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动式管理在门诊导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9-02-11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463000宁彩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1期
关键词:门诊患者巡查门诊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463000)宁彩红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研究对象为门诊患者,例数20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20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1日~2016年5月10日,分为观察组(100例门诊患者)、对照组(100例门诊患者)。所有患者和家属均知情同意研究。观察组100例:年龄在20岁~50岁之间,平均年龄均为(35.01±1.15)岁,门诊患者性别:50例为女性、50例为男性。对照组100例:年龄在21岁~50岁之间,平均年龄均为(36.11±1.26)岁,门诊患者性别:49例为女性、51例为男性。两组门诊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等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采用P>0.05代表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100例均使用常规管理。观察组100例均使用走动式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选制定医院质量控制相关标准,对临床消毒隔离、分诊、导诊、基础护理进行细化和明确,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对门诊导诊护理各项工作均进行规定,并不断规范工作流程,落实走动式管理方式,其主要包括多种方式,例如护理人员应不定时巡查门诊方面,在容易发生不良时间的时间段进行巡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各项处理,同时护士长应对门诊基础护理操作和专科护理操作内容进行分析,不定期进行巡查工作[1][2]。此外,在夜间加强各项巡视工作,若发生不良事件和意外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安排科室小组进行巡查,对专家诊室、普通诊室、挂号处、主要通道口进行巡查,观察了解患者病情,对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询问,若在门诊巡查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应首先评估问题后制定改进措施,每日门诊巡查时间在1小时左右,护理人员应对巡查过程中问题进行分析,将其作为门诊护理质量考核各项依据,若存在安全隐患,护理人员应在护理部每月汇总时进行分析,再根据其实际情况对下个阶段巡查安排实施调整。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门诊患者的护理安全质量评分、护士行为规范评分、导诊护理质量评分、分诊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对照组、观察组两组门诊患者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取SPSS25.0软件,本次研究护理安全质量评分、护士行为规范评分、导诊护理质量评分、分诊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指标对比不同,可使用P<0.05表示,具有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护理安全质量评分、护士行为规范评分 观察组门诊患者的护理安全质量评分(80.21±1.45)分、护士行为规范评分(90.45±2.0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0.11±1.25)分、(65.01±1.17)分(P<0.05)。

2.2 对比导诊护理质量评分、分诊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门诊患者的导诊护理质量评分(89.45±1.27)分、分诊护理质量评分(91.01±1.2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1.01±1.15)分、(75.11±1.02)分(P<0.05)。

2.3 对比满意度 观察组门诊患者满意度95.00%(95/100)高于对照组的82.00%(82/100)(P<0.05)。

3 讨论

我院对走动式管理在门诊导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进行分析,探讨走动式管理的效果。通过应用走动式管理后,取得显著效果,其为科学质量控制方式,能进行动态监管,对提高管理质量十分重要,通过应用走动式管理后,能分层次、分时段、分片区进行现场巡查,实现和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利于顺利完成管理工作,同时走动式管理模式具有约束作用和监督作用,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规范完成管理各个环节,从而显著提高管理质量。经研究表明,观察组门诊患者的护理安全质量评分(80.21±1.45)分、护士行为规范评分(90.45±2.01)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门诊患者的导诊护理质量评分(89.45±1.27)分、分诊护理质量评分(91.01±1.28)分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门诊患者满意度(其中满意患者90例、所占比为90.00%;一般患者5例、所占比为5.00%;不满意患者5例、所占比为5.00%)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过在门诊导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走动式管理后,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

猜你喜欢

门诊患者巡查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COVID-19疫情下某三甲医院1066例发热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探讨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改善分诊导诊护理服务的方法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巡查模型探讨
昼夜巡查不间断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昆明地区571例门诊患者HPV感染情况分析
安徽中小型水库巡查值守实现GPS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