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偶像崇拜现状调查分析

2019-02-12王睿铮

神州·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崇拜偶像高中生

王睿铮

摘要:高中生偶像崇拜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娱乐明星、体育明星及动漫人物等娱乐化程度较高的人物在高中生崇拜的偶像类型中占比较高,而政治家、革命家及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等对实际生活有较大塑造力的人物则相对占比相对较低。本文试图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学校和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原因等着手分析该现象的成因。

关键词:高中生;偶像;崇拜

1高中生偶像崇拜调查

1.1研究对象说明

本次调查随机选取了广东省广州市某高级中学高一至高三三个年级六个班级,发放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20份,收到120张有效问卷。有效问卷中,共有高一学生40人,高二学生40人,高三学生40人,样本比例为1:1:1。男生58人,女生62人。其中108人有明确偶像,12人有较为模糊的偶像。鉴于偶像较模糊者对于本次调查无意义,故不予展开研究。剩余108个样本情况见表一。

有明确偶像的学生共有高一学生34人(占比31.48%),高二学生36人(占比33.33%),高三学生38人(占比35.19%)。男生51人(占比47.22%),女生57人(占比52.78%)。

1.2问卷文本及设计原则

为保证问卷的科学性、合理性,本次问卷的编制切实遵循全面性原则,在编制问卷前笔者展开了小范围调查,力求问卷内容的设计符合高中生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将偶像的相关选项包含在问卷中,以期对学生偶像崇拜情况有一个较为准确的统计。

为全面了解该校高中生崇拜偶像情况,本次调查通过列举一些偶像类型并请他们选择自己崇拜的偶像类型,其中包括娱乐明星、体育明星、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及军事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动漫人物、老师或亲属、长辈几种类型,并依据调查结果完成了问卷。问卷共划分“偶像来源”“偶像年龄段”“崇拜原因”“崇拜行为”几部分。其中第3-5题为“偶像来源”,7-8题为“偶像年龄段”,9-11题为“崇拜原因”,13-15题为“崇拜行为”。

1.3调查结果

根据笔者统计,高中生偶像来源调查结果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娱乐明星,体育明星及动漫人物在该校高中生崇拜的偶像类型中占比较高,而政治家、革命家及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占比相对较低。媒介的发展、社会文化的变迁对这种现象的出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这也体现了当前社会各职业地位的变化。偶像的崇拜在行为层面是青少年行动的标杆,在心理层面是他们的精神上的榜样,心理上的依托。偶像是青少年价值观的体现,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基于其背后的复杂原因,下文将探讨该现象的具体原因。

2.高中生偶像选择的原因分析

该次调查结果显示娱乐明星,体育明星和动漫人物在该校高中生偶像类型占较高比例,反应出青少年对综艺娱乐、体育运动、动漫游戏的喜爱。青少年在青春期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表现欲和征服欲,同时他们也有更强烈的归属欲望,希望在同龄人中找到更多的归属感。而那些在舞台上、球场上和竞技场上令青年人们竞相折腰的明星、运动员或动漫游戏人物则成为了他们心中最合适的偶像。这些偶像不仅拥有令青少年羡慕的外表,还有卓越的个人能力和良好的品格修养,这些都是被青少年所欣赏的。于是,这些被青少年们所爱慕的公众人物就成为了青少年们认可的偶像,他们满足了青少年的某种心理需求。在接触偶像的过程中,高中生们也会受到偶像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说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这些都在对偶像的崇拜中被影响甚至塑造。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政治及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在该校高中生所崇拜的偶像类型占比相对较低。这显然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刻关注的现象,因为虽然说如娱乐明星、体育明星等更符合青少年审美和心理需求,更受青少年青睐,但毕竟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科学家、文学家等杰出人物为推动社会发展、国家崛起和人类进步作出了如此杰出的贡献,为什么青少年对杰出人物失去了兴趣,而表现出更娱乐化的精神追求?

2.1自身原因

青少年对娱乐明星、体育明星以及动漫人物的崇拜,本质上受到其生活环境的影响。高中生课业负担较重,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两眼一睁,开始竞争”、“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在这样的学习压力下,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被长期压制,再加上在学校和家庭中难以找到情感寄托,学生就转向偶像——娱乐明星、体育明星、动漫人物处寻找心理慰藉、人文关怀和教育引导,以释放内心的压力。高中生们往往选择听歌以寻求情感共鸣、关注体育竞技以发泄内心压力、在动漫或游戏中寻求另一个“完美的世界”。长此以往,高中生们倾向于在这些領域寻找偶像,寻找感情世界的外在寄托。一位被调查者表示:“在学习压力很大的时候,听听火箭少女101的歌,会让我有一种轻松的感觉,并且有了继续奋斗的力量。”在此,对偶像的崇拜也起到了释放学生压力,激励学生努力奋斗的良性作用。

可能是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强烈崛起,使他们难以被科学家、革命家等杰出人物身上普遍所具有的奉献自己、成全他人的贡献精神感动。青少年正处于自我意识蓬勃发展的青春期,其偶像崇拜也体现出了极强的自我意识。而强调无私奉献,代表“去个体化”倾向的科学家、革命家等群体则难以博得青少年的好感。

另外,在表现形式上,科学家、革命家等这类群体不如“小鲜肉”一样注重打扮,因此难以吸引青少年们的关注。他们只有最朴素与最真挚的心灵,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奋斗着。然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样朴素的外表当然难以引起青少年的注意。

2.2学校教育成因

影响青少年偶像形成的因素错综复杂,但不容置疑的是,在偶像形成过程中,教育起了重要作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教育存在唯分数、唯升学率的教育理念,而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无疑也影响到了青少年的心理方面。前文已经谈到,在长期的高压下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被严重束缚,加之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漠视,在学习和生活中得不到关注和慰藉高中生们只能转向偶像去寻求心理慰藉和认同。

与此同时,榜样教育的缺失,使得高中生未能形成成熟的偶像崇拜观。榜样教育在高中生的教育中是必要的,通过榜样教育能为青少年灌输正确的思想意识,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体系。但是大多数榜样教育的主体——学校,却未能履行好榜样教育的责任。以学校的历史课为例,老师们通常只关注历史人物的姓名和出生年代或者是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和意义等知识,因为这些知识涉及“考点”,而涉及到历史观培育的内容,则很少。历史教育中,应当包含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培养其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等内容,让学生们通過了解历史上那些科学家、革命家、思想家对人类的卓越贡献,对杰出人物产生由衷的敬佩感,并立下远大志向、树立远大抱负,但这些完全没有体现在历史教学中。

2.3家庭教育成因

除了学校教育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家庭教育的影响。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的家庭教育理念存在着严重的功利教育思想,认为孩子最大的目的便是“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将子女视作考试升学的机器,满足家长的个人欲望,而无视子女个性的培养。不少家长都抱着一种非常片面的观点:孩子的成绩是主要的,其他的都应该靠边站。在高中极大的学习压力下,家长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更加重了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负担,使学生感到极度的压抑。这样的教育理念无疑是应试教育的延续,本质上来讲不利于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另外,中国式家庭教育缺乏爱的表达,家长和孩子们的沟通常常出现问题。孩子们可能难以从家长式的、一言堂的家庭氛围中获得理解,更别说感受到“爱”了。部分家长对青少年崇拜的娱乐明星等偶像抱有极大的敌意,常常反对甚至是粗暴地禁止,这不仅容易引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也激化了父母与子女的矛盾。因此,当一个能够与他(她)产生心理共鸣的偶像出现时,学生就容易被迅速吸引,并将其视作心灵依托。

2.4社会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断普及,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时间也越来越多。某种程度上来说,互联网是媒体控制着的,而媒体正是造就偶像的推手。但是媒体大多都是为了商业利益不择手段地炒作和吹捧娱乐明星等群体,不惜一切地制造有关他们的大新闻。只要青少年有接触互联网,那么他们不可避免地会看到这些娱乐新闻,潜移默化地受到偶像们的影响。

此外,改革开放后我国开明包容的社会环境也对娱乐明星等偶像群体的传播营造了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市场日趋多元化,在这种背景下,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不具备任何政治色彩,而是更加的通俗化、娱乐化。

并且,娱乐明星本身,也越来越了解他们“粉丝”的需求。当下“粉丝经济”盛行,各大经纪公司针对各类“粉丝”团体都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这样一个了解并能够迎合高中生的偶像群体,恰好是最能抓住学生心理需求的:他们有迷人的外表、精湛的演技、优美的嗓音、动人的舞姿,以及能利用社交平台与“粉丝”实现各种互动。青少年热衷的各类社交软件上,都能看到明星们活跃的身影,各个平台也积极推出并完善与偶像互动的机制,微博上的留言点赞、直播平台的互动、打赏功能等,就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近距离和偶像接触的机会。明星的主动“示好”与娱乐经纪公司的配合,收获青少年的青睐也就变成了一件简单的事了。

随着时代发展,青少年的偶像也一直在变化。这背后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审美情趣的变化,也反映了一些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新时代的新现象,我们应当主动应对,努力培育优质、正能量偶像,积极引领学生树立良好的偶像崇拜观,以优质偶像的模范作用,为高中生的身心发展乃至价值观的培育作出重要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丽.初中生偶像崇拜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 2017.

[2]陈锴.青少年学生偶像崇拜的文化选择[D].西南大学,2011.

[3]陈娟.当代文化背景下高中学生偶像崇拜及榜样教育的耦合研究[D].苏州大学,2008.

[4]黄创.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

[5]刘深深.当代大学生偶像崇拜现象及其教育引导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

[6]杨迪.当前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的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J].管理观察,2017 (5):95-96

[7]杜春梅.初中生偶像崇拜现象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崇拜偶像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偶像报
我崇拜的那条“龙”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西夏天崇拜研究
我最崇拜的人
崇拜
我的偶像
出卖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