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2019-02-18修菊华

长沙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农业农村教育

修菊华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党工作的重心。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乡村振兴,将乡村振兴战略分成“三步”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的重大历史任务。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但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的存在导致我国农业发展缓慢、农村社会整体落后、农民生活水平不平衡等。因此必须探索乡村振兴路径,破解乡村衰落现象,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相关文献回顾

乡村振兴自提出后,就广受学术界关注,并将关注点聚焦于乡村振兴的内容、动力机制及实施路径等。

(一)关于乡村振兴的内容

学者们普遍认为乡村振兴是针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衰败现象而言的,因此将关注点聚焦在农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方面。张强等(2018)[1]指出乡村振兴包含了乡村社会、乡村文化、乡村产业等方面的振兴;魏后凯(2018)[2]指出乡村振兴要从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全方位进行。

(二)关于培育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机制

关于增强乡村的内生动力,刘合光(2018)[3]指出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村民、村干部及其他相关参与主体的积极性;马彦涛(2018)[4]提出基础干部队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主力军,新乡贤是重要力量。关于乡村振兴的外部动力,学者们普遍认同主要包含政府与市场主体。其中,政府主要是发挥计划、协调、政策导向等的宏观作用,同时要培育新型农业的经营主体作为市场主体[5]。马增林等(2018)[6]提出农村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种惠农政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和财务控制机制等。

(三)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

学者们主要围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产业融合、体制创新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展开了研究。杜伟等(2018)[7]指出实施乡村振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关键,要继续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制,加快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刘彦随(2018)[8]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要把城市和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并推动各要素在城乡之间平等交换。

二 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

学术界普遍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对乡村日益凋敝衰落的现实回应,其实施决定着“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也关系着“三农”问题的解决。

(一)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三农”问题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但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部分农村发展滞后,农业基础不稳,农民收入较低,城乡发展差距日趋扩大、日趋严重,而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制约因素。据国家统计局年报,2018年农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已经下降到了7.2%,但农村人口却占比40.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城乡居民之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达到2.69∶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因此,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富农、强农政策,并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我党工作的重心,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有效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之一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追求,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分两个阶段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安排,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国最伟大的梦想。作为中华民族梦想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就是要实现三大产业的共同发展,就是要实现城市居民和广大农民的梦想。而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阻碍,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振兴乡村,现代化的发展也需要振兴乡村,而农民作为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和主要依靠力量,实现农民收入的提高,实现乡村的民主、文明、和谐、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实现了乡村振兴的“中国梦”才是真正的中国梦,因此,需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核心,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产业现代化,同时还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契合。

三 乡村振兴的制约因素

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自提出后,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了各种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振兴农村的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期以来存在的“三农”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 乡村人口结构失衡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大量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其中一部分渐渐融入到了城市中,成为城市的居民。据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至2018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约8.3亿人,农村常住人口约5.6亿人,相比2017年,城镇常住人口增加1790万人,城镇化率上升1.06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快速增长,也加剧了农村的衰落[9];而另一部分则选择在即将失去或失去劳动力时又回到了农村,加上农村长期留守的儿童与老人,乡村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失衡,农村普遍出现老龄化、空心化。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60岁以上人口占比14.98%,占全国老龄人口的55.92%,农村老龄化程度严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农业的现代化推进[10]。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农业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核心是农业产业化。近年来,全国各地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重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但无法回避的是目前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水平仍然不高。

首先,农业产业化层级偏低。农产品的附加值普遍较低,多数仍处于初级加工阶段,不重视产品价值的进一步挖掘,精深加工不足,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农产品品牌难以形成,也导致了企业带动能力不足;其次,农业科技化程度较低。农村科技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少,农业机械化水平较发达国家也还有很大差距。据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7.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40%,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最后,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加上农村人口的老龄化,使得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整体下滑,影响农业技术、农业生产装备的推广及应用,给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带来不利影响。

(三)乡村教育问题突出

乡村教育是乡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11]。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扶持乡村教育的政策,社会各界也纷纷群策群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乡村教育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城乡教育的差距仍然存在。第一,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由于乡村地区在地理位置、资源配置和发展水平方面都明显弱于城市,导致在硬件设施投入、优势资源分配等方面,较城市教育而言都还有较大的差距。第二,乡村教育水平不高。提高乡村教育水平,乡村教师是关键。相比较城市教育,乡村学校师资不足,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缺少培训学习机会,整体师资水平较低,加上受发展平台、薪资待遇等因素影响,一部分乡村优质师资涌入城市,导致乡村教育水平落后问题进一步加剧。第三,乡村学校建设趋同化。在城市教育良好发展的影响下,部分乡村学校忽视了城乡在发展条件、地理位置、生源情况方面的差异性,盲目学习城市学校,甚至简单地照搬城市教育模式,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呈现出趋同化现象。第四,乡村教育对象的复杂化。作为乡村教育的主要对象之一,乡村儿童的家庭情况复杂,受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影响,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形成了庞大的以老人、孩子为主的留守群体,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多为家中老人或亲戚,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水平较低,无法很好地实行辅导孩子学业的责任,同时由于严重缺乏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的思想问题也比较突出,性格一般多消极,学习也不努力,这些加剧了乡村义务教育的难度。

(四)乡村文化传承面临危机

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给乡村文化结构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传统文化的凋敝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第一,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断裂化”。在相对先进的城市教育影响下,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渐行渐远,乡村文化的自身特色在过度向城市教育的学习和借鉴过程中慢慢遗失,乡村文化的意义被削弱,乡村教师自身的文化优势日益丧失,被现代文明所取代,而这些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的关系断裂;第二,乡村文化生态陷入危机。许多农村家长为了子女读书和前途,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接受更“优质教育”,离乡背井,融入城市。大量农村人口的城市迁移,使一些传统的节庆、生活习俗、民间曲艺、各种活动等失去了传承的土壤,乡村的人情味被泛滥的功利主义取而代之,一些文化和技艺也逐渐消失。

(五)乡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存在盲目性

我国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土地闲置、土地流转困难等问题也随之产生,目前的农户分散经营与发展现代农业所要求的规模经营已经不相适应,也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另外,当前对农村土地的利用和管理存在建设布局分散、管理粗放低效等问题,对闲置的土地或通过流转农民土地搞“招商引资”式的规模经营,或将土地流转给“大户”,这些做法一方面伤害了农民,迫使其拿着地租,或无所事事,或进城打工,失去土地的同时也没有了在乡村的主体地位,失去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加速了乡村的衰落;另一方面,那些农业“大户”也可能因为政府无法长期持续给与财政支持,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经营风险提高,导致其生产的热情受到打击,甚至还进一步产生了规模化的荒地。

(六) 乡村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全国各地农村积极开展厕所革命、土坯房改造、垃圾整治、街道美化等村庄整治建设工作,农村基础设施如路网、水电网、信息网建设得到大幅度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05万公里,99.64%的乡镇和99.47%的建制村通了硬化路。

但伴随经济发展,乡村的生态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一些农村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淡薄,为发展农业产业,尤其是为追求高产量生产、提高家庭收入,养殖户过分使用抗生素、激素,种植户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导致了水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或有毒物质过多等[10]。另外,也未能及时、恰当地处理在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村生态防护功能。根据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14)显示,全国土壤总超标率16.1%。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给水质、土壤、空气、人体健康都带来了危害,也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甚至还引发了乡村的社会治理隐患。

四 乡村振兴的突破路径

为更好地应对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乡村衰落现象,必须切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农村活力,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一)稳定乡村人口

实施乡村振兴,人是关键的因素。

1.要基本稳定乡村人口数量。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要处理好人口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一是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加快乡村开发,推进现代农业三产融合发展,营造吸引青壮年劳动力返乡的经济土壤;二是加强农村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要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创新,阻止农村的空心化、农民的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剧,构建一个城市和乡村之间自由流动的体制,重塑城乡关系。乡村振兴,一方面是继续坚持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的户籍制度改革方向,实现有条件入城的农民享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使其拥有城市归属感,利于其更安心地扎根城市,从而也能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给那些留在乡村的农民,也为包括市民在内的新乡贤等人才创造机会,以更好地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美丽乡村的建设;另一方面进行户籍制度创新,挖掘农村的优势资源,创造条件,吸引青壮年留在乡村,鼓励走出乡村的青壮年们带着城市的经验、能力返乡创业,同时引入外来人口,聚集乡村人气,增加乡村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在此过程中,要处理好乡村原村民的利益与外村和外地人员之间的权益关系,实现乡村发展成果共享。

(二)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目标,产业兴旺则农村就业岗位增多,农村的发展空间变大。产业兴旺的重要标志之一即实现农业现代化,而要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就必须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推进三产融合。

1.培植特色产业。各地要结合自身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资源条件等,挖掘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确定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乡村休闲旅游业、创意农业、养生养老、农产品加工业、农耕体验及乡村特色产业等,同时与时俱进构建新一批农村电商、品牌农业、众筹农业等新业态产业,拓宽农村产业发展空间。

2.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借助“互联网+”,在农业生产、加工及销售环节引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智慧农业示范点,丰富完善农产品交易网,建立健全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3.建立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加强与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和高校尤其是农学类高校的合作,加快培育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立农业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数据库,充分发挥省市科技特派员作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而提升农业竞争力。

(三)振兴乡村教育

1.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城乡教育的交流,实行城乡同学科教师同步教研,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同步备课,课程资源共享;同步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同时也要注意建设有乡村特色的课堂,让乡村教育的课程设计回归乡村。

2.提高乡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必须先让乡村教师愿意留下来,这就需要提高乡村教师的薪资待遇,解决其住房、职称评定等现实问题,同时给予乡村教师更多的精神奖励。例如适逢教师节等重要节日,当地政府相关人员可亲赴各乡村学校尤其是偏远学校进行慰问,设法营造一种敬重乡村教师的社会氛围。其次,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师资的倾斜力度,让更多的乡村教师能享受到和城市教师相同的优质学习和培训资源,也形成一种终身学习、学而成长的良好习惯。

3.注重乡村学校的特色化建设。要尊重乡村与城市在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生源等方面的差异性,不要盲目地进行照搬建设,要在传承乡村本土文化基础上寻求具有乡村特色的学校建设,要结合乡村实际,结合乡村独特的天然优势。

4.要加强乡村义务教育。不能简单盲目地撤点并校,一些具备条件的地区应恢复乡村小学,避免离土就学,避免出现因家庭困难而休学、辍学的情况,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学上。同时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学习思维、学习习惯,让每个孩子都能安心上好学。

除要促进乡村义务教育外,也要进一步发展乡村职业教育。要加强政行企校合作,利用农业高校、农科所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等教育资源,构建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多层次、广覆盖、多形式、制度化的乡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通过设立移动课堂、家庭课堂、网络课堂,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开展农业技术、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加快培育懂农业、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加大农村科技资金的投入力度,引进农业科技及科技人员,并强化农技推广服务的信息化,对农业技术人员开展专业化培训,实现农技人员和农民的互联互通,提升农技人员的业务水平,为广大农民提供精准、适用、实时的指导和服务,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四)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1.振兴乡村文化教育。乡村学校要主动承担乡土文化教育传承的责任,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传承、创新,开发富有当地特色乡土文化的课程内容。同时鼓励乡村教师积极发挥乡土文化传播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接受城市文明的同时,也能珍惜和保护自身的乡土文化,并运用创造性、包容性思维感知不同的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

2.传承、推广乡村文化。各地应因地制宜地开展保护、推广乡村文化的活动,如结合乡村休闲旅游、生态农业产业来继承、发扬传统乡村文化,将美丽乡村自然风光与特色化的民风民情、个性化的生态农业有机结合,通过果蔬采摘、自然风光欣赏、乡村美食体验、垂钓休闲等活动,吸引城镇居民到乡村看青山绿水,感受民俗风情,体验传统文化,实现乡村文化推广、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文化共建共兴。同时,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宣传乡土文化,例如在城市开展寻找传统技艺的乡土传承人活动,搭建传统文化交流平台,强化入城农村劳动力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使命感。

(五)克服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盲目性

1.推动“三权分置”改革。继续坚持和完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坚持集体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使土地承包大户安心。同时要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适度推广家庭农场形式,为家庭农场培育良好的成长环境,建立并完善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制度。

2.盘活土地资源。加快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市场化改革及其入市的规划管理,为其入市提供城乡并轨的抵押融资制度,建立统一标准的用地分级评价体系,推动标准化、高流动性的土地交易市场等融资服务。

3.健全支农投入机制。一方面要完善财政投入机制,通过担保、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加大“三农”政策倾斜,并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提高支农效能;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投向乡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及现代种养业等,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密切合作,为“农业大户”争取稳定的中长期信贷支持。

(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

乡村生态文明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但不能单一而论,有关部门必须将城市与农村的环境治理有机结合,以免顾此失彼。

1.建立健全乡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一方面集中开展农村污水、生活垃圾整治,引导村民减少化肥和农药等的施用,并提高秸秆、农膜等农业生产废料的回收利用率,开展农村河道整治清污;另一方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意识培训和教育,使农民自觉主动参与农业生态系统建设,自觉保护湿地、林地,推进农村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的生态化、绿色化,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2.建立生态农业生产全程监控体系。充分发挥大数据在解决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领域科研水平及重大生态环境风险预警预报方面的重要作用,建设环保大数据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全程监控,并推进乡村生态环境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多措并举推动乡村生态大数据建设,以信息化助推乡村生态振兴[11]。

乡村振兴战略是应对乡村衰落现象的有效举措,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一项涉及多主体、多部门、多区域的长期性系统工程,应正确认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制约因素,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思考对策,切实推动乡村振兴,造福农业、农村及广大农民。

猜你喜欢

农业农村教育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