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不同移植术治疗对术后眼表修复影响

2019-02-15敏,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羊膜

明 敏, 吕 慧

阳新县人民医院 眼科,湖北 阳新 435200

翼状胬肉患者发病后可见三角形增厚的球结膜组织,一般入侵生长至角膜处,患者常会感到眼部不适以及出现充血等情况,不但影响患者视力,还在外观美感上对患者造成一定影响,患者易出现自卑、焦虑的心理[1-2]。本研究在翼状胬肉切除的基础上,分别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及羊膜移植术进行治疗,旨在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不同移植术治疗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眼表修复及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200例(200眼)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诊断为翼状胬肉患者[3];(2)年龄≥45岁。排除标准:(1)患眼有其他病变[4];(2)影响预后的局部或全身疾病;(3)存在手术禁忌证;(4)肝肾功能不全;(5)凝血功能异常。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3组。其中,A组62例(62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B组66例(66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C组72例(72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A组男性38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3.4±1.8)岁;B组男性41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53.7±1.6)岁;C组男性45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53.8±1.7)岁。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行全身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测,排除存在手术禁忌证者。3组患者术前均行表面麻醉,于患者翼状胬肉处注射利多卡因。

1.2.2 A组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5]:显微镜下将胬肉组织的头部同接触部切开,分离出结膜组织和胬肉,再钝性分离胬肉剩余部分直至泪阜,将分离完成胬肉组织剪出并清理干净。在角膜缘上方对薄层球结膜组织进行分离,将角膜缘上皮组织剪下并移至巩膜显露区域,保证移植的角膜缘同巩膜区域角膜缘连接。最后应用10-0缝线将断层缝合并固定移植的角膜片,清理血块并排净气泡后术毕。

1.2.3 B组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6]:翼状胬肉切除方法同A组,而后在距离角膜缘3 mm处做一平行切口,将球结膜剪开,分离球结膜与眼球筋膜。对获取到的薄层球结膜组织进行大小测量,并剪下与其大小相同的结膜片,向上平行移动到巩膜显露区域,使结膜片的角膜缘同另一侧角膜缘相连接。最后应用10-0的缝线将断层缝合,确认结膜植片固定于巩膜显露区域,排空气泡并清理血块。

1.2.4 C组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7]:翼状胬肉切除方法同A组,将生物羊膜上皮面朝上并平铺于患者的巩膜显露区域,依患者实际情况对羊膜的性状及大小进行修剪,采用10-0丝线对羊膜边缘与球结膜边缘进行缝合,上下各缝合3针即可。对于巩膜显露区域较大者,可于羊膜中央进行缝合,将其固定在巩膜区域中,并将结膜的创面边缘塞至结膜下方,术毕。

1.2.5 术后处理 患者术后均行常规换药,于局部进行药液滴眼治疗,术后14 d拆除缝线,21 d时停止用药。

1.3 观察指标 术前及术后1、3个月对患者进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8]、泪液分泌试验Ⅰ[9]检查,并比较各组患者不适症状分级、复发以及伤口恢复时间。

2 结果

2.1 BUT检查结果比较 3组患者术前BUT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1、3个月BUT检查结果均较术前改善;B组、C组术后1、3个月BUT检查结果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泪液分泌试验Ⅰ结果比较 3组患者术前泪液分泌试验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1、3个月泪液分泌试验Ⅰ结果均高于术前;A组、C组术后1、3个月泪液分泌试验Ⅰ结果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BUT检查结果比较时间/s)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①P<0.05;与A组比较,②P<0.05

表2 泪液分泌试验Ⅰ结果比较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①P<0.05;与B组比较,②P<0.05

2.3 不适症状分级、复发率及伤口修复时间比较 3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均低于C组,且伤口修复时间短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适症状分级、复发率及修复时间比较/例(百分率/%)

注:与C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翼状胬肉是因结膜组织出现慢性炎症而导致的增生现象,可单眼发病也可双眼发病,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且手术方式的选择性较大。手术治疗后,翼状胬肉患者眼表会出现一定改变,对患者眼表具有修复作用的手术已成为近年研究的主要方向。在彻底将胬肉组织切除清理的同时,还应降低手术对眼表组织结构的破坏,部分手术方式将胬肉头部组织切除会影响患者术后角膜创面的恢复情况,恢复时间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11]。

常规手术方式是单纯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患者出现眼部不适可能性较高。手术对患者角膜创面及结膜创面均产生一定刺激作用,当角膜神经末梢受到损伤并出现显露情况时,会进一步促进角膜创面的面积增大、加深,患者疼痛感也相对剧烈[12]。单纯翼状胬肉切除导致患者泪腺分泌减少可能与手术导致泪膜稳定性降低有关,且术中使用的麻醉剂量、操作方法也会破坏眼表的正常机制。本研究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的基础上分别联合羊膜移植、结膜瓣移植以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3组患者的BUT、泪液分泌试验Ⅰ结果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更具优势,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3-14]。本研究中,3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分级无明显差异,说明3种移植术均有较高的安全性。相比于其他两种移植术,羊膜移植的复发率相对较高,创面修复时间稍长。综合考虑,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的手术效果及术后修复情况更理想,这与蒋冬红等[15]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相当,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对于翼状胬肉患者的修复作用更好。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羊膜
产前超声诊断羊膜带综合征2例
刨根问底之翼状胬肉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
飞入眼睛里的“翅膀”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经腹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观察
羊膜载体对人子宫内膜细胞HGF、MMP-9、VEGF表达的影响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