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对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患者生存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9-02-11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胡倩倩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1期
关键词:延续性器官出院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胡倩倩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术可有效环节当前终末期肾病临床治疗的压力。有相关研究表明,接受DCD肾移植术患者在出院之后会因缺乏医护人员的监督、自身对健康知识缺乏正确了解等因素,导致在活动锻炼、服药、饮食、定期复查等方面出现松懈情况,从而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引发多种并发症。这对患者的术后康复非常不利。对此,本研究对常规护理与延续性护理分别在DCD肾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分布:23~68岁,平均年龄为(55.43±6.27)岁;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分布:22~69岁,平均年龄为(55.62±6.1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实验的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发送健康指导手册、出院前告知患者及家属饮食禁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服药剂量与方法等。观察组采取延续性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建立延续性护理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主治医师、主管护师、护理人员,专门负责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术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工作。②定期电话随访。护理人员通过定期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心理状况等,以便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用药,监督其按时按量用药,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了解患者运动锻炼情况,科学指导患者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合理运动,以改善患者的机体状况。了解患者饮食情况,耐心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饮食,嘱咐患者多食用补血补钙食物,注意低盐低脂饮食。③组建QQ群与微信群。在群里定时分享关于肾移植方面的知识以及康复知识;每周至少两次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鼓励患者在群里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与自我护理心得等,护理人员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④培养患者自我监护习惯。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仔细了解出院时发放的护理调查表,叮嘱患者每天记录自己的饮食、服药、运动等方面的情况,且由护理人员定期阅览,了解患者情况,及时提出有效指导意见。

1.3 观察指标 生存质量判定标准[1]:使用SF-36评分量化表对患儿生活质量进行合理评估,内容包括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感功能、心理健康等,取各维度评分的平均值,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处理,用x2、t检验分别对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进行针对性处理,若P低于0.05,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F-36评分对比 出院前,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出院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83.86±7.43)高于对照组的(78.09±7.65)(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轻度排斥反应、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轻度排斥反应与1严重排斥反应、1例呼吸道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药物中毒,并发症发生率为28.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DCD肾移植患者会对外源性器官产生免疫反应,而且术后需长时间服用免疫抑制类药物,以提升存活率[2]。本研究采取延续性护理,以患者为中心,针对患者服药监督、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干预与运动指导等各个方面给予护理服务,以改善患者机体生理状况,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相比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在提升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对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延续性器官出院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类器官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ORGANIZED GIVING
皮肤是个大大的器官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延伸护理在出院糖尿病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