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仪器设备采购质疑投诉的成因及对策

2019-02-18刘丽琴黄怡然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年8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供应商专家

刘丽琴, 黄怡然

(苏州大学 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江苏 苏州 215021)

0 引 言

随着“放管服”改革在高等教育领域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政策陆续出台,高校在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方面被赋予更大的自主权,为广大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因高校采购管理、内部治理的能力建设滞后,不断增加的自购活动使得采购相关质疑投诉事件保持上升态势,给高校采购管理部门带来新的挑战。

高校仪器设备采购活动中所产生的质疑投诉,是指供应商认为其权益受到损害时,向采购管理部门和监察部门提出异议,并希望得到答复或公正处理的行为[1]。处理质疑投诉无疑是件棘手的工作,需要耗费高校采购管理部门和监察部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精准研判质疑投诉的成因,进而积极制定改进措施,从源头上减少质疑投诉的发生,保障高校各项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是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 高校科研仪器设备采购质疑投诉的成因

据统计,在政府采购质疑投诉案例中,违法违规问题主要分布在招标文件编制、采购工作组织、供应商投标、专家评审等四个环节,占比依次约为42%、16%、24%、9%[2]。这与高校自行采购活动中受到质疑投诉的概况基本一致。涉及上述环节的责任主体主要为申购用户、采购人员、供应商和评审专家,因此需要结合高校采购项目和质疑投诉事项的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分类探讨。

1.1 申购用户

(1) 市场调研不够全面。充分的市场调研是科学制定采购预算和需求的前提,而合理的采购预算和需求则是采购工作开展的基础[3]。高校科研仪器设备的申购用户一般由专业教师兼任,因时间精力有限、主体意识不强、法规意识淡薄等各种因素,导致调研结果差强人意,造成采购预算粗糙、采购需求不够明确、对拟购设备市场情况不甚了解等各种问题,以致招标结果偏离预期甚至引发各种质疑。

(2) 文件编制有倾向性。高校教师使用科研仪器设备的目的之一是获取具有高可靠度和公认度的科研成果。若其所依托的仪器设备不属于学术界认可的主流品牌,则相关数据的权威性将大打折扣。此外,个人使用习惯、供应商所做的承诺等也将影响申购用户的选择。这常常导致编制采购文件时,招标参数套用某一产品、标注条款设置不合理、添加限制性要求或评分标准偏向某一产品等问题。

(3) 商务沟通技巧匮乏。在采购程序正式启动前,申购用户无论是主动进行市场调研,抑或遇到产品销售人员上门推销,必然要与供应商直接洽谈。有的申购用户因缺乏专业的商务沟通能力,交流用语不够严谨,会让供应商误解为相关承诺;在评标现场的交流环节,因沟通用语欠缺规范、严密甚至言语失当,使得供应商投标落选后心生不满。

1.2 采购人员

(1) 专业素养尚待提高。科研仪器设备属于技术复杂、专业性强的特种货物,非专业人员无法胜任其技术参数的审核。特别是综合性大学涉及学科种类多,采购内容专业跨度大。采购人员往往只能就招标文件通用条款、商务条款和评分标准等进行形式审核,技术参数即使具有倾向性、歧视性或排他性也难以查出,致使招标文件公布前的最后一道关口把守不严。

(2) 业务能力亟待提升。开标、评标是采购活动全流程中采购人员直接面对供应商的阶段,也是最终确立中标单位的关键环节,因此相关程序组织的严密性、合法性尤为重要[4]。而高校专职采购人员一般配置有限,通常会因疲于应对繁重的事务性工作而无暇顾及采购流程的细化和完善,再加上缺乏系统、专业的采购业务培训,难免在组织开标、评标时出现瑕疵,进而受到供应商追责。

1.3 供应商

(1) 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高校参照政府采购程序组织采购活动,公开招标采购项目至少应有3家投标人方可进行。然而因部分采购项目潜在供应商有限,陪标现象便时有发生;而在市场竞争格外激烈的采购项目中,供应商虚假应标、恶意串通、围标串标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违背了采购活动公平竞争的原则[5]。随着更多供应商涌入高校市场,针对陪标、围标的维权事件与日俱增。

(2) 恶意投诉成本过低。高校采购工作中,虚假、恶意质疑投诉案例时有发生:未中标者通过捏造事实、提供虚假材料,甚至以“莫须有”罪名,抹黑中标者,质疑开标程序和评标、定标过程,削弱了高校采购公信力。但由于国家目前质疑投诉相关法规在程序细化、责任明确等方面尚需完善[1],缺乏行之有效的惩戒措施,恶意质疑投诉成本过低,此类情况便难以禁绝。

1.4 论证和评审专家

专家参与仪器设备采购的节点主要在采购前的可行性论证、采购方式变更论证和采购评审环节。然而在同一单位、同一学术圈内,受到人情交往、好人主义、法规意识欠缺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专家在论证、评审时较多地迎合申购用户的愿望,并未充分履行专家职责、行使自由裁量权。此外,评审专家虽有学术专长但缺乏对国家采购政策的了解,无法做到完全独立地评审[6]。采购管理部门也因过于尊重和依赖专家意见,缺乏必要的约束措施。内外两方面因素导致专家决策的价值、功能和制度被架空[7],甚至存在酝酿出廉政风险的可能性。

2 科研仪器设备采购质疑投诉的对策

“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坚持结果导向出实效”。高校采购相关部门应当以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上级巡视、内部控制建设等相关事项整改为契机,以规范采购管理为核心,以优化采购流程为抓手,对症下药、多措并举,兼顾内部短板的补足和外部风险回避,尽可能降低被质疑投诉概率,创造健康有序的采购秩序。

2.1 转变思想观念,正视质疑投诉

质疑投诉客观上增加了高校采购管理部门和监察部门的工作量,因此难免被视为负担或累赘。但从其积极意义来看,质疑投诉可以起到遏制幕后交易的威慑作用,这一机制契合采购活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正确对待、处理质疑投诉有助于维持高校科研仪器设备采购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8]。与此同时,质疑投诉有助于帮助采购管理部门查漏补缺,推动采购管理由“重审批、轻监管”向“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转变,进一步提升采购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2.2 落实分类指导,坚持精准施策

(1) 强化申购用户主体责任。高校采购管理部门应积极落实《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7号)精神,督促申购用户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学校可通过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及奖励制度,有效提升调研人员的积极性,扎实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增强拟购仪器设备技术参数的合理性;还可对购置量较大的科研团队提供专项培训,提高招标文件编制水平[9]。如申购用户未结合工作实际而合理确定采购需求、招标文件编制具有倾向性、采购意向过于明显等而招致质疑投诉的,采购管理部门可通过引入校外专家审核机制,对其后续采购项目实施重点监管。

(2) 提高采购人员专业化水平。采购人员是采购活动的具体实施者,其业务能力、履职行为将直接影响采购程序的规范化程度。一方面,采购人员可以结合工作经验对采购频率较高的科研仪器设备进行知识积累,归纳、总结其名称、型号、技术参数、生产厂商及价格档次等基础信息,为其他同类项目招标文件的审核提供参考和依据[10]。另一方面,采购管理部门应当重视和加强业务培训,促进业务交流,提高工作人员的采购文件编制能力;不断强化法治观念、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学习采购相关最新政策法规,推进采购人员队伍从行政化走向专业化、职业化[11]。

(3) 抑制供应商恶意投诉。根据“权责对等,惩防并举”原则,针对供应商不良行为,采购管理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① 在采购活动中加强审查、阻止供应商的违规违法行为,如供应商存在法规中所定的串通及伪造材料情形、具有关联关系或其他法定不良行为,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投标资格或列入“黑名单”;② 对提出虚假、恶意质疑投诉的供应商采取必要限制,适用“行政比例原则”,处以没收投标保证金、一定时限内禁止其参加学校采购活动等处罚[12]。

(4) 规范评审专家履职行为。专家参与采购决策既是法律要求,也有助于采购决策科学化,抑制非理性采购活动[13]。为促使论证评审专家客观、公正、审慎地履行职责,应加强采购知识培训,定期对他们进行采购新政策以及从业道德的宣讲,并将宣传教育嵌入所有采购环节,不断提高评审专家的综合素质[14];合理采取通信管制、提升评标现场密保性等措施,为专家创造良好的评审环境;项目结束后对专家履职情况进行评价,定期开展考核,对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欠佳的专家在专家库中予以标注,或取消其专家资格[15]。

2.3 加强责任担当,有效化解质疑

根据《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办法》,质疑是投诉的前置程序。如果能够在质疑阶段帮助供应商排除疑虑、消解异议,将有效减少投诉的数量。采购相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供应商质疑,不回避、不推诿、不敷衍,建立规范的沟通和回馈机制[16],稳定供应商情绪,防止矛盾激化。同时应根据质疑事项,要求申购用户或专家配合调查取证,或委托第三方单位开展检验、检测、鉴定或专家评议,提高对质疑的答复质量。

2.4 健全控制体系,构筑长效机制

按照内部控制建设规范的要求,合理设置采购管理流程,不断优化内部监管程序。对科研仪器设备采购可实施三个层级的监督管理:纪委、监察部门负责以重点切入的方式全局布控,如对采购管理部门实行监督、临场抽检重要项目采购过程、发起责任追究等,充分发挥其威慑力;采购管理部门负责采购活动的日常监管,及时发现、排除早期风险;财务及审计部门应与申购用户所在的二级学院(部),在采购前期就应着手项目监管,从预算编制、经费审计、技术参数确定、交付验收等环节依职权开展监督,进而整合全校资源,形成监督合力[17]。

3 结 语

在质疑投诉过程中,供应商始终占据着主动地位,高校无权干扰、无法禁止其行使固有权利。为减少质疑投诉的数量,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完善质疑投诉风险防控体系,不断提高采购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管理水平。这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系统工程。唯有从源头上降低质疑投诉的发生,才能推动高校采购管理、内部治理的能力持续进步,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供应商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重视建、配、管、用过程管理 发挥仪器设备效能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