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穆如轩书法点评

2019-02-15

老年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结字落款书友

景德镇老年大学 沈根度

沈根度书友的草书中堂,书写毛主席的七言律诗《长征》。作者自始至终一笔不苟,用笔精到,结字在端庄中有大小变化,章法比较和谐。偶有几个小瑕疵,如“閑(闲)”错写成了“间”字、“難(难)”字越出章法的边缘而略显不协调、落款太拘谨等,但仍不失为一件整体感较强的作品。

作者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草书字势的欹正相间与“行气线”的摆动照应。字势的欹正相间,是指草书的结字不能完全是平正端庄的,此作结字多平正而少欹侧;“行气线”是一行中每字重心点连成的一条“线”,在草书中,这条线是摆动不定的,以此来体现章法上的呼应与动感。此作以正书的字势与章法来写草书,因此缺少了草书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杨少先书友的篆书中堂写得严谨规范,用笔毫无懈怠,章法安排多样又十分和谐,落款活泼而恰到好处,可见其认真的书写态度。篆书是需要较好的体力和精力才能完成的,老年书友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在用印方面,若在姓名印下盖一枚闲章会更协调。此外,作者当务之急是要改变取法观念。要“取法乎上”,多学习古代小篆书家的经典作品,提高作品的格调和意境。此作面貌多是临仿了出版物中经电脑拼凑后的小篆“作品”,无论字法、笔法、结字还是气息格调,都与古代经典小篆有着本质区别。希望作者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

绵竹市老年诗书画学会 杨少先

宜昌市老年大学 林幸幸

林幸幸书友的篆书对联用笔洒脱,结体开阔,章法大气,与文字内容体现的意境较为吻合。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在写篆书时存在一定的误区:第一,篆书用笔要婉转流畅,此作用笔尽管很舒展,但线条比较生硬,不够畅通;第二,篆书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匀称,此作很多字的结构密处太密,很多笔画多团聚在字内某一部分,造成结构的收放对比有些失调;第三,篆法不够规范,如“驚(惊)”下之“馬(马)”,“華(华)”“萬(万)”之草字头等;第四,落款应该与正文书写风格和谐,此作落款像硬笔书写,气象小而不精致,需要注意。另外,按照对联格律,左边的“太华”应是上联,右边的“广陵”应是下联,由此导致款落在了上联,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袁盛浒书友的楷书作品,节录启功先生的论书诗。从书写内容到书体选择上都实现了统一,即内容是启功先生品题《张猛龙碑》的诗,作者书写亦采用《张猛龙碑》风格的魏楷。应该说,这件作品的书写功夫是很过硬的:方笔的熟练运用、结构的斜画紧结、章法的舒放端谨等,均能较好地体现出《张猛龙碑》的风格特征。

就此作而言,作者可进一步体会魏碑点画中的“柔性”,并不是阳刚作品的点画就一定挺直刚硬,而是刚柔相济的。此作中一些横画和斜钩写得太过刚性而乏柔韧,影响了作品的“韵味”。此外,正文中如“清”“(泪)”“續(续)”“彝”“齋(斋)”等字太拘迫,正中落款处的题头也太拙重,影响了作品的整体美感。

淄博市淄川区老年书画学会 袁盛浒

本栏目特邀点评杨金国,别署穆如轩主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书法创作与现当代批评)专业硕士研究生;2018年毕业于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获艺术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教师。

猜你喜欢

结字落款书友
《未来科技的13个密码》
简论启功的书法教育成就
落款
隶书“接笔”论
墨韵书香
省交通运输厅举办“书香交通·文化同行”读书分享会
基于Android的图书漂流共享软件开发*
《习近平讲故事》
中国画落款与钤印研究
徐州《从事墓志》书法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