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河道综合治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9-02-17

四川水泥 2019年4期
关键词:河道整治村民

李 红

(四川天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四川 绵阳 621000)

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农村水利建设对农业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农村地方水系也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农村的生态问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加强对农村河道的综合治理,提高河道水系的安全性能已刻不容缓。

1 农村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村河道保护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对河道的生态保护意识淡薄,很多村民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依然把河道当成垃圾场,把一些生活垃圾随意丢入河道中,渐渐污染了河道水系,加上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加剧了其对农村河道的污染,有的河道已经失去了灌溉、防洪和通航能力。另一方面,一些村民为了扩展种植面积,私自填土造田,或违规建房,导致河道被严重占用。

1.2 河道水环境严重破坏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污水处理设施已逐步完善,但仍存在部分居民直接将生活用水排放到河道中;另农业种植时大量使用的农药化肥,造成部分河道水质污染严重。一些河道无人管理,水草横生,浮萍满布,杂物长期淤积在河道中,严重破坏着河道的水环境,河道淤积还会导致坡岸的水土流失,降低河道自身的生态保护能力,使河道的综合治理工作很难落实到实处,进而导致河道脏乱不堪,淤积严重,水流不通。与此同时,一些中小型工业企业逐步向农村偏远地区迁徙,它们大多都没有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又很大,其中甚至掺杂了许多有害的化学物质,大大加剧了农村河道的水污染。然而由于农村河道很少有专人进行清洁管理,长此以往,河道水系的污染程度越来越大,有些地区的河道水流已经到了不能灌溉排洪的地步,因此,农村河道和水环境的治理工作已经刻不容缓了。

1.3 农村河道保洁工作不到位

大部分的农村河道都处于一种自然清洁的状态,基本上是没有专人保洁的,即使有的河道有保洁人员,也多数是工作不到位,疏于管理,偷懒耍滑。保洁人员的工作不受重视,更缺少专业的人员管理,自然就使河道保洁人员在行为上不积极,思想上不重视了。加之河道水流具有流动性,河道又比较长,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使得河道上下游和左右两岸的保洁工作职责及任务难以分清,这就容易造成保洁人员相互推诿责任的事情时有发生,严重不利于河道的日常清洁工作。

2 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的主要对策

2.1 加大河道护岸力度

农村河道的综合治理工作离不开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要遵循河道生态多样性的基本规律,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满足沿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因地制宜,统筹优选,采取斜坡式、叠砌式、条石直立式、木桩式等多种河道护岸方式,防治水土流失,有效改善河道沿岸的生态问题。

2.2 轮流进行河道清淤

农村河道的长期淤积严重不利于农村的综合发展,相关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河道清淤工作,可以结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河道整治工作,统一规划,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安排一定的时间完成农村主干河道的疏浚问题,解决农村迫在眉睫的河道淤积问题,然后可以安排人员及设备轮流对其他农村支流河道进行清淤,改善农村河道排灌不畅,调蓄能力弱化等实际现象。

2.3 坚持开展河道配水

坚持建设生态河道的同时,还有充分发挥沿线涵闸的调水配水功能,将临近大江大河或上游优质的淡水资源常年不断地引入到内河河网,促进河道水体的无限循环,以动治静,以清释污,坚持日常性的河道调水配水工作,达到激活水体,改善水质,恢复和提高河道的生态自净能力,促进农村河道的良性循环。

2.4 落实河道长效管理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河道的日常管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探索实践,制定出农村河道长效保洁管理工作的新机制,任命一些认真负责、工作积极、思想端正的保洁人员,并加强管理,严格划分保洁人员的工作范围及工作职责,实施“定政策、定责任、定河段、定人员、定考核”的“五定”河道保洁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河道保洁考核方法,有效督促各区域河道保洁员的常态化工作。同时,加大对农村河道的监管力度,禁止村民乱倒垃圾和其他破坏河道水环境的行为发生。

2.5 重视河岸的绿化工作实施

为了有效稳固河岸,防治水土流失,就必须做好河岸的绿化工作,河岸绿化和河道整治工作同样重要,因为河道整治是一时的,只有做好绿化,才能维护河道生态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河道清淤和河堤整治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部分河道两岸建设生态林带,或打造绿色长廊,或布置一些休闲景观,把河岸建设成人们休闲娱乐和运动亲水的娱乐场地,不仅能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也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乐趣,让村民更加的喜欢河道,自觉地保护河道生态。

2.6 严格实施依法管理

农村河道的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河道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的工作理念,依法开展各项工作。大力开展对村民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时进一步明确河道管理和河道保护范围,重视河道的日常巡查管理,发现有人违法侵占填埋河道,一定要严肃处理,及时制止和清除各类河道阻碍物,教育村民不得向河道内倾倒垃圾,不得开设各种阻水障碍物。同时,主管部门应严格审批各类涉水项目的建设,确保河道的排洪灌溉功能的有效发挥。

2.7 加强水利知识宣传

可以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等各种现代化通讯工具,对村民进行水利相关法律法规和河道生态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提高村民的水利保护意识,让人人意识到保护河道水系的重要性,自觉加人到河道生态保护工作中来,做到保护河道生态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大家齐聚一心,共同维护河道的清洁,协助河道的综合治理工作。

2.8 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原则

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也是农村河道建设的发展趋势,农村河道综合治理要遵循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在整治过程中,要合理依据河流本身的水流特性、生物属性、水力学特性等自然属性,不能违背自然,强行开展工作,否则只会破坏生态,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只有认真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使人们的需求与生态系统相得益彰,创造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和谐美才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真谛所在。同时,河道的综合整治工作还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在不破坏原有生态和植被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河道整治,由于不同区域河道的实际情况也不同,因此,对河道的治理措施也不能完全的照搬照旧,一定要善于探索实践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推陈出新。另外,在河岸植物的种植搭配上,要选择乡土水生植物及树种,既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环境,又节约成本,一举两得。

3 结束语

农村河道的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有不断探索实践河道管理新举措,坚持建管并重,依法治水,做好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加大开展对村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才能不断推进我国农村河道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人人参与,从点滴做起,共同促成农村河道生态的新面貌。

猜你喜欢

河道整治村民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专项整治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