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织学实验》实践课程改革探讨

2019-02-13髙伟洪陈卓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19年1期
关键词:针织电脑实验室

刘 玮,髙伟洪,陈卓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

0 引言

《针织学实验》是在学生学习针织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集中实践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针织产品的生产加工方法,加深理解针织产品的成圈工艺,掌握基本针织物产品的分析测试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针织设备进行纬编针织物组织的设计与织造。目前国内外对于同类实践课程侧重于智能化设计与制造,各高校均已配备了较先进的针织产品生产设备,并通过设置系统的课程模块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针织专业人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自建校之初已有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长期以来一直注重本科实践教学,目前针织实验室配备了多台手工操作针织编织机械,基本满足了具有针织产品设计开发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并购买了国际领先的德国进口Stoll电脑针织横机,其花型设计软件M1plus软件是基于人体功效学原理的纬编针织面料的设计程序,可实现行业最领先的理念“织可穿”,能够满足学生进行针织创新设计,为扩大和加深学生的针织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贴近现代制造业创造了条件。

1 《针织学实验》课程特点

《针织学实验》实践教学侧重于通过上机操作加深理解针织产品的成圈工艺以及认识不同针织产品的加工设备及方法。主要操作设备由纬编手摇横机和电脑横机。

该实践课程有以下主要特点:(1)以实践为主要特征,在实验、探究、设计和操作等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2)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实验小样的设计和制作主体完成人为学生,教师负责示范基础操作流程,并对学生进行上机操作指导;(3)实验内容多,综合性强,实验内容包括了纬编、经编设备的认知、纬编基本组织、变化组织、花色组织的产品编织以及小样分析;(4)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通过电脑横机设备进行创新性织物组织设计和织造。

2 《针织学实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校“针织学实验”实践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内容缺少实用性和创新性。当前针织工业的发展早已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阶段,手摇横机也已被电脑横机所取代,而《针织学实验》实践课程却尚未包含电脑横机的相关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方面均需进一步完善。

2.教学模式陈旧。实践教学对于教师的示范演示要求较高,而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一位教师上机操作演示,二十名左右学生观看,无法保证每一位学生对于操作步骤流程准确记忆并理解,从而造成了在后期的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出现操作失误情况的几率较高,影响实验进度。

3.实践教学学时少,实验室设备数量有限。目前实验课时共30学时,在实验进展顺利的情况下能基本满足课时需求,但针织学实验室同时服务于多各班级,设备调试以及故障等原因,使得很多学生紧靠课堂上的时间并不能完成所有实验内容。

4.青年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目前该实验课程的主讲老师以及实验室教辅人员均为青年教师,缺乏生产一线的实际锻炼和实践经验,并不能很好地结合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

3 《针织学实验》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针对实践课程改革目标,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式,丰富课程资源,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和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五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

3.1 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制定以培养适合行业发展需求的创新性人才为导向的大纲,构建以基础型实验为主、设计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内容为辅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实验指导书等教学文件。基础型实验内容主要包括手摇横机及电脑横机工作原理及上机操作,基本组织和复杂组织针织物的分析与编织,大圆机及经编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认知;设计型实验包括花色组织针织物上机编织,创新型实验主要采用电脑横机花型设计软件从针织物的材料、织物组织、成型设计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的设计和制作。

3.2 改进教学方式

将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策略有机融合,建立基于讨论式和案例式教学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实践中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将教师由课堂教学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在知识积累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以织物设计实际案例为主题进行讨论式教学,并逐步过度到围绕该主题的项目式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尝试探究,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同时,有效借助多媒体,将教师操作示范步骤制作成课件或者视频,并提前发给学生,充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丰富课程资源和实验条件

更新教学材料,完善课程体系内的面料库,借助三维打印方法开发织物结构和织机机件三维模型教具,弥补课堂教学中对设备、工艺、产品的具体形象、过程和变化难以把握的劣势,与《针织学实验》中的工程实践操作进行良好衔接。将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德国Stoll电脑横机纳入实验内容建设,同时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资源为学生创作更好的实验实习条件。

3.4 建设开放性实验室

目前针织学相关实践课程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且针织设备数量有限,参与使用的学生人数较多,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强实践,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除正常实验课外,针织实验室在工作日按照特定时间进行开放,并由主讲教师或实验室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开放实验室内设备将包括手摇针织横机数台,电脑针织横机及花型设计软件所用电脑四台。同时,服装学院针织实验室建立了实验室操作规则以及仪器的使用章程,有利于集中实践课程的开展。课程建设团队教师均参与了教学团队,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

3.5 加强主讲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针织行业发展迅速,针织机械也在智能化和个性化制造方面不断突破,而本课程建设教师均为教学一线的青年教师,虽然拥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的现状,加强主讲教师的工程能力培养,推荐青年教师到校外相关企业锻炼,深入工程技术岗位,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掌握行业发展最新动态,从而培养面向市场和面向社会的卓业工程人才。

4 结语

在学分制改革大背景下,为更好的培养纺织品工程人才,对《针织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案以及针织学实验指导书进行了重新梳理及优化。通过改进教学方式,丰富课程资源,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和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灵活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高水平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为其职业能力和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针织电脑实验室
电脑
电脑节来了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优雅针织柔情秋意
会隐身的针织迷彩
针织与纱线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