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文献纪录片叙事策略探析

2019-02-20李都

视听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互联网+纪录片受众

□李都

一、文献纪录片的内涵与叙事艺术

法国著名文学理论家、评论家罗兰·巴特曾说:“叙事存在于一切时代、一切地方、一切社会。……它超越国度、超越历史、超越文化,犹如生命那样永存着。”①文献纪录片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性和历史真实性,其在反映生活、传播文化、记录历史和传承文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文献纪录片的纪实性与故事片创作中的故事元素和叙事策略相结合,已成为创作的主流方向。在当前基于“互联网+”的社会文化转型语境下,文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面临着突破与创新的新形势。

文献纪录片是有关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影像记录,同时也是人类记录自身社会活动的影像文献,所以它往往会受到创作和传达各方主体认知的影响,并在纪录片文本的构建和传播中有意无意地反映这种影响。从语言学上看,话语是指用来讲故事的一套手法,包括视觉、声音、持续时间、频率、速度②。从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角度来看,叙事是话语的一种表现方法,以区别于内容——人物、事件和背景。它是叙事创作者对主题或者目标的谈论方式,包括口语、文字以及其他的表述方式。作为一种以文献性为主的影像叙事文本,文献纪录片的事件多为具有鲜明社会意义的历史事件,所以往往都带有强烈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文献纪录片不但表达观点、反映立场,而且通过这种立场背景下观点的表达和传播,重新构建纪录片相关主体的身份和地位。

互联网让公众从简单的社会表达者转化为复杂的社会行动者。网络传播快速普及,在“互联网+”的时代潮流下,文献纪录片的内容和形式在创作中不断变化发展,互联网俨然已经代表一种全新的网络生态,即互联网的优化和集成的作用充分地体现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之中与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提升社会的生产力与创新力。

二、我国文献纪录片叙事的演变趋势

从1927至今,我国历史文献片的发展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随着电视制作水平的提高和制作理念的完善,历史文献片经历了意识形态的逐步强化期、题材内容的不断扩展期、叙事方式的不断更新期,并正在向21世纪发展的新时期迈进③。

作为政治话语的一种,文献纪录片的叙事形态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时代印记和民族特色,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影响下会有不同的文献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不同的创作理念会制作出不同形态的文献纪录片文本。

(一)意识形态逐步强化

1927年,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发展开始起步。在当时的电影业远离中国革命的情况下,香港民新影片公司创始人黎民伟就已经拍摄了大量记录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新闻纪录片。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电影制片厂于1949年制作的《东北三年解放战争》记录了东北解放战争的情况,影片思想性和艺术性并重,全面表现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东北的艰苦历程和军民团结的伟大力量。我国的历史文献片起步于战争题材的新闻纪录片,起步时期的战争文献片政论性较强,意识形态逐步强化,空镜头较多,制作水平粗糙,但为后来的辉煌奠定了较为丰富的文献基础。

(二)题材内容不断扩展

如前所述,我国历史文献片的前身是政论性质较强的新闻纪录影片,正式有了“历史文献纪录片”这个称呼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毛泽东》面世以后,所以历史文献片的初创期,实际上就是文献纪录影片题材内容不断扩展的历程④。一直以来,我国的文献纪录片题材总是脱离不了时代特征,在市场化的渐变下,竞争越来越多。随着文献纪录片的市场化,其题材与社会热点和关注度较高的话题紧密联系,比如《敦煌》《中国道教与文化》《复活的军团》等。除此之外,关于题材内容,我国文献纪录工作者习惯于拍摄战地片,借鉴苏联工作者的工作方法,通过前期采访构建出具有思想性和文艺性的剧本,作为整个影片的创作依据。对影片的主题和艺术结构做出具体设计,对于提高我国的文献纪录片有一定的积极性和拓展性。

(三)叙事方式不断更新

进入21世纪,在电视栏目化及收视效益的推动下,文献纪录片的影像叙事开始出现,逐渐能够独立完成叙事和意义表达。影像叙事的出现使得场信息呈现成为可能。文献纪录片叙事方面的更新体现在技术和制作风格两个方面。

第一,文献纪录片是以文献为参考对历史的呈现,而发展到今天,从口语时代过渡到新媒体,从书信等文献材料、考古发现到情境再现,加上口述历史等手法不断更新和补充,使文献纪录片在叙事上的可塑性越来越强。

第二,新的科技运用越来越广泛,纪录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历史文献。镜头语言叙事策略方面,利用主观镜头、道具、光影、拟音、场景模拟等叙事手段。AR和VR的普及,使拍摄的内容更形象、生动。基于“互联网+”,文献纪录片甚至可以达到全面感官的第一视角,带给受众更直观、更直击心灵的感受。

三、“互联网+”时代文献纪录片的机遇与挑战

进入“互联网+”时代,新媒体逐渐成为各种传统媒体的风向标,媒介融合正在形成。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的变革,以及受众阶层的变化,使文献纪录片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媒介平台的革新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崛起和移动终端的发展,受众不管是阅读习惯还是生活方式都变得“快餐化”。目前,在多平台背景下,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的情景已经难以看到了。

移动媒介成为年轻观众的首选平台,文献纪录片如何兼顾年轻观众,成为传统纪录片制播平台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总是关注屏幕在哪里,实际上我们应该去想用户或观众在哪里,纪录片要拍给谁看。订阅和关注算是受众单方面的与内容产生方的交互,观众可以主动地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要看的内容⑤。这算是一个互动与反馈的起步,也是新旧媒体最大的不同之一,读者真正的需求被精确地捕捉到。而正是因为这种传播方式的改变,文献纪录片的革新更像是一次“大迁徙”,迁徙到各种主流的新媒体当中。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受众记住,在茫茫的大数据中能把文献纪录片以各种形式推送出去,被大众订阅,这也是对叙事理念创新的一次考验。

(二)受众收视心理及习惯的改变

纪录片纪实叙事,而文献纪录片中的“现实”事件间的距离是较远的。传统意义上,一般对文献纪录片感兴趣的观众大部分是对相关的历史了解或者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这个门槛决定了文献纪录片的受众阶层偏高以及数量偏少。而在“互联网+”时代,文献纪录片无疑面对着不小的挑战。这是一个消费主义与狂欢盛行的时代,公众借助互联网消费的不仅是明星、八卦,也包括历史、文化。观众观影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摆脱了固定的框架收视习惯,并且喜欢有跌宕起伏剧情的故事而非枯燥无味的文献,受众不一定具有历史知识储备或者兴趣。在传播主体泛化与传播权利分散导致传播内容泛滥的今天,文献纪录片应该考虑如何革新创作理念以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受众,既保留历史的真实性又不缺失迎合受众的故事性。

(三)国际传播环境和纪录片受众阶层的变化

新媒体的崛起,使纪录片观众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为此,英国的BBC,美国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以及日本NHK等,都采用制播大片、开辟新媒体空间等策略吸引年轻的观众。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开辟出的传播新空间令纪录片传播更加广泛。2017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39.53亿元,年生产总值为60.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15%。中国纪录片已形成一个以专业纪录频道、卫视综合频道为主力,以新媒体为重要支撑的基本格局⑥。2016年,由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拥有大量年轻用户的B站受到追捧,并被改编为电影进入院线。这一案例足见纪录片依托新媒体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电视的本质就是用永无止境的视觉快感一直不停地刺激观众,让受众不能进行思考,从而陷入“电视监狱”。而让观众逃出“电视监狱”的限制,最好的方法就是叙事。文献纪录片可从中有所借鉴,以期吸引年轻观众,

四、“互联网+”时代我国文献纪录片叙事策略的创新

“互联网+”时代对传统文献纪录片的传播方式、创作理念等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近年来一部分文献纪录片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互联网+”视野下的文献纪录片制作,不能局限于单纯的内容叙事的改变,更要考虑到用户群体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建构文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一)创新叙事语言表达的艺术化,提升内涵质量和艺术水准

文献纪录片在发展过程中尝试了各种拍摄方法,虽然每部文献纪录片叙事方法有不同的呈现,但坚持制作的艺术化依然是核心理念。历史是静态的,为了变静为动,赋予其生机,让叙事语言更加艺术化,需要对艺术理念进行创新,使之跟上时代的步伐。

大型纪录片《故宫》从题材到主题再到制作都进行了一次艺术理念的创新,善于在已知史实中发现和放大历史的争议点,把握人物的性格、情感,在最大化地与观众产生共鸣的同时,不偏离历史的真实性,力图达到客观真实与审美真实的统一。文献纪录片《邓小平》通过走访邓小平的同事和亲人,深入体验邓小平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首次披露了邓小平工作之外的生活片段,力求还原最真实的邓小平。这部纪录片展现了邓小平的革命历程和政治生涯,体现出他在革命历史中所做出的贡献。这些采访片段形成了一个个故事点,在提升内涵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艺术水准。

(二)合理运用新媒体制作技术,实现叙事的多样化

“互联网+”时代,受众具有更强的主体意识和参与心理,而制作技术的发展为叙事多样化提供了更多可能。可以说,叙事视角的多元化,已成为新时期文献纪录片创作的主要特征。

数字制作技术是纪录片真实再现叙事策略的基本手段。在数字制作技术的推动下,纪录片的播放空间与表现领域得以极大拓展。文献纪录片在“互联网+”时代的叙事策略应该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注重受众心理变化而带来的叙事改变。例如BBC的纪录片开始进入AR领域,为《文明》系列纪录片推出第一个AR应用程序,它包括让用户与历史进行“互动”,为褪色的雕塑恢复往日的风采。该应用包含的展品有来自托基博物馆的埃及木乃伊,来自威尔士国家博物馆的雕塑作品罗丹的《吻》,来自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的绘画《圣母与孩童》。这些技术使人们能够在虚拟展览中探索来自英国博物馆的历史文物⑦。VR或全景带来的不仅是更加广阔的视角,更会呈现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相对于故事片,文献纪录片带给我们更多的或许是一种生活的反思和觉知,它让我们认识历史,认识过去的种种生活,这一切都是基于叙事。而VR作为一种技术创新的叙事方式,能够提供更加真实的情景和沉浸感,让我们的体验更加充盈饱满,这对文献纪录片的发展无疑具有划时代意义。

(三)秉承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宗旨,展现国际化的叙事形态

无论是创新叙事语言的艺术化,还是叙事技术的多样化,我们最终需要回到一点,就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互联网拓宽了传播渠道,同时也为我国文献纪录片打开了一扇走向世界的窗户。

首先,以时代背景为主题。文献纪录片具有很高的文化传播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和国际传播价值,能够代表国运之变化、时代之潮流、人民之变化、生活之发展。聚焦时代主题,特别要注重讲好中国梦的故事,用中国人的奋斗历程和平凡事迹,展示中国发展进步这一主流。

其次,增强文化底蕴。文献纪录片不仅应该承担传播的责任,还应该充满文化的担当。中国的文献纪录片需要善于从历史文化中挖掘属于自己的中国故事,扎根于本土的传统文化,呈现一批内容有质量、形式有创意的纪录作品,弘扬中华美德,传承文化根脉。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与全球化的新的历史语境下,文献纪录片面对受众阶层的改变与媒介平台的创新,必须对其叙事策略进行革新,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讲好中国故事,切实增强传播效果和国际影响力。

注释:

①[美]迈克尔·拉毕格.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M].何苏六等 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

②[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M].陈永国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70.

③李佳骏.试论中国历史文献纪录片的创作新动向[D].成都:四川大学,2006.

④傅红星.写在胶片上的历史——谈新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创作[J].当代电影,2000(05):47-52.

⑤《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7》发布 营销、跨屏、IP成纪录片产业关键词[EB/OL].http://www.chinafabu.com/a/sywh/20170419/14695.html.

⑥《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发布,纪录片“转型之年”如何走有答案了吗?[EB/OL].https://www.sohu.com/a/228844561_100109496.

⑦BBC为其纪录片推出首款AR应用,可通过手机探寻历史[EB/OL].http://www.vrtuoluo.cn/509263.html.

猜你喜欢

互联网+纪录片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云屏引领大屏走向“互联网+”时代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