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载德贞女桥

2019-02-12梁舒欣梁碧柔

神州·中旬刊 2019年1期

梁舒欣 梁碧柔

摘要:贞女桥位于佛山顺德龙江镇世埠乡,为南宋高宗朝进士、官国子监助教吴南金之女吴妙静捐建,工程始于南宋嘉定四年,耗时四年。历史上,贞女桥曾承担着沟通联结两龙地区经济文化的重要作用。此外,贞女桥作为其捐建人吴妙静节孝双全形象的物化载体,近千年来更是承担着教化百姓的重要作用。贞女桥初名老女桥,明代以降逐渐更名为贞女桥,桥名的改变体现了明清时期官绅对这座桥的历史价值重构,记载着明清时期节孝文化在岭南地区推广的历史事实。

时至今日,贞女桥厚重的精神文化内涵对社会价值建设仍具有重要意义,其背后隐含的历史意义也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贞女桥于1998年12月21日被列入顺德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关键词:吴妙静;贞女桥;更名意义;价值新探

地理环境变迁

贞女桥作为顺德现存文献记录中最早的五孔石梁桥,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龙江千年回眸》有明清时期建桥地的地理环境记载:“白鹤滩”,在桑园围的倒流港未堵塞之前,这里水流湍急。贞女桥的修筑方便乡民出行,并为来往行人提供安全保障,对当时恶劣的交通条件具有改善作用。同时,便利的交通也有利于促进新会和龙江两地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作为物质文化遗产,贞女桥原有五孔如今仅剩一孔,客观上反映了明清珠三角地区由水乡泽国向大量沙田沉积过渡的地理环境变迁事实,是历史的“见证者”。

贞女桥名称演变

关于吴妙静守贞的事迹及贞女桥的建桥基本情况,清代《龙江乡志》卷一《桥梁》中有如下记载:“贞女许嫁新会李氏子,婚期已及,所许子由陆来亲迎,渡龙江,水舟覆,溺死。贞女伤之,誓不适人,以嫁资为大石桥五眼,用潮石每长二丈二尺方二尺于李溺死处,自宁宗嘉定四年至八年乙亥乃成。”

贞女桥,《释名·释言语》:“贞,定也,精定不动惑。”,“贞”指意志或操守坚定不移。追溯历史,贞女桥初名“老女桥”。目前所见最早记载该桥的文献是嘉靖十四年《广东通志初稿》卷38《桥梁》,仅有23字的记录,“老女(桥),龙江堡。昔吴道有女将嫁,其婿溺死,女誓不他适,建此”。而称“老女”的原因是当桥修筑完成时,捐资人吴妙静已届耄耋之年,所以时人称该桥为“老女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文化的镜像功能,社会文化的变化会影响语言的发展变化,透过语言的演变可以洞悉社会文化的变更。分析贞女桥名称的演变过程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体悟社会文化的变迁。

古代广东地区远离中央管轄,唐宋以前,由于“朝廷之教化未孚”的缘故,岭南社会表现出与中原文化迥异的文化风貌,有“妇人强男子弱”这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宋代文献揭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女性多泼辣刚烈,呈出与中原文化极大的相异性。明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广东与国家整合度的不断加强,广东士人试图改变中原人印象中的岭南荒蛮形象,开始有意识地建构岭南女性的正统形象,并通过不断发掘本土符合儒家文化的元素来推广理学中的节孝文化,以期向中原文化靠拢。

顺德龙江贞女吴妙静事迹的重塑与建构便是明清时期节孝文化在岭南地区推广的典型例子。为进一步向中原儒家文化靠拢,嘉靖年间,顺德地方官绅把眼光投向吴妙静,并对其形象进行了全方位的塑造。

嘉靖二十六年,首先是龙江儒士张世美两度向官府报告吴妙静的贞孝事迹,请求官府为其修墓立坊。在官府的支持下,同年广东督学副使蔡克廉即为吴妙静修墓并立墓碑。然后是嘉靖二十八年十一月礼部祠祭司郎中张希举出任广东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于老女桥桥头竖立“贞女遗芳”的石牌坊《龙江乡志·坊表》卷一。牌坊两旁石柱上刻写的楹联出自名儒湛若水之手:“贞心义节无双士,古往今来第一人”。湛若水,号甘泉,增城人,弘治十八年进士,累迁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享年95岁,赠太子少保,谥文简,著有《甘泉集》(《明史·儒林二》卷二八三)。

湛若水不仅为老女桥题写楹联,还撰写长达千言的《宋贞女吴氏墓表》:

甘泉子日:……夫世固有夫在而反目,夫朝死而夕为他人妇者多矣……使为妇而失节者过之曰:彼未成妇者犹然,而吾即同室生育者何如?则必愧死于墓下矣;使为父子悖戾者过之日:彼未成妇者犹然,而吾天属遗体者何如?则必愧死于墓下矣;使为臣不忠者过之日:彼未成妇者犹然,而吾策名受禄于君者何?则必愧死于墓下矣;其兄弟之相戕者过之日:彼未成妇犹然,而吾同胞共乳者何如?则必愧死于墓下矣;其朋友交兵者过之曰:彼其未成妇犹然,而吾拜贽定交,出示肺腑者何如?则必愧死而墓下矣。一振举而万化从之。今督学因张世之举,慨然表章,大有助于风化,起人心于既死,是宜大书出之,以告于世世云。(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墓志铭表》卷三一)

湛若水为吴妙静撰写的墓表通过对吴妙静贞孝事迹的梳理,明确了建桥者为南宋人吴妙静的事实并肯定其贞女形象。通过对比反问,连用五个“过之日”,涉及到夫妇、父子、君臣、兄弟、朋友等理学家所倡导的人伦纲常,社会辐射范围广泛,令看者自觉反省,收到“一振举而万化从之”的良好教化效果。通过对吴妙静事迹内涵的提升与宣传,为全社会树立贞节高标,从而有效促进女性贞节教化的推广,最终收到改革社会颓废风气,维护社会安定的效果。

湛若水身兼朝廷大员和硕学大儒的双重身份,使得墓表别具“分量”。他将吴妙静的节孝行为与王朝的意识形态结合阐述,褒贬明确,向民众传达了正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使得吴妙静的节孝形象在社会范围内迅速传播,成为当地女子争相模仿的范本。

到了明末,地方官绅更加注重将地方文化塑造成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形象,极力打造女性贞与孝的双重形象,通过挖掘新资源,渲染了吴妙静为其父立嗣的情节,令吴妙静从原来单一的贞洁形象转变为节孝并举的符合理学文化要求的完美女子形象。

清代,士人诗中不乏对吴妙静贞节和孝行的赞咏,如乾隆时龙山人张臣在《过吴贞女墓诗》云:“山经睡犬日萧萧,凭帚芳魂何处招。太息浩波沈凤偶,终知贞节跨虹桥。苍凉碑碣患风雨,零落松楸委牧樵。到底英灵长耿耿,至今行客仰高标。”,又如梅修《过吴贞女墓诗》云:“寥寂行吟落照时,峰迪金紫帚芳姿。岂知青史奇男子,犹有红闺烈女儿。残碣尚余前代迹,长桥偏起后人息。甘泉旧日遗文在,拟比曹娥绝妙辞。”(民国《龙山乡志·坟墓》卷七)。这些赞咏吴妙静贞孝形象的诗句,无形中使得吴妙静的贞女形象得以进一步强化定型和传播。

明清广东仕宦以中原文化为标准,建构岭南女性形象。官绅对吴妙静节孝双全完美形象的包装塑造,宣扬女性从一而终,孝敬长辈,行善积德的美好品质,目的就是借机推行王朝的伦理教化,摈除掉岭南习俗中与中原文化不同的杂质,逐渐使岭南文化化归到统一的“中原文化”中去,从而巩固并加强地方文化的正统化。

通过修建贞女墓、贞女桥、贞女牌坊、贞女祠等有形的固化物,邀请社会名流作表题词等主题文化活动,成效卓著:其一,在无形中向大众展示了王朝所需要的优秀女性形象,国家的意识形态层层渗透到基层社会,使得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王朝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从而在思想和行为上逐步向标准靠拢。其二,不同程度上推动吴妙静摆脱原来的老女形象而进入到贞女行列。同时,“老女桥”的叫法也逐渐被更具意识形态性,指向更明确的“贞女桥”所取代。人们凡称“贞女桥”,必言“贞女”事,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同,强化了女子恪守儒家道德规范的内在自觉。

纵观重塑贞女吴妙静形象以推广中原节孝文化的整个过程,吴妙静由最初仅因为出资修桥造福民众而名垂千古的老女形象转变为嘉靖以后节孝双全乃至成为当地女性争相模仿的标杆形象,这无疑是多方配合,合力促成的杰作。其中,吴妙静自身事迹所体现的优秀品质是基础;政府推广中原文化,自上而下的肯定和支持是坚实后盾;当地乡绅自觉挖掘资源并努力改造,文人墨客的反复赞咏是强力推手;时下岭南地区社风涣散,亟需强有力的文化资源来“正风气”是客观要求和现实土壤。再者,岭南文化自身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的精神内核更是其能够顺利推广开来的内在“润滑剂”。

价值新探

明清时期对吴妙静事迹的重塑与建构过程兼顾多方,循序渐进,符合大众的心理接受机制,因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教化结果。以古观今,在新语境下,如何在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间找到平衡点和对话点,创新阐释吴妙静事迹并弘扬其优秀精神内核是时下开发利用贞女桥文化资源的重要課题。笔者认为,新时期下除了可以继续深化宣传坚贞美德外,还可以侧重从以下两个维度对吴妙静事迹进行再挖掘。

其一,从岭南文化中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层面,对吴妙静捐资修桥“开风气之先”的创举进行创新阐释。吴妙静有“建桥第一人”的美名,开创了顺德民间捐资修桥的先河,兼有大爱精神与“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具有双重意义。再者,由女性作为发出者,对当代女子教育更是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

其二,关注吴妙静的家族史,宣扬其优秀的家风传统。这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语境下具有参照性和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挖掘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刘心伟·女性形象的重塑:姑嫂坟及其传说[A]·《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传说故事卷》[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65。

[2] (宋)朱或·萍洲可谈[A]·《南越五主传及其他七种》[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102。

[3]刘正刚·《宋明以降节孝文化在广东推广:以贞女桥为例》.5。

[4]刘正刚·《宋明以降节孝文化在广东推广:以贞女桥为例》.9。

[5]张永锡·《龙江千年回眸》[M]·第五版.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