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2019-02-11季含宇

时代农机 2019年10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立德理想

季含宇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 镇江212000)

孔子曰:“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自古以来,立德树人理念都被先贤放在首位。高校必须将立德树人融入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中,让学生在离开高校走进社会的时候,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在大学生选择就业的时候,就会自觉地发挥自己的奋斗精神,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朝着目标一点一滴努力。有时候,工作能力是一点一点锻炼出来的,但是内在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却是大学生最强大的精神力量。

1 立德树人理念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积极意义

1.1 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

大学生告别象牙塔,走进社会选择就业,首先要有职业理想作为选择工作的基础。对于高校来说,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学生离开高校,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不能冲动,也不能盲目选择。要有坚定的信念,要知道自己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全面发展,这都离不开立德树人理念对于学生观念的影响。追逐中国梦是高校立德树人的远大目标,这也成为当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新动力[1]。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要达到何种成就及发展目标的想象和设计,是人生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个人理想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正式促成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式形成的非常重要的内在动力。职业理想是大学生进行事业选择或者创业选择的最重要的向导。大学生正确树立职业理想的过程,就是规划和选择自己最想从事的职业的过程。通过立德树人观念建立起来的职业理想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奋斗精神,使他们一步一步朝着目标努力。

同时,职业理想的形成能够让大学生在告别校园时,更有进取心和责任感。他们能够自觉遵守自己所选理想职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自我价值的实现很多时候都是依靠完成职业理想而实现的,个体的自我实现并不能真正体现出一个人真正的价值,只有个体价值在社会中最大化,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真正的价值,才能知道他是不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不仅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又有高尚的道德情怀的优秀人才。

1.2 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在校大学生对于自己将来走出校园所从事的职业和行业都很迷茫,找不到方向。临近毕业,也无法坚定地选择自己想走的路,是继续留在大学里深造还是走向社会。如果选择走向社会,也有着万般的纠结,比如打工还是创业;去大城市还是留在家乡;从事专业内工作还是转换行业。应届毕业生就在这样的纠结中求知,求职过程也是屡屡失败,非常不顺利,对于就业依然迷茫。这时,正确的立德树人理念能够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这样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形成。

1.3 有利于大学生在工作中平衡心态

在刚刚就业的时候,大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首先,就业意味着走进社会。走进社会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大学时那样单纯简单了。其次,在大学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日常的工作中排不上用场,工作中所需要的能力都必须重新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刚刚就业的大学生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从满腔热血变得消极。对此,大学生需要强大的内心,不着急、不放弃,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学习,工作,掌握新技能。学生对于自己的内在控制力在这个时候完全发挥作用。

2 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

2.1 职场环境

职场环境对于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个体,他们都是以个体的形式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个人的能量是微小的,职场环境的能量是巨大的。大学生必须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才能从心理上去适应整个职场的大环境,最大程度地将自己的劣势隐藏起来,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扬长避短,才能实现个人的求知目标和职业理想。发展的观念告诉我们,我们需要让自己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平稳的就业心态,才能在社会的大洪流中保持自我,不会被社会抛弃,也不会被社会淘汰。

2.2 自我评估

正确、深刻地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才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和未来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自我评估是个人走向社会前对自己全方位的了解,是选择职业的基础。自我评估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包括自身扎实的学识、掌握的技能、拥有的能力、聪明的头脑以及充沛的体力,还包括个人兴趣爱好、性格气质、思维方式、处事情商等方面。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够帮助大学生平衡心态,找准定位,少走弯路少碰壁。

2.3 确立目标

确立目标是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第一步。确立了职业生涯的目标,就要进行努力奋斗,想办法去实现职业生涯的目标。大学生所有的职业活动都是围绕着职业生涯的目标展开的。在努力奋斗,想办法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中,大学生势必会碰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惑,也会碰到不如意的事,碰上厌恶的人。一旦周围的人事物让自己不顺心,大学生能不能坚定目标,能不能调整好心态,就是检验立德树人教育成果的时候了。大学生能在道德品质的约束下合理地处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才能向着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迈进。

2.4 规划行动

职业生涯的目标确立了之后,行动就成了大学生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核心行为。当然,大学生是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的精英人才,一定要合理规划自己的行动,制定符合自己做人做事规律的职业行动计划。能够用自己聪明的头脑去分析、选择、评估具体工作。在行动之前,对自己的综合能力也进行一个评估,就像战士检查自己身上的枪有没有子弹一样。如果觉得自身具备的能力不够支持确立目标后的行动,那就赶紧进行培训。立德树人的理念告诉大学生,对于工作的选择一定要切实考察自己的能力,不能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向前走。

2.5 接受反馈

现实社会中有种种不确定的因素可能扰乱一个人朝着职业理想努力的节奏,简单来说,就是有些大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发现,现实和理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感觉自己离成功遥遥无期,感觉自己现在的选择并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这就是社会大环境对于大学生实现职业理想进程中的具体反馈。当反馈信息传入大学生的脑海时,立德树人理念告诉他们,要及时进行自我反省,并对自己确立的目标、制定的计划以及规划的行动进行修正或者调整,从而确定自己的职业行为是在向着职业理想稳步迈进。

3 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策略

3.1 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思想,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也是时代的使命[2]。高校的立德树人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掌握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学生在毕业前没有真真切切地接触社会,也没有真实地进行工作,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时候,应该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大学生就业时最常见的两种问题是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因此,在指导大学生就业的时候,必须要求学生德先行。德育教育必须深入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能仅限于课堂。用德育教育来贯穿就业指导工作的始终,可以有效地加强大学生的信念感,从而让他们更容易确立就业方向和目标。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读书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不能只读书不走路,在积累知识的时候也应该知道,生活实践其实更加重要。在大学生产生这样情况的时候,高校的立德树人教育就要跟上学生前进的节奏,帮助学生分清知识和能力的自身重视程度,才能让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大学生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就必须开展起来,尽量避免大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前就做了错误的选择或者努力错了方向。

3.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责任作为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在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于最高的层次,并对其他道德要素起着统摄作用。责任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需要。正确的责任意识可以让大学生在社会工作中更加坚定内心,更加有勇有谋;也可以让大学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加善待他人。因此,“责任”教育在高校的立德树人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这也关系到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对待工作的看法和态度。

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社会责任,才能形成社会责任认同,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如何引导他们认识自身担负的使命,明确身上的责任,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务。由于大学生已经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在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理性引导就显得非常必要。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作用,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使命意识、忧患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为前提,逐渐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3.3 借助互联网,为学生打造就业宣传平台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新一代大学生的就业宣传和选择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一代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可以足不出户,不用东奔西跑,不用参加大型招聘会,仅仅依靠网络平台就能够投递简历,选择用人单位,联系面试等。这位高校就业宣传和指导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即高校也可以通过网络,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为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和精神支持。网络的力量是无限大的,因此,高校一定要利用好网络的正向功能。同时,高效必须开展新媒体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3]。

3.4 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帮扶体系

目前,很多高校有就业推荐中心,就业推荐中心与各学院各专业的辅导员建立了良好的信息共享关系。一个完善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帮扶体系,可以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另外,针对学生在毕业以及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高校就业推荐中心以及各专业辅导员都会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疏导,确保大学生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也是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中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信念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4 结 语

立德树人教育从古至今就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理想。扎实的工作技能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健全的职业道德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立德树人理念贯穿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始终,并未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立德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曼巴传奇 KOBE20
Kobe Bryant beats Michael Jordan’s career po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