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解读

2019-02-19闫玉联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增收意见农民

摘 要: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就在农村,而关键之处则在于农民。提高农民群众收入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安居乐业、农村地区的稳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2016年12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87号),对推动农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提出了具体意见。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民增收现状与存在问题,并从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就业与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城乡一体化发展长效体系、农村困难群众收入保障体系四个方面对《意见》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支持政策;农民;增收;意见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农业产业的发展也进入到了全新的阶段,支持农民群众增收的动力在下降,农民群众收入的增长也在放慢,都十分需要有新的途径、新的动能来推动发展,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进一步健全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农民群众收入的持续提高。为此,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了《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紧扣农业产业的提质与增效,不断拓寬农民群众就业与创业拓展的途径,进一步健全惠农与富农相关政策,努力发掘经营性收入的发展潜力,增加转移性收入的发展空间,保障农民群众的收入持能够得到更好地增加,从而实现至2020年,农民群众收入提升支持政策机制更加健全,农业产业保护机制更为完善,农民群众就业与创业支持政策更加有力,农村地区保障政策更加有效,城乡民众的收入差距持续缩小,达到农民群众人均收入较之2010年翻一番这一宏伟目标。

一、当前农民增收现状与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业总体发展态势较好,农民收入明显提升,但是随着国际与国内经济的放缓,导致经济下行的压力持续增加,导致农民增收面临各项不利因素,增收有所乏力,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表现在绿豆、辣椒等特色农作物的价格不断下降。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影响到了农产品整体产量,进而制约了农民群众收入的提升。三是规模化经营程度不够高。受到农户分化散经营、土地流转难度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始终居高不下,尤其是新型农用机械与先进农用技术的推广难度较大,无法获得规模化效益。

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解读

(一)增加农业基建领域投入

应当不断提高各级财政对于农业和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始终坚持将三农领域列入固定资产重点领域之中,保证力度不会下降。要不断发展高标准的农田以及农村土地整治工作,通过强化农田水利、农业技术以及农产品仓储物流等相关设施。要推动农村地区电网实现改造与升级。要提高财政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改进投融资机制,更好地运用财政资金所具有的杠杆性作用。对使用财政资金投入到农业产业之中产生的经营性资产,鼓励把股权量化进村入户,成为村级集体或者农民群众所持之股权,从而让农民群众能够真正得到益处。

(二)加快农业补贴政策升级

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农民群众收入持续增加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农业领域的补贴措施。进一步健全农业补贴体系,加大对耕地地力进行保护的力度,推动农产品的合理化、规模化的经营。形成对进行耕地保护与补偿的策略,完善对草原、森林以及河流、湖泊的生态补偿措施。要进一步健全对产粮大县的奖励措施,积极对粮食功能区建设加以支持,确保农民群众具有合法的权益。

(三)完善农业结构调整相关政策

要促进农林或者农渔的相互结合,不断调整与改进农业种养殖业结构,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要创建饲料、草料等产业,推动畜禽与水产的养殖,实施规模化的生产。要强化节水与节肥等技术推广的力度,全面实施农产品生产机械化工程,推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过程管理,提升农产品质量管理能力。鼓励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全面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实施市场化运作。促进农业产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鼓励新型农业主体开发新产品,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

(四)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体系

始终坚持市场化的改革趋势,注重保护农民群众利益,健全重点农产品价格形成体系。严格落实稻谷与小麦等农产品最低价收购的政策。全力推进东北省份的玉米收储机制改革。强化农产品价格监测机制,提升农产品市场进出口调控过程中的实效性。

(五)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

积极构筑多层次、全覆盖与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进一步发展面向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全面鼓励商业银行强化对农村金融工作的支持,提高服务三农工作的能力。要进一步规范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全力鼓励能够符合条件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实施信用领域的合作。要大力开展互联网金融与产业资本来推进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强化农村地区信用机制建设,完善农户、农村合作社以及小微企业等评价机制。

(六)创新农业领域保险产品以及服务

要将农业保险列入到推动农业开发与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健全完善农业保险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农业领域保险服务机制建设,形成合理竞争的市场发展格局。要着力开发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畜产品保险,积极发展农业用房、农用设备以及渔业等业务。要抓好重要农作物、生猪以及蔬菜价格保险的试点工作,主动发展适合于我国农村特点的互助性保险机构。要形成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办法,提高对重大灾害风险所具有的抵御力。

三、就业与创业扶持政策体系解读

(一)强化新型农民的培养工作

要形成新型农民培训、认定以及政策扶持等教育制度,把职业农民培育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力军。要健全职业农民培训机制,实施涉农类专业学历教育,开展新型农民打造工程,强化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新型农业带头人推介行动。运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涉农公司、农业合作组织、涉农高校及其基地,围绕着特色化产业十分需要运用重要技术实施培训,并积极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把新型农民列入到职工社保体系之中。

(二)完善城乡劳动者实现平等就业的机制

要积极促进平等竞争,不断推进农民工与城市职工能够做到平等地就业,并且做到同工即可同酬。要从严处置拖欠农民工群体工资的问题,健全遍布城市与乡间的就业服务站点,不断推进城乡群众就业服务的平等化。将服务新一代农民工群体作为突破口,开展农民工素质提高行动,不断增强技能培训的实效性。强化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的劳务合作,做到有组织、有规模地实施劳务输送。大力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建立起农民合作社,实施劳务协作。在落实征地补偿方案的过程中,应当落实好被征地者再就业的有效策略。

(三)鼓励农民群众自主创业

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以及乡村旅游等行业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的产业协作。出台措施支持农民群体返乡进行创业,推进农民工实训基地以及乡村旅游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提高休闲农业以及乡村旅游的自身质量,改进公共服务相关设施。深入发掘农村传统工艺,打造农村手工艺品以及土特产品知名品牌。

(四)爭取更多资本投入三农

鼓励商业资本投入创建高标准农田以及生态公益林等具有较大面积的,允许在符合相关法律的基础上运用一定比例土地实施观光度假游等各类经营性活动。强化对工商业企业租用农村承包地的监管工作并且防止各类风险,创建资格审查与项目审核等机制。

(五)形成产业链利益共享体系

要全面总结相关经验,指导农产品龙头企业设立或者入股农村合作组织,大力推进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主体。积极发展新型订单式农业,指导农产品龙头企业为广大农户提供相应的贷款担保以及技术服务,并且资助农户参与到保险之中。探索创建农村合作社管理机制,鼓励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通过供应链融资的形式形成更加密切的利益联合体。以土地或者林地为基础实施多类型合作,只要是享受到了财政投入或者政策支持的承包人士都要成为企业的股东,运用保底收益加上股份分红的方式,让农村群众能够分享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等效益。

四、城乡一体化发展长效体系解读

(一)落实农村集体产权机制改革

健全农村地区集体产权之权能,推进农村承包用地、林地、草原以及宅基地、农用房等实现确权登记。做到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施行分置与并行处理。进一步落实农村地区土地征收与宅基地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健全农村土地征收机制,切实缩小可征地的范围,明确土地征收的程序,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群众的规范化与多元化保障体系。在符合规划与用途的基础上,做到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和国有建设用地不仅能够同权,而且还能同价,形成兼顾国家、集体以及个人的效益分配体系。科学实施对农村地区的经营性资产开展股份制改革,通过股份或者份额的方式量化至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实施农村地区集体资产股份领域的改革试点工作。全力维护我国进城落户农民群众的土地承包权与集体效益分配权,鼓励其依法有偿地转让各类权益。

(二)增强农村地区资产的活力

推动农村集体组织和商业资本开展合作,集聚集体土地等相关的资源性资产以及闲置性农用房等,开发民宿经济等全新的商业化发展方式,进一步摸索整合农村地区资产与资源的形式。增强村级集体的整体经济实力,运用资源开发、物业管理以及异地置业等各类实现方式,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管理。

(三)全面体现出新型城镇化具有的辐射与带动力

加快我国户籍机制改革,全方位落实居住证管理体系,切实放宽农村地区转移人口的各项落户条件。要以县(市、区)为基础,以乡镇为支撑,全面实施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工程,指导农村地区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朝县城、重点乡镇和开发区等加以集中。研究农村社区与开发园区同建方式,推动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健全城乡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积极落实城镇用地提高和农村建设用地降低相互联系的措施,并且在资源环境合适的地区实施低丘缓坡地进行开发,提高工矿类废弃地的复垦步伐。

五、农村困难群众收入保障体系解读

(一)实施精准扶贫与脱贫

不断增加农村扶贫工作的投入强度,运用产业扶持、转移就业以及社保兜底等相关对策,通过分类指导与精准研究,保障如期达到脱贫与攻坚的目的。要把民生项目与惠民政策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往贫困地区加以倾斜,千方百计动员各类社会资源均参与到农村扶贫开发过程中。实施贫困后进村的一村一品机制,增加以工代赈的比例,全力指导农村地区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劳务报酬标准。要推进经济后进地区的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以及贫困户利益联结体系。

(二)健全我国农村社保管理机制

要通过进一步惠及城乡最广大多数居民总体养老保险机制,完善多缴可多得、长缴可多得的激烈政策,研究缴费补贴新政策,指导农村贫困地区人口主动参保与续保,不断提升保障能力。真正将符合各项条件的农村地区贫困人群均列入到农村低保的范围之中。要持续健全特困人救助供养机制,形成面向经济较为困难、高龄、失能等老年人群实施相应的补贴。

作者简介:

闫玉联(1962.12-),男,汉族,安徽蒙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增收意见农民
耕牛和农民
评“小创”,送好礼
评“小创”,送好礼
农民
图解《意见》明晰要求
关于内蒙古农牧民增收因素的分析
浅析铁路机务系统增收创效
浅析当前农民增收问题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