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丢勒版画与传播

2019-02-18吴明澍

卷宗 2019年35期
关键词:版画传播精神

摘 要: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是著名的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其各项成就中尤其以版画成就最为突出,丢勒的版画中所呈现出来的主体性特征显示了有别于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对于科学的重视,同时也有别于尼德兰文艺复兴中自然主义的倾向。本文试图从这一方面探讨丢勒版画中所蕴含的精神指示与其版画的传播与影响。

关键词:版画;精神;传播

1 文字到图像的转换

丢勒在25岁时便开始着手绘制《启示录》系列木刻版画的素描稿。然而,在考察丢勒《启示录》内容的之前,首先考虑他所依据的《圣经》经文是明智而合理的。相比于《新约》其他部分那种平静的文风,《启示录》所凸显出一种激动人心、同时又充满想象力与象征性的特点。这与写作《启示录》时所处的背景有关,《启示录》的写于基督教徒与犹太人遭到迫害的时期。当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处死罗马人及其同情者时,残暴的尼禄一天之内就杀死了两万凯撒利亚的犹太人。当时的一位同代人这样说道“我们夜以继日的杀人、内心充满恐惧,颤抖不已”。

其实,《启示录》的影响并没有新约中的其他部分那么大,只有在宗教情绪高涨的时候,才会对艺术家提供灵感。但《启示录》的内容充满想象力并且杂乱而无序,处理起来十分麻烦。所以,丢勒的一大贡献便是从混乱的、无序的语言中将其转化为图像的叙事模式。正如著名英国批评家巴克森德尔在《意图的模式》中所指出的“我们不是对图画本身作出说明:我们是关于图画的评论作出说明-或者,说的更确切点,我们只有在某种言辞描述或详细叙述下考虑图画之后才能对它们作出说明”。同理,丢勒对《启示录》的转译必然是建立在对文本仔细的理解基础上对文本进行的概括性的说明。因为文本或者说语言在表述方式上与图像有着显而易见的区别。一幅画是完整和共时的,绘画得过程不可能重现观看一张画的过程。而观看与写作一样是过程性的概念。绘画的创作与写作的创作缺少可比性,在创作一幅画的步骤和用词语与语法书写一篇文章的步骤也是不同的。当我们用语言描述《启示录》的一个场景时,是一句接着一句叙述不同的景物。但是我们作画时不可能像语言描述的顺序那样,一部分一部分或者一件事物接着一件事物重现那个场景画面。因为作画开始就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构思,之后的工作只是细节呈现,而不在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和描绘。德沃夏克在《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中阐述了丢勒的这种图画智力,德沃夏克认为《启示录》并不仅仅是一系列插图,而是一部以图形形式出场的诗歌。

2 从《启示录》看丢勒版画的特点

传统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有两大主要阵营,一个是以佛罗伦萨、罗马等地为核心所形成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这样的艺术采用透视法、解剖学等手段将科学引入到绘画中,发展了自古希腊以来所形成的模仿论的传统。另一大阵营主要是以尼德兰为核心的北方文艺复兴艺术。事实上,丢勒确实也学习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与尼德兰文艺的长处。在制作这套版画之前,丢勒经历了一次长途旅行。在这次旅行中,他从雄高尔那里学习了尼德兰文艺复兴的自然主义。并从曼坦尼亚那里关注到了意大利艺术描绘人类形体的问题与成果。不过《启示录》的制作并没有凸显出过多的有关这两大领域的知识,而是表达出另一层次的真实。这种真实有别于传统上对客观对象的如实描绘,而是将表达的重心放到对画家的主体精神的真实,即对画家主体性的体现。

丢勒共用15幅图像表现了他的《启示录》意向。在《四骑士》中,四位骑士风驰电掣的迸涌而来。天使从他们的头上盘旋。伴随着“瘟疫”、“战争”、“饥饿”、“苦难”的是死亡。灰马骑士的形象好像一个骷髅踩踏着倒在地上苦难的人们。画面左上角的暴风雨增加了整幅画面的气氛。这些图像尽管这些图像奇形怪状,但也是对当时社会最真实的表述。在宗教改革的前期,德国宗教氛围异乎寻常的紧张。一位奥格斯堡编年史的作家说那是一个“充满变革的、危险的”时代。那时,德国不仅有朴实的工匠,虔诚的牧师,高贵的骑士以及勤勤勉勉的农民,还有充满暴动和骚乱的社会环境。激烈的宗教、社会、政治问题此起彼伏。人们对宗教充满恐惧与怀疑、对瘟疫所带来的痛苦、对审判日就要到来的无助。种种这一切都呈现出社会中的动荡并为将要到来的改革埋下伏笔。丢勒在这里将这种主体性的原则发挥到了极致,在保持《启示录》原典的浪漫性的同时加入艺术家主观化的表现方式将绘画作品也同样呈现出浪漫性的特征。丢勒将社会客观的真实转化成艺术家主观化的真实。因此,此时丢勒扮演着诗人与见证者的双重角色。丢勒的绘画完全是描绘艺术家的心灵视像。他要做的,不是客观地、精细地呈现一幅社会的复制品,而是设法将现实与非现实有机的统一起来。在这两者作出自己的评价的同时,强化每种图画元素,以实现对画面效果的渲染。

从丢勒的版画中可以看到,丢勒的版画中虽然还保留着一定的中世纪传统,但是与之不同的是。中世纪被誉为“宗教统治的时代”。艺术家的创作收到神学体系的限制。如公元830年的《圣马太福音书很好的体现出创作者受神灵启发的灵感。而丢勒的意圖恰恰是要摆脱这种宗教的控制,重新建立起一套基于观察同时又有个人体验的创作方法。从本质上说,这一点与意大利与尼德兰的意图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在意大利和尼德兰,艺术家依靠的是外向的感官体验,依靠对自然的模仿及其统一性的理想化;而在德国,艺术家依靠的是内心体验,他们不断探究进而丰富想象力。

3 丢勒版画的意义与传播

丢勒版画的意义在于他的一生都致力于丰富人类的精神个性,他在当时复杂的、充满矛盾的社会背景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发展出一条有别于意大利与尼德兰文艺复兴的创作方式。这是一种年轻人积极参与社会的行动。在丢勒所处的时代,德国的诗人早已以这种方式进行创作。丢勒将其引入绘画,将个人投身于感动全人类的事业中去。

在丢勒生活的年代,很多雕塑家就对丢勒的创作有所借用。如罗伊-赫林在艾希施泰特雕刻碑铭时借用了丢勒的《圣母的一生》为主题。石雕《爱的花园》是对丢勒版画中夏娃和《海怪》中的女子。对于丢勒的追随者分布在奥格斯堡、乌尔姆、雷根斯堡。主要有汉斯-冯-库尔姆巴赫、汉斯-利奥哈德-夏弗莱恩等人。不过笔者认为,丢勒最大的贡献在于他这样的主体性原则暗示出美术史的另一条发展的线索。丢勒以后,米开朗基罗真的达到了对艺术家精神的主宰地位。而三百年后的歌德,同样也如丢勒一样不知疲倦地投入到一切可能占据人类心灵或激活人类想象力的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德]威尔赫姆-韦措尔特著,《丢勒和他的时代》,朱艳辉、叶桂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2][奥]德沃夏克著,《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陈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3][英]巴克森德尔著,《意图的模式》,曹意强等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4][英]贡布里希著,《艺术发展史》,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第15版增补。

作者简介

吴明澍(1988-),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艺术史和理论方向研究生,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美术学专业,研究方向:西方艺术史和理论。

猜你喜欢

版画传播精神
版画作品选登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拿出精神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