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本衔接”自考助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2-19苏美颖

市场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助学自学考试

苏美颖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永安 366000)

“专本衔接”自学考试是面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在校生,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在助学院校的指导下实施助学辅导,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生就可以接受继续教育和取得更高一层次学历的机会,高校自考具有“宽进严出”的特点。借助高校自考,许多人实现了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梦想。如今,许多高校都依托自身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办了高校自考助学班,高校也因此而成为自考助学的主体。不过,隐藏在高校自考助学的问题很多,高校自考助学管理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高校自考助学的特点

高校自考助学这种考试模式的特点是,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参加本校开办的自考本科助学班,在学校内接受老师的教学指导,之后根据考试计划参加自学考试。学生利用周末或晚自习的时间,完成自考本段的课程和考试,学生获得专科文凭的同时也能获得自考本科文凭。而高校自考助学的优势在于它不仅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软硬件设施完善,教学文化氛围好,而且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多样的助学形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方法都会得到提高。归纳起来有学习费用省、学习时间短,门槛低、通过率高、并可圆高职高专学生的本科梦等特点。因此,参加高校自考助学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学生也通过高校自考助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不过,很多高校在自考助学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当前“专本衔接”自考助学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不重视,组织不完善

长期以来普通高校并没有把自考助学纳入到正常的教学工作去,有的高校将自考助学生与普教生趋同,办学缺乏自己的理念,没有把自考助学摆在应有的位置上,在人才培养类型和培养方式方面,朝着学科理论型人才的方向培养。有的高校自考办班只助考不助学,有的高校甚至将其作为一个创收渠道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要培养多样化和职业型人才的,这样就与其宗旨相悖。

(二)机制不健全,管理不科学

在管理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一些教育办学模式也变得非常混乱。一些自考助学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根本不考虑社会责任和自考助学质量。有一些高校虽然在自考助学上早已起步,但是,受功利主义思想影响,学校领导对自学考试助学都很漠视,自学考试助学教学管理松懈,自考助学的社会效益较差。由于那些只要报名、拿钱就能通过的考试非常多,文凭腐败现象极其常见,所以许多学生也对自学考试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对自考助学也产生了轻视心理,这也给高校自考助学带来了不良影响。

(三)导向不正确,服务不到位

高职高专学生参加“专本衔接”自学考试,其学习只注重考试的结果,很大目的就是为了本科文凭,往往忽视了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学生在考试失利后容易产生心理悲观迷茫等情绪,有些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自学考试而忽视了高职高专的学习。这种学生虽然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本科文凭,但是含金量也大大降低,而且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质也没能提高。

在教学方面,由于主考高校师资限制,教师辅导不能及时到位,经常会出现助学辅导的缺口。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虽然在专科教学上有经验,但在自考本科任课时,对自考本科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把握不准,此外,老师的授课积极性不高,往往把工作重心放在专科的教学上,而忽视了自考助学的教学,因此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加强“专本衔接”自考助学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对“专本衔接”自考助学工作意义的认识

高职高专学校领导,应当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和处理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关系,充分发挥“专本衔接”的积极作用。端正对自学考试文凭的认识,摈弃“文凭至上”的教育观,将自考助学纳入学校发展计划,统筹规划,坚持教育公平,加强自考助学投入,建设自考助学实践基地、教学场所建设,合理进行自学考试专业设置,优化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提升学生学历、就业竞争力,充分认识做好自考助学工作,以推动自考助学良性发展。

(二)科学构建“专本衔接”自考助学工作的组织机构

为了更好开展工作,应在高职高专院校建立相应的自考助学工作组织。明确专本衔接的主管领导、班主任、教务员,便于与校内各处室、系部的沟通配合。主管领导负责专本衔接的全面工作,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和生活的管理,教务管理员根据教学计安排负责做好聘请老师上课、安排考试、学籍管理等教学管理的各项工作。学校对自考助学的专职管理人员定时进行相关的培训,保证自考助学管理工作稳定有序的开展。

(三)完善“专本衔接”自考助学工作制度

制度是指南、是规范、是制约。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自觉按制度的规定办事,遵从制度的约束,而不是被动地强制遵守制度。自考助学管理应该建立建全制度,包括高校自考助学注册公告制度、自考助学活动监管与评估制度等,就高校自考助学办学基础条件、收费依据、教学质量等作出明确的规定,确保高校自考助学管理制度内容全面、措施有力。然后,依法办事,加强高校自考助学管理、协调和监督力度。

(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本衔接”自考助学教师和管理队伍

师资队伍稳定,高水平的教师,是高校自考助学有效开展的基础和前提。高校要根据自考助学教学需要,引进专业自考助学教师,同时加强自考助学教学队伍培养,要求自考助学教学队伍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确定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提高教学队伍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高校也可以给老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满足专本衔接助考教学的需要。高校自考助学教学队伍也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顺序组织教学,选用最优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趣味性,打造高效课堂。

(五)加强对“专本衔接”自考助学的教学管理

高等教育自考助学的工作重心应当是教学,所以教学质量的监督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能忽视,学校领导、老师和相关部门要共同监督。高职院校自考专升本助学是利用晚自习和周末的时间上课,所以授课老师要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来为学生辅导授课,另外,老师为了保证学生的通过率,必须掌握考试的范畴,认真研究历年真题。所以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承担自考专升本助学辅导的授课。只有教学质量提高,才能使得自考助学的办学良性发展,对于愿意担任自考授课辅导的教师并且通过率较高的老师学校应当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认可并要有额外的激励措施。另外,每学期助学辅导课程结束后,自考助学管理部门可以组织召开授课教师教学研讨会,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给教师之间充分沟通交流的平台,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除此之外,可以组织教师走出去,积极参加主考院校举办的集体教研活动,相互交流学习传授教学经验等。

(六)加快“专本衔接”自考助学信息化建设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有关精神,为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高校自考助学教师也要立足于高校公共学习平台建设,灵活开展教学和管理,以帮助学生解决工学矛盾,促使学生灵活、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努力为每一位专升本自考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加快推进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方式、教育模式的创新,促进专升本自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深入推广信息化教学应用,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新媒体、资源库等信息化手段和数字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拓展学习资源,努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融合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助学自学考试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关爱·帮扶·助学
准备考试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