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蚕区桑园管理之我见

2019-02-12黄乙明

四川蚕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蚕农桑园桑树

黄乙明

(四川省苏稽蚕种场,四川 乐山 614013)

为了节约成本、提质增效,绝大多数蚕种场均是采取在原蚕基地饲养原蚕、收购种茧回场制种的形式生产桑蚕一代杂交种。原蚕区种茧生产,桑园这个基础条件不仅直接影响养蚕成绩,而且对后期的种茧质量、制种成绩、蚕种质量都有很大关系。因此抓好原蚕区的桑园管理,提高原蚕区的桑叶质量是种场提高种茧质量和制种成绩的最有力措施和根本保障。在此针对如何抓好原蚕区的桑园管理提出几点粗浅看法,供同行参考。

1 原蚕区桑树品种选择与栽植模式

1.1 选择适宜当地土质和气候的优良品种

四川各蚕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和土质各有差异。在指导原蚕区蚕农新栽桑树或建立新桑园时,各蚕区一定要因势利导,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质条件的桑树品种。从外地引进新品种时一定要先在品种园进行比对,确定其生长适宜当地气候特点、叶质能满足种茧生产需求时才能引进,绝不能盲目引进一些不适应当地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桑品种。

1.2 桑树栽植模式选择

单一的蚕业生产已难以满足蚕农的家庭经济需求。除一些大户、专业户或共育户外,最好引导蚕农合理栽植,提高土地利用率,建议采用“6215”的栽植模式进行建园,这种栽植模式不仅可在桑园内套种些矮杆经济作物,提高桑园土地利用率,增加蚕农收入;而且由于稀密适度,有利于桑树树根系生长和枝叶光合作用,提高桑树的抗逆力和抗病力。

2 原蚕区防虫治病工作

桑园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原蚕区桑园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桑树生长良好,其叶质才能满足种茧育的饲养需求,同时也可以减少和杜绝微粒子病原的传播。

2.1 越冬后第一代害虫防治

高度重视经越冬后的第一代虫害统防统治工作,这是春季养蚕前减少当年虫害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防治最佳时期在早春桑树发芽至雀口期,地上地下害虫开始活动,但还未对桑树造成明显危害。组织蚕农对桑园用80%的敌敌畏乳剂500-800倍液进行一至二次施药统防治虫工作。不仅可防止虫害危害嫩芽,而且能有效减少当年桑园内的虫口基数。注意农药的残效期。

2.2 蚕期桑园害虫的防治

为了保证蚕座安全,在蚕期内不可能采用农药杀灭桑园害虫,但又不能让害虫肆意危害桑园。蚕期中应注意引导蚕农做好对各类大体型害虫的捕杀工作。可根据虫害种类和数量,分别采取人工捕杀、食诱捕杀、灯光诱杀等办法来杀灭桑园害虫,保证桑园的产量与质量。

2.3 养蚕间隙的病虫防治

做好上下两季蚕期间隙间的桑园防虫治病工作。在上一季蚕饲养结束,蚕儿已全部上蔟,下一季蚕还未开始前,及时组织蚕农对桑园进行一至二次短效期农药防治,这项工作不仅有利于蚕座安全,而且能迅速杀灭当季虫害,保证桑园的产质量。

2.4 封园治虫

及时做好采叶结束后的封园治虫工作。在当年最后一季饲养结束,不需采叶时,组织蚕农用长效农药对桑园进行封园治虫工作,有效杀灭越冬代害虫,不仅能有效减少次年桑园内的害虫虫口基数,而且能保证当年冬季桑树休眠期内的营养供给。

3 桑园除草

日常管理中注重桑园内的清洁工作。“有土必有草,有草必有虫,有虫必有害”,这是从事农事活动的经验。因此做好桑园的清洁工作,清除桑园内的杂草是日常桑园管理的重要工作。

3.1 合理间作

在桑园内间作蔬菜或矮杆作物,既可增大土地利用率,增加蚕农收益;又可通过对间作作物的管理减少杂草的生长环境,铲除桑园内的杂草,有效破坏桑园害虫的生长环境,间接杀灭桑园虫害。

3.2 土壤翻耕

做好桑园内的土地翻耕工作。每一季蔬菜或矮杆作物收获后,及时翻耕桑园土地,一方面可杀灭藏于土中的桑园害虫,另一面通过翻耕桑园土地,可以有效清除内的杂草,促进桑树的根系生长,提高桑树的抗病抗逆力。

3.3 桑园冬季管理

做好桑园冬季管理工作,保证桑园不受病虫害侵蚀。在桑树进入修眠期后,采用石灰浆或石硫合剂等消毒药物对树干进行消毒。集中销毁每次修理的枯枝、乱叶及清理的杂草等废弃物等。

5 桑园肥水

5.1 合理安排肥料种类

注重N、P、K元素的配方施肥比例,严格按N:P:K 为 5:3:4 的比例进行,绝不能为提高产叶量而猛施N肥或K肥,而忽略P肥的施入量影响后期制种成绩。

5.2 均衡不同季节施肥

根据桑树的不同剪伐型式做好桑园的施肥管理工作。对于夏伐的桑园,要充分考虑桑叶采收和生长需求,在施肥时就要注重春季催芽肥和6-7月份促进桑树生长的速效肥比重。一般可按春肥 30~40%、夏肥 50~60%、秋肥 10~20%的比例来计划全年施肥。而对于冬季重剪的桑园既要考虑全年桑树生长需要,又要考虑采收桑叶的质量,因此可按春肥 50~60%、夏肥 30~40%、秋肥10~20%的比例来计划全年的施肥比例。

5.3 合理水源排灌

在做好桑园水肥管理的同时,根据桑园位置、地势及桑园土壤缺水状况,及时组织灌溉工作;若遇长期阴雨多湿气候或多涝地段,则要引导蚕农及时做好排水工作。只有排灌管理合理,才能保证桑树旺盛生长,满足种茧用叶需求。

总之,在原蚕区开展生产,若不重视桑园管理,不仅蚕农的养蚕收益会受影响,种场的利益也会受损。然而现实生产中重蚕轻桑的现象却十分普遍。以原蚕基地为主的蚕种场,在抓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轻视原蚕基地桑园的管理,桑园管理是生产的基础,只有将原蚕区的桑园的各环节工作管理到位,才会有后期的种茧质量的提高。否则无论饲养环节的管理如何到位,由于蚕儿食下的桑叶不能满足生长的营养需求和造卵需求,都不能有效提高制种成绩;同时由于桑园管理不到位或不细致,病虫害还会通过桑叶将病原传染给蚕儿,引发蚕病爆发或发生微粒子病给种场和蚕农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管理好桑园既会给种场带来效益,又会增加蚕农饲养种茧的积极性,达到双赢,各蚕种场都应加以重视,以达到节支降耗增效的目的。

猜你喜欢

蚕农桑园桑树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会东县桑树快速丰产栽培技术探索
躲雨
奶奶家的桑树
哭泣的桑树观海之鱼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