着于理想,还踏实于现实生活。归隐后的陶渊明,身体力行,深入农耕生活。他所写的田园抒怀诗,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歌咏其耿介不阿、固穷守志的高节情操。《饮酒·其八》写道:“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通过歌咏经霜不凋的松菊,来抒发自身情怀。诗末两句是诗人激愤的话,诗人宁愿饮酒作乐,不愿被俗事纠缠不已,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心志与情怀。

社会时代与家庭背景造就了田园诗人——陶渊明,从他的人生看他的田园诗,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其迷人的艺术魅力。田园生活诗所拥有自然之景、语言、诗意的自然之美;田园抒情诗饱含至真、至善、至纯的情感,并将理想与现实完美统一。1600多年来,陶渊明的田园诗独树一帜,一直未被超越。那些质朴优美、富有情韵的作品,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静.陶渊明的心灵世界与艺术天地[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2]郭建平.《陶渊明集》解读[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3]郭维森.《陶渊明集》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4]吳怀东.论陶渊明隐逸思想之继承与创新[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2).

[5]孙晓明.陶渊明的文学世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6]吴怀东.论陶渊明隐逸思想之继承与创新[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2).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

猜你喜欢

田园诗艺术风格陶渊明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田园诗
陶渊明失败了
18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庄重与理性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一首凄婉的田园牧歌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