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9-02-17

四川水泥 2019年4期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序工程质量

冉 鹏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0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也被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明确质量管理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结合质量管理问题提出解决对策,避免工程质量问题影响后续使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在工程施工环节要以质量为核心目标,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质量管理发挥其实效作用。

1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动态性。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对象种类较多,例如供水工程、围垦工程、防洪工程以及发电工程等。同时,投资可能来自中央、地方或合资等多种渠道,所以要通过动态管理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其次,专业性。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到多学科内容,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员工要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凭借工作经验尽可能节省成本、确保质量、提高效率。

最后,综合性。水利水电工程通常规模较大、范围较广,工种较多,给施工带来了难度,而且需要考虑到安全、质量、成本和效益等多方面因素,所以工程管理具有综合性,要渗透于整个施工流程。

2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2.1 管理意识不强

现阶段,很多工程企业注重利润而忽略了质量管理,既不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又在后续使用环节存在安全隐患。此外,施工和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不强也是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很多工程项目对外宣传“精品”、“优质”、“一流”,但在实际工作中质量管理制度难以有效落实到位,工程质量无法确保。

2.2 前期监控不足

施工环节质量监管固然重要,但忽视了前期监控则会导致员工质量管理意识不强,目的性不够明确,准备工作过于缺失,员工的质量防控意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管理队伍的专业性不强,职责工作渗透性不足,难以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1]。

2.3 施工管理不严

施工环节属于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施工管理不足,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监管覆盖性不强等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后续使用。具体而言,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如地质、气象、水文等技术环境;工作场所、劳动组合及工作面等操作环境;质量监管制度、保障体系等机制环境等。

2.4 关系认知不足

监理方、业主方和施工方需要各司其职,但在实际工作中各负责方职责分化不清,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互相合作性和挟制性不强,难以有效发挥工程质量的管理作用。

3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对策

3.1 提高管理意识

领导阶层应提高管理意识,重视工程质量和效率,要求选拔项目负责人,建立上下级监管体系,将职责具体落实到个人,要求员工各司其职,明确职责,强化质量管理。在项目启动前要加强人资分配,通过科学有效的责任机制确保经理责任体系的正确落实,包含人员分配、市场监督、质量管理及服务等。除此之外,要通过岗前培训和定期考核确保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组建优秀施工队伍,从提升员工素质的角度确保质量监管的实效性。与此同时,施工企业要从项目安全、项目进度、项目成本以及项目质量等多种因素入手,重视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生产要素管理和现场施工管理。

3.2 加强前期监控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前期需要加强质量监控,生成项目报告书,研究工程的可行性,综合考虑当前市场、项目风向、经济成本、产品构成、建设种类、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在前期施工准备阶段要树立质量第一,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完善前期准备工作。此外,还要通过责任分化制度要求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程项目中,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在采取应对措施的同时要追究责任,酌情处罚,对员工起到警示作用。在项目前期质量监控中要做好工作评审,将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分类列举,提前制定解决方案,做到防患于未然,尽可能降低经济损失。

3.3 优化施工工序

水利水电施工过程是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环节,实际管理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首先,材料管理。材料采购、储存、运输和使用环节都要严格遵照标准文件执行,采购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产品;储存要保证材料的基本性能不发生改变,如混凝土储存期间要保持周围环境干燥;大型材料在运输时要避免局部损坏,而且入场之前要进行抽样检查;使用材料时要规范操作,避免影响项目后续使用。其次,设备管理。设备入场前要进行安全检查,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要求具备专业资质,还要定期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使用后要进行记录,避免超负荷使用影响设备效果。当设备出现故障情况要及时维修或换新,防止影响工程顺利进行,延缓施工时长,为赶工期不注重工程质量,致使水利水电项目存在质量问题。最后,技术管理。在与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后要确保工序的规范性和衔接性,管理人员要深入现场,对施工工序进行审核管理,避免违规行为的出现[2]。除此之外,在水利水电施工中要合理规划施工工序,防止交叉施工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对于衔接的工序要在上一道工序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查,满足标准要求后方可进入到下一个施工环节。

3.4 明确各方关系

监理方、承包方和施工方要各司其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监理方要发挥其质量监控作用,检查承包商是否具有确保工程质量的能力,做到指导、检查及监督。承包方要与施工方之间进行技术交底,在项目结束后要经过监理方的审核和评定,满足质量要求后方可签署文件,完成验收。若工程项目需要改动和调整,施工方要经过业主方和建设方批准,尽可能降低期间产生的成本,还要保证质量满足使用需求。除此之外,在递交设计图纸后要求先进行审核,确保其合理可行后与技术施工人员进行交底,若需要改动要及时反馈,避免施工环节需要改动生成不必要的损失,也防止因设计图纸的问题造成工程质量不佳,影响最终使用效果。

4 结论

总而言之,工程企业应提高水利水电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将管理渗透到前期监控与施工流程中,明确利益各方关系,将具体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强化对材料、设备、人力、环境和技术等各方面监管,优化施工工序,有效规避风险,尽可能确保工程质量管理的科学性,推动工程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水利水电工序工程质量
品种钢的工序计划优化模式分析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湖南水利水电》2021年总目次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监测
农村水利水电
大理石大板生产修补工序详解(二)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