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2019-02-15苗常青赵二劳

山东化工 2019年14期
关键词:物理化学仪器创新能力

苗常青,赵二劳

(忻州师范学院 化学系,山西 忻州 034000)

物理化学实验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继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及有机化学实验后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它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分支学科所需的基本研究技术和研究方法,在化学实验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具有独特的作用[1]。通过物理化学实验的学习,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一些相应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及科学探究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适应时代对未来中学化学教师的要求。然而目前我院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极易阻碍学生学习中思维的拓展,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2-3],尚难以满足时代对未来中学化学教师培养的需要,改革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势在必行。本文以忻州师范学院化学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为例,在分析目前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探索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中学化学教师。

1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物理化学研究深入发展,各类应用技术层出不穷,发展前景广阔。但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依然是以教为中心,开设的实验缺乏创新,不能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就我院而言,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1 实验教材落后,内容陈旧,更新速度缓慢

物理化学实验内容多为经典验证性实验,缺乏自主创新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不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经典验证性实验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基本操作能力,加深理论课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但在实际意义上,其实验原理及步骤在教材中已有详解,削弱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抑制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同时限制了学生自由思考问题的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2 实验仪器设备落后,数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受限与设备经费,仪器更新速度缓慢,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仪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而且实验室容纳学生人数较多,没有相应扩充实验仪器,多为几人共用一台仪器,不能使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操作,个别同学可能都没有参与其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得到有效锻炼。

1.3 实验教学课时数有限,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仪器和场地的限制,学生只能在限定时间做规定的实验,导致多数实验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只是大致了解实验过程。而且实验室经常处于关闭状态,学生不能进行提前预习或练习,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1.4 实验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实验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方式,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沟通和讨论,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用教学质量的提高。

1.5 实验考核方式简单,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

实验多作为考查课,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及预习报告情况对其实验成绩进行单一打分,学生的关注点只局限于书写实验报告,忽视了实验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学生抄袭实验报告情况较多。

2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2.1 及时修订或更新教材内容

根据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及时修订物理化学实验教材,紧跟时代脚步。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方向应朝着减少验证性的实验,增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方向。一方面,将部分验证性实验转换为设计性实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查阅相关文献,设计实验。另一方面,部分实验可结合较简单的前沿科研课题设计成综合性实验,锻炼学生的思维、动手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参考国内外物理化学实验新教材,对部分实验进行改进,拓宽深度。

2.2 更新并增设教学仪器

物理化学实验使用仪器较多,学生对仪器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应尽可能增加教学设备经费投入,重视教学设备的增设工作,满足学生实验需求学生,使学生都有动手实验的机会,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仪器设备的构造性能、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应做到教材中实验仪器与实验室仪器相统一,减少由于仪器不同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2.3 增大实验室开放力度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是一门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动手能力是其主要的学习手段。这体现了增大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必要性,同时很好的满足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实验和自主研究的需要。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可以拓展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验室开放可以体现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培养学生技术技能与社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深化实验室建设,以就业、学术探索研究为导向,培养真正对社会、对学术有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2.4 优化教学方法,鼓励创新

2.4.1 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过程起着导向和控制作用。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发展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对象。老师在预设目标时,可借鉴以往教学目标,但不能照搬,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目标过高,学生达不到,失去了意义,目标过低,学生太容易达到,失去了进步意识。老师应深入学生内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制定详细、具体和合理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2.4.2 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核心部分,决定着课堂教学形式。老师应根据目前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对内容进行更新,拓宽学生视野,按照由浅入深的方法,对内容进行整合,突出重点、难点和疑点,开拓学生思维,通过具体事例讲清问题,引导学生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4.3 优化教学过程

首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重要的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本着自己作为、自己支配的方阵,通过观察、研究、实践等手段使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在学习中得到进一步升华,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其次,要重视学生的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学生作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从问题出发,通过不断探索,得出结论。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最后要重视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和系统化的学习方式。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共同完成小组目标,既促进了个性化学习,又可提高了小组整体学习水平。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个人融入集体,一切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不仅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而且可增强学生间交往,相互沟通,培养学生交往能力。另外,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知识面宽度不一致,会有新的思维、新的视角,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5 完善考核制度

实验考核与评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促使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措施。考核的目的是充分发挥考核的预测、诊断、反馈以及评价的正面功能,树立正确的考核观,将素质教育观念核心课程评价理念内化到考核中,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和主动发展。考核要遵守全面性、全体性和激励性原则。不但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也要注重考核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考核包括实验预习(10%)+实验报告(40%)+实验操作(40%)+其他(10%)。其中实验预习主要考核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验报告考核学生的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考核学生仪器操作能力、洞察力、思维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其他则主要考查学生的态度等。

3 总结

针对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实施这些措施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现了“以教为中心”向“教学相长”的转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对物理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了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效率与质量。

猜你喜欢

物理化学仪器创新能力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2019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物理化学(一)
2019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物理化学(二)
2019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物理化学(三)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