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广播剧的想象声音景观研究

2019-02-18方昕

视听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广播剧听众景观

方昕

当下,“互联网+广播”正飞速浸入网络用户日常生活,与“声音”相关的文化产品不断受到用户关注。

“网络广播剧”,即“通过互联网,并且仅仅通过互联网制作和传播的广播剧艺术形式”[1]。以往学者普遍认为相较于传统广播电台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制作的传统广播剧,网络自制的微广播剧在制作精良程度上远不及传统电台的水准。[2]而今,专业配音演员正纷纷组建团队,跟随市场的脚步从事网络广播剧的专业化生产,其产品也一改以往的风貌,体现出独特的价值。

有学者提出,网络广播剧具有“同仁传播”的特点,即相比大众传播,它更倾向于组织传播与人际传播,随着“同仁团体”的逐渐扩大,广播剧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的飞跃式提升,依托于以“猫耳fm”为典型代表的网络广播电台,一种亚文化的想象声音景观正在逐渐形成。

国内学界以往对广播剧的研究主要受时代背景影响,最近几年开始向微广播剧、网络广播剧等方向转移,但对于新兴的广播剧形式的讨论大多集中在宏观环境对其的影响,而对广播剧的研究则集中在广播剧审美与艺术特征的研究、广播剧文本创作的研究和广播剧发展之路的探索三个部分,较少从其文本出发,且没有意识到当下广播剧行业发生巨变,出现了专业配音演员从事网络广播剧生产的现状。

因此,本研究以专业配音演员及其团队以盈利为目的生产的古装题材广播连续剧为研究对象,以加拿大音乐家雷蒙德·默里·谢弗提出的“声音风景”理论为视角,通过分析声音文本的方式,探究网络广播剧如何依靠音效和语言等听觉元素来建构想象的声音景观,其最终建构成了什么样的声音景观,这种景观背后蕴藏了什么样的亚文化特征。

一、“声音景观”理论

“声音景观”理论,又称为“声音风景”。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由加拿大音乐家雷蒙德·默里·谢弗提出,简称“声景”,它把声音与社会和文化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以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化为着眼点,考察声音在各领域中的作用。

国外关于声音景观的研究与国内相似,大多强调地域性,具体内容包括声景的语义差异(J.Kang,2010)、声音偏好(Wei Yang,2007)、声音质量等(Nilsson,Mats E,2006)。国外还有研究将声音景观延伸至生物学领域,提出声音生态学的概念(Bryan C.Pijanowski,2011)。本研究提出“想象声音景观”这一概念,以分析声音文本为主,呈现网络广播剧塑造出的一种亚文化景观。

雷蒙德提出,每一个声音景观研究者,必须先发现这个声音景观的那些重要特征,这些声音之所以被标出,一般就是由于他们的个性、数量或是支配性。[3]而网络广播剧作为一种亚文化产品具有极强的个性,且无论是生产者、产品还是用户,随着市场的发展其数量都在持续增加,符合声音景观的条件。

声音景观是文化景观的一部分,是不同时间、地域与文化的显现,而网络广播剧实际上用建构的形式,为听众呈现了想象的虚拟景观,这种景观不仅是青年亚文化的显像,更渗透着中国历史文化背景和人们以往进行的媒介实践产物。

对于一个场景来说,声音起到的作用是在提供特写(close up)。这一声音景观,是由配音团队,通过音响与音乐配合精心打造出的具有年代感的想象的历史空间,通过塑造虚拟场景,由声效强化真实感,将听众带入景观中,经历故事角色和情节共同塑造出的听觉感官体验。

二、网络广播剧想象声音景观的基调

声音景观的基调(keynote sounds)是一个音乐术语,它是一个音符,用来识别某一特定作品的基调或调性。其他的声音都围绕它调制,而它也因此被模糊掉。因此,声音景观的基调并不能被清晰鉴别,在这一方面,本文主要围绕网络广播剧的核心特征以及构成这种景观特征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

(一)想象声音景观的背景:“原型音”与历史环境塑造

原型音(archetypal sounds),是指那些从古代继承下来的,超脱于现实生活的声音。[4]在古代背景的广播剧中我们时常能发现这些听觉元素,正因为画面的缺位,这些元素在作品中的作用变得至关重要,成为营造历史时代感的唯一依托。

这种原型音有可能是真实存在过的环境音效,如马蹄声、木门吱呀的声音,这些声音实际上都有意识地制造与日常环境的疏离感,将剧集整体背景框定到历史环境中。也有可能是并不一定存在过的动作音效或是语言,如刀剑出鞘的摩擦声,还有一个典型案例即在《杀破狼》中曾出现夜晚的敲锣声,伴随着人“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呼喊。这样的设置实际上借鉴了古装影视剧的思路,但它依然能够被听众解码,且成功将听众带回到过去。

(二)想象声音景观的文本:边缘、敏感与拼贴的亚文化基调

传统广播剧偏爱于选择主旋律的题材。[5]在喜马拉雅、荔枝fm等网络电台、音频分享平台上,广播剧题材大多为言情、玄幻、古风、悬疑等,或是几个类别之间的交叉,这与网络文学的主流类别别无二致。但值得注意的是,荔枝fm的广播剧类目下,首页剧集言情题材占90%,其中BL、GL等同性恋相关题材占80%,而以“中国声优基地”自居的猫耳fm广播剧类别下的作品几乎全是此类边缘、敏感性题材。

这一边缘性话题被许多(非)专业配音团体青睐,证实了配音广播剧与传统广播剧在源头与本质上大相径庭。题材的敏感性使配音广播剧不可能拥有像传统广播剧那样的大众传播渠道,而且其受众就是青年亚文化群体,其作品也是通过对社会边缘人群虚构文学的描绘,试图唤起听众情感共鸣。而由边缘性、敏感内容聚集而架构成的声音景观,即便其中包含着主流文化的渗透,还是理所应当地感染了浓厚的亚文化与反叛色彩。

此外,网络广播平台的广播剧,大部分内容都是由已经聚集了一部分受众的网络文学小说IP改编而来的。如《魔道祖师》和《杀破狼》均是由“晋江文学城”签约的小说改编。因此在内容上,广播剧的创作会以“拼贴”的形式对文本进行声音化的处理。同时它在接受者方面也聚集了两方“迷群”,以形成一个传播生态。

三、场景与情节建构——音效作为想象“信号”

信号(signal)就是前景的声音。它常常被当作一种代码,通过信号,复杂的信息被传送到能解释他们的人手中,如铃铛、口哨、喇叭。[6]在网络广播剧所构建出的想象声音景观中,广播剧的音效承担着信号的功能。由于广播剧只诉诸听觉感官,因此它的场景建构完全通过音效来建构,音效也要承担一定的叙事功能。

(一)音效的总体功能:塑造场景,完成叙事与转场

本文中,我们将网络广播剧的音效划分为环境音效和动作音效两种,以探讨他们的场景和情节建构功能。其中环境音效更强调表意功能,如气氛的渲染,而动作音效较多地承担叙事功能,比如“拳打脚踢”“摔茶杯”“脚步声”,时常同时出现,相辅相成。此外,“音量”作为一个被广播剧挖掘的声音元素,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环境音效:交代场景,渲染气氛,推进剧情

在雷蒙德·默里·谢弗的《声音景观》一书中,他将风声、水声、雨声、土地等环境声音归纳为可以打破时间的第一声景,认为自然景观的差异就昭示着声音景观的独特性,且起到奠定基调的作用,而动物声、人声则是声音景观的构成元素。

在网络广播剧中,由环境音效承担构建场景的功能,这一点往往是室内美学特征较强的传统广播剧所不具备的。

音效也是网络广播剧除语言外叙事的另一重要手段。环境音效所凸显的环境变化也意味着情节的变动。如巨石滚落,导致人物四散逃离,一方面环境的描绘意味着场景的构建,另一方面环境的变化也是剧情向前推进的重要原因。此外,环境音效的叙事功能还体现在以插叙为主要叙事模式的插入场景中。

2.动作音效:动态场景的构建与叙事

平面空间是二维的,而声音是三维的,因此为了避免“阅读障碍”,就需要为声音营造立体感。[7]动作音效的场景建构作用往往要和环境音效结合在一起。在众多动作音效中,脚步声在网络广播剧中的出现频率最高,正是因为其功能多元性。比如通过独立的脚步声将人物引入想象画面,以环境音效(如门的开关声)和脚步声结合体现室内室外的空间间隔塑造场景,或者通过不间断的脚步声与室外环境(如从湿地走向沙滩)音效变化的配合达到转场的目的。

另外,动作音效也会与人物的独白或对白相结合,比如“推搡”“打斗”“发信号”等声音效果,会辅助语言来承担一部分叙事功能,为剧集营造真实感。

(二)音量功能的挖掘与运用

由于广播剧能够使用的视听符号十分有限,仅包括语言、音响和音乐三个要素来表现剧情。[8]因此相较于其他影视作品,广播剧对于声音的处理和运用会得到更深的挖掘,比如通过音量的调节以识别声音来源与主体、营造空间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和转场。

1.识别主体声音:补偿无源声音带来的聚焦损失

在一般的影视类作品中,往往画面会有一个“视点”,为人们起到视觉定位、聚焦的作用。由于人类听觉的特性,声音将以一个方位而不是一个焦点的形式呈现趋势。[9]声音的感知方位即为声源,在影视作品中,声音被划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类型。人们可以结合画面以判断声源所在,以配合视点进行聚焦定位。

对广播剧来说,画面的缺位使声音的方位无从查证,听众很容易失去聚焦,难以理解声音的叙事内容。因此广播剧通常会刻意减少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只保留必要的声效以引发想象。尤其在嘈杂环境中,广播剧会通过音量控制保障某种声音始终占据主体地位。

2.识别声源:营造画面感与推动情节发展

网络广播剧非常善于以控制音量协助听众完成对画面的想象,他们采用控制音量大小的形式为听众区分“远”与“近”的声源。即便不能判断具体的声音方位,却可以在听众脑中形成画面感。比如场景转换到室内后,音量由小渐大,表明声源由远渐近,角色从画外走向场景中心,广播剧大量采用这种形式正是通过语言或动作音效的音量调整将角色带入场景中。

另外,广播剧中还会通过调整音量进行转场,效果类似镜头转场特效中的渐变,声音由大渐小直至消失,从而转入另一个场景,或是切入片尾。

四、角色建构——个人作为想象“声标”

声标,即声音标志(soundmarks),是使得人们可以记住这个场景的典型声音。在网络广播剧构建出的想象声音景观中,被听众记住并且讨论最多、且识别度最高的,实际上是某个配音演员,以及他所塑造的声音形象。当下,配音演员正经历一个逐步从后台走向前台的过程,他们用以建构个人角色和表现整个广播剧特色的方式就聚集在他们独特的音色和通过演绎完成的情感表达。

(一)原始音色:角色识别与建构

广播剧配音与其他影视剧的配音创作不同,由于没有一个外化的角色形象,因此配音演员进行声音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他们往往用自己的声音去贴合角色,闻其声,知其人,其声落处,恰如其人,达成声音与角色和谐共生的关系。[10]

配音“广播剧”与“有声读物”最大的区别之一即是,广播剧运用角色对白或独白、环境声效来推进剧情,弱化或直接取消了“旁白”角色,如《魔道祖师》取消了旁白,《杀破狼》旁白语言尽可能地被控制在几句以内。这种形式以主角第一视角或置入视角直接将听众带入场景中。在这一过程中,音色就等同于角色,成为识别角色的唯一手段,而声调、语气也成为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此外,配音演员具有多条声线,他们会根据角色自行予以选择,并且贯穿始终,为角色形成一个独立的声音形象,角色因此具有很高的识别度,这一声音也会对听众形成一种情感上的记忆强化。

(二)声音处理:情感表现与演绎

一方面,配音演员会根据情节叙事与情感表达的需要对自己演绎出来的声音进行主动处理,除了依据角色选择声线以外,在网络广播剧中配音演员会通过转换语调和语速来刻画人物内心的情感,从而达到演绎的目的。如表现震惊时语调上扬,表示委屈时语调低沉,愤怒时加大音量等。而在叙事之外,语速的变化则更强调表意的功能,如《杀破狼》中主角顾昀在内心情绪急迫的情况下,语速会突然加快。

另一方面,网络广播剧后期会以剪辑、特效等形式来处理多种声音。如将大量人声以非常快的节奏组接在一起,给予听众一种压迫甚至窒息的听觉体验,从而渲染紧张的气氛。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网络广播剧构建出了具有亚文化特征的想象声音景观,它以网络广播电台作为媒介载体,以历史感、边缘化作为整体基调,以音效和语言为声音文本编码,将配音演员的音色作为识别声标,在这一过程中用一个又一个的IP串联起网络广播剧想象景观,引起了声音产品消费者的兴趣,使其沉浸其中从而创造价值。

目前,专业配音演员以及其背后的配音团队正在为这样的声音景观与生态的良好发展创造环境,未来,配音演员与他们的声音形象可能会将网络广播剧这种声音产品作为起点,谋求更广阔的声音市场,以想象为工具为听众创造更多可能。

注释:

[1][8]徐伟东, 刘国君. 浅析网络广播剧的艺术特征[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3(8):68-70.

[2]於春, 朱佳伟. 微广播剧的崛起解析与传统媒介的转型启示[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38(11):137-140.

[3][4][6][7] R.Murray Schafer. The Soundscape: Our Sonic Environment and the Tuning of the World[M].Desting Books,1994.

[5] 刘文宇. 广播剧剧本创作中如何结构故事[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1(3):45-46.

[9]朱星辰. 电影声音对叙事情节的建构功能[J]. 当代电影, 2014(9):158-160.

[10]李淼. 用声音塑造角色——略谈演员的角色配音[J]. 四川戏剧, 2017(5):165-168.

猜你喜欢

广播剧听众景观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论融媒体时代广播剧的可持续发展性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景观平面图》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2018中国广播剧年会在辽宁丹东召开
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