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水利厅“ 三服务”着力解决农村贫困地区饮水安全问题

2019-02-14

山西水利 2019年9期
关键词:自然村水利厅安全工程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省水利厅按照省委安排部署,由厅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深入一线开展服务地方、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以下简称“三服务”)活动,找差距、补短板,着力解决贫困老百姓身边在农村饮安全存在的吃水用水难题,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具体化、实践化。

张朝村位于山西临县白文镇的东北部,是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村,虽然自来水管网已经入户,但一到夏季用水高峰,由于压力不够,就会出现水管只出声不出水的现象。住在地势较高的农户,一遇干旱少雨天气,就为吃水发愁。“就是山下水井中的水也不保险,看着挺清的,但水质不好。”驻村第一书记郭玉蛟的担忧,也是村民的担忧。

不久前,在省水利厅和扶贫部门的努力下,统筹整合的28 万元扶贫资金拨到了张朝村,聘请专业施工队进村钻井打水。8 月8 日,机井出水,老百姓欢欣鼓舞。村党支部书记柔贵忠笑呵呵地说:“这眼机井深度有300 米,解决了我村吃水难题,我们的日子也像这井水一样,越过越甜。”

今年是山西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决战决胜的关键之年,保障农村群众饮水安全是解决脱贫攻坚“三保障”问题的重点任务。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省水利厅找差距、补短板,今年以来共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各级资金19.6 亿元,其中省级以上资金14.28 亿元,计划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008 处。截至目前,已开工3277 处,完工1258 处,90.5 万人口受益,涉及贫困人口15.66 万人。

永和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个多月来,在永和县崎岖的山路上,出现了一支摩托车骑行队,他们是县水利局局长刘永胜带领的班子成员和技术人员。由于永和县大部分水源地都在沟里边,汽车难以到达,他们就骑摩托车下沟实地调查,有的自然村连摩托车也进不去,就步行。凭着这股精神,刘永胜骑摩托车跑遍了7 个乡镇、81 个自然村,确定了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方案。

后苏家山村,仅有41 户114 口人,有人说这里丰水,有人说这里缺水。说丰水,是因为紧邻黄河;说缺水,水中氟含量超标,不合适饮用。该县投资9 万元,为家家户户安装饮用水单户净化设备,村民辛清平说:“以前我们喝的都是高氟水,小孩一长乳牙,牙就开始发黄,村民戏称‘难以启齿’,现在我们喝的是放心水。”

大宁县太德乡龙吉村当时由于土地难以协调,导致修建的蓄水池位置低,高处15 户村民吃水困难。县水利局近日在龙吉村主输水管道上安装了一台变频加压泵,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三多乡呜啼村由于水量不足,管网老化,致使饮水保证率不达标,需要修路、打井、管网改造,乡干部冯宏伟蹲守工地,跑前跑后,使修路工程提前完成。现在他又和工人们一起打井,成天泥一身、土一身,村里人见到他总是戏称“土人回来了”,但对他打心眼里感激。

在“三服务”调研过程中,省水利厅对全省所有村庄的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障等进行全面排查。采取“县级全面排查、市级重点核查、省级随机抽查”方式进行,排查工作以县为单位,以各自然村、农村饮水工程为单元,通过进村入户、查看工程运行、查阅水质检测资料等,全面了解群众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在临县安家庄乡乔峁村、兴县瓦塘镇前石门村和高家沟村村民反映的因自来水管道埋深较浅、供水水源不足,每到冬天管道冻结就吃不上自来水等问题,省水利厅调研组第一时间与当地水利部门、乡镇府负责人和村干部通过沟通,并现场勘探,现场研究,按照“一村一策”原则,逐村制定解决方案。通过对自来水管道重新进行深埋并加装保温材料、修复供水管线和水源地等措施,确保在今年上冻前全部解决老百姓吃水难的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工程建设后,后期运行管理更为重要。为此,省水利厅正在制定《山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改革实施方案》,从省级层面给予基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指导。对农村饮水工程从建设、管理、运行全过程,做到了标准落实、政策落实、责任落实、机制落实,切实将改善民生、开展“三服务”和深化整改贯通。

(转自:省政府网站)

猜你喜欢

自然村水利厅安全工程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省水利厅组织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等
省水利厅科学组织全省秋汛防御工作开展
2025年山西垃圾收运覆盖90%以上自然村
水利厅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大会等
河南所有贫困自然村 实现4G网络全覆盖
河南安排部署贫困自然村宽带网络全覆盖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我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前期决策阶段的建设需求分析研究——基于满足率/缺口率分析方法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