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洲大蠊的炮制、提取工艺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2019-02-12耿巧玉刘金安范路路田景振

食品与药品 2019年2期
关键词:美洲多肽药材

耿巧玉,刘金安,范路路,田景振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L.)为昆虫纲,蜚蠊目,蜚蠊科,俗称“蟑螂”。在《本草纲目》、《名医别录》、《本经》、《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中均有记载。美洲大蠊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消炎、促进创面愈合等作用。现代研究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物能抗肿瘤、抗氧化、强心升压、修复组织等功效。

1 产地加工

药材的产地加工对后期实验进行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不同的加工方法对药材中有效成分的作用不同,如高温会破坏动物药材中的某些蛋白质成分,而动物药中大多有效物质是易降解、变性、失活的蛋白质类活性成分,因此产地加工的方式对药材中物质有显著影响。

湖南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规定美洲大蠊的炮制步骤为:取原药材,去除杂质,晒干或60 ℃烘干。有研究[1]制备治疗抗癌药物的产地加工是:捕捉后用乙醇浸泡杀死或沸水烫杀死,冻干。赵德润[2]用美洲大蠊鲜品作活性肽时,将美洲大蠊鲜品置沸水中烫后,加入其重量3~10倍水直接过组织破碎机破碎制得美洲大蠊匀浆,再放入蒸煮锅内烧开煮10~40 min,静置放凉将上层脂肪收取弃用,即得美洲大蠊鲜品匀浆。有研究[3]将美洲大蠊的成虫用不同温度的热水烫杀,75 ℃热水烫杀至少30 s可有效杀死美洲大蠊,且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同时研究干燥温度,结果表明,75或80 ℃制备的美洲大蠊各种有效成分含量均较高,是最优的干燥温度。有研究[4]采用电击法、窒息法和冷水溺亡法3种非加热方法制备美洲大蠊药材,通过测定醇浸出物、氨基酸含量发现,3种加工方法均比传统加工方法含量高,但窒息法中的醇浸出物和氨基酸含量比电击法和冷水溺亡法高。有研究[5]取干美洲大蠊置入牛奶,拌匀,闷润,干燥;牛奶与美洲大蠊的用量比为1:20~1:1,此法可改善美洲大蠊的口味,使病患更易接受,且有效成分基本未变。

2 提取工艺

邹俊波等[6]研究发现,药材:70%乙醇为1:12、提取2次,每次提取120 min时,测得的氨基酸含量和干膏率与预测值基本一致。何正春等[7]按干燥虫体与95%乙醇料液比为1:15进行冷提取,用石油醚脱脂,不同浓度乙醇洗脱,测得提取物可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人和小鼠肿瘤细胞。王涛等[8]研究了美洲大蠊蛋白质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发现1.5%碱80 ℃提取1 h,蛋白提取率最高;1.0%盐40 ℃提取2 h,蛋白提取率最高;酶为药材用量的0.6%,45 ℃酶解2 h时,蛋白提取率最高;小鼠伤口愈合实验表明,提取的蛋白质不仅能加快伤口愈合,还使愈合时间相较于正常情况缩短一半。周湘等[9]采取了水提和醇提两种方法,先用1:5干燥虫粉和石油醚超声脱脂30 min 2次;水提用15倍量提取3次,每次30 min;醇提用15倍量95%乙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30 min;结果表明,虫粉混悬液和水提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效果较好,醇提物次之。余昕等[10]采用渗漉法、超声法和乙醇回流法提取美洲大蠊粗粉,研究对3种肿瘤细胞SMMC-7721、K562、HCT116增殖的影响,发现渗漉法提取的美洲大蠊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 美洲大蠊抗肿瘤的机制研究

3.1 体外研究

李婷等[11]研究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和脱脂膏对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有一定作用,但是CⅡ-3较脱脂膏作用强;发现CⅡ-3和脱脂膏能抑制Bel-7402/5-Fu的Bcl-2蛋白表达,且抑制作用与剂量成正相关;可促进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且与剂量成正比。张蕊等[12]研究表明,美洲大蠊脱脂膏、多肽及CⅡ-3能抑制人肝癌细胞HCC HepG2增殖和迁移,且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ELISA法表明,美洲大蠊脱脂膏、多肽和CⅡ-3能降低人肝癌细胞HCC HepG2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杜泽轩[13]研究了美洲大蠊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发现,乙酸乙酯部位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且对人肝癌细胞HepG2、人肺癌细胞A549、人骨肉瘤细胞U20S、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乳腺癌细胞MCF-7均有促进细胞增殖的活性,能促进大鼠正常肝细胞 BRL-3A 增殖活性。

3.2 体内研究

谢波等[14]研究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物能促进大鼠膀胱上皮愈合;可使大鼠膀胱上皮炎性细胞浸润大幅度降低。张丹等[15]研究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物中含有多种多肽、氨基酸;对小鼠肉瘤细胞S180有显著地体内抗肿瘤活性,该活性表达可能与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有关。

常旭等[16]研究表明,HFDT1、CⅡ-3高、 低剂量及环磷酰胺CTX均能抑制肿瘤生长。与阳性药组比较,HFDT1、CⅡ-3高、低剂量能升高荷瘤小鼠的体质量,提高免疫细胞数量,提高脾、胸腺指数(P<0.05),提高NK细胞比例及脾淋巴细胞总数(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者均提高脾T细胞比例。

4 质量标准

目前美洲大蠊还未被收录到药典中,因此出现了不同的质量标准,有药材本身的质量标准,也有美洲大蠊提取物的质量标准。

4.1 美洲大蠊

湖南省2009年中药材标准中美洲大蠊的【检查】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测定,不得过13.0%。 总灰分 不得过8.0%。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1.6%;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5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0.0%。

张丹[17]在其申请的专利中写到美洲大蠊冻干粉质量控制方法,所述多肽含量测定方法为:用folin-酚试剂法测定多肽含量,暂定冻干粉每克含多肽以牛血清白蛋白计不得少于53.94%;所述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为:用茚三酮法测定氨基酸含量,暂定冻干粉每克氨基酸含量以丙氨酸计不得少于4.51%。

4.2 美洲大蠊提取物

张臻等[18]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美洲大蠊提取物;用UV-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氨基酸的含量,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将美洲大蠊水提物总氨基酸的含量标准稍微降低,暂定美洲大蠊水提物的谷氨酸含量不能少于0.049%,总氨基酸含量不能少于7.03%;照《中国药典》 2015年版一部附录IX H项下水分测定第一法对提取物的水分进行测定,实验结果显示,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平均含水量是4.67%,将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含水量标准按150%降低,规定水分不能超过7.0%。

5 展望

通过总结近年美洲大蠊的研究文献发现,美洲大蠊蛋白提取物对于某些肿瘤作用较好,且产地、加工工艺及脱脂工艺不同时,其体内体外抗肿瘤效果仍显著。美洲大蠊作为中药抗肿瘤有较好的研究前景,相对于放化疗,能大大的降低患者身心病痛。综上所述,对于美洲大蠊的炮制工艺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抗病毒、抗菌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美洲多肽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美洲野牛当宠物
美洲动物
美洲大蠊化学成分的研究
高多肽含量苦瓜新品种“多肽3号”的选育
酶法制备大豆多肽及在酱油发酵中的应用
胎盘多肽超剂量应用致严重不良事件1例
谁发现了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