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岳山林区森林经营管理技术

2019-02-13梁梦熙陈竹青

山西林业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标号森林抚育林分

苗 栋,梁梦熙,陈竹青

(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介休 032000)

开展森林经营是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产值的主要手段,森林经营的目标是提高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1 太岳山林区基本情况

太岳山林区是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直属的国有林区,经营范围跨涉长治、临汾、晋中3市11县,总面积15.22×104hm2,活立木总蓄积量762.23×104m3,森林覆盖率82.97%.主要树种有油松、落叶松、白皮松、白桦、辽东栎等。太岳山林区地域广阔、立地类型复杂、树木种类丰富、森林结构多样,是天然的博物馆和优良的基因库,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基地。

2 太岳山林区森林经营理念

2.1 总体思路

结合森林抚育经验和太岳林局资源实际,其森林经营的总体思路是:贯彻全流域治理、全林分经营理念,科学编制森林抚育作业设计,重培训、严管理,认真组织实施好森林抚育五大模式。

2.2 森林经营理念

牢固树立近自然育林、多功能培育、可持续经营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三全”(全林分设计、全过程监管、全覆盖作业)、“两分离”(标采分离、产销分离)的工作要求,精准设计、精准标号、精准施工、精准管理、精准验收,积极推广应用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林经营新技术。

把森林抚育经营与景观林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结合起来,在提升森林质量的同时,提升森林的景观价值。优先在景区景点、通道两侧布设森林抚育工程,规模经营,整体推进。注重目标树修枝、珍稀树保护和彩叶树培育,将景区内和通道两侧的森林逐步改造成特色景观林、季相风景林,增加多样性,增强稳定性,提高观赏性。对林缘空地进行补植,充分利用林区内丰富的阔叶树景观资源,结合抚育间伐,采挖有培养价值的彩叶树归圃定植,对特色乡土阔叶树进行可持续经营。

3 森林经营管理措施

1)设计方面。综合考虑林分类型、投资标准、作业地块道路状况、采伐剩余物利用难易程度和森林采伐限额等因素,精准划分细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地,确定抚育方式、抚育强度、消耗蓄积和出材率,切实做到按细班调查、全林分设计。

2)培训方面。将作业现场作为培训课堂,现场培训,现场示范,现场交流经验,现场答疑解惑。把工队队长、施工员、技术员和林场标号人员列为培训对象,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在施工作业前对实施单位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

3)标号方面。组建专门的标号队伍,提高标号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做到科学标号、标采分离。

4)施工方面。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经常深入工地检查指导,确保把问题解决在施工一线。施工人员全程跟班作业,杜绝工作不到位、超强度采伐等现象发生。

5)管理方面。要提高抚育工队准入门槛,择优选择有资质、有实力、懂技术、讲信誉的公司承担工程建设任务。采取集体观摩,现场点评,评比排队的办法,点面结合,综合评判,促进抚育质量全面提升。

6)验收方面。要创新验收办法,加大抽查比例,控制人为因素,保证验收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要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到位或出现违规行为的要严肃问责,并核减投资。

4 太岳山林区森林经营模式探索

根据太岳山林区资源状况,结合近年来森林经营的经验,总结出以下5种森林经营模式。

4.1 人工落叶松管理型模式

太岳山林区约分布有1.33×104hm2的人工落叶松纯林,基本上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培育的。由于林分竞争激烈、生产力下降,需要对该林分进行抚育。按照林木分级的原理进行疏伐,优先采伐枯死木、病腐木和生长受限的林木,使保留木均匀分布。保留木的数量根据原林分密度而定,采伐强度不宜超过35%,一般控制在1 200株/hm2~1 950 /hm2.

4.2 油松纯林经营型模式

太岳山林区的油松纯林集中分布在沁源、沁县等地,占太岳林局森林资源的1/2.因此,油松纯林的经营是该区森林经营的重点。对于油松人工林,应采取不同强度的疏伐,使其经营密度控制在最优的范围内,技术指标可参照人工落叶松执行。对于天然油松林,幼龄林阶段由于存在复层压制问题,应选择透光伐,伐除上层或侧方遮阴的劣质林木、霸王树、大灌木等,改善保留木的生长条件,促进树木生长;中龄林阶段由于林木分级明显,需采取以目标树经营为主的疏伐,设立目标树120株/hm2~180株/hm2,伐除影响目标树生长的树木,确保目标树的生长空间。

4.3 天然混交林改造型模式

太岳山林区的天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灵石、霍州、洪洞、古县,树木组成主要以阔叶树为主,有时兼有少量侧柏、油松,树木种类多样、林况复杂、灌木草本分布较多,林相较差。这类林分需采取目标树经营体系,保留优势树木和珍稀树木,对周围影响其生长的干扰树和其它树木进行伐除。一方面,以目标树为中心进行割灌,以改善目标树生长环境,提高林分通透度;另一方面,注重对优质珍稀树木的保留,如,水曲柳、核桃楸、脱皮榆、青皮椴、红豆杉、紫椴、野大豆等。林分整体密度控制在1 050株/hm2~1 500株/hm2为宜。

4.4 景观风景林建设型模式

景观风景林是分布在绵山、石膏山、红崖峡谷、七里峪等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林分,有着特殊的景观价值。这类林分可采用建设型经营模式,在总体疏伐的基础上,有意保留霸王树、变异树、特型树以及珍贵稀缺的阔叶树,对针叶树要进行全林修枝,对林内景观效应差的灌木要进行割除,以提高通透度,提升景观效应。同时,对特型树木或珍稀树木进行挂牌,以提升景区的旅游价值、森林文化价值。

4.5 疏幼龄林培育型模式

对于郁闭度0.5以下的林分或者造林后保存率低的林地,应采取培育型经营模式,以提升林分质量。在郁闭度0.5以下的针叶林内,根据情况开展割灌作业,然后适度补植。对于造林后保存率较低的林地,可结合割灌除草、扩穴,进行适度补植。补植时可以选择近年来太岳林局育苗成功的黄菠萝、白蜡、辽东栎、核桃楸等阔叶树种,以形成稳定的混交林结构。

猜你喜欢

标号森林抚育林分
国有林场森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索
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抚育间伐措施
抚育间伐对油松林下灌木多样性的影响
4种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特征研究
4种阔叶混交林的持水特性研究
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探讨
红桦林森林抚育技术
图的(2,1)-点面标号*1
基于路P8m+4t+2的交错标号的图S(4m+1,4(t+1),4m-1)的优美标号*
亚热带地区典型林分氮保留能力的差异及δ15N空间垂直分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