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健康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2019-02-14黄晓兰赵文穗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9年6期
关键词:均数算术咨询

徐 蕾,江 燕,黄晓兰,肖 筱,祁 莹,赵 琦,赵文穗

健康教育贯穿于三级预防的始终[1]。社区健康教育在城市健康教育中十分重要[2],在知识传播、疾病防治、延长寿命、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我国已将健康教育纳入社区卫生“六位一体”服务中[4],并成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之一[5-6]。

随着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深入推进及公共卫生工作中多部门合作的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在组织管理、传播渠道、方式方法、覆盖人群及传播效果等方面渐渐有了新的发展。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通过函询广泛征询专家意见,经反复有组织的信息汇总交流,最终得到比较一致且可靠的方案[7]。为了进一步适应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本研究在目前常规健康教育考核指标的基础上,计划应用德尔菲法探索建立一套适应当前工作情况的社区健康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旨在进一步规范工作、改进绩效并协助完善决策[8]。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需要,本研究共选取了35 位专家进行函询,专家包括来自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长宁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长宁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人员与家庭医生代表。专家的纳入标准为:①在卫生管理、全科医疗、健康教育及公共卫生等专业工作领域,具有10 年及以上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②熟悉健康教育工作,并具备一定的理论或实践基础;③支持本研究,在研究期间确保能够参与两轮专家咨询。 35 位专家平均年龄为(42±6)岁,从事上述相关专业的工作年限平均为16±8 年;本科及硕士学历者32 人(91.4%);中级职称22 人(62.9%),高级职称11 人(31.4%);从所属专业来看,公共卫生专家12 人(34.3%),健康教育专家6 人(17.1%),全科医疗专家5 人(14.3%),卫生管理专家12人(34.3%)。

1.2 研究方法

项目组首先在中国知网、PubMed 等数据库中查阅“健康教育”“评价指标”等相关文献,并邀请疾控中心、高校及社区部分专家进行讨论,从健康公共政策、社区健康教育、发展个人技能及健康教育效果四个方面,建立起初步的健康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用于专家咨询。初步的指标体系包括上述四方面内容的一级指标4 个、二级指标8 个、三级指标22 个。

项目组根据初步建立的指标体系设计了问卷,向35 位专家进行了两轮函询。第一轮函询请专家就指标的判断依据、熟悉程度进行自我评价,并从必要性、可行性、稳定性、敏感性四个方面对一级、二级、三级指标进行指标重要性的评价打分(0~10分)。通过界值法筛选评估指标,根据每项指标重要性得分的算术均数、满分比、变异系数,计算参考界值。算术均数、满分比为正向指标,其参考界值为“算术均数-标准差”,数值大于界值则入选。变异系数为负性指标,其参考界值为“算术均数+标准差”,数值小于界值则入选。同时不符合两个及两个以上尺度的指标才被删除。

第一轮咨询结束后,向专家反馈第一轮咨询的统计结果,并进行第二轮函询。第二轮函询请专家对第一轮函询后梳理调整的指标体系,从必要性、可行性、稳定性、敏感性四个方面对各级指标进行重要性评价打分(0~10 分),并对各级指标权重打分。第二轮指标的筛选标准界定与第一轮相同。 经过两轮咨询,专家意见渐趋一致,专家咨询可以停止。结合专家意见,确定健康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权威系数来反映专家的权威程度,其计算方法为(判断依据系数+熟悉程度系数)÷2,一般认为权威系数≥7.0 即可接受[9];通过协调系数来反映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并用以确定是否可停止专家咨询;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四个维度的权重,并结合各维度专家评分计算各指标综合得分,及综合得分的算术均数、满分频率及变异系数,根据筛选标准确定入选指标;通过权重累积连乘方法计算三级指标权重。

2 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分别发出问卷35 份,两次回收的有效问卷均为35 份,有效回收率均为100%。

2.1 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

专家的判断依据系数为0.94,熟悉程度系数为0.95,权威程度系数为0.95。

2.2 专家的协调系数

第一轮咨询,专家的协调系数为0.20(P< 0.05);第二轮咨询,专家的协调系数为0.40(P< 0.05),结果可取,专家咨询可以停止。

2.3 指标各评价维度的权重

判断矩阵经过一致性检验,CI=0.049,RI= 0.900,CR=0.054(<0.10),判断矩阵无逻辑混乱,结果可靠。指标的必要性、可行性、稳定性、敏感性四个维度的权重分别为0.41、0.31、0.17、0.11。

2.4 健康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轮专家咨询后,根据指标筛选标准:①一级指标同时满足算术均数≥7.89、满分频率≥0.12、变异系数≤0.24;②二级指标同时满足算术均数≥7.76、满分频率≥0.06、变异系数≤0.27;③三级指标同时满足算术均数≥7.47、满分频率≥0.10、变异系数≤0.33,1 项一级指标、1 项二级指标、4项三级指标被删除。见表1。

第二轮专家咨询,根据指标筛选标准:①一级指标同时满足算术均数≥8.63、满分频率≥0.09、变异系数≤0.15;②二级指标同时满足算术均数≥7.97、满分频率≥0.08、变异系数≤0.25;③三级指标同时满足算术均数≥7.62、满分频率≥0.11、变异系数≤0.30,1 项二级指标、3 项三级指标被删除。见表2。

表1 第一轮咨询删除指标详单

第二轮专家咨询,根据指标筛选标准:①一级指标同时满足算术均数≥8.63、满分频率≥0.09、变异系数≤0.15;②二级指标同时满足算术均数≥7.97、满分频率≥0.08、变异系数≤0.25;③三级指标同时满足算术均数≥7.62、满分频率≥0.11、变异系数≤0.30,1 项二级指标、3 项三级指标被删除。见表2。

表2 第二轮咨询删除指标详单

经过两轮德尔菲咨询, 3 项一级指标,6 项二级指标,13 项三级指标最终纳入长宁区健康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

表3 最终确定指标与权重

3 讨论

通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初步建立了长宁区社区健康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中两轮专家咨询均发出问卷35 份,有效回收问卷35 份,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说明专家的积极性较好。专家的判断依据系数为0.94,熟悉程度系数为0.95,权威程度系数为0.95,具有较好的权威性。协调系数是反映全部专家对所有指标的评价意见的协调程度,第二轮专家咨询后,协调系数达到0.40(P<0.05),说明专家评估的协调性较好,结果可取,故专家咨询至第二轮停止。本研究综合考虑了指标的必要性、可行性、稳定性及敏感性4 个评价维度,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维度的权重,使研究结果更加可信。

本研究中,3 项一级指标、6 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被保留。3 项一级指标按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社区健康教育、发展个人技能、健康公共政策;二级指标按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组织网络、KAP、公共政策、健康教育能力、序贯式教育、新媒体健康教育。

虽然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已形成一定的基础,然而与国际健康促进发展仍有较大差距,相关政策的不完善制约着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2]。本次研究中,健康公共政策的一级指标即是希望通过明确的指标导向,鼓励社区在建立组织网络的基础上,规范健康教育工作并推动配套政策的落地,发挥健康促进作用。

传统的社区健康教育,内容、方法和形式等方面较为单一,居民的参与度不高,也影响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4,6]。新媒体健教手段可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增加健康教育的生动性,提高居民参与度,并可通过自媒体板块划分等手段,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形式及内容的健康教育,这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成效。国内外也已有学者研究不同的新媒体工具或技术,在部分人群的网络健康素养与慢性病预防中的应用[10]。居民对知识的吸收需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持之以恒、长期渗透的健康教育工作,方能使健康知识深入人心,促进健康行为形成[4]。

长宁区家庭医生制度的深入开展,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11],但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发展个人技能仍十分重要和必要。本研究将医务人员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健康教育受众方的满意度及健教效果纳入评价体系,体现了注重服务能力、满意度与服务效果的评价原则,也与目前长宁区的服务理念相适应[4]。

本研究在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健康教育的提供方和接收方,倾向于注重满意度和服务效果,并纳入了新媒体健康教育的内容。但本次研究仅初步建立了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是否合理、有效,还需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均数算术咨询
担心等
算算术
学算术
小狗算算术
关于均数与偏差
关于均数与偏差
服务与咨询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