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鱼藤酮在甘蓝中降解动态探索

2019-02-14刘军陈鑫刘骞程运斌沈菁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降解残留甘蓝

刘军 陈鑫 刘骞 程运斌 沈菁

[摘要]研究了两年三地的甘蓝在施用了5%鱼藤酮微乳剂后,不同时间点采集样品,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甘蓝中鱼藤酮的残留量变化,并进行了一级动力学方程模拟,其半衰期为0.3~5.3天。为正确评价鱼藤酮在甘蓝上的安全使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鱼藤酮;甘蓝;残留;降解

[中图分类号]S482.3[文献标识码]A

鱼藤酮是鱼藤酮类植物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从豆科鱼藤属和醉鱼豆属植物萃取的天然毒性物质。鱼藤酮光下易分解。一般情况,其有毒成分5~6天分解,而阳光充足的夏天,仅需2~3天。在世界各地都普遍应用在农作物虫害治理和鱼塘清理,被视为一种天然低毒且高效的杀虫剂。鱼藤酮作为一种仿生合成农药,兼顾了高效和低毒的特点,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鱼藤酮作为杀小菜蛾、跳甲等甘蓝上害虫的农药已经取得使用资格。鱼藤酮的检测方法研究较多,消解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研究了5%鱼藤酮微乳剂在甘蓝上使用后,在甘蓝上降解动态的研究,能为鱼藤酮在甘蓝上安全使用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高效液相-质谱仪LCMS-2010EV(岛津);T-25匀质分散器(IKA);离心机(TGL-10B,上海安亭仪器厂);涡旋仪(MS 3,IKA)及其他实验室常用设备。

鱼藤酮标样(99.0%,德国Dr.Ehrenstorfer公司),甲醇和乙腈均为色谱纯(J.T. Baker公司),甲酸(99.0%,Acros Organics公司),氯化钠(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超纯水用Barnstead 超纯水机制备,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5%鱼藤酮微乳剂(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1.2 甘蓝降解样品的制备

于2016、2017年在湖北省武汉市、广东省广州市、河北省石家庄市实施了试验研究,5%鱼藤酮微乳剂以1350mL/hm2的制剂用量在甘蓝莲座期喷雾施药1次,在施药后第0(2h)、1、3、5、7、14、21天采集已施药的甘蓝植株,甘蓝植株经切碎处理后在-18℃冷冻待检测。

1.3降解样品检测方法

称取经切碎处理的甘蓝样品10g 在100mL离心管中,加入20mL乙腈,以20000r.p/min 匀质2 min,再加入3.0g氯化钠,再匀质1min。以3500r.p/min 离心5min,吸取上清液5mL(相当于2.5g 样品)于100mL烧杯中,在80℃水浴种蒸发近干,加入2mL乙腈:甲苯(3:1,V/V)待净化。

用5mL乙腈∶甲苯(3:1,V/V)预淋洗Carbon/NH2柱(6mL,500mg),待淋洗液接近固体层面时迅速倒入上述待净化液,同时收集淋洗液,再用6mL乙腈:甲苯(3:1,V/ V)分两次淋洗,合并上述淋洗液,于45℃水浴中旋转蒸发近干,2.5mL甲醇定容,待质谱检测。

1.4 色谱条件

色谱柱:MGШ-C18(100mm×2mm,5μm);流动相采用乙腈:0.1%甲酸溶液(60:40,V/V);流速:0.2mL/min;进样体积:5μL;柱温:35 ℃;离子源ESI(+),SIM 扫描模式(m/z395);CDL温度:250℃;加热模块温度:200℃;雾化气流速(N2):1.5L/min;干燥气(N2)压力:40kPa;检测电压:1.65。

2 结果与讨论

2.1鱼藤酮的添加回收

在未施用鱼藤酮的空白甘蓝样品,添加0.01、0.10、0.50mg/kg 3个浓度的鱼藤酮标准溶液,每个浓度5 次重复,检测结果见表1,添加样品中鱼藤酮的回收率为89%~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鱼藤酮在甘蓝中的最小检测浓度为0.01mg/kg。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以及最小检测浓度能满足检测的要求。

2.2两年三地的甘蓝降解动态样品中的残留量及降解趋势

经过对两年三地甘蓝解动态样品的检测鱼藤酮残留分析,以时间(天)为横坐标,以鱼藤酮残留量为纵坐标进行一级动力学方程模拟,其残留数据及模拟方程见表2,部分异常数据不参与方程式模拟。检测结果显示2016年度甘蓝中鱼滕酮消解半衰期为湖北2.1天、广东2.1天、河北5.3天,2017年度的半衰期為湖北0.5天、广东0.6天、河北0.3天,降解动态图见图1和图2。

3 结语

2016年湖北和广东两地消解趋势基本一致,河北偏慢,这可能与河北降雨量小于其他两地有关。2017年的消解数据由于数据量少,得出的消解半衰期均小于1天,三地消解速率可以等同一致。2017年的消解速率大于2016年。已经有研究显示,不同作物和不同剂型对鱼藤酮的降解规律影响不同,本文研究得出鱼藤酮在甘蓝中降解的半衰期为0.3~5.3天,而甘蓝属于生育期较长的蔬菜作物,在甘蓝生长早期或距采收时间大于5天,施用5%鱼藤酮微乳剂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 徐汉虹,黄继光.鱼藤酮的研究进展[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02):140-143.

[2] 刘军,李贤波,沈菁.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甘蓝中鱼藤酮的残留[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1):4868-4869.

[3] MARTEL A C,ZAGGANE S.Determination of acaricides in honey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photo-diode array detection[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2,954(1-2):173-180.

[4] JIMENEZ J J,BERNAL J L,DEL NOZAL M J,et  al.De-termination of rotenone residues in raw honey by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0,871(1-2):67-73.

[5] YANG F,LIU Z C,HENDP,et al.Determination of botanical insecticides residues  in fish by liquid chromatogra- phy-electrospray  tandem  mass  spectr ometry[J].Food AnalMethods,2011,4(4):601-607.

[6] 韩凤鸣,李晓东,赖仕均,等.气质联用法检测鱼藤中鱼藤酮[J].刑事技术,2011(3):35-36.

[7] 杨方,郑丹萍,刘正才,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水产品中苦参碱和鱼藤酮残留[J].分析化学研究报告,2011,39(4):556-559.

[8] 周游,张宁,黄其亮,等.鱼藤酮在甘蓝上的残留消解动态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3,26(2):587-590.

[9] 徐志英,任莉,陈小军,等. 2.5%鱼藤酮微胶囊悬浮剂在普通白菜上的消解特性[J]. 中国蔬菜,2018(11):64-67.

[10] 陈妍,刘新社.露地和大棚条件下鱼藤酮和印楝素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J].河南农业科学,2019,48(7):88-94.

[11] 杨晓为,王芳,杨晓云,等.鱼藤酮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降解[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8(4):15-18.

猜你喜欢

降解残留甘蓝
变色的紫甘蓝
厨房色彩游戏
亚硝酸盐降解进展研究
一种平整机湿平整吹扫装置简析
土壤中多菌灵污染及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红外光谱结合元素分析法研究SRB对煤的降解
紫甘蓝
磺酰脲类除草剂分析方法的探讨
微生物对垃圾渗滤液中胡敏酸降解和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