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原”着手传承传播中华文化

2019-02-20潘文国

关键词:原典典籍中华文化

主持人语:传承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是两件事,也是一件事。对国内来说是传承,对国外来说是传播,但两者有一个总的目标,即让中华民族的优秀遗产能够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这一个共识大概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但是,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样进行有效的传承和传播?这些还需要进行认真的讨论。相对来说,方法问题比较好解决,我的建议是“多元并存,大胆实验”。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采取最适宜的方法,经过试验,决定去留。最关键的是要弄清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什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是进行传承传播的前提。在这些方面我们现在的认识还是比较混乱的,包括一些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专家。要解决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从“三原”着手,就是带“原(源)”的三个词:“原构”“源头”“原典”。

第一个“原”是“原构”。就是原生态的中国文化架构。这个架构是什么?就是“经史子集”的体系。许多人以为“四部”只是一个目录,其实它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整体架构。这个架构从晋代提出,到清末一千多年间是相当稳固的,这代表了中国人自身的文化自觉意识。经史子集的名称和次序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二个“源”是“源头”。四部的“源”是经部,经部的源是“六经”。孔子整理六经,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位继往开来的文化巨人。孔子之前的文化,赖六经得以保存;孔子之后的文化,绝大部分是在六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人设立了四部,也规定了学习次序:先读经,次读史,旁及诸子,最后才是集部。现代人术业有专攻,未必完全按照这个顺序,但在心目中一定要了解这个顺序。而且需要知道,我们现在强调的中国人的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等,其实都在经部中。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子部中的“儒家之属”,切莫将之与六经混为一事。六经是源,从荀子开始,汉唐宋明诸儒家的思想都只是流,是对六经某种发挥与阐释,不能与源等量齐观。

第三个“原”是“原典”。读经典一定要读原典,当然要结合前人注释,否则不易读懂。但不能以读后人注释代替读原典,更不能把今人的白话翻译当作原典去读。读原典,文言文、繁体字是绕不过去的,但这是必须付出的努力。最理想的是必须懂一点传统的“小学”,即文字、音韵、训诂之学,这是读古书的基础。古人把小学放在经学之部,就是强调它的基础作用。

这三个“原”的要求都不低,我们不能要求所有有志于从事传承传播中华文化的人都做到。但必须“虽不能之,心向往之”。对于认真从事中华文化阐释和外译的人,则应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这样的修养。

本刊推出了一个典籍翻译研究的专题栏目,希望我讲几句话,我就把对传承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写在上面。汪榕培是国内当前典籍翻译热的先驱,他在典籍翻译上厥功至伟,译作既有经部(《诗经》《易经》《论语》),子部(《道德经》《庄子》《墨子》)和集部(汉魏六朝诗、《陶渊明集》等),又有清代《四库全书》所不收的戏曲(《临川四梦》)、俗曲(弹词、吴歌),在理论上则提出了“传神达意”的主张,为我们作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这里所收的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汪榕培先生的贡献和成就,有谈学问师承方面的,也有具体探讨其诗歌和戏剧翻译的,相信一定会对我国的典籍英译研究和实践有所启示。沈阳师范大学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为这个栏目做了很多具体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猜你喜欢

原典典籍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陈寅恪:读“老书”、读“原典”
从“教材”到“原典”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金 /玉 /良 /言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