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员形象研究的社会心理学路径探讨

2019-02-15吴漾

关键词:刻板群体维度

吴漾

(华中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建设的重要性,而保持良好的党员形象是塑造党的整体形象的重要环节,是我党在新时代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壮大党的政治号召力的关键。党员分布在社会各行各业,是群众心目中党的政治立场和工作作风的“代言人”。一方面,良好的党员形象能够提高党的威信,有利于党更好地动员群众,更好地发挥党的先锋队的领导与带头作用[1](P54~58)。另一方面,良好的党员形象能够提升党员自身对党的认同,产生对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最终又会有利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2]。

以往国内关于党员形象的理论思考主要基于“革命党”的研究,随着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已由革命党转向执政党,其形象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然而,目前对于党员形象的结构、层次以及人们对党员形象感知的形成机制缺少细致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大多数研究停留在强调党的形象、执政形象等问题的重要性上,相应的理论框架仍付之阙如。这一理论研究上的欠缺与现实的需要形成巨大的鸿沟,不仅使得党员形象的实证研究缺少方向,同时也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形象建设,促进党建精准化、科学化的阻碍。

对党员群体形象的感知涉及新闻传播以及心理学等学科,但是从形象的感知角度切入,形象被受众所感知、接受并理解的过程最终是人的心理过程,社会心理学以其对群际知觉和社会认知的研究,在其中的作用最为突出。因此,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中关于群体形象和社会认知的相关理论,审视党员形象建设这一现实命题,尝试为后续相关实证研究提出一个初步的理论构架,探索合适的研究方向。

一、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党员形象与党员形象感知

分析目前的文献,可以注意到“形象”一词常常在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上使用。广义的形象强调群体的内在特征和外在表现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受众一旦形成对某群体的形象,即使这一形象并无事实基础,也被视为群体形象的一个部分。在广义的形象概念中,对象的特征和主体的感知构成了一个整体。狭义的形象仅关注群体自身的内在特征、精神面貌和行为、外貌等构成的实体,因而具有外在性和客观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形象感知”等学术界常见概念中。“形象感知”概念本身即假定一个独立于感知过程的形象客体的存在,强调知觉者对这一客体形成的认知表征和信念。狭义的形象可以被准确地感知,也可以被部分地、歪曲地感知,甚至可以在人们形成形象的过程中被完全抛开,这些均不影响形象本身的独立存在。为便于对形象的形成、加工、感知以及改变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更细致的分析,笔者主要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形象。

基于这一分析,党员形象概念可以理解为党员群体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出的形象,是党员的理想信念、工作与生活作风、党的执政绩效以及党员群体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等因素的一种综合表现。可以说,党员形象是由党员群体内在特征与本质决定的外在表现[3]。而人们在感知这一形象的过程中会受到形象传播手段、呈现方式以及受众自身因素的影响。因此,党员形象和对党员形象的感知构成一对紧密关联的概念。

党员形象与党的形象、党的执政形象等一系列概念存在关联。在许多关于党的形象的研究文献中,研究者普遍将普通党员的形象与领导干部的形象、党的组织的形象以及执政形象等共同视为党的形象的组成部分[3~5]。从概念上分析,党员形象可以被视为党的形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党员形象的好坏可能直接影响党的形象,而党的形象也会左右人们对普通党员的感知。与此同时,党的形象还包括许多其他的成分,如党的政策与不同层级的组织机构构成的机构形象,与党员群体的形象在性质上存在区别。因此,在考察党员形象时,既不能将其与党的形象割裂开来,也不能将两者简单等同。

当涉及对群体形象的感知时,社会心理学往往从不同的层面切入。比如从象征意义上关注群体的隐喻与符号[6],或者关注群体的规模等特征。研究较集中的有三个领域:印象——对单个人的形象的感知,刻板印象——对群体具有的特征与属性的感知[7],意象——对群体的特征和意图、信念形成的一种连贯的认识[8]。

对党员形象的研究可以从以上三类研究的成果和研究方法中受益。党员群体的内在组织、信仰、作风以及党员群体的外在表现构成了狭义的党员形象,而人们对这一形象的感知可能是基于对单个党员的印象,也可能是多次互动的经验,并掺杂了媒体的报道、道听途说等因素形成的抽象概括。其内容既包括党员群体作为一个整体在人们心目中呈现的模样及党员群体具有的特征,也包括对党员行为意图、动机的预期。从这个意义上看,对党员形象感知的研究应当重点借鉴刻板印象的研究思路,考察人们心目中党员群体的特征,以利于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宣传工作。

二、社会心理学视角下党员形象感知研究的主要方向

(一)党员形象感知的层次与维度

人们对党员群体形象的感知可能体现在不同的层面上,依据不同的心理维度而产生。对党员形象的层次与结构维度的探究,有利于找到影响党员形象形成的要素以及左右人们对党员形象产生总体评价的关键维度,也有利于提出精准定位的干预措施。

1.形象感知的层次

借鉴刻板印象研究中对刻板印象内容形象—规则两个层次的划分,对党员形象感知的研究也应当注意区分形象的不同层次,即描述(descriptive)层面的形象和规范(prescriptive)层面的形象[9,10]。描述层面的形象是人们心目中对党员群体实际上具有怎样的特征、怎样的行为方式等的感知。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描述”侧重点在于知觉者认为党员群体实际上的模样,而不一定真正符合事实。规范层面的形象指的是人们心目中认为党员群体应当具有的特征,即理想中的党员群体的形象。规范层面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党自身规定的党员群体应当具有的形象及民间自发形成的党员形象期待。党自身规定的理想形象可能更多反映自身意识形态定位以及阶级立场,服务于治国理政的实际,最终正式体现在以党章为代表的规章之中;而民间对党员形象的期许,一方面受到前者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经受社会表征的融合与转化的过程[11~13],党章规定的正式而陌生的形象可能会不断与民间传统和心理原型[14]的形象产生融合,产生出与前者相似但可能存在关键差异的民间理想形象[15]。

2.形象的内容维度

除了党员形象的层次,另一个亟待考察的问题是人们在感知党员群体形象时所使用的心理维度。换言之,数量众多的用以描述党员形象的形容词是否均可概括为一两个心理维度上的得分。对于这一问题,应当对人们心目中党员群体的刻板印象内容进行整理,从中抽象出相应的心理维度。近年来,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出现使人们开始注意刻板印象内容的维度、维度间内在的心理关联以及不同维度对群际知觉、情感和行为意向等的意义[16]。目前在对刻板印象内容维度的研究中,有两类主要的思路:第一种思路采用理论思考结合因子分析的方式,对人们描述某群体的特质词进行因子分析,从中提取出贯穿所有特质词的、更为深层的心理维度。这一思路最突出的成果是刻板印象内容模型[16,17]。其认为所有刻板印象内容都包括能力和热情两个维度,人们用于形容某一群体成员的形容词都可以转换为能力和热情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另一种思路是找到系统影响特定群体的刻板印象内容的心理机制。如关于群际评价中的非人化(dehumanization)[18]和“次人化”(infrahumanization)倾向。这一研究取向不需要提出适用于所有群体的刻板印象内容模型,而是结合特定群体的形象形成的机制和特征,提出相应的理论,较为灵活,具有针对性。

3.本方向目前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可能的研究问题

在这一方向上,目前国内只有少量研究关注党员形象的内容维度。如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党员形象评价中的不同维度,将党员形象分为生理形象、礼仪形象、政治形象、品德形象、业务形象[19,20],但不同研究中党员形象在以上五个方面的表现并不一致[21];亦有学者专门针对高校党员形象,提出党员形象分为政治觉悟、专业学习、群众基础、工作与生活作风、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22]。这些初步的研究大多存在样本量小的问题,对党员形象的内容仅做了简单的分类,并未考察形象感知过程中的心理维度,且对于维度之间的关系、结构和意义缺少理论思考,对维度的权重等问题缺少关注。

通过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审视党员形象感知的结构与层次,基于西方对于刻板印象维度以及心理机制的研究成果,可以注意到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居民对于不同层次的党员形象感知的内容如何?这些内容在不同层次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在感知党员群体的形象时,人们依据哪些心理维度判断与衡量这一群体?这些维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抑或人们在感知党员形象时,是否存在某种独有的心理机制使得形象感知的内容出现系统性的偏差?

借鉴社会心理学以往的研究,在区分党员形象多个层次的基础上,对任一层次的党员形象的研究均可借鉴内容维度研究中的两种思路。一方面,收集感知到的党员形象形容词,通过因子分析等手段得出党员形象感知的心理维度。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考察维度之间的关系,即维度之间是此消彼长还是同增同减的关系,以及这些维度对于人们对党员形象整体感知的作用等。另一方面,应当注意从党员形象中抽象出独特的内容生成心理机制,发掘出党员这一群体在社会知觉中的类别要素,以找到社会知觉过程中这一特定类别形象生成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二)党员形象感知的心理生成机制

目前对于群体刻板印象形成的机制大致可以分为动机、认知与文化的角度[7,23,24]。不同的角度往往对应不同的理论立场,本文综合相关的理论视角,对党员形象感知的心理形成机制与要素进行思考。

1.认知视角

认知视角可以追溯到早期刻板印象的研究中。其基本观点认为,人们在认识群体时,面对复杂的信息,不可避免地使用范畴化加工,从具体事物的共同点中归纳出一个范畴,并将这些事物均视为这一范畴的成员,与此同时,在认知上缩小范畴内的差异、夸大范畴间的差异,以达到降低认知负荷的作用[25,26]。因而,在认知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时,使用刻板化加工,产生出对群体的刻板印象,是人类在进化中获得认知机制不可避免的一个副产品。

人类的范畴化认知机制是产生形形色色的社会范畴以及刻板印象的关键原因。这一认知机制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比如群体的实体性(entitativity),即群体显得是一个“连贯的单元或实体”[27]的程度。影响群体实体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成员的相似性、是否显得具有某种共同的“本质”、是否具有能动性[28](P179~198),以及群体的外在可见的因素,如制服、徽章、标识[6]。实体性越强,人们越会觉得这一群体“真实存在”,其成员具有共同特征,而不只是一个人造的“概念”统摄下的千差万别的人[29](P11~36),进而可能将接触到的部分群体成员的特点上升为整个群体共有的特征[30]。

另外,对群体形象的感知有赖于对群体成员的了解,而接触该群体的成员是促进了解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对某一群体成员缺少直接接触时,人们对该群体形象的认知则可能受到媒体宣传、社会舆论、社会情绪等因素的左右,产生错误、歪曲的认识。以往的研究也发现当人们与特定群体的接触较多时,对其形成的刻板印象相对而言更为准确[31](P31~64)。为此,接触也常被视为消除对其他群体的偏见与歧视的有效手段[7]。

党员身份的凸显性(salience)是影响接触有效性的因素之一。当党员身份不凸显时,人们不会意识到在与党员互动,在接触中形成的对具体党员的印象也就不会汇集成为对党员群体整体形象的感知。若基层党员的党员身份不凸显,则其个人表现不会成为当地人对党员形象感知的“素材”。由于缺少“素材”,其对党员形象的感知便容易受到媒体、谣言、情绪等因素的左右,少数缺陷、不足可能会被无止境地放大。

从认知视角看,党员形象的形成除了符合一般群体的刻板印象形成的规律外,也存在一些独特之处。比如,与大多数刻板印象研究中常出现的群体不同,党员群体与党的革命与建设实绩常常无法完全区分开,其形象也会随着党的执政绩效、执政形象发生变化。有学者在对比我国的政党形象与西方政治心理学中政党形象的研究时,也指出我国党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实践形象”,而不仅仅是媒体聚光灯下的“镜头形象”[32]。某区域党的纪律、作风等要求落实情况较好时,当地人对党员形象的普遍感知可能更积极、更正面。

2.动机视角

动机视角同样在早期刻板印象研究中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24]。其主要思路认为,人们对其他群体持有的印象并不是中性的、纯粹认知过程的产物,而是受到人格、政治立场、情绪以及其他自我相关的动机驱动,以维护特定的权力与地位等级、促进自身的优越感与利益,等等。动机视角下主要的影响因素如下。

(1)地位与利益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发展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33]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对群体的刻板印象反映并服务于社会存在,而社会中群体之间的地位与利益结构是足以决定群际知觉的核心因素。刻板印象内容模型[16]的四个核心假设之一便提到群体的地位往往会影响到该群体的刻板印象,高地位的群体常被刻板地认为是高能力的,低地位的群体则被认为是低能力的,而能够占有社会资源的群体会被认为缺乏热情[17]。另外,群体之间的竞争会使得人们认为对方群体缺少热情[16]。

这一系列研究的基本观点是,现有的利益关系中占据优势地位的群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向特定群体强加一种固定的形象,从而使自身群体获益。在一定程度上,某个群体的社会形象可能受到特定的利益群体推动、塑造以及维持。不仅在某个社会内部的地位与利益关系中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国际秩序中的某一方通过各种手段诋毁、破坏对方的形象,也属于国际政治中的常见手段[34,35]。

(2)政治信仰。人们对政治问题形成的系统的信仰体系(belief system)会影响人们对不同群体形象的感知[36],因为信仰体系可能包含态度、价值观、意识形态等层面的心理状态[37],影响到人们对群体行为的预期与知觉,导致对其他群体形象持有双重标准,对其形象夸大或扭曲。目前研究较多的右翼权威主义(right wing authoritarianism)常常是预测对特定群体偏见、歧视的一个重要指标[38,39]。与之相反,平等主义以及类似的政治信念能够避免这类对其他群体的歪曲认知。

(3)社会认同与自我卷入。根据社会认同理论,社会上的群体往往在地位、权力、声望等方面存在差异,个人为了追求自我的高自尊[40]和自我的确定性[26,41],可能会产生对本群体的认同、对外群体的贬损,这一贬损往往体现在对外群体的刻板印象和偏见上[26]。比如,有研究表明,美国的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彼此的看法虽然从根本上是基于两党事实上存在的差异,但两党彼此的刻板印象都存在对事实差异的夸大与扭曲,甚至标榜自由、进步的民主党在扭曲对方形象的程度上还超过共和党[42,43]。

(4)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往往会对群际关系带来结构性的影响,如经济结构、劳动力结构的改变会影响到特定群体的经济状况、治安状况以及就业率等因素。这些影响往往会逐步体现在群际感知上,特定的群体可能会变成替罪羊。比如,有研究表明,当遭遇经济衰退时,人们感到资源稀缺、竞争压力提高,进而可能诱发对其他群体的刻板印象和偏见[44];而当灾难使人产生死亡恐惧时,人们可能进一步拥抱自身的世界观,强化自身群体的认同[45,46],进而产生对其他群体的敌意,影响对其他群体形象的感知。

总体而言,从以往关于动机驱动认知(motivated cognition)的研究可见,在感知党员群体的形象时,人们可能会受到多类动机因素的影响,并不完全是一个中立的、理性的知觉者。另外,相比认知机制,动机机制之中个体差异、群体间差异乃至地区间差异更为突出。我国幅员辽阔,民族、方言、行业、职业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人们对党员形象的感知。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将动机因素充分纳入考虑的范围。

3.文化视角

文化视角是刻板印象的社会文化学派的主要观点,其认为刻板印象是“特定文化体系中的一种衍化和传递模式”[47]。这一视角相对并不关注刻板印象为何包含特定的内容,也不太关注为何会存在刻板印象,而是强调人们对某一群体成员形象的感知是根植于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是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因而主要关注刻板印象的获得和传播。从文化视角分析,刻板印象是特定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传播的手段也与文化的习得有类似的途径,主要包括教育、媒体宣传等社会化的途径[7]。

媒体中呈现的信息与报道可以被理解为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文化再生产与传播的重要途径。在对于刻板印象的研究中,也发现媒体报道对于人们形成对特定群体的形象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在新闻报道中,党员的“勤勉/踏实”与“敬业/奉献”形象被不断强化,但与能力相关的“智慧”“能力”等形象并不凸显,甚至存在代表能力的精英形象与党员形象相分离的现象[48]。同时,党员形象往往呈现出与平民鲜明的差异,表现出在“毫不犹豫”的情况下,“无私奉献、义不容辞”的道德高尚但缺少人情味的刻板印象[49],在文学作品中这类刻板印象同样存在[50]。

4.本方向目前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可能的研究问题

目前国内对于党员形象形成机制的思考主要侧重于理论上的梳理,在内容上则侧重强调党自身的政治、思想与组织建设以及形象传播等[4]。由于文化视角与形象传播关系紧密,目前有少量研究考察媒体中呈现的党员形象[48,49]。除此之外,针对党员形象生成机制的系统、实证的考察相对较少,而基于认知和动机视角对于知觉者的人格、动机、情境乃至认知加工机制的研究仍付之阙如。

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可以注意到党员形象感知属于更宏观的群际知觉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即人们如何感知一个社会群体并形成对应的刻板印象。在这一视角下,推动刻板印象形成的认知、动机以及文化机制是相应研究的焦点,且这三类机制的视角彼此补充,共同形塑了人们对党员形象感知问题的理解。比如,群众感知到的党员群体的实体性程度如何?党员形象感知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党员身份的实体性与凸显性的影响?利益各异、信仰与认同千差万别的群体之中,对党员形象的感知又存在哪些差异与共性?媒体的传播以及教育的塑造如何影响人们对党员形象的感知?最终,这三大类因素在实践过程中是如何相互颉颃、交互作用,更是亟待未来实证的重要问题。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党员形象的比较优势

首先,社会心理学视角有助于丰富目前对于党员形象问题的理论思考。以往国内对于党的形象、党员形象等问题的理论分析大多侧重于党建工作与媒体传播两个角度,而从受众心理加工机制出发的理论思考则较少。在提升党员形象的过程中,党自身的建设和媒体传播的效果,最终都需要经由受众的心理加工,才能转换为人们感知到的党员形象进而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因而理解个体加工相关信息,形成党员形象的心理过程极为关键。社会心理学视角能够突出强调受众心理加工过程,为深入理解党建工作以及形象传播如何最终作用于受众,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思路。

其次,社会心理学视角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可操作的研究框架,有助于针对党员形象内容以及形象感知机制开展问卷及实验研究。由于多种原因的限制,以往关于党的形象、党员形象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讨上,至今,不同人群感知到的党员形象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具有哪些特点,党员形象感知的心理维度,以及不同维度在影响人们对党员群体整体印象时的相对权重等问题均不明确,使得相应的理论思考及形象提升的措施缺少实证依据。

最后,心理学技术可克服以往研究党员形象问题的障碍。毋庸置疑,以往对党员形象的实证研究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一问题存在较强的社会赞许性,调查对象可能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出现矫饰现象,在答题时按照其所理解的政治合适的答案,而不是真实的想法作答;另外,题目设置中的需求特征也可能对答题具有诱导性,最终使得数据丧失可信度。近年来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的发展提出了诸如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情感错误归隐程序(Affective Misattribution Procedure)等稳定可靠的测量手段,能够有效避免社会赞许性和需求特征的干扰,已在政治领域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因此,结合内隐测量与传统外显测量的手段进行党员形象研究,可以弥补以往研究方法上的不足,有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人们对党员形象的感知内容及过程。

猜你喜欢

刻板群体维度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中性自由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学困生元刻板印象结构探索与问卷编制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