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微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策略

2019-02-11聂丽君

时代农机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时代政治

聂丽君

(南昌工学院,江西 南昌330013)

微时代,是基于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并广泛应用的新科技时代。时代不断在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不断发生变化。大学生是实现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的新血液,也是重要的推动力量。高校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随着微时代的来临也必须要做出必要的调整,其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要更符合大学生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只有在结合时代环境基础上才能够顺应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特点才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思想理念中,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1 微时代的具体特征概述

(1)信息传递的范围遍及全球。事实上,微时代的信息传递范围是基于信息传输技术和网络平台技术基础上得以实现的,所以从技术性质上讲,微时代的信息传递范围特征也是网络信息技术的重要特征与优势。但微时代的信息接收端和发送端却体现出了微时代的“微”字特征。尤其是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传输技术的结合应用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获取信息的范围不断的扩大化,而且基于网络技术的全球性拓展与链接,信息传递的范围几乎涵盖了全球的各大城市与人口聚集区[1]。并且大部分的信息设备都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一条信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不得不说,网络技术的明显优势之一就在于广大的覆盖范围,同时也是微时代的实际特征。

(2)信息传递更加快速和全面。目前微时代中信息传递的媒介也在不断的增多和更新,很多人都能够通过手机、计算机等设备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每时每刻的感受。尤其是在这个讲求流量的微时代,很多热点的新闻和事件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被上传到网络当中供人们的浏览和关注。例如一些关于社会现象的新闻会瞬间就被几十万人浏览,同时设备的信息转发功能也能够让这些信息在一瞬间就传递到更为广阔的范围,在微时代下,人们和信息的距离仅仅只隔着一个显示器或者手机的屏幕。一个事件或是一张图片的分享几乎不到一秒钟就能够在更多人手机或电脑显示屏上。而且,做种社交媒体的使用和覆盖面使得人们的信息交流速度达到了恐怖的地步。任何人的交流也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段语音或是一个短视频就能够将沟通的信息进行准确、快速的传达,提高了信息传输速度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视野。

(3)交际的方式和范围更具多样性和灵活性。从微时代的信息传输范围和信息的传递速度特征上不难看出,现代人们的交流方式和交际的空间也更加多样化和灵活,空间上的距离也逐渐消失。传统媒体当中的传播媒介较为单一,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交际和交流的逐渐转移到网络的虚拟化平台上,而且新的传播媒介也越来越多,人们可以通过电话、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将自己的信息、声音、影像都传播出去,而且传播范围也逐渐增大,也能够实现多人的同时交流,使人们的交际更具多样性和灵活性。最为明显的是微信群聊、QQ群、交流论坛等社交平台[1]。

2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微时代网络信息的传递实际上更多的是新闻信息和人们的思想意识。在这一影响下,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逐渐加快了进程,基本上教育行业的网络信息化和社交平台都实现了较好的建设,较好地改变了教育模式,教学资源也得到了广泛共享。高校大学生的个性和心理都趋于成熟,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也较高,能够快速掌握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根本也要迎合现代高校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需求。通过微时代网络社交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优势能够不断加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实际案例通过社交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传递和发送到学生手里,将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简化,而且消除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而且通过微媒体技术也能够更好地观察和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理念,更具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也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2]。

3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阐述

(1)高校网络信息监管困难和多元文化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微时代信息的广泛性特征也带来了多种文化的交流和交融冲击,尤其是较为明显的中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开放思想之间的冲撞与融合为高校大学生带来不小的影响。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的资源共享获取更多元的文化信息,也了解到了更多世界上的形势与事件,虽然拓展了学生的视线和眼界,但大学生毕竟还没有真正走入社会,很多看法和思想并不成熟,也缺乏一些思想意识上的自我保护心理,往往就容易受到一些外来的文化价值观和思想上的渗透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内容的渗透也就容易与这些外来文化发生冲突,从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建立和正确发展角度上讲产生了较为不利的情况[3]。此外现代的高校网络信息平台由于信息量的庞大和外网与局域网的联合使得高校的网络信息监管困难,很多不利或负面的信息和思想也更加容易流入高校校园,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存在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多数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或座谈会、礼堂形式的组织活动实现的。较为单一的教育方式与教育模式也限制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微时代的信息网络平台与新媒体的出现与熟练应用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一时期由于多种因素也就影响和滞后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度和效果[4]。

(3)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身的能力问题。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年龄上和教育程度上存在问题,主要是因为快速的信息微时代来临,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技术水平和思想理念上无法实现快速接受和适应,其需要一个学习和实践掌握的过程,这也就造成了现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和进度缓慢的问题

4 微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策略建议

(1)积极增强高校对信息的监督管理,创新教育载体。微时代对于高校的信息监督管理带来了更高的难度,所以,要想提升和增强高校对信息的监督管理水平就必须要从制度上和监督管理方法上做出调整,首先高校要不断完善校园信息管理制度,要通过信息平台和新媒体去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实际的情况。其次是要通过监督管理机制的风机管理进行信息的监管责任落实,要不断完善每一个细节上的管理效果。其三是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学生会和各活动社团的作用,将大学生的信息思想和思想政治理念向正确的方向引导,创新和合理利用这些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达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目的[5]。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理论知识进行相应的转化,激发和转移大学生本身的思维和关注点,使其能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强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不断强化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沟通交流的模式,通过利用微时代特征进行与大学生的交流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逐渐的转化为具象的图像、文字和视频利用网络信息社交平台和新媒体传递到大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能够通过手机、电脑等客户端以及多种媒体形式接收到这些信息,并能够快速、系统地理解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效果和沟通水平[6]。同时微时代技术特征的结合也能够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突破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例如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研讨会或团体活动,通过信息平台使活动项目的组织更加容易,宣传也更具效果。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和素质建设。现代化的教育团队和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必须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尤其是对各项现代化技术设备的应用能力培养。简单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够了解和掌握现代大学生的个性和思维方式以及思想特点。如此才能够促进与大学生的交流沟通效果。因此,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和素质建设,不但要能够熟练的使用各项现代化信息设备和多种新媒体形式,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分析能力和较强的沟通技巧,形成真正高效和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7]。

5 结 语

要想有效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微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大学生辅导员充分结合微时代的特点和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手段与教育方法,发挥出其应该具有的作用,不断的创新教育模式,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积极投入到社会的建设当中去。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时代政治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政治不纯”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