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舞身韵中“手”的重要性

2019-02-19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2019年3期
关键词:手型身韵古典舞

孟 霞

(四川工商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5)

中国古典舞主要分为四个流派,即“身韵”学派、“汉唐”学派、“敦煌”学派、“昆曲”学派。其中,“身韵”学派是中国古典舞具有“元老”意义的流派,有着东方特色的舞蹈美学理念,其在元素、手位、脚位的动作语汇十分丰富,上半身具有“形、神、劲、律”的表现方式。在现如今的古典舞教学体系中自成体系,且为中国古典舞这门学科提供了科学的训练方式及方法论。在古典舞身韵的教学法中,除了基本的八大元素之外,“手”的训练在古典舞身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且在古典舞中起到点睛之作用。本篇论文将身韵中“手”的表现方式抽离出来,研究其在身韵中的重要性,探讨手部的形态、手的意象之美。对身韵课程中手的训练方式进行阐释,并探究手的语汇在舞蹈中情感的表达。

1 中国古典舞概要

1.1 中国古典舞身韵概要

中国古典舞,是一个特指的概念,是当代人面对古舞失传的饥馑,以“中国古典舞”的名义开创的一个新舞种。其来源于中国的戏曲和武术,它去掉戏曲中最重要的唱与念的部分,然而还保留着大量戏曲的原态,古典舞中的动作和造型和武术、戏曲中还有些大致相同。其中,眼神的表演作用在古典舞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如“亮相”这个动作,在戏曲中我们也能够经常看到。除此之外,“呼吸”的配合更是古典舞的灵魂所在,几乎所有的古典舞动作都需要借助呼吸来完成,若没有呼吸,动作则会看起来僵硬不流畅,不像是古典舞。

1.2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诞生

中国古典舞主要包括身韵、身法和技巧。20世纪80年由李正一先生和唐满城两位先生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深究细研,诞生了《中国古典舞身韵》。使得身韵从古典舞中具体出来,成为更具有文化风格意境的单独个体。在教学中,也逐渐脱离出来,成立专门的身韵课程,并随之诞生了更多符合中国古典舞本体的动作语汇的舞蹈作品,使中国古典舞审美韵律得到更为广泛的拓展,为古典舞的创作和教学打开了新思路。

2 中国古典舞中身韵的艺术表现形式

2.1 古典舞身韵之身法的表现形式

身韵是古典舞的内涵,是身法和韵律的总称,讲求的是“形神兼备,身心互融,内外统一”的审美特征,以“形、神、劲、律”四个字作为基本要素,是古典舞的灵魂所在。

在古典舞身韵的课堂中,所学动作都以“圆”为主,以腰部为轴动作轨迹多呈现为平圆、立圆、八字圆,并包含了“提、沉、冲、靠、含、腆、移、拧、倾、仰”等10种基本动律特征。无论是课堂教学组合,或是比赛优秀古典舞剧目,其中的动作路线都离不开以上几种方式。其动作遵循从反面起的原则,如“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开先合”等动作规律,只有循序这样的原则,才更能体现出身韵的“韵律”,这可以说是古典舞身韵的动作法则,在古典舞中称之为身法。就相当于我们要学习一门语言,首先要学习其语法一样的道理。

只有动作的外形还远不可称之为是古典舞,呼吸在古典舞身韵中的作用就好比我们人体中的心脏,只有心脏一直不断的跳动才能将血液运输到人体的各个器官保持生命特征,呼吸也是如此,动作没有呼吸来带动,也就没有了生命力。在每个动作的一呼一吸之间,才能感受到动作的“韵味儿”,没有了呼吸,舞蹈动作看起来会更像体操。也正是因为古典舞身韵有着严谨、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其构成了极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美学理论。

古典舞的节奏特点也很鲜明,这和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与形成是相辅相成的,其节奏不同于国外的西洋音乐节奏,多数为强弱相同、有规律可循的节奏,古典舞音乐节奏多呈现抑扬顿挫,有快有慢,点线结合的节奏型。这也就形成了古典舞特定的动律特点和韵律感。

2.2 古典舞身韵之手眼的表现形式

常言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可见,手部脚部是舞蹈必不可少的身体器官,更是让舞蹈动作顺利完成的重要载体。

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这是戏曲中的说法,在戏曲表演中,演员的一颦一笑,喜怒哀乐都需要通过眼神来传达。在舞蹈中,则讲究的是手动眼动,手到眼到,手眼需要相互配合,才能说清楚这个舞蹈所要表达的内涵,二者缺一不可。手在眼镜前面,这充分说明了手的重要性。在古典舞身韵的教材中,就有专门训练手眼配合的组合,其目的就是训练学生手、眼的协调能力和眼神的表演能力。

在众多古典舞优秀的剧目中,刻画人物形象的作品居多,有人物形象,就离不开人物本身的喜、怒、哀、乐。而手眼又是古典舞中扮演点睛之笔的重要角色,更是舞蹈中情感抒发的重要方式。举例来说,古典舞中人物的一个“看”,就可以有诸多的表演形式:欣喜若狂的看、斜眼看、生气的看、笑看、悲伤的看等等。这些情绪是让观众读懂这个舞蹈内涵的重要手段,而如果只通过舞蹈动作去体现则会显得苍白无力,若在有眼神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手势的衬托,又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对舞蹈的情感表达起到关键作用。

3 中国古典舞身韵中“手”的表现手法

3.1 古典舞身韵中的手之形

在民族民间舞蹈中,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手型,甚至有些民族舞蹈中的手型多达几种,其不同风格的舞蹈手型不一。有些代表的是一种特定的形象,如傣族舞中的爪形手,是模仿孔雀的脚爪;冠形则是模仿孔雀头顶上的羽毛冠。

在戏曲中,手型的种类更是多种多样。在我国的戏曲大师梅兰芳先生的手势中,光是“兰花指”就有五十三势,每一势都蕴含着深刻含义。古典舞借鉴了戏曲中的兰花指,也叫兰花掌,通常大拇指和中指捏合,其余三指展开,形似兰花,极具中国人特有的审美取向。但学术界公认的兰花指最开始起源于古印度佛教仪式中的手印。

古典舞中常用小五花和云手等手部动作由兰花指发展而来,是手部平圆的动作。兰花指又经过革新和演变,又发展出单指,其食指伸直上翘,大拇指和中指松弛相搭,形成O状。剑指,食指中指并拢,折腕使指上翘,其余三指紧挨。拳形,拇指食指相搭贴,其余三指依次相握。以上几种手型应用在不同的身韵动作,古典舞技术技巧等,并在不同的手位上,配合不同的手型,又形成了新的古典舞手位动作。

3.2 古典舞身韵中的手之意

手是人体的末梢关节,是手臂的延伸。在身韵中,身体的大关节可以完成的动作还不足以完全表达出丰富的蕴意,因此,其动作形态遵循“发于根,行于臂,达于梢”的运动法则。在舞台表演中,优秀的舞者往往能够把动作做到极限,这个极限就要靠手指尖和脚尖来完成。

可以说,在身韵里手部是身体最重要的语言表达工具,有时甚至可以代替眼睛的作用,其能够承载细腻敏感的心境,并准确且巧妙的表达出最真实的语言。举例来讲,在身韵中手的或高或低表达出来的状态就完全不同,大部分手部高于头顶、手指尖朝上的动作表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而指尖朝下,手低,伴随踏步蹲的动作时一般表现的是一种心情低落或害羞的状态。这样的表现手法甚至可以大于语言的表达,更精准的表达人物内心活动。

4 “手”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所占的地位

4.1 “手”在古典舞身韵中的重要性

手在古典舞身韵中的地位就相当于体态动律在不同民族民间舞中所占有的地位,体态动律不对,这个民族的舞蹈就无从谈起。手型手位不对,古典舞身韵的动作就不对,动作的韵味也就不能体现出来。

手的训练在古典舞身韵大学第一学期就有专门的训练组合,如轮指组合,里面就包括了手的盘绕、转绕、曲伸等,在其他的元素性组合中也常常会见到手的提压、摊推等等。这些都是为更多的古典舞姿打基础,所以手的训练在身韵中是一项基础工程。到高年级后,接触到更多的古典舞舞姿,开始学习表演性组合或剧目,手的作用已不再是辅助性工具,而是和舞者的表情、眼神一起承担表现内心情感的重任,如羞涩、窥探、含蓄等内心情感,没有手的协助就很难准确的表达出来。

4.2 古典舞身韵教材中“手”的重要性

在古典舞身韵课程体系中,从地面组合到站立组合,关于“手”的训练都会涉及到。当然,每个组合的训练目的也不尽相同。在地面组合中,如轮指这个组合,主要是训练手指的灵活性,是对神经末梢的开发,而到了站立的组合时,由开发性的训练升级为手部的表演性训练,以手传情。

虽然手部的训练组合对古典舞身韵的学习起到了一定辅助作用,但笔者认为,相对于身体这个庞大的本体来说,训练体系还不够完善。在身韵学习的第一学期中仅上半身的训练中,就包含了提、沉、冲、靠、含、腆、横移、旁八大元素,而手部常有的训练组合只有手眼组合,轮指组合等。可以从从手的指法、手的方位等方面切入,再开发出更多有训练价值的教材,丰富中国古典舞身韵体系的动作语汇。

猜你喜欢

手型身韵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古典舞基训中的重要性研究
近十年中国古典舞身韵研究综述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白石塔
一个电话耳边响
有关古典舞“身韵”思想的研究综述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初探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二胡演奏中左手固定手型的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