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求变,推动“走出去”高质量发展

2019-02-11邵磊魏冰

出版参考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外研社保加利亚走出去

邵磊 魏冰

近年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总体要求,围绕加强周边国家外交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国际化和“走出去”步伐,大力布局海外市场,取得了丰硕成果。

凭借多语种翻译出版能力和长期积累的国际合作优势,外研社国际合作伙伴已从欧美、东南亚扩展到“一带一路”沿线众多国家,与700多家国际出版机构及300多位海外作者建立了合作,迄今已以40多种外语输出图书版权近千种,累计版税收益超过1500万元人民币。2015-2018年外研社连续四年实现版税收益150万元以上,已连续12年、6次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荣获“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特别贡献奖”,并被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评为首都新闻出版广电“走出去”示范企业。2018年外研社版权输出品种数共236种(其中向“一带一路”国家的输出占到70%),版税收益达169万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在全国单体出版社中名列前茅。

外研社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推动一批体现国家意志、代表国家水准、传承中华文明、反映时代风貌的出版物走出国门,注重项目带动和渠道建设,不断提升本土化水平,在实践中推出了一些代表性的“走出去”项目。

一、保加利亚中国主题编辑部推动出版在海外落地生根

(一)项目概况

2017年3月1日,在国家“丝路书香工程”支持下,外研社经过实地考察、策划合作框架、签署中国主题编辑部协议等准备工作后,与保加利亚东西方出版社合建的中国主题编辑部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外研社在海外成立的第一家中国主题编辑部,它的成立不仅是外研社海外布局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扩大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欧出版界的影响力。外研社与东西方出版社商定,在该编辑部框架下互相推荐优秀图书,依据各自图书市场需求制定翻译出版规划,交换两国艺术、历史、语言、文学、文化领域相关信息,通力合作,促进中保文化对话,探索合作模式。编辑部成立两年以来,已出版13部图书,并建成“中保书界”网站,面向中保读者宣传两国优秀作家及作品。

(二)重要举措

2016年6月,外研社团队出访保加利亚,深入了解保加利亚汉语学习市场及中国主题出版情况,并与中国驻保使馆、索非亚大学孔子学院、保加利亚出版商协会和当地多家出版机构建立了联系,为外研社在保加利亚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1.图书版权合作

经过双方多次沟通与交换意见,确认了首批图书的合作,包括《中华思想文化术语》(1-5辑)、《红楼梦》《七侠五义》《中国文化读本》和《汉语小词典》,正在陆续翻译出版。为确保图书品质,外研社与东西方出版社在保加利亚当地寻找合适译者、编者,并组织国内外语言、文化专家对每一部翻译完成的图书进行审读。

2.创新工作机制与形式

本土化运作是外研社保加利亚中国主题编辑部的最突出特色。编辑部组织了一批汉学家,并聘任保加利亚著名汉学家韩裴为编辑部主任,由韩裴主持编辑部日常事务,包括为外研社在保加利亚出版工作提供咨询和指导、协调编辑部整体翻译编辑进度、为两国出版社开展互译遴选书目等。同时,外研社还与索非亚大学孔子学院合作,探索保加利亚汉语出版市场,扩大外研社在当地的影响。

编辑部成立后,双方共建“中保书界”网站,面向中保读者宣传两国优秀作家及作品,树立外研社在保加利亚的文化品牌形象并向保加利亚读者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和当代发展。目前该网站已经上传50余种中保优秀图书,介绍了多位两国优秀作者、译者。

2017年12月保加利亚索非亚国际书展期间,保加利亚中国主题编辑部举办了《中华思想文化术语1》《红楼梦》《七侠五义》《中国文化读本》和《汉语小词典》五部保语版图书的新书发布仪式。这些图书也是中国主题编辑部首批出版成果。

在書展现场,保加利亚读者对这些图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外研社作为参加索非亚国际书展的中国出版企业唯一代表,与东西方出版社的联合展台吸引了大批读者和观众。展出的130余种图书中,《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系列、《中国文化读本》及《走遍中国》等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图书。中国主题编辑部和外研社已经在保加利亚读者心中初具形象。

(三)经验分享

外研社保加利亚中国主题编辑部有几点做法可供业者参考。

一是把政府对项目的支持切实转化为本土运营能力,实现人员、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及发行营销全部本土化。外研社资金的加入和编辑部出版成果、收益的不断产生,也使合作伙伴东西方出版社的出版规模从当地第十位跃升至第五位,在保加利亚出版市场中竞争力大大加强。

二是使中国出版企业及中国出版物走进当地,提升中国出版品牌在保加利亚的影响力。外研社是第一家在保加利亚开展本土化运营的中国出版企业,进入后迅速掌握了当地汉学家、译者、编辑、出版人、院校等一大批合作资源,并通过“中保书界”网络平台聚集了保加利亚对中国图书感兴趣的稳定读者群。

三是这一项目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并产生良好示范效应。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期待与中国出版企业开展合作的国家日益增多,保加利亚中国主题编辑部的运作模式引起业内关注,不仅有国内出版社取经,也有很多国家的出版企业向外研社表达了合作意愿。目前,外研社基于保加利亚主题编辑部模式,在波兰、法国、匈牙利、尼泊尔、印度和加拿大又先后成立了6家主题编辑部。

合作建立主题编辑部的模式,实质是一种本土化的项目制模式,一是更加务实,以具体出版项目的形式运营,有利于双方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二是契合海外本土化运作的市场规律,有助于本土化选题开发;三是这种形式比直接设立海外分公司风险、成本、投入都小得多,可以迅速启动合作,产生出版成果,尤其适合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

二、牛津高级出版人才暑期研修项目助力“走出去”人才培养

(一)项目概况

《新闻出版业“十三五”时期“走出去”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制定实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高层次人才计划,重点培养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版权贸易人才等。“牛津高级出版人才暑期研修”项目(以下简称“研修项目”)正是响应上述规划要求所策划的。这一研修项目由外研社和牛津国际出版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与传播基地及牛津孔子学院联合协办,于每年暑期在英国牛津举行。

研修项目主要面向来自出版社、出版行业协会、出版初创企业、网络媒體、自媒体,或从事学术、教育、期刊、大众或数字出版等领域的高级管理人才,研修形式为封闭式、浸入式学习,通过专家授课、企业走访、案例讨论等模块,使学员掌握先进的出版知识与经验,开拓国际视野,提升国际化战略布局与运营能力,为中国出版“走出去”打下坚实的人才保障基础。

(二)重要举措及成果

该项目由外研社联合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牛津国际出版研究中心共同策划与主办。牛津国际出版研究中心素有国际出版界“黄埔军校”的称号,主办方的高质量,保证了该项目的专业性、权威性与高含金量。

外研社负责该项目在国内的宣传推广、报名咨询与招生、学员对接与沟通等工作;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与牛津国际出版研究中心负责提供和对接英国资源,包括课程设计、讲师安排、研修场地联系及其他落地服务等。

外研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了解出版界的研修需求,在此基础上向英国合作方提出针对中国出版人定制化研修方案,并全程配备中文翻译,确保了该项目能够切实满足国内出版人的研修需求。

首期研修班于2017年7月9日至21日在英国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圆满收官。来自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掌阅科技等出版、研究机构的11名高层管理人员和学者参加了本项目。

研修期间,13位牛津国际出版研究中心的资深讲师作了多场专项报告,主题涉及出版供应链管理、国际版权贸易、战略管理、企业重组兼并、数字化出版等。来自布鲁姆斯伯里(Bloomsbury)等英国知名出版社的管理人员分享了宝贵经验,学员们还实地考察了多家出版企业,如以学术出版见长的威利(Wiley)公司、以按需出版和图书分销为特色的英格拉姆(Ingram)公司等。大家互相学习、交流心得,针对工作坦诚交换意见,也为业务合作打下很好的基础。

(三)心得体会

目前我国的出版产业在国际竞争中优势尚不明显,要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不单要依靠政策、资本、市场等因素,最主要还是人才因素。目前具备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惯例、善于跨文化沟通、注重创新的国际化经营人才缺乏,能够开展国际资本经营的人才和数字化人才尤为稀缺,因此国际化高级出版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牛津高级出版人才暑期研修”项目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应运而生。

英国是出版发达国家,也是文创强国。研修项目对于中国出版人了解英国出版市场的整体运作、拓展国际渠道、发掘作者资源、开展文创合作等提供了宝贵机会。中英两国的出版资源可以得到有效整合,两国的出版文化交流与合作也会更加深入。

未来我们也会探索新的研修模式,如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版研修、线上讲座与线下考察相结合、国外出版人才来华短期实习等。希望依托外研社的丰富国际合作资源和海外站点资源,为中国出版“走出去”和中外出版人才交流创造机会。

三、英国Innova出版社整合优势抱团出海

2017年8月22日,外研社全资子公司——外研国际文化教育有限公司、沪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新东方全资子公司——晋盟控股有限公司三方在英国伦敦合资组建的出版公司Innova Press Limited(以下简称“Innova出版社”)正式宣告成立,外研社为大股东。Innova出版社旨在帮助全球学习者更好地用英语或汉语进行学习和工作,并向全球的教育者提供配套培训和支持。同时,Innova出版社也将面向英文读者出版关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高质量图书。

(一)重要举措及成效

Innova出版社的股东分别来自中国出版、语言培训和在线教育领域的龙头企业,外研社的版权资源和国际合作伙伴,沪江的语言学习生态链及移动学习矩阵和新东方的语言培训资源优势互补,成为跨行业资源整合并实现出版“走出去”的一次崭新尝试。

Innova出版社成立后一方面与股东方深入合作,另一方面利用英国的英语教学出版资源优势,开发适合全球英语学习者的创新产品。一系列由英国当地英语教学类作者撰写的新产品在2018年出版。Innova出版社独立开发的Innova英语分级读物已出版4个级别共28本读物,适合全球英语为非母语的少儿英语学习者,并销售至多个国家。2018年,Innova开始组织编写国际考试辅导系列丛书,2019年将陆续推出雅思、托福、托业、剑桥少儿英语考试等系列丛书,以及商务英语技能、学术英语语法丛书等,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

除了传统图书出版之外,一系列创新产品和业务也在积极策划之中,包括:由Innvoa开发的由英国知名培训机构认证的在线师训项目;由Innova代理的英国或其他国家英语教学类的视频、在线课程等产品;由Innova和外研社合作开发的国际人才英语考试在线模拟题及考试辅导产品等。

Innova出版社的成立,有三层“新”意。

首先,这是外研社在投资领域的新尝试。外研社的前三十年,主要致力于将全世界优质资源引入中国;自2006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外研社积极响应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在版权输出、合作出版、本土化机构设立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为进一步整合内外部优势资源,外研社联合新东方和沪江两家国内顶尖的教育服务提供商,共同投资Innova出版社,有望通过实现资源互补、战略协同,将Innova打造成为中英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

其次,这是业界促进国际合作的创新之举。如今,国际出版业正呈现联合兼并、向教育出版倾斜以及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过渡的三大发展趋势,需要国际层面的业界合作和相互学习。Innova出版社的成立正是业界促进国际合作的一个创新之举,促进国内外资源的互联互通,加强与国际出版商、国际教育提供商的互动。

再次,Innova出版社本身也立志于成为一家创新型的出版公司。当今英语语言学习和出版正在发生改变——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的互动,学习语言的用途,语言学习的需求都在发生变化。传统英语教育出版商已无法快速适应英语学习新趋势,Innova出版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公司的名称“Innova”源于“Innovation”,意味着变革和创新,Innova出版社将带着创新的理念,基于对语言、语言学习和学生需求的研究成果来研发教学资源。

(二)实践经验

1.全流程本地化管理

Innova出版社从筹备之初便采取本地化管理思路,在英国当地注册并开设银行账户,公司高管均为在国际出版领域经验丰富的英国职业经理人;公司章程、财务制度、员工合同等法律文件根据英国当地法律规定,并结合商业准则和惯例拟定;董事会和公司所有相关文件均以英文撰写和存档。本地化管理促进了Innova在英国本土的业务合作及拓展,并有利于中国主题类产品和汉语教学类产品在英国的落地。

2.加强财务管理

2017年财政部印发《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财务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国有企业在尊重企业产权关系、内部治理结构和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应该加强对境外投资企业银行账户、财务制度以及投资回报的全面管理。外研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Innova出版社的财务管控:首先,针对Innova出版社制定相关《财务支出管理办法》和《财务报销制度》,对公司年度财务预算,每年预算完成情况以及重大支出都加强监管;其次,公司重大战略决策、重要人事变动均需通过董事会决议,减小因公司决策失误而带来投资风险的可能性;此外,外研社全面掌控公司银行账户和公司网银的设立、撤销、变更等,尽可能确保资金安全。

3.引入外部专业服务

在Innova出版社的初创阶段,充分借助会计、法律等领域的第三方服务团队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海外机构刚刚设立,应充分控制人员成本,在公司业务量有限的情况下尽量将专业职能工作外包,提高效率;其次,启用当地会计、法律等专业服务可以确保公司在成立阶段每一环节都符合当地法律要求。在公司创建过程中,从投资协议的起草、公司在英国当地的注册、员工合同拟定到公司日常会计记账、财务报表制作以及税务管理等都借助了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

四、“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系列图书海外推广,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201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以下简称“术语”),并建立了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为召集单位,中央编译局、外交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等12个部委(单位)为成员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协同国内外100余位文、史、哲等学科及英语翻译领域的专家学者,梳理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民族思维方式、体现中国核心价值的思想文化术语,精练、客观、准确地进行诠释、翻译,让世界了解中国国情、历史和文化。术语工程的承担单位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秘书处设在外研社,具体负责推进工程。基础成果以图书形式呈现,第一期规划出版9辑,每辑100条术语,目前已出版7辑。术语工程对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播和我国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自第一辑出版以来,外研社就同步启动该系列图书的多语种海外推广,不到四年的时间,版权输出和合作出版都取得突出成绩。

(一)重要举措

从“术语”第一辑在国内出版之初,版权输出工作就随之启动。虽然目前国内只出版了7辑,而外研社已与尼泊尔、黎巴嫩等国的合作伙伴签署了全部9辑的版权输出协议。

1.成立专职团队,全员推广

外研社专门组建了工作室,专职承担术语工程秘书处工作,由社领导直接负责。无论是项目专家还是社内编辑、版权经理,在会见合作方、参加国际书展期间都利用每一个机会进行推广。除了直接与出版方联系,还积极撬动人脉,通过海外汉学家、翻译家向相关国家出版社推荐。

2.授权形式灵活多样

结合合作伙伴和对象国市场的实际需求,授权版本有中外對照、英外对照、纯外语版本甚至三语版。此外,还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强强联合,策划了“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研究丛书”(英文版)系列选题。甄选外国读者最感兴趣的术语,邀请资深作者就这些术语撰写小型学术专著,翻译、编辑后纳入对方学术出版品牌,以图书和数字形式面向全球推广。这些学术专著是术语图书向高端学术的延伸产品,合作双方对其品质要求极高,每个选题都经过出版方与作者反复讨论,并经学术专家匿名审读后才得以确认。

3.坚持国际化推广路线

术语系列图书走国际化路线,先后在印度、英国、阿布扎比等国际书展发布, 在学术界、出版界引起强烈反响。此外,围绕术语图书,外研社还举办了相关研讨会和展览文创等活动,如2016年联合北师大书法系在牛津举办的“东方智慧: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书法作品展”。多种形式有效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二)取得成绩

截至目前,术语系列图书已达成法语、土耳其语、阿尔巴尼亚语等26个语种的版权输出,西班牙语、亚美尼亚语、波兰语、尼泊尔语等近十余个语种已陆续出版,在相关国家引起读者和学术界关注,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合作开发的英文版学术系列“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研究丛书”,2019年已出版《兴》《文化和文明》《和谐》《天下》四个品种,并在伦敦书展上正式发布。将借助对方的Springerlink等数据库平台,以及强劲的国际销售渠道,向国外高校图书馆、汉学研究机构及个人用户推广,助力中国学术精品“走出去”。

术语系列图书的海外推广本质上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增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的重要举措,得到上级领导多次批示肯定, 中宣部、教育部等主管单位也鼓励外研社继续推动术语系列的海外推广。术语马来语版和亚美尼亚语版获得“丝路书香工程”翻译项目资助,尼泊尔语版和西班牙语版获得北京市提升出版业国际传播力奖励,波兰语版荣获第十七届输出版优秀图书奖。

(三)心得体会

1.推动优秀图书“走出去”,要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

外研社在术语项目海外推广中,就是借助了“国际合作资源”和“多语种翻译出版能力”两大突出优势,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大规模、多语种的输出,推广到欧洲、南亚、拉美、中东等地区。

2.借船出海、借台唱戏

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困难之一是海外营销能力不强,渠道不畅,导致内容产品无法有效推送。因此,与海外出版企业建立稳定的内容生产与营销合作关系,是中国图书进入国际主流渠道,提高产品覆盖率的一条便捷、有效的路径。外研社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就术语项目的合作正是中国学术精品“借船出海”的有益尝试。

3.高度重视图书翻译质量

翻译质量直接影响传播效果。在术语项目中外研社充分挖掘自己在国内外的多语种译者资源,把译者的遴选和译文质量把关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每个语种版本都由母语人士翻译或审订,译者大多为国内资深翻译专家或精通汉语的知名汉学家,如美国的艾恺、阿尔巴尼亚的斯巴修、保加利亚的韩裴等。该项目在国内出版时就是中英双语形式,高品质的英文版本为各语种的翻译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除上述案例外,外研社也是承接政府互译项目最多的国内出版企业。政府互译项目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出版交流的重要成果,在中国—阿尔巴尼亚、中国—葡萄牙、中国—以色列、中国—斯里兰卡四个已承接的项目框架下,外研社规划了一批体现经典性、人文性和时代性的中外互译出版图书,为推动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四个互译项目已累计出版14部图书,中以项目的首部图书成果也即将问世。此外,外研社还在申请承接中国—希腊等新的政府互译项目。

目前外研社在海外已成立保加利亚、波兰、法国、匈牙利、尼泊尔、印度、加拿大7家中国主题编辑部,墨西哥、白俄罗斯、马来西亚3家海外中心及英国、加拿大2家子公司,并与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合作成立全球首家以出版为特色的孔子学院,“走出去”全球布局初步成型。这些海外布点将从出版、教育、文创三方面发力,通过本地化运营,创新出版企业“走出去”模式,形成出版、培训、线上线下有效互动的出版产业生态链。2018年外研社联合国内和中东欧国家的20余家出版机构,联合发起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出版联盟”,为中国和中东欧出版机构的交流合作搭建平台,在推动版权贸易、拓展营销渠道、构建人才队伍等多方面发挥作用,目前联盟已吸纳成员43家,成立一年来促成成员之间项目合作多项,并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发展与出版创新论坛”等一系列活动,目前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性行业组织。

未来外研社将继续加强“走出去”内容建设,扩大中国主题图书出版品种和规模,并积极与国内其他出版社尝试联合输出,打造更多外向型优质图书产品。此外,还将构建多元化商業模式,如拓展数字出版产业链,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及国外出版机构的平台渠道,从数字产品销售、经营管理、增值服务等多方面发力,推动数字内容的“走出去”,不断创新发展“走出去”的形式和手段,切实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助力中华文化的对外推广。

(作者单位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猜你喜欢

外研社保加利亚走出去
外研社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12 Save the world Unit 1听说课教学设计
The war of protecting peas
Not bald anymore
I IItttt’snotmyffaauulltt
保加利亚的政治经济发展趋势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保加利亚共产党人对2011年选举的评价
保加利亚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