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常会话中语码转换现象之分析

2019-02-12马国睿

神州·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语码转换国际交流话语

马国睿

摘要: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掌握和使用外语。语码转换是一种语言文字交流中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乃至对整个社会都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列举典型实例分析了会话与交流中语码转换产生的原因及其社会意义,对人们正确认识这一语言现象并加以合理运用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语码转换;话语;语境;国际交流

1引文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外语对汉语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都希望能够学习、掌握并使用外语进行交流。在这种背景下,语码转换在日常会话和交流中变得越来越常见。其实,语码转换在语言交流中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但一直以来围绕这一现象的争论却从未间断,褒贬不一。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新文化运动时期,不少学者都认为语码转换是一种不合适的语言使用方式[1],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大多数学者才认识到语码转换是双语或多语制语言的自然产物[2]。上世纪80年代,约翰·甘柏兹(John J.Gumperz)提出,将语码转换分为“我方语码”(We-code)与“他方语码”(They-code),及“情境型语码”(situational code-switching)与“对话型语码”(conversational code-switching)的二分类法[3];而Poplack则把语码转换划分为三类:句间语码转换(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句内语码转换(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和附加语码转换(tag switching)。这两种分类法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考虑到语码转换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乃至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视角下,通过列举典型实例分析了会话与交流中语码转换的产生的原因及其社会意义,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这一语言现象并加以合理运用。

2产生语码转换的原因分析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指人在一个会话和交流中不只使用一种语言的交流方式,是将多种语言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的一种现象。即:一个人在使用汉语时,可能会夹杂着英语或其他语言,甚至还会有方言。如:“我想,如果我不做完我的paper,肯又要被老师diss了”。在现实中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可能出于多种原因和考虑。

2.1为满足会话便利的需要

现实中的一些人使用语码转換,往往是因为会话者在使用单一语码感到表达吃力或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词句时,就往往会使用自己更熟悉或更习惯的语码来代替一些词句,久而久之,这种语码转换就可能变成非常自然的或下意识的。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一些语言初学者或是海归者,也可能是国外侨胞等。例如:

T(老师):Whats your favorite book?Can you introduce some for me?”

S(学生):Er...I think...my favorite book is...三国?three-kingdoms?

很显然,上述例子中当老师问他(她)喜欢什么书时,他想要说《三国演义》,但又不知道《三国演义》用英语怎么说,因此只好用汉语来代替,以求得自己的思想或心意能够及时完成表达。又例如:

“我觉着,我们的工作(做的)还不够,还有很多不足,in some aspects,So.下一步的话,我们将……”

在该语句中,说话人用“in some aspects”代替了“在一些方面”。这很可能是由于说话人已习惯于用英文的方式来表达这一概念,正如随后又用了“so”(所以)一样,他很可能认为这样用英文表达更简洁方便,或者更能表明自己的某种特殊身份等,从而不再习惯用中文来表达这些词句。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还经常遇到另一种情况。因为有些词句的中文翻译要么比较复杂、要么比较晦涩难懂而不容易被大众接受,这就使得人们在谈及这些词句时会出现语码转换的现象。例如:“下载APP”中的“APP”就是一个英语语码,是英语“application”一词的缩写,其中文意思是“应用”,在计算机专业术语中被称为“应用程序”。但是“应用程序”一词太过专业化,普通民众不易接受,因此人们更愿意称其为“app”。再比如许多年前有人会说:“你家要想上网,须先安装个modem,有了modem,拨个号才能上网”。“modem”这个词来自英语,翻译成汉语叫做“调制解调器”。然而现实中,“modem”远比“调制解调器”一词表达得简洁方便,这就使得人们更愿意说“modem”而不愿意称之为“调制解调器”。后来,随着无线网络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安装了“modem”,人们为了简洁方便则用一种有趣的音译——“猫儿”替换之。这样一来,人们经常把“鼠标”称为“鼠儿”、把“modem”称为“猫儿”就显得顺理成章、不足为怪了。

2.2为满足会话语境的需要

约翰·甘柏兹提出的“情境型语码”转换,是指会话者为了适应不同的语境、不同的对话者,或者为了适应不同的会话主题或会话内容等而使用的语码转换。例如,一个使用西班牙语-英语的学生可能在家里与父母之间说西班牙语,在课堂上则讲英语,但在课间休息时又会说西班牙语[4]。对此,海勒认为,适当的语码转换可能源于对寻求角色的认同或缓解冲突等。在语言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双层语言(diglossia),指的是日常交流中会话双方会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说的就是这种语码转换现象。对于双层语言现象,Joshua Fishman提出了一个特定领域的语码交换模型[5]。在这个模型中,会话者会根据他们所处位置以及他们正在讨论的内容来选择要讲的代码。

例如,当一个成年人在与一个少年进行交流时,如果谈论的是对方的学习与志向问题,则会使用成人语言;如果谈论的是对方的生活或情感问题,则会在会话中更多地夹杂着儿童语言。当一对母子在对话时,母亲为了表达出母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则往往会称呼孩子的昵称;如果因为孩子淘气或犯了错误,母亲为了批评和教育孩子,则往往会用比较严肃的语气直接称呼孩子的全名。再拿课堂英语教学来说,任课教师为了创设一个更加良好的语境往往采用语码转换,即所谓的双语教学。实践表明,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适时、恰当地应用语码转换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协助老师顺利完成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其实,语码转换不仅是为了满足会话语境的需要,而且还会受到会话语境的影响,与会话者的个人素质、道德修养也有很大关系。例如,当两个中学生正在机房上机时,其中的“学生乙”突然发了脾气,这时“学生甲”立即关切地问道:“怎么啦,你怎么那么生气?”

学生乙:“Goddamn!又死机了!”

“Goddamn”一词的中文意思是“该死的”。因为两位中学生当时正处于一个公共场合,如果“学生乙”直接用汉语爆粗口,一则会有损中学生的形象,二则也会让学生甲甚至还有周围的人感到不舒服。因此,尽管这时的“学生乙”非常生气,但他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没有忘记文明用语,而是巧妙地运用了语码转换,用英语中的“Goddamn”一词代替了汉语中的粗话,从而也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误会或尴尬。

2.3为满足会话者的心理需要

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故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由于受国籍、种族、文化水平、道德修养等因素的影响,主观上往往会把语言区别对待,认为:一种语言具有较高威望,称为高变体(High Variety),而另一种语言则威望较低,称为低变体(Low Variety)。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当看到一些从东洋回来的“假洋鬼子”嘴里喊着要“革命”时,认为“革命”是个洋玩意儿,只要自己能沾上个边儿,别人就该高看一眼。所以他才逢人便讲自己也“革命”了,不无神气。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会认为英语有较高威望,故在一些场合故意把汉语中夹带一些英语,认为这样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份和身价,能够改变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以便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等,从而满足了个人的心理需要。例如:

甲:“今天下午你怎么安排?”

乙:“我打算先去Starbucks来一杯coffee,and you?”

很明显,在这段对话中,原先一直用中文的“甲”改用“Starbucks”代替了“星巴克”,用“coffee”代替了“咖啡”,这或许在“甲”看来比较时尚,像是留过学、受过西方文化教育,试图借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对方对自己的看法。其实,这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罢了,是讲话者心理脆弱、在他人面前不自信的表现。

3语码转换的社会意义

众所周知,世界上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既有好的一面又有不好的一面,或者说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作为语言文字交流中的语码转换也不例外。语码转换是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相互交流的必然产物,是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相互碰撞与交融的必然结果,而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国人与其他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会更加频繁,因此,语码转换的现象会更加明显。

3.1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现实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无论语码转换是出于什么原因、什么目的,也无论它在什么语境下以什么形式存在,它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确实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大約100年前,世界上研制出一种称为“tank”的武器装备。在当时,由于汉语字典中找不到任何词与之对应,译者或会话人则按着该英文单词的发音直接翻译过来——把“tank”译为“坦克”。这在特定的语境下,人们完全可以通过会话内容能够推测出其真实的涵义,从而达到了交流的目的。上个世纪70-80年代,个人计算机(PC机)只能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那时人们把它称为“高级计算器”可谓名副其实,但若把它俗称为“电脑”则很不可思议。后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在个人计算机上得到成功开发和应用,致使个人计算机的很多功能已远超人的大脑。现在来看,当初国人把个人计算机称为“电脑”是非常英明和富有智慧的。

3.2促进网络语言的发展

如今,互联网已变得非常普及,网络通信、在线交流已成为人际间进行交流互访的重要方式和渠道,由此便出现了网络用语。所谓网络用语,是指人们在网络上彼此交流时使用的语言,它原本与传统交流中使用的自然语言别无二致,但由于其中夹杂了一些语码转换而成为一种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网络用语中的语码转换多利用原词的谐音、错别字、象形字词产生而来,如GG(哥哥)、DD(弟弟)、MM(美眉)、东东(东西)、大虾(大侠,互联网使用高手)、菜鸟(上网经验不足的新手)、网虫(痴迷于网络的人)、闪客(制作Flash的人)、斑猪(版主,论坛或帖子的楼主),等等。网络用语之所以出现,可能是无意间输错了汉字,或者是为了提高输入速度而采用的简易方法,甚至也不排除有人故意调侃而耍的小把戏。但无论如何,既然它能够在网络上甚至在日常会话中能够传播开来,并为越来越广泛的人群所理解和接受,说明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特别是网络语言的出现,为人们进行思想、文化信息的网上交流提供了便利,也促进了各种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这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网络用语的增多或者不加规范的滥用,已对我国的语言文字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像“斑猪”一词,它既不简洁又不形象,更不属于文明高雅之列,因此这类词语的使用很值得商榷。近年来,已有一些业内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对此表示了担忧,并积极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和广大网民,要站在民族利益的高度,尽量规范使用网络用语,造福后代子孙。

4结束语

随着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语言作为彼此之间沟通的桥梁,其地位会愈加重要,相互交流中所存在的语码转换现象也会更加突出。在现实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人们出于这样或那样的需要使用了语码转换都是非常自然甚至是必要的;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或语境下,恰当地使用语码转换并不会造成交流障碍,相反还可能给双方带来言简意赅、意味深长、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只要我们能够坚持“四个自信”,坚持取长补短、去粗取精,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语言文字,我们的语言文字就一定能够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人类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Weinreich,Uriel(1953).Languages in Contact:French,German and Romansh in Twentieth-Century.The Hague:Mouton.

[2]Brice,A.;Brice,R.(2009).Language development:Monolingual and bilingual acquisition.Old Tappan,NJ:Merrill/Prentice Hall.

[3]Gumperz,John J.Discourse Strategi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4]Reyes,Iliana(2004)."Functions of code switching in schoolchildren's conversations".Bilingual Research Journal.28(1):77–98.doi:10.1080/15235882.2004.10162613.

[5]Fishman,Joshua(1967)."Bilingualism with and without diglossia;Diglossia with and without bilingualism".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3(2):29–38.doi:10.1111/j.1540-4560.1967.tb00573.x.

猜你喜欢

语码转换国际交流话语
打造中原武术国际交流新IP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国际交流与合作
顺应模式指导下的教师语码转换在词汇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