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全国桑蚕种质量监督抽查总结会发言记录

2019-02-12张美蓉

四川蚕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蚕种杂交种质量检验

编者按:2019年1月16日,全国桑蚕种质量监督抽查暨2018年比对试验总结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来自全国13个主产省(区、市)的32位从事蚕种管理和蚕种质量检验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参与会议。会上,各省(市、区)蚕种管理部门或蚕种质量检测负责人就2018年蚕种生产和质量检验情况进行了交流,现将全国各省蚕种生产和质量检验情况的发言记录整理,以飨读者。

张丽(云南省农技推广总站):云南省2018年繁育原种16265张,主要品种:菁松A×B、菁松B×A、皓月 A×B、皓月 B×A、芙×9、781A×B、781B×A等品种。抽检小组检验原种16265张。抽检结果为2466张无毒,12318张带毒合格,1481张超毒。超毒蚕种已在质检人员监督核实品种、批次、数量后全部销毁。全省共生产普种1877194张,其中:春季744267张,夏季648914张,秋季484013张。全年共抽检479批,抽检蚕种303956张,镜检母蛾集团样本34090个。抽检结果为256个无毒批,194个带毒合格批,29个超毒淘汰批。超毒淘汰批中春季有13批,生产蚕种5276张;夏季有9批,生产蚕种772张;秋季有7批,生产蚕种1414张,共7462张超毒蚕种。

郭昶 (陕西省农业厅园艺站):2018年陕西省蚕种主管部门由省园艺技术工作站承担,全省共有蚕种生产单位3个,其中安康蚕种场的生产规模位居全国第5。2018年有2个蚕种场进行蚕种生产,生产一代杂交种40余万张。省内有桑园8 万 hm2(120 万亩),其中生态桑 4 万 hm2(60 万亩),主要分布在榆林地区。生态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榆林市榆阳区一棵桑树茶叶有限公司蚕桑副产品年产值过亿元。2018年全省饲养蚕种30余万张,产茧1.18万t。

汪剑霞 (安徽省农委蚕桑站):2018年安徽省农委蚕桑站变更为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特色农业管理站,负责茶叶、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管理,蚕种检疫归口到安徽省动物检疫部门负责。尽管蚕种生产产值低,但是责任大,2018年修订安徽省《蚕种管理条例》,2018年我省组织了对相关技术人员的蚕种质量检验培训,并颁发了结业证书。2018年全省2家蚕种单位生产一代杂交种28批次,共计毛种61923张(春季45436张,秋季16487张),较去年下降0.3万张,合格率为100%;生产原种20批次,毛种678张,合格率为100%。2018年全国蚕种质量监督抽查中,安徽省有1批次杂交率低于95%,为不合格蚕种,不合格蚕种的原因主要是制种期间由于鉴蛹时间紧,用工大,人员老化导致,我们责成生产单位做出整改,并上报农业农村部。

李德臣(湖北省经济作物研究所):湖北省蚕种质量检验检疫工作是由省农业厅和省农科院两家单位共同进行。省农业果茶办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负责蚕种生产管理和蚕种质量监管等工作,2007年起,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受省农业厅委托,负责承担具体蚕种生产环境抽查、母蛾镜检等工作。目前,湖北省蚕种生产单位有2家,分别是罗田县三宝蚕种有限公司和宜昌金桑蚕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桑蚕一代杂交种。2018年春秋两季生产的蚕种,其母蛾通过检验,全部合格,但带毒合格情况仍然存在,春季蚕种带毒合格率为27.49%,秋季蚕种带毒合格率26.52%。

郭钊义 (山东省鲁丝桑蚕种质量检验所):自2002年首次通过计量认证,鲁丝检验所负责全省蚕种的质量检验,实行所有批次蚕种所有质量指标的检验。近几年来,蚕种的带毒率稳定在3~5%,从检验情况看,品种之间差异明显,微孢子类型有小型、长型、肥大型、标准型。对全省蚕种质量的控制实行终端把关和过程监控,分户收茧和分户苗蛾检验对于微粒子病的控制效果显著。蚕种的杂交率水平较高,95%的批次杂交率大于99%,2018年10台雌雄蛹鉴别机投入生产使用,极大提高了鉴蛹效率,关于通过茧型判定杂交率的标准,以及杂交率检验的新方法,需要业内同仁共同探讨。山东省每年的树木、农作物“飞防”已成常态,蚕桑生产面临的风险增大,现通过在省内优选部分原蚕区;在云南建场或饲育种茧;与国内蚕种场合作代繁;到中亚、东南亚等国家合作制种或投资建场等措施,力保蚕种生产安全。

郭铭建(重庆市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2018年重庆大力淘汰四边桑,发展密植桑,新增桑园1866.67 hm2(2.8万亩),桑园总面积达到4.87万hm2(73万亩),扭转了近年来桑园面积持续下滑的局面。全年繁育一代杂交种14.98万张,原种6000张,全市目前有5家单位进行蚕种生产,2017年由于林业部门统防统治,发生了农药中毒事件,2018年,经过与政府沟通,调整了蚕种发种时间,避免了农药中毒事件再次发生。重庆市支持对家蚕新品种的推广,新品种补贴10元/张,共有养蚕农户9万户,全年发种量为39万张。蚕种检测方面,应用磨蛾机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建议加大蚕种检测单位之间的参观交流,不断改进工作方案,将pcr检测等新技术应用于蚕种质量检测。

张旭东(江苏省蚕种所):江苏省蚕种所隶属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家蚕种质资源保护。蚕种质量检验,新品种推广和蚕种生产技术指导。2018年全省发种量106万张,其中春季49万张,秋季57万张,蚕茧产量4.2万t,蚕茧价格春季为58.28元/kg,秋季为42.56元/kg。苏南发展经典蚕桑,苏北发展精品蚕桑。全省实行所有蚕种生产批次成品卵检验,相关费用主要来自省农业农村厅提供的项目支撑。2018年蚕种经营权下放,蚕种生产单位也是蚕种经营单位。蚕种所及时转变职能,引导生产单位建立质量体系,推广质量过程管理,帮助其提高质量意识。

潘志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20年来,广西区蚕种的发种量由70多万张增加到800余万张,蚕茧产量由1.9万t增加到39.8万t。广西蚕种检验检疫站已获质量部门的认证认可,建立起完备的蚕种质量监督体系。但是有关平附种成品卵的抽样方法,其蚕种的代表性还有待探讨。此外,亚热带地区高温多湿环境条件下,蚕种生产防控微粒子病技术的研究工作也是任重道远。

徐杰 (浙江省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2018年,全省发种量为50万张,严重下降趋势放缓,但持续滑坡的态势仍然存在。全省蚕种质量监督检测结果显示,蚕种的微粒子病淘汰率为0.8%,生产经营体制的改变也影响了蚕种质量。开展成品卵检疫对近年来蚕种质量的提高效果明显。

田继武(河南):河南省是全国唯一一个柞桑并举省份,现有桑园面积1.94万hm2(21万亩),柞坡20万hm2(300万亩)。2018年有2家桑蚕种生产单位、13家柞蚕种生产单位。桑蚕产业近年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新增桑园666.67 hm2(1万余亩),河南省蚕种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全省蚕种质量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近年来蚕种无带毒情况。2018年生产桑蚕原种500张,其中实验种100张,生产一代杂交种18.5万张。

钟苏苑(广东蚕业产品检测中心):2018年受省农业厅委托对全省11家具有蚕种生产资质的生产单位进行质量抽查,其中原种6批,一代杂交种54批,经检验全部合格,合格率为100%比去年同期96.67%上升3.33个百分点。蚕种质量提高明显。

马露芸(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四川大力推进蚕桑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全省桑园面积14万hm2(210万亩),同比增长7.7%;养蚕215万张,同比增长2.4%;产茧8.4万吨,同比增长3.7%;蚕茧综合均价50元/kg,同比增长10%,蚕茧质量继续保持全国最优水平,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四川建立了以省质检站(农业部部级中心)为核心,5个市州质检站为网络的蚕种检验检疫体系,且全部通过了省级或国家级的双认证,对全省生产、使用的蚕种进行逐批次、全覆盖地检验检疫,确保了用种安全。2018年原种母蛾检疫合格率99.61%,一代杂交种母蛾检疫合格率99.83%,一代杂交种成品检疫合格率99.72%。

钟利军(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省蚕种供应站隶属江西省农业厅,负责蚕种质量检验检疫、加工冷藏和蚕种技术服务及推广,同时负责全省家蚕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全省有一家蚕种生产单位(江西井冈蚕种科技有限公司),省内蚕桑主产县实行多批次饲养模式,全年发种10万张。

猜你喜欢

蚕种杂交种质量检验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质量检验在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装总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多举措促玉米杂交种制提质增产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粗皮桉杂交种无性系在雷州半岛的生长特点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与监督标准构建探索
纺织品中的纤维质量检验分析
杂交种子为什么不能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