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禽养殖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9-02-12柴晓虹李录山韦雷飞陈昌国宋定州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粪污养殖户畜禽

柴晓虹,李录山,韦雷飞,陈昌国,宋定州

( 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攀枝花617061)

畜禽养殖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最大来源[1],畜禽养殖粪污的大量排放,对地表水、土壤和大气环境造成污染[2]。2010年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3]中数据显示,我国畜禽养殖业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的排放量分别为1 268.26、102.48、16.04万t,分别占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1.87%、21.67%、37.90%,分别占农业污染源排放量的95.78%、37.89%、56.34%。畜禽养殖业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若不能对畜禽粪便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利用,将成为威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4]。

近年来,盐边县农业经济不断提高,借助经济发展的春风,盐边县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畜牧业现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然而,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引导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畜禽养殖污染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畜禽养殖的后期有效防治及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1 畜禽养殖污染的产生原因

1.1 科学技术应用水平薄弱

盐边县地处山区,少数民族人口多,接受教育水平低,接受科学养殖技术意识差,虽然农牧业技术人员经常下乡组织养殖户开展新技术培训,但是有些养殖户依旧沿用传统养殖方法,虽建有粪污处理设施但处于闲置状态,不注重粪污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也不能够科学合理利用畜禽粪便、杂草等废弃物,使得种养主体分离,其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其次,农技人员下乡授课多为室内讲解,大部分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全面的将授课内容应用到自身实践中,养殖污染问题依旧存在,无法达到预期防治效果。

1.2 散养户养殖模式落后

目前,盐边县畜牧业已由家庭副业逐步发展成为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而大部分农民采用的养殖方式任是分散养殖模式和粗放养殖模式。这两种养殖方式出栏率低,养殖粪污利用率低,养殖户取得的经济效益低,阻碍了农户对养殖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导致越养殖污染越严重,经济效益越差的现象,最终使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

1.3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四川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指南(试行)》明确规定:“养殖的散养户应配套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粪污消纳用地,配备必要的粪污收集、贮存等设施。畜禽粪便贮存设施的总容积要与畜禽养殖规模相匹配,与农林作物生产用肥间隔时间相匹配”,而大部分散养户在被问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内容时,均表示不了解。因此大部分散养户未配备粪污收集、贮存等设施,甚至有的养殖户直接将畜禽的粪便、尿液排向河流,不仅造成水资源严重污染,同时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不利影响。目前,大部分畜牧养殖户一味地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污染问题,环境保护意识极其淡薄。

1.4 激励措施落实不到位

国家鼓励利用畜禽污染物制取沼气、有机肥等,支持沼渣沼液输送和施用、沼气发电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但政策的落实需要政府各部门密切配合,一旦任何一个部门和环节有脱节现象,政策将不能很好的实施,所以落实过程中困难重重。如养殖场沼气发电经常被以发电量太小,不符合技术标准等为由被电力部门拒绝入网,因此多方面制约因素使得各种激励政策的落实存在很大障碍[5],不能很好的落实落地。

1.5 系统的信息登记管理机制建设滞后

国家对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养殖品种、规模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和综合利用等情况的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做出了相应的要求,但目前政府部门的尚未建立衔接机制,致使信息公开机制建立难度大,同时数据时间滞后性大,使环境保护部门和畜牧部门掌握信息不全面,导致日常监督管理难度大。

2 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措施

2.1 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力度

整合政府培训类资金,创新农民培训机制,加强农民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党校、农民夜校、农广校、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机构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将新知识、新技能转化为生产力[6]。组织高校、职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专家深入标准化圈舍,演示畜禽废弃物的收集、处理,让养殖户不仅听到知识而且亲眼看到实际操作,让养殖户正真掌握处理方法,如干法清粪、堆积发酵有机肥、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等。

2.2 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

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借鉴新型的养殖模式或种植业生产模式,建立生态化养殖新模式,是改善农村畜禽污染的重要途径。目前,较为普遍的养殖模式为“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小区(场)+农户”,以一带十、以百带千的产业模式,以此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养殖增收。攀枝花在扶贫中探索出的“福田模式”同样可以应用于盐边县的畜禽养殖[7]。

2.3 加强政策宣传,增强养殖户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部门、农业农村部门要充分利用“三下乡”“法制宣传”等活动,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以“乡村振兴”为契机[8],加强畜禽污染防治政策宣讲,提升养殖户环保意识。

2.4 完善和全面落实各种激励政策

政策激励是农民改善养殖环境、治理畜禽污染的重要途径,也是盐边县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政策的完善和落实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的配合,各部门要在同一个思路、同一个制度下才能真正将政策落实落地,要坚决杜绝“各扫门前雪”的事情发生。

2.5 建设系统的信息登记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监督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定期将畜禽养殖品种、规模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和综合利用等情况,报政府相关部门。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定期将县域内养殖场、养殖小区向社会进行公开,让老百姓进行监督,切实将畜禽污染问题进行解决。政府部门间应建立信息衔接机制,一是避免同样的工作重复,二是从不同的角度取得的数据进行相互印证,确保获得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结束语

针对我县现阶段畜牧养殖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要及时采取相关有效措施加以解决。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力度,畜禽养殖户改变以往传统养殖模式,建立生态化养殖新模式,加强政策宣传,增强养殖户环保意识,并统筹有关部门完善并全面落实各种激励政策,建设系统的信息登记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监督,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能够有效改善畜禽养殖污染,促进盐边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粪污养殖户畜禽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