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滑坡特征成因介绍及相关处治建议

2019-02-17

四川水泥 2019年4期
关键词:滑体前缘滑坡

贾 斌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 610000)

0 前言

公路修建的地形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且容易受到地质结构。地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的一些沿坡面,由于岩土的性质影响,大部分需要采用半填半挖或者是全挖断面的形式。滑坡是公路投入使用非常多见的一类问题和隐患,尤其是在山区,公路滑坡事故非常多见,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就必须要的依据滑坡的性质和范围、地质结构严等实际情况,严格做发骨坡防治措施,减少公路滑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滑坡事张故对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危害。

1 公路滑坡案例分析

本次研究案例选取报位于我国四川省成都市高新东区丹景乡柏树村的一处公路滑坡,该路段的二绕线路总长为K97+900~K98+200 公里;滑坡区位于斜坡,边坡由人工填筑而成,滑坡的坡向大概在90°上下,滑体的后缘高度在518m 左右,前缘位置的最低点则为468m,滑体的相对高差约为50m。经过调查可知,此次滑体的纵向长度和宽度均为150m,面积为2.25×104m2,平均的厚度在7.5m 左右,总方量为16.88×104m3,依据我国《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2011年版当中的滑坡分类标准,可将分为中型中层滑坡,滑体的整体坡度处于10~30°之间,呈现中、后部缓、前缘陡形势,前缘处的平均坡度在25~30°之间,局部则达到了35°,该区以荒地与旱地居多;中、后部的坡度处于10~15°之间,联络道内部位置的滑壁陡坎度度在1~3m 之间,以荒地、灌木以及杂草居多。

2 公路滑坡的特征分析

2.1 滑带特征分析

经过对该滑坡进行勘探钻孔后得知,其滑体大部分都是由人工填土和粉质粘土构成的,局部区的碎块石较多,滑体的物质构成和结构都不均匀,当中的前缘滑体其厚度相对来说较薄,大概在3~5m 之间,后缘则比较厚,最高厚度达到了14.5m。在岩土界面位置,粉质粘土大部分为湿润的软塑状,属于软弱带,而经局部钻孔后发现该段的土体呈示为泥浆状,由此可以判定其滑面属于岩土界面。另滑面的前缘和中部倾角大概为5~8°,后缘则更陡一些约为25~35°,岩土界面周边的粉质粘土存在明显的挤压搓揉状态,土体较为湿润,整体呈现为可塑状和软塑状,局部则显示为泥浆状,厚度在0.1~0.8m 之间,但未见到有明显的滑动摩擦镜面与擦痕。

2.2 滑坡变形特征分析

经过现场调查发现,该滑坡发生地区因为连续的强降雨,致使公路外侧的填筑体边坡后缘出现垮塌,垮塌的宽度在90m 左右,这一情况发生后使得公路的损毁了联络道内的截排水沟,导致雨水大量汇聚在联络道内的洼地,无法排出,而填筑体因为结构相对松散,经地表水渗入后,土体长时间处于过度饱水状态,使得土体因浸润作用而软化,物理力学性质的持续下降,增加后缘的土体填筑厚度,岩土界面的坡度明显大于前缘坡度,最终导致土体出现变形下滑,引发中部和前部的土体发生整体滑移。

3 滑坡成因分析

3.1 地质结构方面的原因

该滑坡所处地段,其斜坡的整体倾向大约在90°左右,岩层产状为122~135°,基岩大部分顺层倾坡外,是非常典型的顺层坡体结构,岩性多为白垩系下统天马山组砂泥岩互层夹薄层砾岩,经钻探发现,岩体中无砂岩和粉砂质泥岩接触面,也不存在粉砂质泥岩层内层理面,陡坎基岩的显露位置也未有长大贯通的不利结构面,总体来说岩体的整体层面结合的相对良好,所以该滑坡区的岩体整体性比较稳定,斜坡不容易因为沿岩体失稳而出现滑动。但是该滑坡体的前缘处右侧有地表隆起,滑坡的左右两边均有明显的剪切裂缝,右前处的有明显房屋倒塌与变形,表明该滑坡发生了整体活动变形。

3.2 地下水方面的原因

通过对该滑坡事故的分析,事故与当地长时间强降雨有密切关系,由于大量雨水进行土体里层,造成了岩层软化,大幅度降低了其抗剪强度,容重增加,使得滑动面过度湿润。大量雨水聚集之后逐步转变成为地下水,然后加大对土粒子的压力,使得公路的边坡失去原有的平稳性;而且地下水会洗涤一部分可溶性胶结物,降低的土体颗粒之间的结合度,降低其物理学性质,加之前缘临空,导致滑坡前缘土体的整体稳定性下降。此外,随着地下水位上升,对滑坡的压力越来越大,会导致其出现整体活动变形现象,大幅度增加土体重度,不断增加土体的湿润范围与强度,加上地下水活动时,会冲走边坡和地下洞穴内的一部分砂砾,导致潜蚀作用增强,降低边坡的稳定性,最终引发滑坡事故。

3.3 植被方面的原因

植被对于滑坡有着较大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水文地质效应和力学效应,水文地质效应方面主指树木,植被可在一定程度上遮挡降雨,以此减少雨水进入土体,且通过根茎吸水和树叶蒸发减少地下,且根茎可以起到强固土壤的作用,增强土体的抗剪强度与抗冲刷水平能力,而本文选取案例滑破区则以荒地区居多,树木较少,无法对地表径流起到约束作用,抗剪强度与抗冲刷能力相对来说都比较弱,一旦遇到强降雨就极易出现滑坡事故。

4 公路滑坡的防治对策分析

4.1 公路施工期间的滑坡预防对策

(1)公路工程施工之前严格进行勘察工作,对于高危滑坡地段可选择绕路施工。(2)在对公路的斜坡地带实施填挖时,必须做好边坡的排水施工,防止雨水聚集。(3)对于危险源边坡进行严密监测与管理,降低滑坡事故的发生率。(4)对于无法绕路的滑坡地段,必须先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滑坡防治措施方可施工。(5)对公路联络道内侧位置进行加固,增强其外侧边坡稳定性。(6)在滑坡位置的中部或者中前位置设置对应的抗滑桩,避免滑坡事故对下部的道路与村庄造成危害。

4.2 做好公路的排水施工

公路的排水处理工程主要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方面,地表水处理方面,可以通过在滑体的周边修建环形的截水沟、树枝排水系统,对山坡坡面进行夯实以及种植大量的植物等方式实现,但要注意进行沟渠防渗,例如修筑隔渗层让地表水在最短的时间汇入到排水沟排出。地下水方面,又可分为滑坡体当中的地下水、滑带附周边水以及深层地下水三个方面,其中滑坡体当中的地下水,可以通通过种植大量的草进行地表固化,也要以对滑坡体前缘进行边坡渗沟疏干处理工针对显露的湿地修建排水沟与渗沟。针对滑带附近的水,可以通过盲洞、平孔以及垂直等排水降低地下水平,也可以修建截水渗沟或进盲沟实施拦截;而针对深层处的地下水,可以通过长水平钻孔与集水井以及盲洞方式进行地下水排除。

5 结束语

总之,大部分的公路工程其所处的地形、地貌都比较复杂,较地质结构相对多样化,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对公路滑坡形成的成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量,充分结合滑坡地理位置、地质结构、年均降雨量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等多方因素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滑坡防治方案,减少公路滑坡事故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滑体前缘滑坡
滑坡推力隐式解与显式解对比分析——以河北某膨胀土滑坡为例
一种飞机尾翼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
滑坡碎屑流颗粒分选效应的数值模拟
立式旋压机纵向进给机构液压配重设计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方案
万梁高速某滑坡降雨入渗稳定性及处治技术研究*
露天矿反铲挖掘机处理滑体的方式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
“监管滑坡”比“渣土山”滑坡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