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学类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

2019-02-17

草业科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草地课程体系

附录1

1. 知识体系

1.1 通识类知识

达到国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的要求;具备数学、物理学、化学等与本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1门外语的基本听说读写译能力;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和信息技术;具备一定的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知识。

1.2 专业基础知识

具备与专业相关的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掌握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土壤学、生态学、气象学、测量学、数理统计学等知识。

1.3 专业知识

重点掌握草地调查规划,草地培育,草地保护,草地生态,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栽培、加工贮藏,种子生产加工,草食家畜饲养,牧场经营,草业经济管理,草坪建植与管理等知识。

2. 课程体系

2.1 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构建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也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基础。各高等学校结合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依据学生基础与专业知识、人文素质、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规律和学科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体现学科优势或者地域特色、能够满足学生未来多样化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实践类课程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不少于30%,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完整的实践和创新创业体系,确定相关内容和要求,多途径、多形式完成相关教学内容。

申请草学类专业学士学位的学生,须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毕业论文(设计)应安排在第三、第四学年开展,原则上为1~2个学期。

2.2 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遵照国家教育部规定设置,本标准不做详细的限定。

专业教育课程要根据专业知识体系的要求构建。由4类课程群组成,即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创新创业拓展课程。

2.2.1 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生物化学、普通物理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等9门核心课程。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选开其中的6~8门。学生通过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提高综合素质打好基础。

2.2.2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普通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普通动物学、普通生态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与生物统计、农业微生物学、测量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草业信息学等13门课程。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学习专业课程和提高专业素质打好基础。其中,普通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普通生态学、土壤学、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与生物统计等课程,建议设置为必修课,课程教学大纲要围绕专业知识体系的要求编写;其他课程为建议设置课程。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一致的前提下,允许在教学安排、学时数上根据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增减。

2.2.3 专业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为草地调查与规划学、草地培育学、草地保护学、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草类植物(牧草及饲料作物、草坪草)育种学、草产品加工学、牧草种子学、草食动物饲养学、牧场管理学、草业经济管理学和草坪学。

2.2.4 创新创业拓展课程

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在规定学分内自主设置相关创新创业拓展课程,本标准不做硬性规定。

3. 人才培养多样化建议

各高校应依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满足学生继续深造、就业的不同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优势特色课程,提高创新创业拓展课比例,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发展进行选修。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草地课程体系
草地上的事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Laughing song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草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