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推动学科发展

2019-02-2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5)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及文化土壤,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深入而不断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需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时代特征。新时代背景下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就是要聚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住明确理论前提、聚焦理论前沿、强化学科协同、着力队伍建设几个重点,增强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持续创新发展。

一、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和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实践基础上的开放性发展。作为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其产生不是主观臆想的结果,而具有坚实的思想渊源与文化积淀。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其发展亦不是现实生活的简单裁剪,而是开放思维下社会实践及其经验的抽象形态。开放性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全过程,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重大理论创新与推进,无不是开放性发展的历史注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发展必须关注和立足于其理论自身的开放性与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者,具有开放性的文化基因。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其创设者即认识到理论的科学性离不开优秀文化因素的传承,即以开放、包容之姿批判性面对业已存在的文化土壤及其成果。从思想来源上来看,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等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新唯物主义、实现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统一的重要基础。马克思在批判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方法论的同时,吸收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和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相关论述,在实践中完成了剩余价值学说的伟大发现。这一时期以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猛烈批判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进行了展望,其提出的废除私有制、劳动与享受相统一等观点为马克思、恩格斯所吸收继承,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从更广泛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创设者对古希腊罗马哲学、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思想成果、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进步思想等均进行了批判性吸收与继承性发展。与此同时,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新进展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自然科学材料。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前提。因此,马克思主义集中体现了19世纪人类文明成果的时代内核,其从来就是一种开放的、发展的理论。简言之,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来源来看,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时代与实践发展,着眼于现实问题与矛盾的回应和解答,站在世界历史的维度,广泛吸纳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优秀的时代成果,经过实践转化,最终形成了科学理论,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的文化基因。这种开放性基因从源头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情怀与人类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与时代同向、与实践同行的重要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始终具有科学性与强劲生命力的推动力量。

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根基,开放性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保障。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学说的关键之处即在于其具有鲜明的实践属性。马克思主义既不是书斋学问,也不是头脑学问,其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其始于实践,归于实践,提升实践,指导实践。实践的无止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必然是一种开放性发展。正是基于此,恩格斯强调消除现存社会弊病的手段“不应当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应当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2〕,他多次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的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方法,强调理论须以实践和时代为基石。产生于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理论解决特定的时代课题,理论的科学性必然要求其随实践的新发展而不断创新,以实践为本质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尤为如此。罔顾实践而主观苛求前人回答、解决超越其时代条件的问题既不理智,也不科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作家从来不为未来图景中的具体问题提供既成答案。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理论与社会思潮,其即成为各国进步人士争相学习与运用的实践指南。也正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中,通过结合各自的时代特征与具体国情,马克思主义得到了不断的深化与发展。如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列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思想的基础上认识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神圣不可侵犯的,要想把这门科学向前推进,就需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并以此领导俄国革命,将马克思主义推进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所信仰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本本”或马克思主义作家的某些论断,而是实践基础上开放性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方法。在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确立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即指出,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基于此,毛泽东及其后继者们以实践为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谱写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总之,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深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一批批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与各自具体国情与实践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得以在鲜活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不断开辟新的发展境界。

深入马克思主义研究,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发展。深入马克思主义研究,需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1〕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人就努力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毛泽东在1938年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科学命题〔3〕。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结合中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在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的发展历程,这些重要的历史飞跃,充分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在时代进程中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4〕。历史和实践已反复确证,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是其生命力的重要源泉。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新的转化,新的历史方位意味着新的问题与挑战、新的历史使命和担当,意味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总结新经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简言之,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深化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开放性发展取得新进展的题中之义。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的建设发展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重镇。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主要集中在研究和教学两个方面,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中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又为把实践创新深化为理论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70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发展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建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发展进程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化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各高等院校虽设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马列主义基础课程”等相关课程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但此时并不具备明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这种状况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改变。以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讨论为契机,1984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批准南开大学等12所院校首批增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进程。1987年9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实施意见》决定于198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体系化。同年,已有10余所高校分别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等本科专业或第二学士学位班。199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批准设立,1996年设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的学科化进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最终创立奠定了坚实基础。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指出,“在‘法学’门类下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5〕。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关于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通知》,决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同年,教育部党组决定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级学科下设立习近平教育思想研究方向。至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形成内含8个二级学科的较完整的学科体系,该体系内部各二级学科间互为关联、相互支撑。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基础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侧重时间维度下马克思主义的学理延展与当代表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侧重空间维度下马克思主义的学理延展与当代表达;“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与“习近平教育思想研究”侧重运用维度下马克思主义的学理延展与当代表达。8个二级学科均以马克思主义为滋养,既有精髓缘起的理论基础,又有创新发展的现实表达,也有实践运用的成果转化,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之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逐渐开展,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学科自觉的缺乏决定了这一时期的研究不可避免带有碎片化与浅层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走向系统化发展道路。1980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的通知》指出,“各高等学校都要结合教学积极开展马列主义理论的科学研究工作。马列主义教师应深入研究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密切联系国际国内的革命斗争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探讨一些新的课题,并努力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5〕,并就正确处理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关系作出指导。随后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的通知》(1984)、《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1991)等系列文件均对科学研究予以强调,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遵循。进入新世纪,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2004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批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置及各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院的设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量。2012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指出应“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和特点,抓住学科发展中带有基础性、导向性和战略性的重要问题”“重视和加强学科基础理论建设,着力进行整体性研究、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构建严谨、规范的学科理论体系”〔5〕。随后出台《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5)、《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7)等文件进一步深化部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等平台推动下,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形成了一大批具有理论厚度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获得诸多研究进展。孟凯等通过对1991—2015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及其成果的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研究项目的数量大体上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多……研究成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逐年提高”〔6〕。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实践中持续创新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的创新发展

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早在1938年毛泽东即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3〕。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的严重不足,有关部门即着手师资力量的系统选拔与培训。1952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培养作出了明确要求,推动了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有序壮大。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扭转文革期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领域左倾错误的新进程,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不断发展。1980年7月,教育部《关于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的通知》强调要积极补充师资队伍,并委托中国人民大学等选留一些毕业生、研究生充实马列主义课师资队伍,要求各地区委托学校办好马列主义师资培训班。随后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改革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意见》(1987)、《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199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08)、《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2013)、《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规划(2013—2017)》(2013)、《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6)等系列文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师资队伍的培养、培训等进行了系统谋划。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人才均是其发展的关键要素,学科在代代学者的接续努力和传承中逐渐发展壮大。学科培养人才,人才传承和弘扬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持续发展是一代代马克思主义者不懈奋斗的结果。新中国成立70年来,通过实施“四个一批”暨文化名家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工程,培养和塑造了一大批政治坚定、功底深厚、勇于创新、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能力逐渐深化。自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以来,通过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等举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力度得以提升。2018年教育部批准部分院校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生,实现了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上述系列政策的支持与学界共同努力下,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理想信念,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理论功底与专业素养,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育人能力,建设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学科领军人物、高素质后备人才等构成的多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面临新的发展前景。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高校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新中国成立伊始即通过设置马列主义课程开展相关工作。1952年10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进行了统筹规定,于次年增设了“马列主义基础课程”,并于1962年通过新的课程改革方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序开展。受文革左倾错误的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曾一度受到侵扰。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使之得以恢复。经由《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85方案”)与《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98方案”)两次战略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得到了深入推进。

这一时期,社会实践及互联网新技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日益受到关注。1991年8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应围绕教学内容适当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接触实际中接受教育”,“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适当开展电化教学。有条件的省市和学校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制作一些观点正确、材料丰富生动的电化教学片”〔5〕。进入新世纪,“两课”课程改革势在必行,2005年公布的“05方案”将普通高校本科生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规定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后发展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课程。同时,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逐渐显现,有力推动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开展。十八大以来,有关部门相继出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15)、《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7)、《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2018)等文件对新形势下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出战略部署。此外,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实践育人等持续深入,“主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园网络精神文化产品”,“坚持文化育人,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7〕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式的多样化进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系统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队伍存在、发展的学理依据与重要实践指向。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的建设、发展凸显为学科的发展。新时代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仅要关注学科建设的本体问题,更要关照实践发展及其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更加聚焦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寻找发展的动力与养分,同时在加强学科建设过程中为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作出贡献。

三、学科发展要植根于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深化发展,要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这一理论前提,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各二级学科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资料等方面的协同创新,重视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对话沟通机制,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开展交叉研究,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作用。要着力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选拔和培养体系,拓宽人才选拔视野,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从人才队伍结构、科研支持、业务培训、条件改善等方面建立科学有效、具备可操作性、符合理论工作特点的人才保障体系。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社会实践及其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新时代谋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新发展应在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过程中聚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前沿,夯实学科发展的动力源。

(一)深化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要强化问题意识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进程即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正在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同时,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我国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面对这些现实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需要树立问题意识,勇于面对现实问题,坚定解决问题信心。

首先,进一步提升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问题意识。科学理论源于实践,指导于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从来就不是空对空的理论研究,它有深刻的现实基础和问题指向。具体到我国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新发展如若脱离我国社会发展和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背离现实指向,其存在价值与根本属性将不断消解。

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要增强面对和解决理论及实践难题的勇气与担当。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面临着一些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等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要在不断提升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勇于面对和回应现实问题,在理论与实际的相互促进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担当和责任。

最后,坚定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信心。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是我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重要武器,它不仅致力于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地改变世界。深化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就是要不断坚定学科自信,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坚信马克思主义不但能够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而且能够解决这些现实问题,能够回应时代挑战,解答时代课题。

(二)深化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要强化时代意识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突出的时代性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应不断强化时代意识、感知时代,把握时代、反映时代。其一,把握时代本质。目前我国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深入理解“新时代”的内涵是增强时代意识,把握时代本质的重要着力点。新时代内涵体现在所处的历史方位、所承担的历史任务与使命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提出了三个“意味着”,即“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8〕。这一论述为深刻把握时代本质,强化时代意识提供了基本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共同富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其二,领会时代特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系列阶段性特征。一方面,新时代是我国发展过程中新的历史方位,以此为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迎来广阔前景。同时,新时代面临新的矛盾风险挑战、新的治国理政考验、新的改革发展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机遇与挑战的共存性比以往更为凸显,其阶段性特征集中体现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间的矛盾。因此,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应深刻把握这一时代特征,致力于研究如何更好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如何更好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需要,为破解时代课题助力。

(三)深化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要强化战略意识

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战略思维强调总揽全局、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治国理政须树立战略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8月举行的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即明确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科学研究亦须树立战略意识,唯有如此,方能既看现象,又察本质,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就马克思主义研究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对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至关重要,深化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需要具有大局意识,战略思维。具体而言,即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视野始终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全局、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视域之中,深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及教育研究,以专业化的学术品性努力揭示社会主义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大逻辑,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要充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时代特征,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把方向,讲好中国故事,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说服力具有实践支撑,依靠文化的育人力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要积极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把握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致性,理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关照需求,持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设计、机制运行和质量评价。

凝聚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的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学科发展聚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学科科学性与应用性的必然选择。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理论研究并不直接等同于学科发展动力,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转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推动力须着力以下两点:其一,融通思想与学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观点、思想,其纳入学科视野须进行相应的系统化、学术化转换,将思想层面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术层面的逻辑体系。其二,融通理论与教学。作为一门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包含理论研究与应用教学之义。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要作为一种理论形态而存在,其纳入学科视野须进行相应的教学形态的转化,将理论话语转化为教学话语。总之,唯经由思想与学术、理论与教学的转化与融通,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方能生成为学科发展动力,助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
【学科新书导览】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