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与人民防空的故事

2019-02-17

生命与灾害 2019年9期
关键词:挖洞防空

方 研

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也是中国人民防空事业的创立者。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国防建设实践中,毛主席与人民防空结下了不解之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针对新中国成立之初防空斗争异常严峻的形势,对防空力量建设、防空作战和人民防空等做出了一系列的决策和指示,指引我军防空作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人民防空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 950年10月31日,毛主席亲自批准成立全国人民防空筹委会,要求在全国开展人民防空工作。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1956年2月,他在听取重工业各部门汇报时就说:“地下防空室,这笔钱不能省。”

1965年1月,他在听取长远规划设想时又提出:“老百姓怎么办?就是每个房子都挖个洞,自己挖,平时当仓库,藏东西,战时飞机来了当防空洞。”“有的地方,地下水位高,不允许挖得很深,能挖三尺就三尺,五尺就五尺……今天挖一点,明天挖一点,就成了。当然,也要搞个计划,搞点简单设计,帮助解决点工具。挖出的土方如何处理,也得有个办法。一家挖一个洞可以,几家挖一个也可以,有什么了不起!”这时有人提议先在北京试验一下。毛泽东说:“不!各大城市都开始搞。”毛泽东反复强调:“防空主要是群众问题。”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尤其是中苏边境形势越来越严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们不得不对发生战争的危险性作了更为紧迫的估计。在中共“九大”的政治报告上,写上了“准备同苏联、美国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内容。备战不仅成为“九大”的议题,而且在其后成了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

1972年,毛泽东经常为中国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陷入长时间思考,把人民防空提到战略的高度。1972年12月,他向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伟大号召。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成为国家安全发展的战略思想,成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尤其是深挖洞,迅速在全国大中城市展开,一场防护工程建设的人民战争在中国打响。1975年7月5日,身患癌症的周总理,最后一次用毛笔书写了“毛主席教导中国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题词,充分体现了共和国的缔造者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和对人民防空事业的深切关怀。

其实,毛泽东同志关注人防应当从1931年就开始了。

1931年11月7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时,事先做了一些防空措施,设在长汀城郊的假会场被炸成一片火海。敌机走后,毛泽东拍拍身上的泥土,对身旁的朱德说:“这次会议的防空措施是正确的,如有一个会议代表出现问题,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是从那天开始,加强防空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关注重点。后来,在朱德的提议下,中共苏区建立了“防空、防毒委员会”,专门负责组织和开展群众性防空斗争。面对来自空中的威胁,广大苏区军民殚智竭力,硬是因陋就简地构筑起了一道严密的防空安全屏障,用非对称武器沉重地打击了空中恶魔的嚣张气焰。

为了总结根据地建设的经验,树立红色政权的先进典型,1933年11月,毛泽东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检查团来到兴国县长冈乡,对长冈乡的政治区划及户口、代表会议、地方部队、群众生活等19项内容作了详细调查。

这项调查报告中有关地方部队的内容里专门写到防空,指导群众要注意下列各事:“飞机来了不要乱跑。挖防空洞,可以几家合挖一个。遇毒瓦斯用手巾封鼻。每村一个号炮所,每所两个专人负责,一人外出必一人在家,司放号炮。”短短几句把防空预案、演练和宣传教育的内容基本涵盖。

此后,从瑞金到延安,从西柏坡到北京,面对来自空中的威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防空袭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

猜你喜欢

挖洞防空
英国天剑防空系统
防空营打靶记
HQ-9BE防空导弹首次实装亮相
LY-70:防空领域的“变形金刚”
人类挖洞太疯狂
挖洞
酷虫学校挖洞比赛(四)
酷虫学校挖洞比赛 (三)
酷虫学校挖洞比赛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潜艇防空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