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西方左翼思想译介盘点

2019-02-18沈天乙蓝江

中国图书评论 2019年1期
关键词:德勒福柯哲学

沈天乙 蓝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将研究兴趣投入到对西方左翼思想的研究中。2018年我国各大出版社译介了大量重要的西方左翼书籍,比如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三卷本,巴迪欧的《存在与事件》,梅亚苏的成名作《有限性之后》等,都是非常值得读者关注的图书。其中河南大学出版社的“人文科学丛译”在2018年一次性出版四本书,涉及福柯、德勒兹、维里利奥和梅亚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阿甘本和巴迪欧的最新学术研究作品;还有南京大学出版社和人民大学出版社等,都展示了不少翻译成果。由于2018年国内引进并翻译的重要书籍较多,以下我将按照作者类型来进行分类介绍,更有利于读者了解国内2018年出版的西方左翼思想新书。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系列

亨利·列斐伏尔、路易·阿尔都塞和大卫·哈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界非常重要的三位理论大家。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三卷本在还未译成中文版之前就已经非常有名了,国内的研究也非常多,比如南京大学刘怀玉教授的《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是非常有深度的解读列斐伏尔的著作。2018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日常生活批判》三卷本,将更有利于推进国内学者对他思想的研究。《日常生活批判》三卷本成书时间跨度非常大,第一卷写于1946年,第二卷写于1961年,第三卷写于1981年,列斐伏尔的思想是跟随时代变迁而一直往前推进的。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试图使哲学关注人的日常性,通过日常生活批判的新维度打开二战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哲学批判理论新空间。《日常生活批判》三部曲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转向关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日常生活。按列斐伏尔自己的说法,《日常生活批判》的“第一卷建立了第一个计划”,即“改变生活”。现代社会的工作、闲暇、家庭生活和私人生活構成了一个完整的日常生活结构,在总体性日常生活活动中得到了统一,同时又表达为特定的、具体的、无处不在的日常琐事。借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的阐释,列斐伏尔揭示了资本主义日常生活的悖理:作为总体性日常生活中真实的人,却正处在愈演愈烈的自我分裂、自我异化和自我剥夺之中。资本主义日常生活的微观结构存在最为严重的异化,即政治异化(还有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哲学的异化),生活于其中的人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但列斐伏尔相信,关于异化“这种根本性改变是可能的”,[1]总体性的人最终会超越异化。

列斐伏尔在第一卷中曾提到,准备在第二卷通过需要理论对日常生活展开研究,随着第一卷计划的失败,最终列斐伏尔认为这一方案是难以实现的。“需要”体现的是人类的自然本性,而“欲望”则表达了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所以,第二卷中列斐伏尔从需要进展到欲望的考察,表明日常生活批判从总体人的异化之宏观视野,推进到了更加微观的剖析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对异化本身的批判,而是在更为精细的复杂日常生活中,批判现代消费社会异化的日常生活,透视以符号体系为中介的消费社会所禁锢并侵蚀的日常生活本身。被消费所激发的日常生活把消费作为主体,掩盖了生产中的剥削。消费通过各式各样的媒介推送广告从而刺激着人的欲望,人们争先恐后将自己生成消费中的“主体”。现代消费社会中日常生活的幻境促使列斐伏尔寻找美学与解放的可能。因而“改变生活”作为一种口号被提出,并得到了补充:把日常生活变成节日,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1980年前后,进入了“现代性光彩照人”的时代,日常生活的问题已然发生改变,但现代性危机依旧存在。对此,《日常生活批判》第三卷的总目标是:一方面重新恢复对日常生活的批判,并与原先的分析相关联;另一方面又试图避免原先研究的不足,预测未来。列斐伏尔强调,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处在崩塌、衰萎和自我摧毁的危险下,面临着不计其数、光怪陆离的挑战,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亟须批判和重构。在列斐伏尔看来,生产方式通过计划日常生活这个基础成其体系,日常生活的变更始终会是其变化的衡量标准。因此,日常生活的计划是一个突破口,对日常生活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西北大学出版社“精神丛译·第二辑”中出版的《政治与历史:从马基雅维利到马克思》这本书,系路易·阿尔都塞1955年到1972年在法国巴黎高级师范大学给学生上课时的讲义整理。对比阿尔都塞其他专门出版的学术作品,根据讲义和学生笔记整理而成的这本书更容易阅读,读者们能从中发掘不少阿尔都塞思想的闪光点。本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中,阿尔都塞以历史哲学面临的四大难题为开端,先介绍了17世纪的四大主流思潮,推进到18世纪的政治哲学思潮和黑格尔的历史观,最终落脚到马克思实践的历史观。阿尔都塞得出结论,我们要消灭历史哲学,因为历史哲学的缺陷是难以克服的:“历史哲学把自己现在的意识作为判断历史的超验尺度。”[2]所谓消灭历史哲学,要消灭的就是这种超验尺度,把真实还给历史本身,把一个时代的意识归还给那个时代,并通过那个时代去理解历史。第二部分,阿尔都塞以马基雅维利作为起点,依次分析了卢梭、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哲学观,其中对马基雅维利的分析尤为精彩。在阿尔都塞看来,马基雅维利的理论虽然看起来充满了人性的论述,但其实这既不是建立在人类学基础上也不是建立在历史循环论基础上的理论,准确地说,马基雅维利描绘的是他所身在的那个时代产生的社会和政治行为,他是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基雅维利是“绝对孤独”的。当然,这本阿尔都塞的课程讲义和他已出版的成熟思想著作相比来说,留下不少尚未论述清楚的问题,但对我们读者而言,留下的这些问题也正是启发我们进行下一步思考的起点。

大卫·哈维作为现代重要的马克思思想解读者,早几年已经出过《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第1卷》(2014年)和《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第2卷》(2016年)。2018年国内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这本《马克思与〈资本论〉》系哈维2017年才出的新书,可见国内译介最新西方思想潮流的速度已经大大加快。相比科班出身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来说,哈维最初是一名地理学家,但是他对马克思的思想包括《资本论》的解读都非常到位,尤其是他的地理学背景,使他能够以更加开阔的理论基础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空间理论结合起来。这本解读《资本论》的书和前两本最大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前两本着重对《资本论》进行文本的解读,而2018年的这本书是对哈维之前两本书的一个总结;二是本书中哈维运用马克思的方法论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问题,比如金融危机和房地产泡沫的问题。所以这部作品对于我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是有启发意义的。

二、后马克思主义作者系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在2018年出版了两本吉奥乔·阿甘本的书,《奇遇》和《普尔奇内拉或献给孩童的嬉游曲》。《普尔奇内拉或献给孩童的嬉游曲》是阿甘本通过解析《嬉游曲》这本画册阐释自己的哲学思想的作品。《嬉游曲》是18世纪意大利画家詹多梅尼科晚年时创造的一本画集,以普尔奇内拉为主角,这本画集一向被认为是詹多梅尼科对自己一生的回顾。普尔奇内拉是意大利地方喜剧中的一个搞笑角色,阿甘本的切入点就是喜剧:戏剧可以分为喜剧和悲剧,悲剧的名字是必然的,因为它规定了个体的命运;而喜剧的名字是偶然的,是主角的一种性格,而不是命运。普尔奇内拉作为喜剧角色,也正是代表这样一种理念———性格的理念。相比于《普尔奇内拉或献给孩童的嬉游曲》中各种晦涩的隐喻和拗口的概念,《奇遇》充满了诗性的文字。本书一共分为5节,内容上层层递进:(1)“魔神”是一种能够摆脱伦理和契约的模棱两可的力量,也可以视为一种权力;(2)“奇遇”既是偶然,也是命运,奇遇在事件中出现,奇遇的意义在于叙述,所以奇遇是言语的事件;(3)“爱欲”是一种需要,奇遇也是,就像人总是渴望着爱情,主体总是渴望总体性,主体也总是渴望奇遇;(4)“事件”不仅仅是已经发生的事情,用语言叙述出来的奇遇也是事件;(5)最后“希望”在于如何唤醒魔神这种潜能,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奇遇的主体,所以应该毫无保留地投身到奇遇中去,产生事件,发掘潜能,最后导向真理。阿甘本这两本书的写作风格都非常文学性,比如有很多内容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的,或者诗句的形式等,读者们可以在其中发现哲学的趣味。

如果说阿甘本是要用奇遇在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架起一座桥,那甘丹·梅亚苏就是要在阿甘本这座桥之外寻找另一条出路。《有限性之后:论偶然性的必然性》可以说是2018年出版的最重要的左翼书籍之一。本书是梅亚苏非常重要的一部哲學作品,2006年第一次出版就在欧洲学界引起轰动。阿兰·巴迪欧在本书的序言部分毫不掩饰对自己这位爱徒的喜爱和夸赞,他认为思辨实在论这一“令人瞩目的‘对批判哲学之批判被毫无矫饰地呈现于此,以一种独特的、清晰明快的论证风格直击问题的核心”。[3]巴迪欧这里说的“问题”是指自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之后形成的哲学传统。梅亚苏认为,“相关性无法被超越的特性的思想倾向,我们都将其称为相关主义(corrélationisme)”。[3]13相关主义的核心在于主客体必须是相互依存的,思辨实在论就是针对相关主义提出的。只要持有相关主义的哲学传统,我们就无法认识“前先祖的”存在,即人类出现之前的地球上的一切现实。因为对于康德这样的哲学家来说,那些“前先祖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它们在那儿的时候,我们人并不在那儿,尽管在时间上它们的确在先,但是从逻辑上来说要考虑它们的存在就需要我们人的意识在先。所以这里出现了矛盾,相关主义无法思考那些人类意识之前的存在,但是自然科学却早已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是:前先祖的断言何以可能?所以梅亚苏认为,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一种绝对的必然性,而非必然性事物。笛卡尔区分了物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梅亚苏不再讨论物的第二性质,因为物的第二性质,即和人相关的那个物的属性,是相关主义的范畴。物的第一性质是独立于主体而存在的,它处于思想的外部,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思,它们是“伟大的户外”,这才是哲学的领域。梅亚苏要发展的是一种非相互关系的实在论,将对象放在思考的外部这种思考方式被梅亚苏称为“思辨”。思辨实在论就是要承认实在的绝对偶然性,所以梅亚苏的思辨实在论就是要进行这样一种打破边界性的思考。

阿兰·巴迪欧在2018年有两部非常重要的书籍译介到中国来。一部是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存在与事件》,这是巴迪欧哲学思想的奠基性著作,因为巴迪欧的哲学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出一个概念框架,他认为只有用纯数学形式来设定本体论,才有可能构建这个概念框架。《存在与事件》是一部论证数学何以成为本体论的著作,其中充斥着大量的数学逻辑推演。简单说来,巴迪欧从三个层面论证了纯数学的本体性,第一,数学科学的必然性本质不需要什么公理体系来保证,而由它所直接宣告的存在本身担保;第二,数学的对象不是理念对象也不是感性实体对象,实际上根本不存在数学的对象,因为数学本身并不展现任何东西,这才是存在的本质,这才是一个概念框架;第三,将数学应用到其他自然学科上时,会发现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正如其当下所是一般”,[4]换句话说,数学提供了一种比自然、善、上帝或主体更具有确定性的框架。阅读本书比较好的导读作品是2018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出版的《忠实于事件本身:巴迪欧哲学思想导论》。巴迪欧的另一部作品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苏格拉底的第二次审判》,全书采用戏剧的对话模式,内容是在现代社会对苏格拉底进行第二次审判。而本书的主旨不在于真的要复活苏格拉底,而是要复苏主体。至于为什么要采用戏剧对话的形式来呈现,因为在巴迪欧眼中,戏剧可以承载当代的哲学、政治观念,真正的戏剧可以将自己展现为一个前所未有的事件。忠实主体的行为会受到压制,但经由戏剧所带来的震撼,忠实主体最终会复苏,也是为主体通向真理打开了大门。

相比于巴迪欧用戏剧复苏主体,朗西埃认为“影像”才真正具有革命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历史的形象》就是郎西埃论述影像何以能够导向平等的作品。朗西埃的历史观和福柯很类似,都是反对历史叙事。但是朗西埃更注重片段性,所以影像的意义大过电影或戏剧这种连贯的叙事。影像本身不传达任何连贯性,这才能保证事件的真实性,因为人们总是会在连续性中对某些元素进行遮蔽。影像无法做到遮蔽真实,影像的存在就是直接在场,它本身就是充满了异质性的,权贵也好,贱民也好,至少在影像上是全部在场的,权贵无法从影像上删除不确定性。所以朗西埃认为,我们可以在影像不断溢出的不确定性中,找到走向平等政治的方式。

保罗·维里利奥在《消失的美学》中也谈到了在场(present)的问题。尽管早在1980年维里利奥就完成了这部作品,然而它的译本直到2018年才由河南大学出版社“人文科学丛译”出版。但在我们今天看来,他在书中提出的现代加速社会观点依旧不过时,甚至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速度”是维里利奥论述的重要支点,他将速度看作一种权力,掌握了速度也就是掌握了权力,同时人们也需要有更快的速度才能存活。电信直播的实况时间支配了实际的空间,意味着我虽然在此时此地,但是我却一直看着别时别地发生的事情,这也是一种在场,不需要占据空间的在场,这也是维里利奥说的“消失的美学”。对于研究“加速主义”的学者来说,这是一本很重要的读物。

南京大学出版社“当代激进思想家丛译”还出版了《〈荒岛〉及其他文本:文本与访谈(1953—1974)》,这是由大卫·拉普雅德主编的吉尔·德勒兹的第一本文集,其中收录了德勒兹从1953年到1974年发表的文章、序言、报告、会议论文和谈话记录,对于德勒兹已经出版的专著来说,这本文集是非常重要的补遗。比如本文集中的第15篇《关于权力意志和永恒回归的结论》,是1964年德勒兹召开的尼采研讨会最后所做的总结发言,于1962年已经出版的《尼采与哲学》(本书中译本2016年由河南大学出版社第二次出版发行),这篇会议发言是一个增补,总结了对两个重要问题的回答:尼采是否仍旧属于柏拉图—笛卡尔形而上学框架?尼采那里的肯定和否定到底是什么關系?还有本文集中的第13篇《人,可疑的存在》系德勒兹为福柯的《词与物》撰写的评论,德勒兹在文中非常简洁并鲜明地指出:对福柯来说重要的是为人文科学奠基。大卫·拉普雅德还主编了德勒兹的第二本文集《疯癫的两种体制》(Deuxrégimesdefousetautres textes),辑录了德勒兹1975年到1995年发表的文本,目前还没有中译本,颇为遗憾。

作为西方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左翼思想家,斯拉沃热·齐泽克同样受到艺术界的青睐。武汉大学出版社的“新迷影丛书”出版的《真实眼泪之可怖———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系齐泽克1998年开始在伦敦的国家影剧院开展的系列讲座汇编。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是著名的波兰裔法国导演,在本书中,齐泽克重点分析了他导演的《十诫》系列、《两生花》和《蓝白红三部曲》,为了配合齐泽克对电影的解读,书中还有许多电影的剧照。而本书的目的,用齐泽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借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来表达自己的理论:真正的拉康思想可以为今天的电影理论复兴做出贡献,而文化研究可以为如今对抗全球资本主义提供一个适用的工具。

三、具有左翼思想的社会理论家系列

齐格蒙特·鲍曼是现代杰出的波兰裔英国社会理论家,他的学术研究涉及很多现代性问题,比如消费主义、欧洲难民、现代社会道德危机等问题。鲍曼的作品,国内最早于2000年翻译出版《立法者与阐释者》,这本书与后来译入国内的《现代性与大屠杀》《现代性与矛盾性》合称为“现代性三部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2018年一次性出版了鲍曼的两本书籍,《门口的陌生人》和《怀旧的乌托邦》,涉及的是鲍曼在去世前都一直在思考的现代社会问题。《门口的陌生人》写于2015年,当时中东的难民大量拥入欧洲,在鲍曼看来人口的迁徙是人类历史上再平常不过的现象,却被欧洲的政府和媒体渲染成可怕的恐怖主义。于是欧洲大部分国家将难民拒之门外,难民因此成为就站在我们“门口的陌生人”。鲍曼详细分析了难民这样一群背井离乡只想获得一席安宁的人们,是怎样沦为整个欧洲社会———上至国家甚至欧盟,下至个体甚至“朝不保夕”者———的公敌。最终鲍曼指出,欧洲社会的所作所为正在将难民逼向真正的恐怖主义之路,而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与难民相互理解并达成共识。《怀旧的乌托邦》关注的是现代人们想要从那已经失去的过去中寻找乌托邦的普遍渴望,这种怀旧的乌托邦也可以称为“逆托邦”。在这本书中,鲍曼将《门口的陌生人》中的难民问题再往前推了一步。《门口的陌生人》中惊恐不安的欧洲公民们,也是渴望着逆托邦的人。鲍曼按照“回到霍布斯”“回到部落”“回到不平等”,最后“回到子宫”的顺序梳理出了近百年人们的逆托邦情结。想要解决当下的危机,我们需要借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识到虽然是人们在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人们从来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而是在既定的现实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在现代社会来说,这种不安、惊恐、焦虑的社会氛围已经成为无法挽回的定局,对现实问题视而不见转头幻想回到过去是非常愚蠢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但是人们的全球化意识却没有跟上。鲍曼最后大声呼吁,我们人类现在正处在生死抉择的十字路口,我们的唯一的出路是携手共进,而不是分而治之,在难民和国家国民之间建立高墙,在国家内部固化贫富阶层等再继续下去,“我们将一起走向毁灭。”[5]在这两本书中,读者都能体会到鲍曼深深的忧患意识,如今的社会问题已经不仅仅限于一国之内,而是经常发展成全球化问题,他提出的人类首先要树立“全球化意识”对于我们解决全球化的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全球化时代,商务印书馆2018年出版的《全球化时代:无政府主义者与反殖民想象》,和大部分学者以欧美社会为蓝本研究全球化不同,本书的切入点是一个东南亚国家———菲律宾,且安德森的重点在于分析早期的全球化时代,无政府主义思想和反殖民思想是如何结合起来以催动民族起义运动的。他研究的起点是菲律宾小说家何塞·黎萨尔的反殖民小说《煽动者》和菲律宾人类学家伊萨贝洛·德·洛斯·雷耶斯的《菲律宾民俗学》,进而从文学批评转向政治领域,这些作品传递了无政府主义思想,也包含了早期的全球化意识,接着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无政府主义组织的斗争,黎萨尔被处死,雷耶斯最终带着马克思、克鲁泡特金和马拉泰斯拉的思想回到菲律宾,组织了第一个激进的总工会。安德森的这本书可以说是对现代全球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把握了马克思的思想和无政府主义思想在东南亚传播的脉络。

四、间接解读后马克思主义者的作品

保罗·韦纳作为福柯生前的助手加好友,对于福柯思想有自己独到的理解。韦纳在《福柯:其人其思》中认为,福柯既不是虚无主义者也不是主体论者,既不是相对主义者也不是历史主义者,最准确的定义是:怀疑论者。在韦纳看来,福柯怀疑的是那些无所不包的真理。因为对于福柯来说,不存在什么普遍概念,重要的真实的只有独异性。福柯的怀疑是有限度的,他无法确证任何普遍真理,但是认为存在着细节真理。我们进行任何研究的起点都应该是事实本身,而不是那些哲学的原则,或者形而上学中的先验概念。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补充不少福柯思想的细节研究,而且其中还有部分福柯人生轨迹的介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福柯那深奥的哲学思想。

保罗·帕顿作为著名的德勒兹研究专家,2018年河南大学出版社“人文科学丛译”出版了一本他所编撰的《德勒兹概念:哲学、殖民与政治》,这本书是帕顿根据自己的论文整理而成的,其中分为三个部分:哲学、概念和语言;历史与文学中的殖民与去殖民;规范性政治哲学。帕顿的解读基本都是以政治的眼光来看待德勒兹的思想,他想确证德勒兹关于哲学的理解在某种意义上始终都是政治性的。据作者自己介绍,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对德勒茲后期政治哲学出现的规范性转向进行了论证和补充。“生成—民主”和“生成—革命”是德勒兹后期政治哲学的两大重要概念。德勒兹仅在《什么是哲学?》中提出过一次“生成—民主”,但这是德勒兹政治哲学转向政治规范性研究的重要标志。这其实是民主化过程的反现实化的方式,比如要求人们质疑关于什么是正当的或可接受的现存观念,批判实际存在的民主国家的运作方式。而“生成—革命”就需要以“生成—民主”的名义来抵抗现有的民主政治形式,才能通向新地球和新民众。这更像是帕顿在透过德勒兹的概念阐释当代的政治问题,不过德勒兹认为哲学的本质在于创造概念,对概念的解读就应该是开放性且异质性的,所以保罗·帕顿可以说是非常完美地呼应了德勒兹所倡导的哲学精神。

最后介绍重庆大学出版社“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推出的让菲利普·德兰蒂主编《朗西埃:关键概念》这一论文集。本论文集一共收录了11位学者对雅克·朗西埃思想的研究论文,合计12篇文献,其中主编德兰蒂贡献了两篇正式论文,还包揽了导言和编后记的撰写。德兰蒂非常用心地按照朗西埃的思想发展编排了论文的顺序,论文集一共分为四个部分,依次为:哲学、政治、诗学和美学。1965年,朗西埃加入了阿尔都塞组织的“马克思《资本论》阅读小组”,此时的朗西埃还是阿尔都塞的信徒,但是很快1968年的五月风暴来了,朗西埃目睹了阿尔都塞和法国共产党组织并未对六八运动予以支持,满心失望的他转而与阿尔都塞决裂,这时的朗西埃已经将对社会统治的批判和真实平等的政治目标结合起来,激进的平等观成为朗西埃一直坚守至今的根本信念。20世纪80年代晚期,朗西埃开始介入政治哲学的研究,《歧义:政治与哲学》(2015年西北大学出版社推出本书的中译本)一书是他这个时期最为重要的作品。20世纪90年代开始,朗西埃从政治研究转向诗学,《历史之名:论知识的诗学》(本书2017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译本)就是标志。走过诗学时期之后,朗西埃现在进入美学维度,开始在艺术领域寻找创造性的力量,以求实现他的平等思想。前文已经介绍过的《历史的形象》就是朗西埃对影像所蕴含力量的阐释:影像才能导向平等。德兰蒂将论文按照他梳理的朗西埃思想发展史编排,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朗西埃的基本思想,是很不错的导读作品。

总体来看,西方左翼思想家依旧在发掘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寻找革命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是左翼思想家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哈维、齐泽克、朗西埃、鲍曼等人都或多或少地运用马克思的方法论进行社会历史的分析和阐释。2018年可以说是当代欧洲左翼思潮译著非常丰盛的一年,但是对比国外每年大量出版的左翼思想书籍,我们国内的中译本数量依旧非常有限,希望能有更多的学者投身翻译国外左翼思潮著作这一事业。

注释

[1]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M].叶齐茂,倪晓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230.

[2]路易·阿尔都塞.政治与历史:从马基雅维利到马克思[M].吴子枫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8:201.

[3]甘丹·梅亚苏.有限性之后:论偶然性的必然性[M].吴燕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8:4.

[4]阿兰·巴迪欧.存在与事件[M].蓝江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10.

[5]齐格蒙特·鲍曼.怀旧的乌托邦[M].姚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230.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

(责任编辑郎静)

猜你喜欢

德勒福柯哲学
寻找德勒兹
无声的善,勇敢的心
作为直言者的福柯
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
“知识就是权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