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仁市林地分级管理与森林结构优化

2019-02-13张太平

山西林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怀仁天然林林地

张太平

(怀仁市林业局,山西 怀仁 038300)

1 林地质量等级划分

怀仁市地处雁北关外,气候寒冷,降水量少,土壤瘠薄。全市国土总面积12.35万hm2,其中林地面积43252.72hm2,占国土总面积的35.02%。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的《怀仁市林地质量等级划分专题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该市林地质量主要划分为Ⅱ级、Ⅲ级、Ⅳ级、Ⅴ级4个等级。其中,Ⅱ级质量林地面积18389.50hm2,占全市林地面积42.52%;Ⅲ级质量林地面积17117.18hm2,占全市林地面积39.57%;Ⅳ级质量林地面积7674.19hm2,占全市林地面积17.74%;Ⅴ级质量林地面积71.85hm2,占全市林地面积0.17%。

2 林地分级管理措施与成效

立足不同等级林地质量现状,该市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的理念,结合地方生态治理的根本需求,突出增强保护功能,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提升林地刚性管理与绿色承载量。

2.1 全面加强Ⅱ级质量林地管理

Ⅱ级林地位于该市城区周边,具有较高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根据生态区位和功能定位,大力培养生态防护型乔木林。2016年到2018年,以环城绿化、通道绿化等工程为载体,扩展林地绿化面积3241.20hm2,使该区域林木绿化率达到53.52%。同时制定了地方法规,严禁违法违规征(占)用林地。

2.2 着力优化Ⅲ级林地质量

Ⅲ级林地位于平川区,追求较大的林业产业价值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近年来,该市集中营造连片生态林2693.40hm2、经济林1215.40hm2,新建农田林网239.50km。在平川区,形成了生态功能持续提升、林业产业同步发展的双赢格局。在用地管理方面,建立起了高标准的林地资产价值评估体系,通过经济手段,连续10年将林地的征(占)用控制在省级规定的指标范围之内,达到了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目的。

2.3 集中治理Ⅳ级质量林地

该质量等级林地一般处于丘陵区,土层薄、土质差、生态治理难度大。2010年以来,该市相继投资近15.30亿元,实施“金沙滩生态经济林区”人工造林2.10万hm2,完成清凉山等山体、陡坡生态修复工程1.13万hm2,新建通道绿化工程里程135km。在金沙滩构筑起林木苍翠、四季常青的森林防护体系。同时,加强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制定严格的征(占)用准入门槛,杜绝了非法占地现象的发生。

2.4 严格管控Ⅴ级质量林地

该等级质量林地均处于山区,仅占全市林地面积的0.50%,生态基础尤为薄弱,但生态区位重要。2016年到现在,该市积极采取人工促进、封山育林措施,实施山区造林392hm2,并全部进行围网封育,全面强化专业管护,坚决杜绝违规放牧、违章用火,以及采砂、取土、开垦等违法活动,促使山区植被得到了休养生息,使生态防护功能进一步增强。

3 森林结构状况分析

3.1 起源结构状况

目前,全市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林地面积38611.5hm2,其中天然林面积6215.39hm2,占16.10%;人工林面积32396.39hm2,占83.90%。

3.2 树种结构状况

从全市森林资源现状来看,支撑生态系统的树种主要是以杨、柳、油松、樟子松、侧柏等为主的乔木,面积22270.56hm2,其中阔叶林面积18851.72hm2,占乔木林面积84.64%;针叶林面积3418.84hm2,占乔木林面积15.35%。

3.3 龄组结构状况

在全市现有的乔木林中,幼龄林面积为6282.68hm2,占乔木林面积的28.12%;中龄林面积为3701.11hm2,占22.63%;成熟林面积为785.07hm2,占3.53%;过熟林面积为6462.86hm2,占79.02%。

3.4 林种结构状况

怀仁市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面积合计32764.51hm2,占全市林地面积的75.75%。其中防护林面积22753.10hm2,占69.44%;特种用途林面积8538.87hm2,占26.06%;用材林面积386.31hm2,占1.18%;经济林面积1086.26hm2,占3.32%。

4 优化森林结构的主要途径

提高林地质量,说到底就是要充分挖掘林地及林木的内在潜力,通过采取科学措施,使森林结构产生质的变化,并凸显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围绕促进林地质量提升这个主题,该市近两年来积极探索有效途径,结合全市“建设美丽幸福城市”的中心任务,坚持以加快起源结构优化、树种结构优化、龄组结构优化、林种结构优化为切入点,推动森林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4.1 在起源结构优化方面

首先在保证现有天然林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以规模治理和大项目造林为带动,有效促进人工林面积的大幅增加。主要途径为:一是对天然林地的征(占)用实施严格管控,划定专门的天然林“红线区”,严禁采伐生态重要区域,同时通过科学手段培育混交林、异龄林,形成可持续利用的天然林生态系统。对于生态功能相对脆弱的天然林地,突出采取封山育林措施,以及人工促进的办法,达到既保护天然林生态系统,又提升其综合功能的目的;二是进一步扩展森林植被。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为目标,从2017年开始,集中利用两年时间,市财政投资4.30亿元,全面加快宜林地、荒草地、坡耕地以及山区的造林绿化,使全市1025hm2宜林荒山、荒坡、荒滩得到全方位绿化。在增加生态相对脆弱区域植被覆盖水平的基础上,构建起较为完备的森林生态保护系统。

4.2 在树种结构优化方面

受自然条件限制,该市在造林绿化中可选树种并不是很多,因而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市形成了大面积以群众杨(即俗称“小老树”的小叶杨)为主的相对单一的纯林,但其抗逆性差,防风固沙能力较弱。针对这一弊端,市林业部门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普遍认为油松、樟子松既是常绿乔木,又非常适合本地区生长,且具有树形美观、生长快、耐寒耐旱、抗风、耐土壤贫瘠的特点,基于这种考虑,近年来在全市予以大力推广栽植。主要途径为:依托重点工程,在东部龙首山、西部洪涛山营造油松、樟子松块状混交示范林3452hm2;在平川区营造杨柳与油松、樟子松带状混交林2920hm2。在进一步优化树种结构的基础上,改善林地质量,提高森林防护能力。

4.3 在龄组结构优化方面

全市过熟林面积最大,成熟林面积最小。由于过熟林面积所占比重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森林生态功能的发挥。对此,该市做好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幼龄林、中龄林的重点抚育,不断优化林木生长环境,促进近熟林和成熟林面积的逐渐增加;二是加强更新改造。完成低质低效林、过熟林更新改造1130hm2,改善了林分质量,增强了生态功能。

4.4 在林种结构优化方面

怀仁市是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之一,在全省生态分区中位于“恒山长城沿线防护区”的前沿。因此,该市把优化林种结构的着力点放在以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工作上。全市立足现实要求,重点营造高效能的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同时发展经济林。到目前为止,全市防护林面积达到了23645.24hm2,与2017年相比增加892.14hm2;经济林面积3954.99hm2,增加2868.73hm2。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使林种结构更趋合理、林地质量更加优化。

猜你喜欢

怀仁天然林林地
怀仁市:举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
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建设成效与经验探讨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天然林保护任重而道远
塞上怀仁迎来四海客商 羔羊美食发布万里飘香 2019山西·怀仁羔羊肉交易大会盛大开幕
山西怀仁河头乡:“金香脆”香瓜成增收“金瓜”
图片新闻
怀仁市:组织防控双斑萤叶甲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