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工作报告

2019-02-18谢正光

城市轨道交通 2019年4期
关键词:城轨轨道交通协会

文/谢正光

2018年工作总结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国城轨交通事业蓬勃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国新增开通运营里程729公里,运营总规模达到5761公里,连续三年保持强劲增长;全国客运总量再创新高,达到210亿人次;在建规模达到6374公里,已批线网规划7590公里。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和《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交通运输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住建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标准》和《地铁设计防火标准》发布,行业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北京燕房线全自动运行系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工程完成竣工验收,重庆4号线、5号线、10号线和环线四条线路实现互联互通,中车发布新一代碳纤维地铁车辆等亮点频现。2018年的城轨交通取得新成绩,获得新发展。2018年,协会在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交通部、工信部等部委领导下,在会员单位的鼎力支持下,发挥专业优势和组织特点,实心实意为会员服务,踏踏实实为行业办事,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行业统计工作

1.发布统计报告。一是《城市轨道交通2018年度统计及分析报告》。年报是城轨交通行业唯一涵盖全领域的公益性数据分析报告,已连续发布七年,日益成为行业重要的数据采信依据。二是《运营企业运营数据报告》。报告为会员制报告,参与单位涵盖全国35家主要城轨交通运营公司,旨在开展企业间对标分析。三是《2018年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情况快报》,快速反映城轨交通行业发展动态。

2.编纂行业年鉴。编纂并出版了《城市轨道交通年鉴(2018)》,内容涵盖城轨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经营、制造等各领域, 记录了行业发展面貌和年度特色。依托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建设了年鉴管理平台。

3.协助进行产能统计。2018年3月,《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投资项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办产业【2018】323号)发布后,产业协调司要求各地发改部门上报了本地区城轨交通车辆、牵引、制动、信号系统的产能信息,同时委托协会进行统计分析,现已完成分析报告并将上报产业司。这是首次进行全国性城轨装备产能统计,其结果将成为相关装备投资项目监管和既有装备市场管理的重要依据。

4.加强统计能力建设。一是完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标体系2.0》研究工作。据此修订协会有关统计指标,并参与运营统计指标国标的修订工作。二是建设城轨交通运营数据平台。平台现已投入应用,实现了数据的线上填报和管理。三是召开年度统计工作会。48个城市62家单位的70多名统计员参加会议。

5.提供专业信息。设计咨询、工程建设、资源经营等专委会分别编制了《设计咨询专委会信息简报》、《城市轨道工程建设动态》、《城轨交通资源经营》等专业领域的信息动态。

二、行业人才培养工作

1.举办技能竞赛。在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和国家发改委基础司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新誉杯”首届全国城轨交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大赛历时9个月,全国共有34个城市的近万人参与。大赛分别在广州、上海、北京进行了接触网检修工、信号工、服务员三个工种的决赛。18名选手获得“技术能手”荣誉称号,48名选手获得“优秀奖”荣誉称号,协会给予了奖励。本次大赛严守公益、立足公平,全面检验和展示了行业技工技术水平和技能人才的培养成果,有效推动了行业技术发展,引领了技能人才培养。

2.编写职业标准。在完成城轨交通信号工、服务员、列车司机、线路工、自动售检票检修工、列车检修工、变电检修工、接触网(轨)检修工等8个工种的职业技能标准后,启动了相关培训标准和技能等级鉴定标准的编写工作。

3.开展人才培训。一是举办服务员、接触网检修工2个工种的师资培训班,全国有关城市运营企业和职业院校的60名学员参加培训。二是举办“全自动运行系统”高级研修班,47名学员参加;三是举办“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师高级研修班”。20家单位的25位建筑师参加,13位国内外著名企业家、建筑师、规划师亲临授课。

4.出版统编教材。以工种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组织编写了行业统编教材。2018年6月,历经三年编写而成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服务员》《列车司机》《线路工》《自动售检票检修工》《列车检修工》《变电检修工》《接触网(轨)检修工》等8个工种岗位的全国统编培训教材正式出版发行。

5.举办人才论坛。举办2018年城轨交通行业人才培养论坛暨校企合作研讨会,近300人参加。经过3年的努力,行业人才培养论坛已逐步形成机制,正发展成为行业人才培养每年度的交流平台。

三、行业标准化工作

1.标准制修订。一是提案立项。2018年协会共收到提案95项,经初评和形式审查,批准立项33项。期间,提出审查意见和建议600多条,评估回函1700份,形成函审报告10份,立项建议5批次。二是标准编写。2018年协会标准工作克服人手少、工作量大的困难,加快进度,共形成报批稿44项,送审稿58项,征求意见稿20项,起草标准31项。截止2018年底,协会已发布团体标准62项。三是标准出版。完成62项标准的出版工作,并对部分标准进行了宣贯。

2.标准体系研究。一是完成团体标准体系研究。研究确立了标准体系的框架,对城轨交通关键要素、核心流程、技术装备进行了分类梳理,提出了城轨交通标准体系表。从两轮适应性评价看,标准体系研究能够较好适应行业标准工作的需要,形成了协会标准发展规划,成为协会团体标准工作的重要支撑。二是推进装备标准体系研究。这是工信部安排的课题研究,在团体标准体系研究基础上,细化了装备标准体系,形成了装备标准体系结构框架图、体系编制说明、专用标准明细表及通用参考标准明细表,向工信部提交了课题总结报告和研究报告。

3.标准化工作能力建设。一是试点设立分技术委员会(SC04)。为适应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量大、时间紧的要求,弥补专委会、分会标准化工作专业性欠缺的不足,协会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了设立分技术委员会的试点工作,现已试点设立了技术装备分技术委员会。二是加强标准制修订过程管理和动态监控。印发“加强标委会委员管理的通知”和“加强协会团体标准计划工作管理的通知”,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三是开展交流合作。积极与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全国项目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德国工业协会等加强联系,寻求合作。

四、装备认证工作

1.调整认证技术委员会。因部分委员工作发生变动,经报国家认监委、国家发改委,结合工作实际,协会对认证委委员名单进行了调整,增加制造企业和认证检测机构委员,调整后的认证委共有委员46人。

2.组织制定认证规则。针对已发布的第一批认证目录,协会着力推进了认证规则的制定工作。期间,认证委组织召开多次评审会、座谈会、讨论会,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协调工作,既坚持维护了认证工作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又考虑了行业发展的现状,最终完成《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实施规则(报批稿)》,认监委发布后,行业装备认证工作将全面启动。

3.调研认证机构。按照认监委要求,对多家认证机构进行了调研,向认监委提交了调研报告并提出了认证机构准入条件设置的建议。认监委将研究单独设置“城轨交通类”资质。

五、创新网络工作

1.组建创新网络管理委员会。按照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的部署和要求,协会牵头完成了组建工作。管委会由协会、北京地铁、上海申通、广州地铁、深圳地铁、重庆轨道、铁科院、中车研究院、交控科技、中国铁设、中铁信等11家单位组成。

2.召开第一届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表决通过了创新网络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组成、秘书处机构设置、创新网络管理办法、管理委员会章程和技术委员会章程等文件。

3.协助和支持国家工程试验室工作。协会领导带队对7家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了调研,听取诉求和意见。组织7家工程实验室参加2018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全面展示实验室和创新网络建设成效和创新成果。

六、示范工程工作

1.示范工程取得重要成果。北京燕房线全自动运行系统示范工程完成竣工验收。验收专家组认为,燕房线项目突破了关键技术,优化了创新机制,带动了产业发展,圆满完成各项预期目标,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广泛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2.召开示范工程工作会议。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崔鹏处长,产业司邱阔天副处长和城轨交通业主单位、装备制造、规划设计等领域的100多人参会。会议总结和交流了工作经验,深化了行业对示范工程的认识,进一步推动了城轨交通自主创新。

3.协助国家示范工程有关工作。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对燕房线全自动运行系统、重庆CBTC互联互通、中国标准A型地铁列车、青岛地铁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等国家示范项目建设进度、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跟踪,及时发现和反馈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七、评奖评价工作

1.“城市轨道交通科技进步奖”评选。一是参照国家科技进步奖评选的要求,根据协会实际情况,设立奖励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奖励办公室等工作机构。二是制定了《科技进步奖管理办法》、《科技进步奖实施细则》、《科技进步奖2018年推荐工作手册》、《科技成果登记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以保证评奖工作的权威性、公正性、代表性。三是开展正式评奖。城轨交通科技进步奖共收到117个项目的申报,其中105个项目通过形式审核提交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最终“城市轨道交通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研究及应用”获一等奖、“新一代地铁牵引系统平台研制”等5项成果获二等奖、“中低速磁浮交通系列道岔研究开发及应用”等11项成果获三等奖。

2.城轨交通科技成果评审评价。国家科技成果鉴定已经废止,应会员单位的要求,协会安排专家学术委开展了科技成果评审评价工作。分别对武汉地铁的“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示范工程”、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的“城市轨道交通三维辅助设计平台”进行了评审。对北京轨道交通建管公司的“城市轨道交通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北京交通大学的“新一代智慧型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比亚迪公司的“云轨全自动驾驶系统”、北京鼎汉技术公司的“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等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八、推动城轨交通“走出去”

1.报送城轨交通“走出去”进展情况。按照“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按照季度更新制度,定期向国家有关部门报送城轨交通“一带一路”建设重大项目进展情况报告。

2.举办柏林轨道展“中国馆”。在2014年、2016年连续两届成功举办“中国馆日”系列活动的基础上,2018年协会在柏林轨道展成功举办“中国馆”。并以此为载体发布了《2017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城市轨道CBTC信号系统互联互通建设指导》英文版,展示了我国城轨交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创新成果。

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德国轨道工业协会和国际公共交通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寻求外方对城轨交通“走出去”提供帮助。

九、行业信息化建设

1.推动城轨交通互联网票务系统发展。当前很多城市都实现了二维码过闸,部分城市扫码进站的比例超过30%。协会顺应发展趋势,及时发布了“城市轨道交通互联网票务系统建设指南”,对互联网票务系统建设提出建议。

2.推动城轨交通“云平台”建设。一是编制了“智慧城轨信息技术架构和信息安全规范”。二是进行了云平台、大数据、网络架构、网络安全和运营指挥中心5个城轨信息化关键技术方案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起草了5个团体规范。三是指导和协助了武汉城轨交通线网信息化示范工程和呼和浩特城轨云的建设

十、专家和学术工作

1.科研专项。协会自2017年开展科研专项工作以来,2年间共立项25项,2018年结题8项,在研课题17项。科研工作积极发挥专家学术委和专委会、分会作用,针对行业热点难点,开展了城轨交通网络顶层管理架构体系研究、城轨交通装备认证技术深化研究、城轨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评价研究、城轨交通网络评价方法研究、城轨交通技术发展研究报告、智慧城轨与智能装备战略发展研究、城铁与城际铁路互为清分的互联互通售检票研究、2018年城轨工程建设调研报告(蓝皮书)、城轨交通工程盾构施工风险管控关键技术研究、城轨交通项目前期阶段运营需求研究等10个方面的课题研究。有的已经结题并向会员单位发布,受到了好评。

2.科技创新调研。专家学术委先后组织两批次专家赴深圳深入调研比亚迪城轨交通系统,协会已将调研报告分别报送了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交通部、工信部等,以推动中小运量城轨交通发展,促进城轨交通自主创新,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进入城轨交通领域。此外,专家学术委还组织了“温州市域铁路S1线示范工程专题调研活动”和部分专家委员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4.《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写。专家学术委主任施仲衡院士为工作顾问,执行副主任仲建华任主编,组织相关单位的45名专家,开展大百科全书城市轨道交通有关条目的编写工作。已完成全部条目,送交出版社进行审查。

十一、展览、媒体和峰会工作

1.举办业主领导人峰会。城轨交通业主领导人峰会2018年年会在北京召开,43座城市的47位城轨交通业主单位主要领导参加会议。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议,峰会围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进行学习、解读和宣贯。

2.举办“2018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与铁科院联合举办,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加大投入,全力为会员单位提供高端权威的展示平台。2018北京展新设立业主单位、行业人才培养、国家工程实验室、公益摄影展区等七大专题展区。同期举办的高峰论坛,400余位城轨交通行业同仁围绕城轨强国建设的主题进行了研讨交流。

3.办好媒体矩阵。《城市轨道交通》杂志改版月刊收到良好成效。《都市快轨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依旧保持较高学术水平。官网效能评价、运营数据分析、标准、年鉴等4个网上工作平台应用更加成熟。微信公号实现平台化运营。手机报内容进一步丰富提升。

十二、协会自身建设

1.加强党建工作。在国家发改委直属机关党委的领导下,协会党支部进行了换届改选,秘书长任党支部书记。协会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紧密结合协会重点工作,凝心聚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有力促进了协会各项工作。

2.完善组织机构。为进一步推动行业文化建设,成立了文化工作委员会作为协会统筹、协调文化工作的专门机构。进一步充实了副秘书长队伍,在会员单位大力的支持下,协会现有的五位驻会副秘书长,其中三位是副会长单位支持的。

3.提高管理水平。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办会水平,协会参加了民政部组织的社会组织评估工作,本次评估共有100多家参评,协会成为获评4A级的4家行业协会商会之一。2018年协会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编制了管理制度汇编,增加了秘书处的人员力量,整合了办公区域。

2019年工作设想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城轨交通开通运营50周年。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城轨交通建设运营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装备制造体系,已发展成为名符其实的城轨交通大国。进入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城轨交通强国,是我们大家的共同责任。当前城轨交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资金、人才等发展要素制约增强,行业管理基础薄弱,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够,部分城市发展过度超前等问题和挑战。

据此,2019年协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交通部、工信部、认监委的要求,以城轨交通开通运营50周年为契机,充分发挥好引领发展、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夯实行业发展基础,支持自主创新,促进新技术应用,不断推动城轨交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国70周年。

一、行业统计工作

一是编制和发布2019年度行业统计分析报告。进一步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分析质量。二是继续编制《运营企业运营数据报告》,适时发布《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情况快报》。三是做好《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鉴(2019)》的编纂和出版发行工作。四是配合城轨交通关键装备产能监管工作,继续做好产能统计和分析工作。五是依托分支机构开展专项统计,发布专业信息。六是持续做好统计员队伍和统计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举办统计工作年会和培训研讨活动。七是开展专题指标分析和研究工作。

二、人才培养工作

一是完成《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规划(2016-2020年)》中期评估并同时开展“十四五”人才培养规划的前期调研工作。二是开展“城市轨道交通人力资源跟踪和需求研究”,探索发布需求指南。三是继续开发已发布职业标准8个工种的培训标准和技能等级认证标准。四是争取人社部和发改委支持,开展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评定工作。五是举办行业师资培训班和专题高级研修班。六是依托会员单位推动城轨交通行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七是研究并向人社部争取组织开展岗位技能等级水平评价工作。八是举办城轨交通行业人才培养论坛。

三、标准化工作

一是完善协会标准化工作机构和技术组织,再建立1-2个分技术委员会。二是开展团体标准体系宣贯,推进团体标准体系成果应用。发挥体系的引领作用,在研究课题基础上编制三年标准制修订规划。三是根据标准体系规划、会员需求和工作实际开展团标立项工作。四是继续推进在编团标的制修订工作。预计2019年在编标准约150项,工作量巨大。要抓紧研究应用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和措施,提高效率,加强管理,保证质量,完成编制工作。五是加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的管理,调动委员积极性,促进委员参与和准时完成工作;建立委员考核和替换机制,做到有进有出。六是与国内外标准化组织和兄弟单位开展技术交流,学习优秀经验。七是加强同装备认证、示范工程等工作协同动作、相互促进。八是完成团体标准试点实施方案各项工作任务。

四、装备认证工作

一是推动城轨装备认证第一批认证规则的及时发布。二是建立并完善认证工作信息平台。三是组织装备认证工作宣贯和培训。四是推动应用单位签署认证采信公约。五是协调认证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六是研究确定下一批认证目录,推动完善相应团体标准建设。

五、大力推动城轨交通自主创新

3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燕房线现场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协会老会长包叙定出席会议并讲话,丁建隆副会长作为业主代表做了发言。林主任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燕房线的示范成果和协会的重要作用,对城轨交通自主创新工作做出了部署和要求。这是行业主管部门践行国家创新战略在城轨交通领域的点睛之笔。如果说,20年前原国家计委抓地铁国产化工作,是国产城轨交通装备的转折点,那么20年后的今天,燕房线现场会的召开,也将是城轨交通自主化发展的转折点。燕房线现场会将在城轨交通自主化、智能化发展的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协会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林主任讲话要求,大力推动城轨交通自主创新。一是深入总结城轨交通装备发展成就和经验,尽快形成报告报发改委产业司。二是推动城轨交通发展中“卡脖子”问题的解决。梳理问题清单,研究工作方案。三是会同有关方面推进中国标准地铁车辆研制试验工程。四是按照组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究院的总体思路,研究提出城轨交通装备国家创新平台建设方案。五是建立城轨交通项目建设需求和装备采购情况统计和通报制度,及时向政府部门反映自主装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六是建立示范工程项目储备库,定期遴选代表项目设为协会示范工程,具备条件的推荐为国家示范工程。七是结合装备认证工作定期公布装备自主化产品和企业名录,供业主单位选择。八是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技术规范》和《全自动运行系统规划、建设及运营指南》。九是在年初调研基础上进一步对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形成调研报告报发改委产业司。十是做好优秀自主装备企业和业主单位之间的牵线搭桥工作。

六、示范工程建设

一是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和部署,配合做好重庆和北京两个国家示范工程的后续工作。二是持续跟进中国标准A型地铁列车统型、青岛地铁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上海地铁智能运维等国家示范项目的实施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三是开展中小运量城轨交通示范工程工作。四是以示范工程为抓手,以自主创新成果为重点,积极推动示范成果的宣传和应用。

七、创新网络工作

一是建立创新网络技术委员会,并召开第一届第一次技术委员会会议。二是吸纳创新型中小企业成为创新网络成员单位,推动创新网络服务会员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三是继续做好对城轨领域7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的支持和指导工作,促进实验室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并支持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使之成为认证机构的签约实验室,助力城轨装备认证工作。

八、推动行业信息化建设

一是推动中国标准“城轨云”建设和应用。二是推动大数据应用。探索搭建大数据平台,建立城轨大数据资源库,深入挖掘大数据的潜值。三是推动装备智能化,重点抓好城轨网络顶层设计,谋划装备智能化的信息采集和共享。四是推动网络安全建设。按照“协会引导、业主负责、企业支撑”的原则,推动国家网络安全法在城轨行业的落实。

九、推动城轨“走出去”

一是在铁路“走出去”工作协调小组的领导下,跟踪和分析城轨交通“走出去”总体形势,提出工作建议,定期报送书面报告。二是加强国际交流,积极推介中国城轨标准和中国城轨装备。

十、优化科技成果评奖与评价工作

一是完成好首次科技进步奖评选工作。按照《城轨科技进步奖奖励办法》的工作流程,完成全部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对获奖项目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二是开展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完善城轨科技成果评价(评审)制度,研究制定评价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奖评选工作规范高效开展。

十一、做好专家和学术工作

一是完善协会专家库建设。补充完善专家队伍,建立健全专家库管理制度。二是做好科研专项工作。做好结题和监督工作,推动课题成果应用。开展征集立项,启动新课题研究。三是继续开展科技创新调研活动,研究和学习特大工程设计、施工和自主化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十二、举办交流和展示活动

一是组织开展“中国地铁运营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启动城轨行业“口述历史”项目。二是举办城轨交通业主领导人峰会2019广州年会。三是举办2019北京轨道展及高峰论坛。四是着手2020年柏林展“城轨中国馆”的筹备工作。

十三、建好交流平台

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杂志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指导好《都市快轨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等学术期刊。保持《城市轨道交通》手机报稳步发展。建设微信公众号矩阵。进一步优化官网的平台化功能,完成网站的改版工作。依托各分支机构举办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专业研讨和交流活动。

十四、持续推进协会建设

一是配合完成好脱钩工作。按照国家社会组织改革的要求和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的统一部署,配合完成好脱钩工作。二是加强党建工作。在国家发改委机关党委领导下,扎实做好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和促进协会工作。三是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分支机构管理,梳理管理流程,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我们生逢民族振兴的时代,身处城轨交通大发展的时期,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肩负沉甸甸的职责。就让我们以城轨交通50周年为新的发展契机,砥砺奋进,把我们共同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城轨轨道交通协会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城轨CBTC系统改进方案的分析探讨
漫谈城轨
城轨屏蔽门控制传输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可靠性的城轨车辆维修模式及应用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