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链球菌病诊断及防治

2019-02-12裴桂霞徐秀荣

兽医导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猪链球菌脑膜炎脓肿

裴桂霞 徐秀荣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农业农村局,山东德州 253000)

1 流行特点

1.1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病猪和带菌猪是猪链球菌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猪的鼻液、唾液、尿、血液、肌肉、内脏和关节液均可检出病原体。猪链球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机体,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经皮肤、黏膜创伤感染。昆虫媒介在本病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在猪场的飞行传播病原菌。

1.2 致病种类及因素

自然感染的部位是消化道、呼吸道和伤口。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在夏、秋季多发,潮湿闷热的天气多发的特点。当猪群爆发和流行时,大小猪均可发病,以架子猪和母猪发病率高,而淋巴结脓肿多发生于架子猪。该病分布广,有时呈地方性爆发,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败血型和脑炎型死亡率较高,给养猪业带来严重损失。

2 临床症状

2.1 猪链球菌性败血症

本病主要是C群兽疫及似马链球菌、D群猪链球菌及L群链球菌等引起。常为爆发性流行。败血型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类。

(1)最急性型

常是猪突然死亡。流行初期发病急,病程短,多在6~24h内死亡,常在无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即突然死亡。或者突然停食,精神萎顿,体温上升到40.5~42℃,呼吸急促,震颤,经12~15h死亡。

(2)急性型

常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喜饮水,眼结膜充血、潮红、流泪或有脓性分泌物流出,个别出现神经症状,颈部强直,偏头或转圈。病猪迅速消瘦,被毛粗乱,颈下、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有紫红色出血性红斑,有跛行,病程2~4d。

(3)慢性型

可见体温升高,常有浆液性鼻液,眼结膜潮红,流泪,在耳、颈、腹下出现紫斑。有的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关节肿胀,跛行或瘫痪,最后因衰弱、麻痹而死。

2.2 脑膜炎型

临床表现以脑膜炎症状为主,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小猪。在发病初期体温会升高到42℃,食欲废绝,有浆液性和黏性鼻液,随着病情加重表现为神经症 状,运动失调,角弓反张,惊厥,磨牙,转圈,爬行,表现为脑膜炎的症状,最后死亡,部分猪出现关节炎。

2.3 淋巴结脓肿型

多见于颌下淋巴结,病猪淋巴结肿胀、坚硬、有热痛感,采食、吞咽和呼吸较为困难,初期表现为小脓肿,然后逐渐增大,随着病程的延长,肿胀部位化脓、破溃,脓汁排出之后局部逐渐痊愈。病程3~5周,一般不会引起死亡.

2.4 关节炎型

败血型和脑膜炎两型转化而来,或从发病起即呈现关节炎症状。表现为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痛,有跛行,甚至不能站立。精神和食欲时好时坏,衰弱死亡或逐渐恢复,病程2~3周。

3 病理变化

3.1 急性败血型

血凝不良,粘膜、浆膜皮下出血。鼻粘膜紫红色,喉头、气管充血,常见大量泡沫,肺充血肿胀。脾肿大,心包积液,淡黄色,少数可见轻度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包腔内常积有混纤维素絮片的液体等。

3.2 脑膜炎型

脑膜充血、出血,脑脊髓液浑浊、增多,脑实质有化脓性炎症。

3.3 淋巴结肿胀型

剖检可见关节腔内有黄色胶冻样或纤维素性、化脓性渗出物,淋巴结肿胀。病变严重的淋巴结可见坏死淋巴组织与渗出的纤维素交织在一起,使组织结构模糊。

3.4 关节炎型

见关节肿胀、充血,滑液浑浊,严重者关节软骨坏死,关节周围组织有多发性化脓灶。

4 鉴别诊断

临床诊断要点:新生仔猪可发生多发性关节炎,败血症,脑膜炎较少见;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发生运动失调,转圈,发抖,四肢做游泳姿势。剖检可见脑和脑膜充血,出血,脑脊髓液增厚,浑浊,有的可见多发性关节炎,呼吸困难。

鉴别诊断:典型的猪链球菌病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作出初步诊断。症状不明显的需要进行现和病理剖检变化比较复杂,容易与败血性和慢性猪丹毒,急性猪瘟等一些败血性及脑膜炎等疾病混淆,故应以实验室诊断为依据。

5 实验室检查

5.1 涂片镜检

根据不同的病型采取相应的病料,如脓肿、肝、脾、肾脑脊髓液及脑组织等,制成涂片,用碱性美蓝染色液和革兰氏染色液染色。显微镜下检查,可见单个、成对、短链或呈长链排列的球菌,且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蓝色),可以确认此病。

5.2 细菌分离培养

取心、血、肝脾等病料无菌接种于绵羊鲜血琼脂平板、肉汤、厌气肉汤培养基上,染色37℃恒温培养24h,可见大量圆形、微隆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半透明的菌落。肉汤均匀浑浊、管底呈絮状沉淀。培养物涂片镜检,菌落涂片可见大量成对和3~5个排列短链球菌。均呈革兰氏阳性着色。然后进行生化试验和生长特性鉴定。分型诊断比较困难,一般可用专门实验室提供的分型血清进行乳胶或玻片凝集实验。

6 预防

(1)对猪群健康情况进行全面普查,把疑似病例与健康猪群进行隔离观察,确诊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对病死猪进行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3)做好消毒、清除传染病猪,隔离治疗,做好圈舍和交通工具的清理和消毒,污染的环境和用具彻底消毒。通过有效的消毒可以使猪养殖环境得到有效的优化,使其传播途径得到有效控制,而且可以使后期的预防和控制难度大幅度降低。

(4)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机体的抵抗力,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燥。猪群饲养密度适中,特别是仔猪的饲养密度不可过大,坚持全进全出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分娩母猪的猪体消毒工作,避免母猪对仔猪的传染。严格对其进行分群隔离管理,使饲养的过程更加规范,保证生猪的成长环境,在此基础上要对生猪成长环境进行制度化管理。

(5)猪场严禁饲养猫、犬和其他动物,彻底消灭鼠类和吸血昆虫(蚊、蝇),控制传递媒介传播病原体,可有效的阻止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6)仔猪断脐、剪牙、断尾、打耳标等要严格用碘酊消毒,发生外伤时要及时按外科方法进行处理,防止伤口感染病菌,引发本病。仔猪断奶和去势前后3d避免接种疫苗,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应激。

(7)免疫接种:利用实验室定期对猪群进行猪链球菌抗体检测,结合猪群母源抗体建立适合本场的免疫接种制度。鉴于猪链球菌血清型比较多,预防用疫苗最好选用相同血清型菌苗,菌苗最好采用弱毒活菌苗,因为在抵抗猪链球菌感染中,细胞免疫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然而活菌苗适用于健康猪群的免疫接种,而不宜应用于出生仔猪和弱猪。按照瓶签说明的头份使用,每头份加入1ml20%铝胶盐水稀释液,充分摇匀后于每头猪皮下注射1ml。对于初生仔猪和弱猪可选用猪链球菌多价灭活苗,妊娠母猪于产仔前20~30d按3ml每头肌注,仔猪于30日龄和45日龄分别肌注2ml,后备母猪于配种前一周按3ml/头肌注。一猪一针,安全接种,避免交叉感染。(注:疫苗接种前后各一周内,均不可使用各种抗生素,否则影响免疫效果,造成免疫失败。)

(8)药物预防:为提升猪对猪链球菌病的预防能力,在猪生长的不同阶段,饲养人员要适当的合理添加保健型药物,通过有效的药物保健不仅可以降低猪链球菌病的发生概率,而且可以使原本处于亚健康的生猪的成长状况得到改善,所以药物保健是链球菌病预防的重要举措。药物预防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任选一种,按每1t饲料800~1000g添加,连用一周。或者每1t饲料添加阿莫西林200g、磺胺-5甲氧嘧啶400g,连用一周。

7 治疗方法

(1)治疗本病的原则为“抗菌消炎、对症治疗”,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高敏药物治疗。链球菌抵抗力不强,对多种药物敏感,可以使用青霉素、氨基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如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螺旋霉素)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应对确诊为本病的患猪(体温升高至41~42.5℃以上,食欲减退或废绝)按肌注2~5万单位/kg青霉素,4h后再注射一次,食欲可恢复,如果已出现跛行,再配合链霉素一同注射,疗效更佳。连续治疗2~3d可恢复健康。

(2)在治疗猪链球菌过程中,中草药制剂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在疾病发生初期及时控制疫情的蔓延。方剂一:蒲公英、金银花各20g,白芍、栀子各25g,郁金、黄柏、黄芩各30g,诃子、黄连各40g,甘草15g,煎汤拌料喂服。方剂二:野菊花6g、蒲公英4g、紫花地丁3g、金银藤2g、夏枯草4g、大青叶3g,水煎取汁喂服。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可配合肌肉注射板蓝根注射液、清热解毒注射液、黄连素注射液,可提高治疗效果。

(3)对淋巴结脓肿病猪,待脓肿成熟后,及时切开脓肿,排出脓汁,用3%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冲洗,再涂以碘酊。注射2~3日抗生素可恢复。

(4)对败血型及脑膜炎型链球菌病猪,应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8 结语

链球菌属条件性致病菌,种类很多,在自然界和猪群中分布广泛,猪群带菌率高达30~70%,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相高,对养猪业危害相当大,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猪链球菌脑膜炎脓肿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Vaccination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半胱氨酸蛋白酶ApdS介导猪链球菌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
商品化猪链球菌疫苗分类及特点
猪链球菌病临床特征和防治对策探讨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快速检测猪链球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