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运动对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影响的系统评价

2019-02-15王颖李青杨娜单伟颖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绝经期太极检索

王颖 李青 杨娜 单伟颖

(1承德医学院护理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2廊坊卫生职业学院;3承德护理职业学院)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此期的出现代表着卵巢功能的衰退及生殖能力的终止〔1〕。此外,80% 以上的女性会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月经改变、生殖泌尿道变化、血管舒缩症状、精神神经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及骨质疏松(OP)等症状〔2〕,严重影响到此期妇女的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表明目前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以激素替代疗法最为有效,但因其需长期服药,有诱发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3〕。太极,作为中国传统运动文化的精髓,有助于调节脏腑、疏通血脉、强筋壮骨。已有研究发现太极拳对于改善抑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失眠症状、治疗心血管疾病〔4〕、免疫系统疾病〔5〕及提高骨密度(BMD)〔6〕等方面都有一定益处。相关研究也表明,太极运动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积极作用〔7〕。本研究旨在通过定量分析评价太极运动对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研究类型:随机对照试验(RCT),无论是否进行分配隐藏或使用盲法;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为符合绝经期综合征诊断标准的围绝经期妇女,3个月内未使用雌激素类药物,无规律运动习惯,无运动试验禁忌证,自愿参与本研究;干预措施:试验组给予太极运动干预,对照组不给予太极运动干预,太极运动的具体形式不限,非太极运动组的干预措施不限,但排除联合使用激素治疗的研究;结局指标: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分,骨密度(BMD)评分。排除标准:重复发表的文献;非中文或英文文献;非随机试验或无对照组试验;数据结果不完整;基线不可比。

1.2检索策略 计算机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相关会议论文、PubMed、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4月。检索词组配:(太极运动OR太极OR运动疗法OR太极拳)AND(围绝经期OR更年期)AND(生活质量),方法采用主题检索。搜索范围还包括某些文献的参考文献。

1.3数据提取与文献质量评价 首先,两名研究员分别独立阅读检索到文献的题目、摘要及全文,从而获取可能纳入的文献,再由两名评价者利用Cochrane Handbook推荐的质量评价方法,分别对纳入研究的随机序列产生、分配隐藏、医患盲法、结局评定盲法、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告偏倚和其他偏倚7个方面进行质量评价。针对每一个研究,对上述7条做出“是”(低风险)、“否”(高风险)或“不清楚”(缺乏相关信息或偏倚情况不确定)的判断。如果两名研究员对于研究结果存在争议,则由第三名研究员参与讨论,对于文中未提及但对本研究非常重要的信息则通过邮件或电话联系原始作者从而获取确切信息。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χ2检验。

2 结 果

2.1检索结果 共检索到542篇文献,排除不合格文献537篇,最终纳入5篇RCT文献〔8~12〕,文献的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纳入研究的一般特征和质量评价 纳入的5篇文献中,研究对象共有344名,各研究例数从30~103例不等。研究的发表时间在2010~2014年。提取各纳入研究的基本资料,包括作者、发表年限、干预措施、评价指标和文献结论,所纳入研究均有明确的纳入排除标准,所有研究的基线数据平行可比,干预持续时间为20~36 w。纳入的5篇文献中有3篇文献采用了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法〔8,11,12〕,其他2篇文献虽提及“随机”〔9,10〕,但并未阐述具体的随机方法;纳入研究中仅1篇文献对分配方案进行隐藏,采用密闭信封法〔8〕,其余4篇文献均未提及分配方案隐藏;对于盲法的实施,仅有1篇文献对研究对象实施了盲法〔11〕,2篇文献对于研究者实施了盲法〔8,11〕;对于缺失数据,1篇文献无缺失数据〔9〕,4篇文献缺失数据不影响结果分析〔8,10~12〕;1篇文献组间缺失的人数和原因相似〔10〕;纳入研究均未描述是否有其他可能的偏倚。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质量评价见图2、3。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图2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图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2.3太极运动对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 纳入研究的5篇文献中有4篇都于干预前后分别用SF-36对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因为SF-36有8个维度,所以将太极运动对每个维度的影响进行Meta分析,见表2,见图4。

2.4太极运动对围绝经期妇女BMD的影响 纳入研究的5篇文献中有2篇于干预前后分别用BMD量表对围绝经期妇女BMD进行评定。见表3,图5。

表2 Meta分析结果(SF-36)

表3 Meta分析结果(BMD)

图4 SF-36森林图

图5 BMD量表森林图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太极运动组与非太极运动组相比,对躯体疼痛、生命力、心理健康、总健康及脊柱BMD有明显改善,对于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特色:①评价者在系统检索文献过程中发现一些评价太极拳对生活质量影响的综述性研究,但没有发现按照Cochrane Handbook要求撰写的相关系统评价。②目前关于太极运动对生活质量影响的相关研究中,其干预对象大多为老年人,而本研究首次将围绝经期女性作为干预对象,从而针对性的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生活质量,同时,本研究结果也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关妇女保健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③本研究纳入的5篇文献中,4篇文献其对照组的干预措施均为保持原有生活方式,并未涉及其他相关运动或药物干预措施,因此纳入研究异质性较小。

本研究结果分析,太极运动对躯体疼痛、代表精力和抗疲劳能力的生命力、心理健康、总健康有明显改善。这可能与太极的相关作用机制有关。首先,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太极运动呼吸缓慢,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胸廓容积,从而增加肺活量,改善胸闷心悸等症状〔13〕。对于心理效应方面,相关研究得出结论,太极运动可以帮助女性减少压力、焦虑、抑郁和情绪的干扰,并提高其自我效能〔14〕。太极运动对躯体功能、躯体健康问题导致的角色受限、反映生理和心理健康对社会交往活动影响的社会功能和情感角色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①本研究纳入的文献中,干预时间20~36 w,因此对于社会功能、情感角色等长时间干预才能有积极意义的领域来说,其干预结果可能会受到限制。因此,对于今后相关研究,建议干预时间应在1年以上。②纳入文献在结果的评价上,仅仅使用了量性研究,对于社会功能、情感角色等内心感受方面的评价上可能会有偏倚。因此,建议在对内心感受方面进行评价时,不要单纯使用定量方法进行评价,可采用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对于BMD的影响,由于太极运动对脊柱的牵拉力最为强烈,能受到多方位的运动负荷,因而干预效果明显,而骨盆BMD所受牵拉力较弱,因此干预效果不明显。

局限性:①纳入研究数量较少,因此,研究结果的精确性和检验效能不高;②在纳入的5篇文献中只有1篇文献提及分配隐藏,其余4篇均未提及,故潜在的选择性偏倚可能会存在;再次,在盲法实施上,由于操作难度系数较大,仅有1篇文献对研究对象实施了盲法,2篇文献对研究者实施了盲法,故存在一定的实施偏倚和测量偏倚;其他偏倚来源不清楚;③在语种选择上,本研究结果仅纳入中文及英文相关文献,这可能会导致文献搜索的全面性上出现偏倚,从而影响研究结果及其论证强度。

综上所述,太极运动对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是有效的,但尚需要有严格设计的、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得出肯定性结论,从而促进太极运动在临床中的大范围推广,帮助更多围绝经期女性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绝经期太极检索
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游太极洞
『太极+』,未来可期
世界,从此『太极』
健康教育在围绝经期阴道炎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在IEEE 数据库中检索的一点经验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围绝经期避孕失败的原因及必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